-
1 # 魔方歷史觀
-
2 # 塵風溪川
中國古代雖然一直推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但是中國古代的商業由來已久,依然不斷髮展,與此同時,還出現了許多聞名一時的富商。
1.春秋時期的范蠡
范蠡是商人的始祖,許多做生意的人都供奉他的雕像,把他當作財神爺一樣的供奉。
范蠡其實是越王勾踐的一位謀臣,曾幫助越王勾踐成功逆襲,但同時他也是一位具有深謀遠慮的商人,他經商也如從政一般,胸有成算,能夠抓準時機,挑選地方。
他應該是商人的榜樣,他曾多次仗義疏財,活得十分灑脫。
2.投資人呂不韋
呂不韋一生做的最大的貢獻或是投資大概就是他把自己的孩子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呂不韋戰國末期人,靠著自己優秀的口才和聰明的頭腦,成功成為一名富甲一方的大佬,在成為大佬之後,他的眼界更加開闊,當他看到異人時就覺得奇貨可居,於是便確定好了自己之後的投資方向,顯然他最後是成功了,大秦帝國的締造他功不可沒。
3.明朝第一富商沈萬三
現在的社會特別喜歡強調那些富商的故事,尤其是喜歡將他們發家致富的勵志故事用來激勵自己。在明朝的時候,也有這樣一位富商,他就是沈萬三,他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還曾經提出要替朱元璋犒賞三軍,當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將自己送入了絕路。
4.世界首富伍秉鑑
伍秉鑑是清朝時期的人,他能夠成為世界首富,大多是獲取不義之財,他是當時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並且積極開展海外貿易,獲取了高額的利潤。
5.胡雪巖
很多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做人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由此可見,胡雪巖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位經營有方的鉅商。
他自幼家貧,卻智商情商巨高,憑藉此,他一路升遷,成為了富甲一方的鉅商。
-
3 # 山農愚夫
范蠡,生意人的祖先,部分地區稱他為財神。
鄧通,西漢人,生意鑄錢業。
呂不韋,戰國商人。
石崇,西晉著名富翁。
沈萬三,明朝弟一富商。
伍秉鑑,清代富商。
喬致庸,匯通天下。中國最早的大型銀行。
周瑩,字竹君,陝西女首富,富可敵國。
宋子文,等
-
4 # 歷史趣聞請點我
1 陶朱公 范蠡雖是越王的謀臣,但他不搞戰國策士縱橫捭闔的那一套,《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所記他向越王進諫和對答中,講的都是陰陽盈輸天人順逆的道理,十分形而上,儼然是個哲學家。他經商也如從政一樣,胸有成算,看得準,拿得穩,而且提得起,放得下,絕不像守財奴那樣為金錢所困擾。這是因為他文化底氣厚,以謀略家的態度對待金錢和利得,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活得十分瀟灑,幹得十分漂亮,看上去舒服。經商當然是為了賺錢,但高明的大商業家就得有氣派,並不是整個腦袋都鑽在錢眼裡。那些專打小算盤,一點小錢都斤斤計較的吝嗇鬼,肯定委頓顢頇,做生意也賺不了大錢,成不了氣候。如《儒林外史》裡的人物嚴監生那樣,連點兩根燈草也怕費油,不挑掉一根就死不瞑目的角色,便只能噹噹土老肥,不是經商興業的料。《史記》敘范蠡辭掉齊國的相位後,也像告辭越國一樣,立即開路,把在齊國積儲的數十萬資產統統施捨掉,"盡散其財,以分與知友鄉黨"。他主觀上也許並不企望別人報答,但實際效應是結了人緣,肯定會在以後的事業中獲得方便,所以沒多久,范蠡在經商中致資累鉅萬(《史記集解》引徐廣:鉅萬即萬萬),成了億萬富翁。