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帶娃的那些事

    孩子們脾胃常不足,如果飲食或者日常護理不當,很容易消化不良,造成積食發燒。我通常會推薦中醫調理的方式,透過推拿以及一些飲食調整讓孩子脾胃強健起來!

    1、小兒吃喝有講究,食物健脾最相宜!

    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肺功能與孩子生長髮育息息相關! 脾主運化,胃主消化,肺主宣肅。而對於小孩兒來說,消化系統尚未發育完善,脾常不足,如果日常飲食護理再稍有不注意,很容易造成積食。

    我們常說的“吃好喝好”,其實對於孩子來說,吃好的概念和大人是不一樣的。 對於小孩來說,並不是吃的營養越多,越豐富越好。吃好,對於小孩來說,就是順著脾胃的喜好,就是最好的!

    《黃帝內經》裡有“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的說法,把主食、果蔬、肉蛋奶合理搭配好,不偏食不挑食,適當多吃蔬菜,這就是最順著脾胃喜好的吃法。

    2、堅持揉捏強健脾胃,常按這幾個穴位勝過補藥!

    希望透過小兒推拿來調節脾胃的話,可以經常給孩子按揉這幾個部位,長期堅持,安全,沒有副作用,強健脾胃,效果強過“補藥”!

    脾經

    按摩脾經是最簡單的小兒補脾方法。小孩的五根手指對應著五經穴,拇指第一指節螺紋面對應脾經,食指對應肝經,中指對應心經,無名指對應肺經,小指對應腎經。

    每天堅持給孩子從指尖往指根推3-5分鐘,這樣不僅可以補脾,還可以同時按摩胃經。

    板門

    按揉板門,胃口大開,吃飯倍兒香!板門有“脾胃之門”之稱,經常揉一揉板門,對脾胃的保健效果非常好!

    板門位於手掌的大魚際,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範圍,面積大,按摩起來也很方便。

    每天順時針給孩子揉3分鐘,長期堅持效果好。

    足三里

    中醫裡有云“想讓小兒安,三里水不幹”。常按足三里,能補益脾胃,和胃化積,強健身體,特別適合脾胃虛弱孩子的日常保健。

    足三里不太好找,讓孩子站立,彎腰,手掌張開,虎口圍住膝蓋外側,四指向下,食指按在脛骨上,中指尖所指的位置就是足三里。

    每天給孩子按揉3-5分鐘。每次揉3下,按1下。可以在孩子看電視或者邊和孩子說話邊給孩子按一按,孩子會非常舒服的。

    揉神闕

    神闕就是肚臍,平時給孩子多做保健按摩,每天按揉3-5分鐘,可以先把手掌搓熱,然後按在孩子肚臍上,輕輕揉一揉。

    揉完神闕,順便給孩子做做摩腹。摩腹以順時針的方向進行。

    捏脊

    捏脊是指順著脊柱兩側提捏背部的面板,捏脊可以有效刺激背部的神經組織,進而調整內臟功能,達到增強體質、治病保健的目的。

    捏脊方法也簡單,讓孩子趴在床上,以雙手拇指放在孩子脊柱兩側,從下往上推進,邊腿邊以食指、中指捏起面板。每天從下往上推5遍。在最後一次,每捏3下,提一下面板。隔天做一次捏脊,最好是在上午進行。

    3、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憂思傷脾!

    爸媽都疼愛自己的孩子,往往竭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吃的、穿的、用的,樣樣不能比別人差。但是家長對孩子精神層面的關心卻少之又少。

    很多爸媽會說,小孩子哪有那麼多心思,吃好喝好就夠了。

    這樣的想法太武斷了,連嬰兒除了吃奶睡覺,還需要媽媽的擁抱和撫摸,更何況孩子越來越大,思想越來越複雜,心理對健康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很多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爸媽會發現孩子的飯量明顯下降,不好好吃飯。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不喜歡去幼兒園,每天心裡發愁,就會導致孩子茶飯不思。這就是“憂思傷脾”導致的。

    爸媽要經常和孩子聊聊天,看看孩子有什麼擔心的事情,有什麼心煩的事情,這些小事情長期積存在心裡,影響了脾胃功能,才出現了食慾缺乏、消化不良的症狀。

    另外,脾胃不好的孩子,爸媽可以給經常吃一些山藥、山楂、蓮子、薏米、紅棗等,可以組合著熬粥,也可以單獨榨成粉做糕點,透過食物給孩子補健脾胃是最健康的方式。

  • 2 # 鄭姐育兒經

    孩子脾胃不好,經常積食發燒,有沒有比較好的調理方法?

