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暖心理

    樓主你好,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當人在輕度或中度的驚嚇、恐懼、焦慮、緊張、悲痛等情緒狀態下,我們的身體就會進入應激狀態,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但是,如果驚嚇、恐懼、焦慮、緊張、悲痛等情緒過於強烈,將出現“大腦空白”狀態。這是由於過於強烈的情緒刺激使本該興奮活躍的交感神經完全不興奮、不活躍,而處於一種抑制狀態,這將導致副交感神經的作用佔據主導,而出現心跳減慢、呼吸減緩,血液中血糖含量減少,低氧、低血糖會使大腦的能量供應不足,沒有能量供應,大腦就無法進行工作。輕者可引起分析、判斷能力下降,知覺不敏感,反應能力下降,行為紊亂等,嚴重者會出現思維停滯,腦功能短暫性衰竭,即“大腦空白”狀態。再嚴重者會出現暈厥——即一過性的意識喪失,有人在劇烈悲痛下就會出現暈厥。

    一個人在面臨危險情形的時候,如果認為自己有獲勝的把握,會反抗,如果認為自己很可能在反抗中輸掉,會逃跑。如果無論是逃跑或是反抗(fight or flight)都無法確保自己的安全的時候,那麼身體會進入第三重機制:僵硬。人的身體被攻擊者掌控,心裡極度害怕重傷或死亡的時候,極端生存反射作用(extreme survival reflexes)就會接管身體。這時候,身體會變得僵硬,雙手無力,如同殘廢,說不出話,哭不出聲。這種反應被叫做緊張性不動(tonicim mobility),也就是所說的僵硬。身體認為,如果受害者在此時進行反抗,會遭受到更大的傷害。不僅如此,受害者的心率和血壓都會變得微弱之極,甚至會突然犯起困來。相關研究者已經多次強調了認識僵硬反應的重要性。然而這種現象並沒有在主流媒體中得到普及,不論從哪個角度而言,這種忽略對受害者的心靈恢復都是有害的。

  • 2 # 鵜鶘心理陳小康

    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場景,當你橫穿馬路時,一輛轎車突然向你飛馳而來,雖然你知道自己應該馬上逃走,否則會有生命危險,而是讓你的反應,卻是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好像冰凍住了一般。

    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冰結反應,它是人類和動物使用的一種防禦戰略。可能會有人認為,這種防禦戰略對於人類來說弊大於利,並且潛藏著許多危害,甚至會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比如在剛才的例子中,冰結反應,會讓人失去逃生的機會。事實上,這種說法有點偏頗,因為人類的任何一種反應都是為了更好的生存,這是大自然選擇的結果。如果這種防禦戰略對人類有害,就不會被遺傳下來,那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許多大型食肉動物都會對移動的物體特別敏感,如果人在遇到危險時下意識的逃跑,那麼猛獸會毫不猶豫的進行攻擊。相反,如果一直不動,然後再想辦法找機會逃跑,可會有很大的機率保全住生命。冰結反應就是這樣而來的,如果沒有冰結反應,人類或許早就不存在了。

    冰結反應的最主要表現就是靜止不動,另外,當人類受到驚嚇或者感到特別恐懼的時候,還會出現呼吸加快然後減弱,然後屏住呼吸的情況,這也是冰結反應的表現。這種反應在呼吸表現上的異常,一般人都難以發現,可是在肢體動作上的表現有明顯多了。比如有些女性在緊張時會把雙手拉住置於身前,而男士在緊張的時候,總是將雙手拉住背在身後,有的甚至會一直把手插進褲兜,不放進去就會感到渾身不自在。這種反應表現在臉上,就會呈現逃跑狀態,感到恐懼時,腿部會大量出血,導致其他部位供血不足,外在的表現就手心發涼,推腿腳僵硬。這種反應體現在表情上,就會出現面部肌肉僵化點精緻,表情僵硬等特點。這些都是由於負面刺激壓力過大導致的,很容易讓人覺得沒有禮儀或者修養。

    冰結反應是人類面對威脅時的一種自然反應,從這種反應中,我們也能看到人類內心的恐懼。由於這種反應屬於防禦戰略,所以當危機不斷惡化,使人的潛意識就會將這種反應轉化為攻擊行為,這種由於恐懼所導致的憤怒,也是不理性的。這種非理性的攻擊時常會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如果認為現在人類已經不再受到兇禽猛獸的攻擊,因此想要儘量減少這種反應帶來的不便,那麼就要試著消除內心的各種恐懼感,這必然是一項艱難而長遠的任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早非洲原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