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偉2361
-
2 # 荒野之上
我覺得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關係更應該是互補關係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
學校教育重點在教,知識的傳授,還有知識的分析處理能力,同時還有團隊合作,班級活動,從這幾方面來塑造一個人
家庭教育終點在育!對於一個完整且獨立的人格來說,家庭教育絕對佔比大!一個孩子的舉止,禮儀,待人處事方式都和家長的教導密不可分
如果家庭教育也成了知識的傳授點,孩子會很厭煩,甚至會達到厭學狀態!有的孩子小學還可以,初中就不想學了!我想除了和目前的教育模式有關係還和學生自己的能動性有關係
學校教育的重要性我就不說了,大家都知道!我想說下家庭教育,它才是成人之本,是孩子感受愛,感受存在的大後方!
如果學校教育中運動量小,可以在週六日家人帶著孩子把運動量補回來
如果學校教育中體驗課少,可以帶孩子去實地體驗,或者做公益
記得小時候寫作文《讓我感動的一件事》,不明白什麼叫感動,我為什麼需要感動!
後來夏天和姐姐一起去買冰棒吃才明白什麼是感動
希望家庭和學校互補教育
-
3 # 培養思維學會學習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該如何更好地協調呢?
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兩者對孩子的一生說多重要也不為過。怎樣處理兩者的關係,卻考驗著老師與家長的智慧。我認為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要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相互促進方能對孩子進行有效教育。一個優秀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一個好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兩者的相互協調就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如何才能更好的進行家庭和學校的協調呢?這考驗著老師和家長對孩子的溝通方式是否適合學生;教育觀念是否有利於學生的發展;老師和家長是否能相互融洽地進行溝通交流;是否能把教育的效果有效地共同作用於孩子身上,讓孩子得到優質的教育。
我認為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兩點:1、與老師經常交流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現實是很多家長並沒有或很少與老師進行過深入地交流,只有個別家長經常與老師交流。一部分家長由於孩子不聽話,學習成績不好,他們感覺不好意思,不願意與老師溝通。我想對這部分家長說,正因為孩子不聽話,才更要多與老師交流,定期或不定期透過電話,QQ或微信等方式進行交流。適當時親臨到學校與老師交流,瞭解孩子的行為習慣,生活情況,以便及時有效地進行教育,防範於未然。也因為孩子學習不好,才更要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上課是不是認真聽講,是不是走神,是不是做小動作,是不是在說話,做作業是認真還是不認真,是抄別人的還是獨立完成的,書寫是亂寫還是工整等。通過了解,孩子回到家後,進行針對性的表揚與批評。讓孩子知道,你隨時在關心著他,你對他非常瞭解,孩子才會更加努力,不敢不認真踏實地學習,才不敢在學校惹事生非。
2、積極配合老師對孩子的教育。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學習好、品行好。老師都會從正面去教育學生,積極地去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家長透過與老師交流後,要及時地對孩子進行合理地教育(表揚與批評都是教育)。尤其是錯誤的行為,一定要受到懲戒,同時讓孩子明白為什麼錯?做錯了事會有什麼後果?對孩子的教育,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自己做的事是要承擔責任的。
我發現有的孩子之所以養成了一些壞毛病卻改不了,很大的責任都是家長慣出來的,是家長不能及時地進行教育養成的。所以,我建議家長要有一雙善於發現問題的眼睛,並要有一顆忍得下來的心,對孩子的錯誤行為進行堅決不留情的進行教育。我班的一個孩子,在學校每天都惹事,一天犯三次錯誤是家常便飯。最近,家長與我進行了溝通,我向他介紹了一些方法,在我們共同努力下,這一週,這個孩子的壞習慣明顯減少了。
我認為老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1、對每個孩子都要做到心裡有數。做一個有心的老師,在上課觀察,在下課瞭解。及時表揚與批評。
2、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及時瞭解孩子在校情況。老師的精力實在有限,我並不建議對每個孩子每天都與家長溝通,但是對於一些孩子的錯誤要及時告知家長,讓家長了解孩子在校情況,以便及時有效地處理。
總之,只有家校配合,合作交流,才是對孩子負責的,才能培養出品學兼優的孩子。為了我們的孩子,希望家長和老師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來吧!
