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2、孔子
名丘,字仲尼,世稱"聖人",春秋時期魯華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私學創辦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在《論語》20篇中。
《論語》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是儒家經典"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之一。
3、屈原
名平,字原,號靈均,戰國末期楚華人。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義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辭形式寫成了中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古傳誦。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
4、孟子
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聖"。主要作品為《孟子》7篇,各篇取開頭幾字為篇名,該書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為"四書"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
名翟,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其中《兼愛》《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
1、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陽,或曰諡伯陽。春秋末期人。中國古代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和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老子存世作品有《道德經》。《道德經》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老子思想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思想核心是樸素的辯證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張無為而治、不言之教。在權術上,老子講究物極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雙修的始祖,講究虛心實腹、不與人爭的修持。
2、孔子
名丘,字仲尼,世稱"聖人",春秋時期魯華人。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私學創辦人。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行思想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在《論語》20篇中。
《論語》各取篇中開頭二字為篇名,是儒家經典"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之一。
3、屈原
名平,字原,號靈均,戰國末期楚華人。中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蘭的哥白尼、英國的莎士比亞、義大利的但丁)。
他用楚辭形式寫成了中國第一首長篇政治抒情詩《離騷》,其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千古傳誦。中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就是紀念屈原的。
4、孟子
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世稱"亞聖"。主要作品為《孟子》7篇,各篇取開頭幾字為篇名,該書記載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論,為"四書"之一。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魚我所欲也》即出自《孟子》。
5、墨子
名翟,戰國時期墨家學派的創始人。《墨子》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其中《兼愛》《非攻》等代表了墨子的主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