范蠡的一生,先是以一介書生成為越王句踐的謀士,盡智竭力為越王報仇滅了吳國;此後功成身退,在齊國變名致富,佩齊國相印;又立即棄相遷陶,成了億萬富豪陶朱公。正如司馬遷在《史記》中給他的定評:"故范蠡三徙,成名於天下,非苟去而已,所止必成名。"這樣的曲折就夠不平凡了,而他晚年的一件事就更令人動容,更富戲劇性,更令人擊節稱歎。此事亦載於《史記越王句踐世家》,我常常感到奇怪和憾惜:為什麼歷來的作家、戲劇家,都一古腦兒逮住范蠡和西施虛無飄渺的愛情故事做文章,而這樣的動人故事卻輕輕放過!事情發生在范蠡晚年,他的第二個兒子在楚國殺了人,投入了大牢。他派剛剛成年的小兒子帶了黃金千鎰,到楚國去打點。大兒子有意見了,這分明是看準他沒有出息,便大鬧情緒,要求派他去。范蠡不依,長子憤而要自殺。范蠡夫人勸道:"小的去未必一定能救活老二,先就讓老大鬧得要死要活,倘若真有不測,豈不又添上一口?"范蠡不得已,只好勉強同意。他交給兒子一封致老友莊生的信,嚴肅地叮嚀道:"到楚國後就把黃金千鎰送給莊生,一切都請他去幹,千萬不要過問!"大少爺到了楚國,在城郊一個蓬門小戶找到莊生,遵照父命將信件和黃金送上。莊生吩咐道:"你立刻回去,千萬不能在此停留。即便你兄弟被釋,也不要問所以然。"可是這位大少爺不聽告誡,自作聰明地另走門路,拿錢去賄賂了一個楚國有權勢的貴人,自己留下來聽訊息。這位莊生雖然窮居陋巷,但以學問道德聞名,楚國上下都很尊信他。他並不貪圖范蠡的贈金,準備事成後歸還。這些情況這位範大少爺哪知道!莊生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進見楚王,詭稱天上有星宿出現,將不利於楚國。楚王素來信仰莊生,問其解禳之法。莊生說惟德政可以除之。楚王於是決定大赦囚犯。赦令未頒,收受範大少爺賄賂的那位貴人先已得訊,便告訴大少爺,說令兄得救了,國王馬上要下赦令。大少爺大喜,以為楚王一發赦令,老二就會被釋,何必白白地將千金送給莊生呢?於是,大少爺又去見莊生,說:"聽人說楚王將發大赦令,那麼我兄弟可以被釋放了,故而特來告辭。"莊生情知他的用意是想要回黃金,便將黃金原封不動地讓大少爺拿走。大少爺十分得意,以為救了兄弟,又沒花掉金子,高高興興地攜金而出。莊生痛恨自己為小兒所玩弄,進見楚王道:"日前大王因星變將行赦令,但我聽華人傳言,說行赦令是為了天下鉅富陶朱公的兒子殺人被囚,陶家向大王左右行賄之故。"楚王大怒,決定先殺了陶家兒子再下赦令。於是,大少爺終於哭哭啼啼帶了兄弟的屍體回家。全家人自然傷心痛哭,范蠡卻很鎮定,說:"我料定他必然要害死他兄弟才回來的。他並非不愛兄弟,只因為從小隨父母漂流,知道財富得之不易,因而捨不得以千金送人。而小兒出生後就在財富中長大,不會珍惜金錢。我前次堅決要派小的去,就是為此。這是事理之所當然,我早就料到這結果的。"瞧,范蠡是多麼洞察人情,料事如神。如此明察事理的哲人,自然處世、從政、經商無往而不操勝券。范蠡真可稱古今一絕。
2 呂不韋 呂不韋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人,他的謀略和口才都是中國歷史人物中第一流的。他憑著一人之力、三寸不爛之舌,就促成了自己終生的榮華富貴。他是那種善於進行大的策劃、善於實施和完成這個策劃的人,這種人要口才出眾,自己就是自己謀劃的貫徹實施者。就謀略而言,呂不韋不僅謀得深、算得遠,而且謀得全,算得廣,他共分了四個步驟來進行謀劃:其一,當他看到公子異人時就覺得奇貨可居,是一個能夠贏得整個未來的上佳投資專案,於是他說服異人聽他指揮。其二,這個“奇貨”要想推銷出去、這份投資由風險轉化為巨大利潤,還是需要作出艱苦的努力和費力的工作。他不僅要安排好接人,而且要安排好放人。他算計到華陽夫人及其弟弟的潛在的、迫切的需要,使華陽夫人能夠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為異人奔走,使秦國開始向趙國要人。其三,他又遊說趙王,以長遠的利益說動趙王送歸異人。