-
4 # 塵啃教育人
關於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應該如何更好的協調一問,非常具有代表性。而且為了孩子更好的健康成材,確實家家都應該協調處理好這個問題。
下面我就我的一些個人經驗與看法和各位家長做幾點交流:
1、思想上
這個是關鍵,家長的思想和思維方式在這個領域上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我們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送進學校了就萬歲了,就輕鬆了,一切都有學校管理。殊不知這樣的思想行為正是孩子噩夢的開始。
大量的事例表明孩子的家庭教育一但與學校脫節,這樣的孩子發展都不全面,哪怕是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所以家長的思想需要有正確認識,孩子只有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相結合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2、生活中
孩子的家庭教育我個人覺得側重點應該放在習慣教育與性格品格教育上。首先不管是學習上還是生活上必須僅可能地引導孩子養成好習慣。因為一個好習慣能讓孩子受用一生。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注重那些習慣的培養呢?
如:禮貌待人接物、感恩之心和抗壓抗打擊能力的培養以及愛勞動的愛收拾整理的好習慣等
3、學習上
家長最主要的是要配合督促引導孩子。做好課後學習上好習慣的養成,安排好孩子勞逸結合和運動的督促管理,同時注意孩子成長的營養的平衡補給、家長多陪伴孩子等。切記養成帶著孩子一起刷手機、刷劇的惡習。那麼可以配合學校養成那些好習慣呢?
如:回家積極獨立地完成家庭作業、做好功課預習與複習、每天堅持閱讀與朗誦、還有養成善於觀察的好習慣等
4、興趣上
我個人認為給孩子最少需要培養一項興趣愛好,這可能將會是孩子一輩子受益的技能了。
如:一項運動、琴棋書畫、樂器等都可以,興趣愛好可以用來減壓,可以調節和發洩孩子的情緒。能為孩子在以後的人生中,遇到關鍵時刻和選擇的時候,提供解壓後強大的內心支援與清晰的頭腦思維!
所以,各位家長你們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向正確嗎?是不是孩子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為一味地帶孩子報補習班呢(塵啃老師並不是說學習不重要,習慣養的好,學習不會差)?人的一生很漫長、有些東西可能要比學習成績讓孩子今後的生活更精彩哦!
-
5 # 海川家庭教育
人們接受的教育有三種,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根源和基石。它是全面的教育,包括得智體美勞教育,性格,理想,情感,心理,個性,習慣,觀念等所有方面,是一種生存教育,目標是培養合格的社會成員。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就是知識的學習和智力的開發。兩者相輔相成,並不矛盾。
回覆列表
中小學未來十年之暢想
文明在進步,生活在變化,未來十年會怎樣呢?是翻天覆地,雷霆勢萬鈞?還是和風細雨,溫良恭儉讓?
“小明媽媽,好久不見了,忙什麼呢?”“還能忙什麼?忙孩子唄,你呢?”“一樣,一樣。”“小輝媽媽,你好啊。”“你好,你好,今天孩子們來學校考試,我們在校門口聚會。”“是啊,你孩子的游泳練得咋樣了?”“還不錯,上個星期市運動會他拿了小學甲組仰泳的第五名。”“我家小雨鋼琴考到十級了。”“還說呢,你家閨女的美聲給我兒子都唱呆了。”“可不,這次小學生歌詠比賽,咱學校是第一名。”
“二班的學生上個月去了秦嶺,地理老師帶隊,實地上地理課,採集標本,追蹤野生大熊貓。”“是啊,我看了我女兒寫的考察報告,眼淚都下來了。”“我兒子去了英國十天,回來很秀了番英語,說是要挑戰爸爸。”“你老公不是在英國工作嗎?你兒子也敢挑戰?”“怎麼不敢。說了,現在還不行,但一年後再戰。”
一年一度的學年考試結束了,學生們一個個興高采烈地走了出來。“媽媽。”“女兒,考得怎麼樣?”“我都做了,不會差。”“你呢,兒子?”“沒問題。”“你考的是哪張卷?”“A卷。”“A卷不是最難的嗎?”
“一點都不難,我把附加題都做出來了。”“你兒子真棒。我兒子差點,做的是B卷。”“怎麼樣?”“他說應該滿分。”“你女兒語文考的怎樣?”
“她說她寫的作文是秦嶺考察。”“你們走這麼快乾嘛?”“孩子要游泳訓練。”“我送女兒去打網球。”“你們呢?”“去上音樂課。”“去彈琴。”“明天你們來學校嗎?”“不來,我們在網上學數學。”“我們後天來參加足球比賽。”“我們去聽科學講座。”“我們來學校上數學課。”
“我們明天去北京旅遊,參觀國家博物館。”
中小學教學改革,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幅度提高。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應試,自主選擇老師;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運動場,身強體壯,婀娜多姿;三分之一的時間在社會或自然中,培養社會意識,自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