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石窟始邊於公元453年的北魏時期,佛教高僧曇曜來到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剛巧遇到文成帝的車隊,他的袈裟被馬咬住。文成帝認為這是“馬識善人”,便對曇曜以師待之。曇曜建議在武周山開鑿造像,弘揚佛教,此議正合文帝之意,於是文帝下旨令曇曜開鑿石窟。曇曜歷時40餘年完成了大多數石窟,其後又開鑿了一些小石窟。近50年的時間裡,有多達40000人參加了這一龐大的工程,其中還有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的佛教徒。雲岡石窟是一座中國石窟藝術寶庫,它的藝術主體是東方體系的中華文化,但其身上也同時附著當時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以希臘文化為代表的西方體系和以印度為代表的次大陸體系,是舉世公認的歷史文化瑰寶和人類古代文明的結晶。
在近1公里長的石使上,佛龕如蜂窩密佈,大、中、小窟疏密有致, 到處都可見到石佛、石菩薩、石人、石馬、石刻等。雲岡石窟現存洞窟53個,1000多個佛龕,石雕造像5.1萬餘尊。最大的佛像高17米,最小的佛像僅有2釐米,眾佛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雲岡石窟分為東區、中區和西區三個部分。
第十六窟區域性
第十七窟佛坐像
大部分石窟都分佈在西區,各窟都有特色,令人歎為觀止。特別是編號16至20號的“曇曜5窟”,是曇曜帶領工匠們有計劃地開鑿的石窟。“曇曜5窟”主要雕刻5尊4至5層樓高的大石佛,據說是按照“皇帝即如來”的旨意,在印度高僧的指導下進行的,把北魏太祖以來的5位帝王形象搬到山崖的釋迦牟尼佛身上。第16窟的佛像最年輕,是模擬當時在位的20多歲的文成帝,像高13.5米。第20窟的大佛也是模擬一位帝王的形象,並以釋迦牟尼的坐像出現,高13.7米,佛像臉部 豐滿圓潤,唇薄鼻高,雙耳垂肩膀,雙目有神,面目慈祥,兩肩寬厚,雕飾富麗,十分雄偉壯麗 ,是雲岡石窟佛群的代表。這尊佛像是具有希臘藝術和犍陀羅佛象的痕跡,他身穿著右袒通肩的厚重袈裟,是中外藝術結合的典範。由於10世紀的遼代山崖崩塌,大佛才有機會成為“露天大佛”。
第十八、十九、二十窟為一組,第十九窟是中心窟,開鑿時間最早。第十八窟設計嚴謹,佈局完整,北壁主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樑高挺,渾厚質樸,身披千佛袈裟,兩側分別配置脅侍佛、脅侍菩薩及十大弟子像。左脅佛頭頂華蓋,面龐渾圓,體魄偉岸。左脅菩薩頭戴花冠,秀麗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為西域人特徵,或提瓶靜立,或拈花微笑,或閉目傾聽,或若有所悟,或喜從心生,鬼斧神工,令人歎絕。
第十八窟佛坐像
第十九窟佛坐像
第二十窟佛坐像
太和初年雲岡石窟開窟造像出現的面相清秀、佛衣輕薄飄展藝術風格,表明北魏平城造型藝術已追趕上江南自顧愷之至陸探微為代表的藝術水平。但是那時在江南又已出現了藝術新風,人物造型由瘦骨清像轉向面短而豔的新風格,後世的繪畫史中都將藝術新風的代表人物歸於張僧繇,其實這一風格的佛教造像在南齊永明年間就已出現。四川成都西安路南朝佛像窖藏出土的齊永明八年(490)比丘釋法海造彌勒成佛石像的面相,已經顯現出這種藝術新風,且蜀地造像較南朝統治中心的都城鄴康還會滯後一些時日,比之北魏,時當太和十四年,雲岡造像尚以清秀面相為新興時尚。當以張僧繇為代表的藝術新風影響呈現於北魏洛陽,已是皇家大寺永寧寺塔中的塑像,大約塑造於孝明帝神龜二年至正光元年(519—520)。