其四,人接回後,為更上一層樓,他在異人身上下了點工夫,使秦王最終立異人為太子。呂不韋在兩國間穿針引線、巧妙安排、運籌得當、步步迭進,他真是一個一流的策劃家、設計家。完成他的這次交易,實際上是個大工程。要調動事主、接人的秦國、放人的趙國、認兒子的王后、立太子的秦王等等,龐大而複雜,非得要高屋建瓴和周全細緻不可。尤其讓人佩服的是他的遊說口才,每次他都正中游說物件的下懷,都能夠使對方欣然接受。這是因為他能夠深刻地洞察到對方的需求,能夠預期到事情的未來變化,以替對方著想的角度來使對方輕易就範。說服對方,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將自己置換成對方的過程。掌控對方的需求,才能投其所好、對症下藥、以為我用。
明:沈萬三,名富;字件榮,俗稱萬三。萬三者,萬戶之中三秀,所以又稱三秀,作為鉅富的別號,元末明初人。元朝中葉,沈方三的父親沈*由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南潯沈家漾遷徒至周東*(土宅),後又遷至銀子浜。沈萬三在致富後把蘇州作為重要的經商地,他曾支援過平江(蘇州)張士誠的大周政權,張士誠也曾為沈萬三樹碑立傳。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萬三助築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兩個兒子的官;在南京還建造了"廊廡"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有了舒適的住宅;但不久;沈萬三被朱元璋發配充軍,在雲南度過了他的餘生。
清:胡雪巖 胡光墉(1823~1885),幼名順官,字雪巖,安徽績溪湖裡村人。墉幼時家貧,幫人放牛為生,稍長,由人薦往杭州于姓錢肆當學徒,得肆主賞識,擢為跑街。咸豐十年(1860),因肆主無後,臨終前,以錢莊贈之,乃自開阜康錢莊,並與官場中人往來,成為杭城一大商紳。 咸豐十一年(1861)十一月,太平軍攻杭州,光墉從上海、寧波購運軍火、糧米接濟清軍。左宗棠任浙江巡撫,委光墉為總管,主持全省錢糧、軍餉,因此阜康錢莊獲利頗豐。京內外諸公無不以阜康為外庫,寄存無算。他還協助左宗棠開辦企業,主持上海採運局,兼管福建般政局,經手購買外商機器、軍火及邀聘外國技術人員,從中獲得大量回傭。他還操縱江浙商業,專營絲、茶出口,操縱市場、壟斷金融。至同治十一年(1872)阜康錢莊支店達20多處,布及大江南北。資金2000萬餘兩,田地萬畝。由於輔助左宗棠有功,曾授江西候補道,賜穿黃馬褂,是一個典型的官商。同治十三年,籌設胡慶餘堂雪記國藥號,光緒二年(1876)於杭州湧金門外購地10餘畝建成膠廠。胡慶餘堂雪記藥號,以一個熟藥局為基礎,重金聘請浙江名醫,收集古方,總結經驗,選配出丸散膏丹及膠露油酒的驗方400餘個,精製成藥,便於攜帶和服用。其時,戰爭頻仍,疫癘流行,“胡氏闢瘟丹”、“諸葛行軍散”、“八寶紅靈丹”等藥品備受歡迎。此後,胡光墉親書“戒欺”字匾,教誡職工“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採辦務真,修制務精”。其所用藥材,直接向產地選購,並自設養鹿園。胡慶餘堂成為國內規模較大的全面配製中成藥的國藥號,飲譽中外,對中國醫藥事業發展起了推動作用。 光緒八年(1882),光墉在上海開辦蠶絲廠,耗銀2000萬兩,高價盡收國內新絲數百萬擔,企圖壟斷絲業貿易,惹怒外商,聯合拒購華絲。又因海關海運操於外人之手,不能直接外運。次年夏,被迫賤賣,虧耗1000萬兩,家資去半,週轉不靈,風聲四播。各地官僚競提存款,群起敲詐勒索。十一月,各地商號倒閉,家產變賣,胡慶餘堂易主,宣告破產。接著,清廷下令革職查抄,嚴追治罪。光墉遣散姬妾僕從,於光緒十一年十一月鬱鬱而終。
-
5 # 小豪長白
1.春秋時期的范蠡
范蠡是商人的始祖,許多做生意的人都供奉他的雕像,把他當作財神爺一樣的供奉。
