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正道行2818
-
2 # 山神001
我正試圖寫一篇論文。陰陽源於易,《秘書》雲,日月為易,象陰陽也。說白了日月就是太陽和月亮(太陰)。雖然說太陽月亮有陽二字,但它們應該說是陽的媽。《易》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太極有太易也即有日月。兩儀才是陰陽,是由太易而生。太陽生陰氣,太陰生陽氣,就有了太極圖所顯示的陰陽圖。此時天地開,陰陽現,乾坤轉,日月行,四時立。可參閱《列子天瑞》。
陰陽交合,生五氣。五氣者,五賊也,五行也,金木水火土五顆行星。可見《黃帝陰符經》。
-
3 # 作家恩出
在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思想觀念中,“陰陽五行”就是文化信仰。中國古代的哲學和科學,從來沒有離開過陰陽兩性和金、木、水、火、土五行。古人認識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相對性及五種基本物質。
“陰陽五行”是古老的彝族原始先民最早發現的宇宙觀,他們發明的十月太陽曆為後來我們尋找“陰陽五行”的起源開闢了新的途徑。由於古人的認識常常帶有自然樸素的性質,各種理論的產生大都與各種具體事物相關,因此,“陰陽五行”的概念並不神秘。
在十月太陽曆中,大小兩個新年正好把一年劃分為兩季,第一季從最冷變到最熱,第二季從最熱變到最冷,這正符合陰陽消長的思想。具體地說,十月太陽曆是雌雄,也就是陰陽,把五種元素,也就是五行,一分為二,來分別表達一年中的十個時段,及五個季節,每個季節包括同一元素中的雌雄兩個月,其單月為雄,雙月為雌。用五行劃分五個季節,代表了太陽一年在東、南、西、北、中的五個運動方位。所以,”陰陽五行“思想的產生是與十月太陽曆密不可分的。
-
4 # 阿卡迪美
我覺得《周易》或是老子《道德經》最初是作者表達一種對世界的看法,闡明他自己的理想抱負。
後來很多人都去看它,研究它,大家坐在一起探討它,再釋義它、校估它,慢慢的便成了一個團體和派別。比如漢代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說明漢代當時已經是各家流派盛行。
值得一提的是,五行陰陽在漢代由讖緯學發揚光大並由此賦予迷信色彩。各家極盡所能闡發釋義,影響了後世的道家。實際上,周易裡面本沒有過多的迷信因素。
所以五行陰陽等學說從時間上看不早於漢代,其產生的背景有其社會經濟因素。
回覆列表
人區別於動物的最大特點,是能用眼觀察能用腦思維,陰陽五行正是因之而來。初民生存在茫茫大自然中,野獸出沒,人的大腦智慧與行為技能必須勝過強於自己若干倍的兇猛野獸,才有不會被吃掉而能逃過劫難的可能;寒來暑往,冬去春來,風吹雨打,為了禦寒避冬雪,躲雨抗風暴,就必須挖洞刨坑藏身隱蔽而穴居、狩獵存食飽腹以生存;不是生活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暗夜穴坑裡,就是活在日照光明的視野裡;在這十分平常的人類晝夜輪轉的活動中,先民逐漸發現:凡是黑夜、冬寒、坑裡的景況,與白晝、夏熱、坑外的感受完全相反而不同,行獵必須弄死獵物才能得食,這些很有規律的自然現象是人完全無法改變的,人必須適應這種環境才能生存;也是在這樣的的實際生活中,逐漸形成了先民的基本認知:凡是冷寒、黑暗、死亡、不可見……等現象都概括為“陰”;凡是炎熱、光明、生存、可見的……等現象都概括為“陽”;隨著觀察的進一步深入,對陰陽的認識也就越來越豐富,發現整個大自然都被陰陽所籠罩著,無一例外;逐漸升進了自己的認識。明白了陰陽不僅對立,而且互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有相互轉換的特性,其規律週而復始、永無止境、無處不在;正如老子對“道”的描述:“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尾”。因此,它的虛空不可見,即是陰的表現,也由此推出它的對立面為實在可見,即為陽的表現,陰陽的認識也就逐漸形成為定論而固定下來。
對五行的認識也一樣,也來自於對大自然的認識,並且也是基於對陰陽認識的深入;今天之人無一不知木火土金水,但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可謂“百姓日用而不知”。這五種物質都是大自然的客觀存在,但先民的智慧並不僅僅停留在發現這五種物質而給它們命名,而是在於對它們的性質作用的切身實際認識;對今人來說十分簡單,對先民的開創性認識來說,卻體現出人類的慧根不凡!木、土、水,在大自然中隨處可見,金與火也不陌生,輕易可得;可在遠古,卻來之不易,並非是一下子就認識到的;如對“火”的認識,完全是出自於意外的發現。當電閃雷鳴時,雷擊引起山火,大片森林被焚;人們看到了火的威力。山火熄滅後,人們發現那些沒逃出山火的飛禽走獸都被烤熟燒焦,燒成炭灰的樹木化成了土,自然也品嚐到了烤熟禽獸的美味,也悟到了火的用途;既然木能生火,於是發明了鑽木引火,擊石引火等方法,掌握了儲存火種的辦法;但先民的認識並不止於應用,而是從中明白了一些道理,火能燃燒樹木,一場大雨就將林火撲滅;而生活在水邊的先民,卻發現水流常被山上落石崩土阻斷流水而迫使流水改道;而被山火燃燒過的石土裡,燒出了比石還硬之物,也就是今人所知的金屬;這些在古時屢屢發生的現象,使先民認識到了大自然之物都存在著制約與扶助的屬性,這種天生自然的屬性,先民謂之曰“生克”;當把五種物質進行命名後連起來,他們居然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五物的生克彼此關聯,這種五物關聯連成一個封閉圓,週而復始,迴圈不己;彼此相生、隔位相剋;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隔位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生克就是五物的運動,因此謂之曰“行”。
我們今日所見陰陽五行學說,是先民在實踐中發現總結出來的,是大自然客觀存在的真實反映,而非人腦胡思亂想的臆想所得;先民對自然的發現並上升為認識理論,具有人類發展的必然性,是中國先民的聰明才智的反映。由於先民對自然界的這種陰陽五行存在的現實感到太過神奇,故謂之曰“玄”,以至後來之人把這類無法確知奧謎原由的知識一律歸之為“玄學”。所謂玄,《說文解字》曰:“幽遠也”,也就是“深奧難懂”之意。今人誤解為“迷信”,實屬無知。陰陽五行學說以生克原理解釋自然規律,形成了中華文化的繁枝茂葉,遍及中華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陰陽五行學說是中華文明文化哲學淵源之根基,是大自然規律的饋贈,是華夏先民的智慧結晶,因之而不可褻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