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二十二章)(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效法的人,選擇他的優點而學習,看到他的缺點而自我檢查,自己如有就予以改正。)“三”和“九”,在先秦古書裡大多是表示多數的意思,不一定實指具體數字三和九。“師”是“效法”的意思。前一句是肯定別人有值得自己學習的長處,後一句是說以別人的缺點錯誤作自己的鑑戒。類似的言論,《論語》中還有: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第十七章)(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自己反省(有沒有類似的毛病)。)子曰:吾有知乎哉?(這裡有問號)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第八章)(孔子說:我有知識嗎?(這裡有問號)沒有知識啊。有鄉下人問我一些問題,我的腦子空空的。我詢問了那事情的正反、本末、始終,才把問題完全搞明白。)“鄙夫”指鄉村的人,周制以五百家為“鄙”,後也稱小邑、邊邑為“鄙”。世界上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對於自己缺乏的知識,就要學習,隨時隨地向一切入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知識,也隨時修正自己錯誤的認識。博學如孔子自稱“無知”,正是學問修養達到了最高境界。俗語說:“半罐水叮噹響,水滿罐不響。”書讀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知識不足,因為他認識到世界知識之無窮盡,個人所知的確是太少了,對許多知識領域,對複雜的問題,任何一個個人,常常是無知的。所以我們要多聞多識: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述而》第二十八章)(孔子說:大概有不懂就去造作的人,我不是的。多聞,選擇好的跟著學;多見而記在心裡;這比“生而知之”的人次一等了。)孔子從來都說自己是“學而知之”的人,不但“三人行必有我師”,還隨時隨地多聞多見,永不滿足地充實自己的知識。衛國大夫公孫朝問孔子的學生子貢:“仲尼焉學?(這裡有問號)”(孔子向什麼人學呢?(這裡有問號))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這裡有問號)而亦何常師之有?(這裡有問號)(《子張》第二十二章)(子貢說:周文王、武王的道,並沒有與他們一同埋於地下,而傳在人間。賢能的人記得其中的大處,不賢能的人也記得其中的小處,不論大小,莫不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師無處不學習,又哪裡有固定的老師呢?(這裡有問號))這段對話,說的是“學無常師”。學無常師,就是向所有的人學習,吸取各家的知識和長處,集各家之長。只向一位老師學,你永遠不會超過那位老師;只向一個學派學,你的知識不會越出那個學派。世界的知識永無窮盡,學無常師,才能博學多才。現代的各門學科互相聯絡,學科分支細密,而它們之間的聯絡越來越密切,許多問題常常要運用多學科、跨學科的知識進行綜合研究。在我們的現代,更需要“學無常師”。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第二十二章)(孔子說: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我可以效法的人,選擇他的優點而學習,看到他的缺點而自我檢查,自己如有就予以改正。)“三”和“九”,在先秦古書裡大多是表示多數的意思,不一定實指具體數字三和九。“師”是“效法”的意思。前一句是肯定別人有值得自己學習的長處,後一句是說以別人的缺點錯誤作自己的鑑戒。類似的言論,《論語》中還有: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里仁》第十七章)(孔子說:見到賢人就應該向他看齊,見到不賢的人便自己反省(有沒有類似的毛病)。)子曰:吾有知乎哉?(這裡有問號)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子罕》第八章)(孔子說:我有知識嗎?(這裡有問號)沒有知識啊。有鄉下人問我一些問題,我的腦子空空的。我詢問了那事情的正反、本末、始終,才把問題完全搞明白。)“鄙夫”指鄉村的人,周制以五百家為“鄙”,後也稱小邑、邊邑為“鄙”。世界上從來沒有、也不可能有無所不知無所不曉的人,對於自己缺乏的知識,就要學習,隨時隨地向一切入學習,來豐富自己的知識,也隨時修正自己錯誤的認識。博學如孔子自稱“無知”,正是學問修養達到了最高境界。俗語說:“半罐水叮噹響,水滿罐不響。”書讀得越多越覺得自己知識不足,因為他認識到世界知識之無窮盡,個人所知的確是太少了,對許多知識領域,對複雜的問題,任何一個個人,常常是無知的。所以我們要多聞多識:子曰:蓋有不知而作之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知之次也。(《述而》第二十八章)(孔子說:大概有不懂就去造作的人,我不是的。多聞,選擇好的跟著學;多見而記在心裡;這比“生而知之”的人次一等了。)孔子從來都說自己是“學而知之”的人,不但“三人行必有我師”,還隨時隨地多聞多見,永不滿足地充實自己的知識。衛國大夫公孫朝問孔子的學生子貢:“仲尼焉學?(這裡有問號)”(孔子向什麼人學呢?(這裡有問號))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這裡有問號)而亦何常師之有?(這裡有問號)(《子張》第二十二章)(子貢說:周文王、武王的道,並沒有與他們一同埋於地下,而傳在人間。賢能的人記得其中的大處,不賢能的人也記得其中的小處,不論大小,莫不有文王武王之道。我的老師無處不學習,又哪裡有固定的老師呢?(這裡有問號))這段對話,說的是“學無常師”。學無常師,就是向所有的人學習,吸取各家的知識和長處,集各家之長。只向一位老師學,你永遠不會超過那位老師;只向一個學派學,你的知識不會越出那個學派。世界的知識永無窮盡,學無常師,才能博學多才。現代的各門學科互相聯絡,學科分支細密,而它們之間的聯絡越來越密切,許多問題常常要運用多學科、跨學科的知識進行綜合研究。在我們的現代,更需要“學無常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