    首先來看一下積食引起的發燒特徵:

    1、驟然就燒很高,一般都能達到39度及以上

    2、大便異常,不排大便或拉稀,味酸

    3、有時會嘔吐,嘔吐物基本是原狀,味餿

    4、發燒時肚子熱,手心熱,有時候腳心也熱

    5、口中有異味

    脾胃虛弱的孩子,為了預防孩子積食引起發燒,父母要經常觀察孩子的舌苔,如果舌頭中間的舌苔厚,就是有積食的症狀,這時候給他及時處理積食,就不會引起發燒。

    當孩子有積食症狀,就一定要給孩子控制飲食,忌口寒涼水果牛奶,肉蛋,海鮮。把孩子帶到野外去玩。配合給孩子順時針按摩肚子,然後熱敷肚子和後背。熱敷是調胃腸的寒熱之氣,胃腸溫暖了,才能完成中焦如漚的功能。

    還可以用焦三仙,萊菔子,枳殼,生大黃,丁香,蒼朮,肉桂,各等份磨粉,陳醋或者麻油,橄欖油,茶油調成糊;也可以用乾粉填滿肚臍,外用膠布固定。晚上睡前貼,早晨取下;可以連續貼一週甚至更長時間,也可以貼三五天停兩天。

    祝寶寶健康快樂成長!

  • 3 # 兒童營養師宋婉睿

    小兒積食是中醫的一種常見病。通常情況下,孩子一旦積食,家長往往首先會想到,用藥物或捏脊等中醫推拿方法,來幫助孩子緩解積食的症狀。但是,在多次寶貝的積食調理中發現,藥物對寶貝的脾胃有一定的傷害,而推拿雖然副作用小,但卻因人而異。其實很多時候,用簡單的食物就可以幫助孩子解除積食的痛苦。說白了,積食是吃出來的病,也可以吃回去。

    積食的原因

    無論是中醫、西醫還是營養學都指出積食是飲食過量造成的。總體來說,積食是由於攝入過多高能量食物,導致消化液消耗殆盡,以至於無法消化的食物被迫堆積在胃腸中,使胃腸蠕動減慢,糞便無法快速排出,最終引發食慾下降、便秘甚至腹瀉、發燒等一系列症狀。

    積食的症狀

    輕度的積食,往往表現為:食慾不振,口臭,肚子脹、胃部不適、睡眠不安,手腳心發熱、舌苔厚等等。

    也就是說,如果孩子不愛吃飯或強烈拒絕吃飯的時候,媽媽可以聞聞寶貝的嘴,看是否有口臭,舌苔厚不厚;也可以摸摸肚子,看是不是很脹,嚴重時有可能一碰就疼;晚上寶貝睡覺的時候,可以觀察一下,是否左右翻滾,總是睡不踏實;還可以摸摸手心腳心,看看是不是有些發熱;如果有以上這些現象的話,就說明寶貝積食了。

    重度積食,主要表現為:便秘,腹瀉,發燒,同時伴有厭食,甚至腹脹如鼓,疼痛哭鬧等。

    當寶貝因積食發熱時,必須及時進行消積調理,如不及時,有可能引發感染,而導致胃腸道感冒。

    積食的飲食調理原則

    第一,食物清淡,易消化,嚴重時以流食為主;

    第二,保證足量飲水;

    第三,減少或暫停“三高”食物;

    “三高”食物,是指含高蛋白、高脂肪、高糖的食物。這些食物減少的程度,可以根據寶貝的情況而定;如果寶貝嚴重積食的話,尤其引起發熱時,一定立即暫停這類食物的攝入。

    第四,新增粗雜糧及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粗雜糧中富含維生素B族和膳食纖維。其中維生素B族可以起到促進胃腸蠕動,幫助食物消化的作用;而膳食纖維,可以增大食物殘渣的體積,使糞便快速排出。除了粗雜糧外,像綠色蔬菜、蘿蔔、薯類都是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

    第五,適當安排消積化滯的食物;

