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汙黴病是辣椒常見的病害之一,各菜區均有發生,露地栽培、保護地栽培都可發病。辣椒生長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嚴重。發病嚴重時常造成果實提前成熟、葉片提早枯黃脫落,影響辣椒產量。 辣椒汙黴病病原形態特徵: Cladosporiumcapsici(Marchet Stey.)Kovachersky稱辣椒斑點芽枝黴,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50~60根成束,長約65微米;分生孢子單生成鏈,暗色,l~2個細胞,間有多細胞的,大小10~85×3~5微米。分生孢子梗褐色,簇生,頂部或中間常區域性膨大,單枝稍曲折;分生孢子暗色,較寬,長圓形,具隔膜2個或多個,淡褐色,表面密生細刺。 辣椒汙黴病危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及果實。葉片染病,病斑初呈褐色圓形至不規則形“汙穢狀”黴點,後形成煤煙狀物,發病嚴重時“黴層”可佈滿整個葉面、葉柄和果實表面。後導致病葉提早枯黃或脫落,果實提前成熟但不脫落。 辣椒汙黴病發生特點: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辣椒斑點芽枝黴菌,Kovachersky侵染所致。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葉、土壤和植物殘體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粉蝨傳播蔓延,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溼度大、粉蝨多易發病。 地勢低窪、排水不良、連作及栽培上棚內溼度過高、粉蝨多、管理粗放等的田塊發病嚴重。年度間春季或梅雨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重。 辣椒汙黴病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深溝高畦、及時清溝排水;棚室加強通風換氣;及時清除病殘株,並帶出田間集中燒燬。 2、及時防治蚜蟲、粉蝨及介殼蟲。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用藥,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用2~3次,具體視病情發展而定。藥劑可選用78%科博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5%阿米西達懸浮劑1000倍液,或68%金雷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40%多菌靈膠懸劑600倍液、50%多黴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65%甲黴靈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等,噴霧防治。 為了保證辣椒的正常生長,希望各位種植辣椒的菜農朋友,首先要對辣椒汙黴病有一個詳細的瞭解,才能在防治辣椒汙黴病的時候起到更好的作用。
辣椒汙黴病是辣椒常見的病害之一,各菜區均有發生,露地栽培、保護地栽培都可發病。辣椒生長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嚴重。發病嚴重時常造成果實提前成熟、葉片提早枯黃脫落,影響辣椒產量。 辣椒汙黴病病原形態特徵: Cladosporiumcapsici(Marchet Stey.)Kovachersky稱辣椒斑點芽枝黴,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梗50~60根成束,長約65微米;分生孢子單生成鏈,暗色,l~2個細胞,間有多細胞的,大小10~85×3~5微米。分生孢子梗褐色,簇生,頂部或中間常區域性膨大,單枝稍曲折;分生孢子暗色,較寬,長圓形,具隔膜2個或多個,淡褐色,表面密生細刺。 辣椒汙黴病危害症狀: 主要為害葉片、葉柄及果實。葉片染病,病斑初呈褐色圓形至不規則形“汙穢狀”黴點,後形成煤煙狀物,發病嚴重時“黴層”可佈滿整個葉面、葉柄和果實表面。後導致病葉提早枯黃或脫落,果實提前成熟但不脫落。 辣椒汙黴病發生特點: 此病由真菌半知菌亞門辣椒斑點芽枝黴菌,Kovachersky侵染所致。病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在病葉、土壤和植物殘體上越冬,翌年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粉蝨傳播蔓延,引起初侵染和再侵染。溼度大、粉蝨多易發病。 地勢低窪、排水不良、連作及栽培上棚內溼度過高、粉蝨多、管理粗放等的田塊發病嚴重。年度間春季或梅雨期間多雨的年份發病重。 辣椒汙黴病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實行輪作;深溝高畦、及時清溝排水;棚室加強通風換氣;及時清除病殘株,並帶出田間集中燒燬。 2、及時防治蚜蟲、粉蝨及介殼蟲。 3、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及時用藥,每隔7~10天噴藥一次,連用2~3次,具體視病情發展而定。藥劑可選用78%科博可溼性粉劑600倍液,或80%大生M-45可溼性粉劑500倍液,或25%阿米西達懸浮劑1000倍液,或68%金雷水分散粒劑600倍液,或40%多菌靈膠懸劑600倍液、50%多黴靈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或65%甲黴靈可溼性粉劑1500~2000倍液等,噴霧防治。 為了保證辣椒的正常生長,希望各位種植辣椒的菜農朋友,首先要對辣椒汙黴病有一個詳細的瞭解,才能在防治辣椒汙黴病的時候起到更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