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詩畫風雪夜歸人
-
2 # 百味寫春秋
的確,古時有些過端午節的習俗到當今已失傳了。比如:端午熬草藥(去百病)、燒蘭草湯沐浴(洗穢袪邪)、未嫁女兒佩掛符篆、戴石榴花(避邪養貞)、喝菖蒲酒(納福保平安)等。
自唐中期到整個南、北宋朝數百年間,這時的端午節,百姓俗稱“重五節”,顧名思義,五月初五嘛!到了這一天,家家先要大量的燒煮收割而來的蘭草,讓全家挨個沐浴(洗澡),意為:洗去身上的邪氣穢物,保一年的身體康健。因此,把端午也叫“浴蘭節”。
再就是,凡沒有出嫁的閨女,都要佩掛符篆,頭戴石榴花,意在驅趕邪魔,保持貞潔。所以,端午還稱“女兒節”。
這天中午時分,家家戶戶要熬製草藥,每人都要喝一碗藥湯,以保一年裡不得雜病。
到了太陽落西時分,家家戶戶開始做飯備酒,女吃粽子,男飲酒。這個酒叫“菖蒲酒”(也叫雄黃酒),意在全年有福到,裡外保平安。
陸游、歐陽修的詩詞就形象地記載了這些端午節的習俗場景。請看:
陸游《己卯重五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己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舟。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陸游說:端午節到了,火紅的石榴花開滿山村。我吃了兩隻角的粽子,高冠上插著艾蒿草,又忙著儲藥、配藥方,為的是這一年裡都能平安不得雜病。忙完了這些,己是太陽西下時分,家人早把酒菜備好,我便高興地渴起菖蒲酒來。
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豔烘》五月榴花妖豔紅,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葉裡黃鸝時一弄,猶瞢松,等閒驚破紗窗夢。歐陽修說:五月是石榴花開的季節,楊柳被細雨潤溼,枝葉低低沉沉地垂著。用五彩的織線包紮多角形的粽子,煮熟了盛進鍍金的盤子裡,送給閨中女子。
這一天,人們沐浴更衣,想祛除身上的汙垢和穢氣,舉杯飲下雄黃酒,以驅邪避害。不時的,窗外樹叢中黃鸝鳥兒鳴響,打破了閨中安靜,驚了那紗窗後睡眼惺忪女子的美夢。
解答至此。
端午除了龍舟粽子這些通行的習俗,其實還一些習俗已經失傳或者只在某些特定地域保留。1. 掛天師像和五毒符,可能因為形象不雅,逐漸消失了。2. 孩童系五色絲,我小時候還流行,現在幾乎沒有了。3. 蘭草浴, 可能蘭草不易找或者嫌麻煩。4. 射柳, 專門集會上見過。5. 鬥百草, 這個可以有,但10後會嫌幼稚。6. 吃梟羹, 就是貓頭鷹。 這個違反動物保護法,理應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