    冰糖山楂和焦米糊這類藥食兩用的食物,具有較好消積化滯的效果,在寶貝積食比較嚴重的時候可以適當新增。

    另外,在食療的同時,搭配適量的運動,會使積食的調理起到更好的效果。

  • 4 # 美麗對天使

    中醫稱之為脾胃虛弱,實際上是腸道菌群失調,腸道消化吸收功能低下造成的。脾胃虛弱就會導致消化不良積食、活菌一號可使胃腸道產生多種有機酸和消化酶,幫助寶寶吸收食物,增進食慾。活菌一號裡的雙歧桿菌能抑制有害菌的生長、繁殖,起到調節腸道菌群的作用。

  • 5 # 小兒推拿楊曉

      當父母的最害怕孩子發燒,小兒脾胃功能遠比成人差,因此,小兒因積食引起發燒的現象非常普遍,一發燒媽媽就著急了,不用急,小兒推拿治積食發燒效果很好。

      1、一般是突然發燒,沒有任何預兆,體溫一般在38-39度。

      2、寶寶舌苔白或黃厚,有口氣,不排便或大便乾燥,厭食等症狀。據瞭解有個別不清楚情況的媽媽還會追著寶寶餵飯,更加導致寶寶不舒服。

      3、精神一般,個別會有萎靡的現象。

      4、手腳心、頭部、後背、腹部發熱,腹部溫度一般高於其他部位。

      5、偶爾伴有咳嗽、流鼻涕、喉嚨有痰,扁桃體可能會有發炎的症狀。

      寶寶積食咳嗽,一般是存食引發胃火,胃火導致肺熱,肺熱的表現即咳嗽、流鼻涕、扁桃體發炎,只有把積食肺熱消除了,寶寶才會徹底康復。

      6,面紅,氣促,不思飲食,煩躁,渴而引飲,舌紅苔燥,指紋深紫。

      1、清理積食

      寶寶積食拍肚子會嘭嘭悶響,幾天不排便或大便乾硬,家長需要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摩寶寶腹部,促進便意。如果積食導致便秘給寶寶吃苦瓜泥、芹菜泥,緩解便秘效果相當不錯。

      2、物理降溫

      寶寶發燒時體溫不超過38.5度,可以採用物理降溫,如果不能洗溫水澡,就給寶寶用溫水擦拭額頭、前胸後背、手腳心。多喝溫開水,促進新陳代謝,帶走內熱,這是最基本的降溫方法,非常適用。

      3、飲食調理

      寶寶積食期間,都不能強迫寶寶吃飯,尤其是油膩、煎炸類食物,可以給寶寶喝小米粥、牛奶、米湯,飲食清淡多吃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

      4、適量運動

      如果寶寶精神狀態不錯,可以和他一起做遊戲多運動,幫助食物消化,流汗增多也能帶走一部分內熱。

      5、小兒推拿

      

      治則:導滯清熱。

      推拿方案:清補脾、揉板門、清胃經、清大腸、順運內八卦、掐揉四橫紋、清天河水、退六腑、順摩腹、揉天樞、推下七節骨。

      穴位手法

      1清補脾、

      拇指橈側指尖至指根來回推,推100-500次。

      

      

      2揉板門、

      術者拇指揉孩子大魚際平面中點,揉100~300次。

      

      

      3清胃經、

      術者食指自孩子大魚際橈側掌根推至拇指根,推100~500次。

      

      4清大腸、

      術者右手拇指橈側 面,自孩子虎口直推至食指指 尖,推100~500次。

      

      5順運內八卦、

      術者用左手拇指按定離卦,右手拇指自乾卦開始向坎卦運至兌卦結束。

      

      6掐揉四橫紋、

      術者拇指指甲依次掐孩子食、中、無名、小指第1指間關節橫紋,繼而揉之。掐3~5次,揉100~500次。

      

      7清天河水、

      術者食、中二指指腹沿孩子前臂正中線,從腕橫紋起推至肘橫紋, 推100~500次。

      

      8退六腑、

      術者食、中二指指腹沿孩子前臂尺側,自肘關節推至掌根,推100~500次。

      

      9順摩腹、

      術者用掌順時針摩孩子腹部,摩300~500次。

      

      10揉天樞、

      臍旁2寸,左右各一,術者以食指或中指揉之,揉100-200次。

      

