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鏡yi相

    譚嗣同

    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譚嗣同參加戊戌變法。變法失敗後,於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門外的菜市口刑場英勇就義,年僅33歲。

    同時被害的維新人士還有林旭、楊深秀、劉光第、楊銳、康廣仁,六人並稱“戊戌六君子”。1899年(光緒二十五年),他的遺骸運回原籍,葬在湖南瀏陽城外石山下。

    事蹟:

    1898年,戊戌六君子在菜市口英勇就義,譚嗣同是變法的主將之一,在被捕之前他有過幾次逃生的機會,但是他都拒絕了。

    梁啟超勸他一起去日本時,他說:“不有行者,無以圖將來;不有死者,無以酬聖主。”後來又有人勸他逃走,他又說:“各國變法,無不從流血而成,今日中國未聞有因變法而流血者,此國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請自嗣同始!”他下定死的決心,以期喚醒後來有志圖強的人。不幸被捕後,他在獄中大義凜然,神情自若,並在獄壁上寫了一首詩:“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張儉,東漢人,因為彈劾宦官侯覽,被迫害逃亡,人們看中他的品德,都願接納他。杜根,東漢安帝時郎中,因上書要求臨朝聽政的鄧太后還政於皇帝,觸怒太后,被害險些致死。譚嗣同相信康、梁等逃出後會有人接納,自己則願作忍死的杜根。他們的去和自己的留,是肝膽相照的,猶如那巍巍的崑崙山一樣。)

    9月28日,他和其他五君子一起被押赴刑場,行刑前,譚嗣同高聲朗誦道:“有心殺賊,無力迴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大聲呼罷,哈哈大笑。上萬圍觀的人,無不潸然淚下。雖然戊戌變法最後失敗了,但是他為國富民強甘願獻身的精神將彪炳史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養多肉究竟用什麼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