范蠡其實是越王勾踐的一位謀臣,曾幫助越王勾踐成功逆襲,但同時他也是一位具有深謀遠慮的商人,他經商也如從政一般,胸有成算,能夠抓準時機,挑選地方。
他應該是商人的榜樣,他曾多次仗義疏財,活得十分灑脫。
2.投資人呂不韋
呂不韋一生做的最大的貢獻或是投資大概就是他把自己的孩子推上了皇帝的寶座。
呂不韋戰國末期人,靠著自己優秀的口才和聰明的頭腦,成功成為一名富甲一方的大佬,在成為大佬之後,他的眼界更加開闊,當他看到異人時就覺得奇貨可居,於是便確定好了自己之後的投資方向,顯然他最後是成功了,大秦帝國的締造他功不可沒。
3.明朝第一富商沈萬三
現在的社會特別喜歡強調那些富商的故事,尤其是喜歡將他們發家致富的勵志故事用來激勵自己。在明朝的時候,也有這樣一位富商,他就是沈萬三,他擁有富可敵國的財富,還曾經提出要替朱元璋犒賞三軍,當然也是因為這個原因,他將自己送入了絕路。
4.世界首富伍秉鑑
伍秉鑑是清朝時期的人,他能夠成為世界首富,大多是獲取不義之財,他是當時東印度公司最大的債權人,並且積極開展海外貿易,獲取了高額的利潤。
5.胡雪巖
很多人都知道這樣一句話,“做人要學曾國藩,經商要學胡雪巖”由此可見,胡雪巖是大家所熟知的一位經營有方的鉅商。
他自幼家貧,卻智商情商巨高,憑藉此,他一路升遷,成為了富甲一方的鉅商。
回覆列表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富商,不在少數,但首先要說一說的就是范蠡。
“商聖”范蠡范蠡是春秋時期人,對於後世商人來說,是很老資格的“老前輩”了。說起范蠡,就要說一說勾踐,越王勾踐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位歷史人物,“臥薪嚐膽”的故事流傳至今,而范蠡就曾是勾踐的“員工”,協助勾踐完成了“滅吳興越”的大業。後來,范蠡為了避免“鳥盡弓藏”的結果,向勾踐提出了辭職,選擇了功成身退。在脫離了官場的漩渦之後,范蠡就開始了“商業之路”。
因為范蠡這個名字在當時也是有著名氣的,所以范蠡在離開了越國之後,到了齊國,改了名字為鴟夷子皮(這名字也是比較獨特),在齊國,范蠡就開始了他的商業貿易,很快就透過做生意積累起了鉅額財富。
“金子在哪兒都是發光的”,范蠡這塊純度極高的“金子”被齊王看到了,齊王請范蠡在齊國擔任相國,這讓范蠡覺得不太好,畢竟他剛脫離了越國的官場漩渦,不能再深陷入另外一個漩渦了,於是乎,范蠡向齊王辭職,又把自己的家財散於朋友鄉親,離開了齊國,去了宋國。在宋國,范蠡遷居到了“陶邑”這個地方,自號“陶朱公”,又是一步步做起了自己的生意,結果沒幾年功夫,范蠡再一次的擁有了“萬貫家財”。“商聖”這個尊稱,范蠡稱得上名副其實。
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喬致庸和胡雪巖在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衍生出了“以鄉土親緣為紐帶”的一些團體——商幫。在這些商幫中,有這麼兩個團體,分別是晉商和徽商。
喬致庸就是晉商的代表人物,喬致庸出生在山西祁縣喬家,喬家是個商業世家,喬致庸是喬家的第四位家主,在喬致庸掌管喬家生意期間,喬家的商業興盛,屬於喬家的錢莊、當鋪等等遍佈全國各地,據說當時喬家的資產達到了數千萬兩白銀,可以說是富甲一方。
喬致庸的經商之道: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偽。而徽商的代表人物就是胡雪巖,胡雪巖可以說是中國近代比較著名的“富商”了,而且還是“紅頂商人”,就是那種有著政府的官方身份,還從事著商業活動的商人。
胡雪巖是一個白手起家的人物,早年間做過雜役、學徒,後來一步步的成為了“鉅富”,胡雪巖當時經營的生意涉及方面也很多,不僅有錢莊,還有中藥店,甚至還涉足軍火生意,胡雪巖的財富也是以千萬計。
為官須看《曾國藩》,為商必讀《胡雪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