      11推下七節骨。

      術者食、中二指指腹自上而下直推孩子七節骨,推100~200次。

      

  • 6 # 末末說健康

    不想把孩子養得病懨懨,這3個習慣要改,不然積食脾胃還常生病

    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心寶,孩子健康做父母的就開心,孩子身體出現了不適,做父母的就擔心。在中醫上常說“孩子積食是百病之源”,經常生病的孩子,多與小兒積食相關。積食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重視,讓孩子長期的被積食影響。

    秋分的到來,意味著我們真正地進入了秋天。秋天天氣乾燥,總是會感覺到不舒服,這個時候很多孩子會生病,出現發燒、咳嗽等情況,其實這些情況,都與積食和脾胃息息相關。

    想要孩子不積食,日常這3個習慣要改

    1、吃飯環境很重要

    孩子的進食會受到周邊環境的影響,如孩子在吃東西的時候,周邊有其他的東西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正常進食,不利於孩子正常的消化。有的家長為了讓孩子好好吃飯,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就會給孩子看影片,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正確的,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導致食物不咀嚼就直接吞下肚子,長期這樣,很容易積食。

    2、飲食結構不合理

    孩子因為年紀小,消化能力比較有限,因此,一旦進食了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就會增加孩子的脾胃負擔,導致消化不良,很容易就積食了。因此,為了孩子的脾胃健康,日常不要給孩子吃太多難消化的食物。儘量多吃一些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增加脾胃的負擔。

    3、營養補充過度

    有的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營養跟不上,就會想著法子給孩子補一下, 這樣的想法是好的,但是一旦操作不當,很可能會導致孩子營養過剩,增加脾胃的負擔。一般情況下,孩子是不需要另外補充營養的,因為脾胃的容量有限,即便吃了也是比較難消化的。

    中醫上常說“孩子積食是百病之源”,當父母不重視孩子的積食問題時,就會很容易引起各種其他問題,那麼,積食對孩子的健康有什麼影響呢?

    1、容易出現貧血:長期積食的孩子,脾胃一般都比較虛,而脾胃又是產生氣血的,一旦脾胃的功能下降了,就會影響氣血的產生,這個時候孩子很容易貧血。出現抵抗力低下,面色蒼白的情況。

    2、出現便秘的情況:長期積食,孩子很容易就會便秘,因為消化不良,就會導致食物堆積在腸胃裡,這個時候就會影響排洩,可能好幾天才上一次廁所,出現大便困難的情況。

    3、出現肺炎:積食不及時調理,就有可能會引起肺炎。因為積食會導致孩子的脾胃虛弱,脾生痰,肺儲痰,時間一久,就很容易出現咳嗽的情況,咳痰。

    4、積食上火:積食的孩子,會出現舌苔變厚的情況,而且身體容易上火,出現咳嗽的情況。

    老中醫的消食方:喝水時候加一勺,不積食,脾胃好,少生病

    積食問題看著簡單,但是一旦處理不好,就會反反覆覆,影響孩子的健康,阻礙正常發育。老中醫有一個藥食同源的消食方——內..金紅..、果飲,取沙棘、雞內金、山藥、山楂、麥芽等食材,將其烘乾後,研磨成粉末。孩子積食時,取適量溫水沖服即可。

    裡面的食材比較溫和,具有健脾的效果,能夠幫助孩子促進腸胃的蠕動,強健脾胃,增加脾胃的運化功能,預防積食的發生。孩子脾胃好了,吃飯就香了,長高長肉都不是問題了。

    日常做好2件事,脾胃好,不積食

    1、堅持運動

    運動對孩子的成長大有益處,經常運動的孩子身體的新陳代謝比較快,腸胃的蠕動也比較好。因此,建議家長可以幫助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平時可以晚飯後帶著孩子一起出去走走,週末可以帶著孩子一起參與親子活動,調高孩子的身體抵抗力。

    2、飲食攝入量把握好

    孩子年齡小,脾胃的容量有限,運化能力也有限。因此,日常進食的時候,切記不可吃太飽,每餐吃7-8分飽就可以了,避免給脾胃造成負擔,影響正常的脾胃運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魔獸世界懷舊服8月27號開放,你今年多大了,當年為了玩魔獸發生過什麼難忘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