那時的雲岡石窟,已因柔然主阿那瓌的強大,侵擾北魏舊京(平城),因而徹底衰落,很長時間從歷史記載中消逝了。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石窟始邊於公元453年的北魏時期,佛教高僧曇曜來到北魏都城平城(今大同),剛巧遇到文成帝的車隊,他的袈裟被馬咬住。文成帝認為這是“馬識善人”,便對曇曜以師待之。曇曜建議在武周山開鑿造像,弘揚佛教,此議正合文帝之意,於是文帝下旨令曇曜開鑿石窟。曇曜歷時40餘年完成了大多數石窟,其後又開鑿了一些小石窟。近50年的時間裡,有多達40000人參加了這一龐大的工程,其中還有獅子國(今斯里蘭卡)的佛教徒。雲岡石窟是一座中國石窟藝術寶庫,它的藝術主體是東方體系的中華文化,但其身上也同時附著當時世界最引人注目的以希臘文化為代表的西方體系和以印度為代表的次大陸體系,是舉世公認的歷史文化瑰寶和人類古代文明的結晶。
在近1公里長的石使上,佛龕如蜂窩密佈,大、中、小窟疏密有致, 到處都可見到石佛、石菩薩、石人、石馬、石刻等。雲岡石窟現存洞窟53個,1000多個佛龕,石雕造像5.1萬餘尊。最大的佛像高17米,最小的佛像僅有2釐米,眾佛像神態各異,栩栩如生。雲岡石窟分為東區、中區和西區三個部分。
第十六窟區域性
第十七窟佛坐像
大部分石窟都分佈在西區,各窟都有特色,令人歎為觀止。特別是編號16至20號的“曇曜5窟”,是曇曜帶領工匠們有計劃地開鑿的石窟。“曇曜5窟”主要雕刻5尊4至5層樓高的大石佛,據說是按照“皇帝即如來”的旨意,在印度高僧的指導下進行的,把北魏太祖以來的5位帝王形象搬到山崖的釋迦牟尼佛身上。第16窟的佛像最年輕,是模擬當時在位的20多歲的文成帝,像高13.5米。第20窟的大佛也是模擬一位帝王的形象,並以釋迦牟尼的坐像出現,高13.7米,佛像臉部 豐滿圓潤,唇薄鼻高,雙耳垂肩膀,雙目有神,面目慈祥,兩肩寬厚,雕飾富麗,十分雄偉壯麗 ,是雲岡石窟佛群的代表。這尊佛像是具有希臘藝術和犍陀羅佛象的痕跡,他身穿著右袒通肩的厚重袈裟,是中外藝術結合的典範。由於10世紀的遼代山崖崩塌,大佛才有機會成為“露天大佛”。
第十八、十九、二十窟為一組,第十九窟是中心窟,開鑿時間最早。第十八窟設計嚴謹,佈局完整,北壁主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樑高挺,渾厚質樸,身披千佛袈裟,兩側分別配置脅侍佛、脅侍菩薩及十大弟子像。左脅佛頭頂華蓋,面龐渾圓,體魄偉岸。左脅菩薩頭戴花冠,秀麗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為西域人特徵,或提瓶靜立,或拈花微笑,或閉目傾聽,或若有所悟,或喜從心生,鬼斧神工,令人歎絕。
第十八窟佛坐像
第十九窟佛坐像
第二十窟佛坐像
太和初年雲岡石窟開窟造像出現的面相清秀、佛衣輕薄飄展藝術風格,表明北魏平城造型藝術已追趕上江南自顧愷之至陸探微為代表的藝術水平。但是那時在江南又已出現了藝術新風,人物造型由瘦骨清像轉向面短而豔的新風格,後世的繪畫史中都將藝術新風的代表人物歸於張僧繇,其實這一風格的佛教造像在南齊永明年間就已出現。四川成都西安路南朝佛像窖藏出土的齊永明八年(490)比丘釋法海造彌勒成佛石像的面相,已經顯現出這種藝術新風,且蜀地造像較南朝統治中心的都城鄴康還會滯後一些時日,比之北魏,時當太和十四年,雲岡造像尚以清秀面相為新興時尚。當以張僧繇為代表的藝術新風影響呈現於北魏洛陽,已是皇家大寺永寧寺塔中的塑像,大約塑造於孝明帝神龜二年至正光元年(519—520)。那時的雲岡石窟,已因柔然主阿那瓌的強大,侵擾北魏舊京(平城),因而徹底衰落,很長時間從歷史記載中消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