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
回覆列表
  • 1 # 卡卡羅空孫悟特

    沒有啊,現在航空已經不限制手機的使用了,只是讓開啟飛航模式。不管你是玩單機遊戲還是拍照,看小說,都不受限制。

    本人在2018年10月30號那天人生中第一次乘坐飛機,還是比較激動的。飛機剛起飛的時候耳朵有嗡嗡的聲音有些不舒服外,其他的到沒什麼不適應。這架由西安開往北京的東方航空的MU2107成了我人生中的一個印記。飛機起飛之前,會有廣播提醒手機開啟飛航模式,並且充電寶之類的移動電源要保持為工作狀態。

    第一次坐飛機無疑是非常興奮的,提前了三個小時就來到了機場,一到那就列印登機牌了,結果沒選好座位,自動出了個沒靠窗的位置,而且還沒有顯示登機口。慌得一批。趕緊問了工作人員等了一會重新選了一個靠窗的位置才穩住。在空中上往下看可以隱約看到在螞蟻大小的汽車在龜速的向前走著,而且也完全感覺不到飛機的快,反而像烏龜一樣一點一點的行進著。

    關於為什麼坐飛機的時候手機必須關機,主要是為了防止手機發射出的電波影響到飛機的正常工作。所以才規定在飛機起飛前要關閉手機的。但是隨著社會科技的發展,這項規定正在逐漸取消,並且在不久也極有可能可以在國內航空中使用WiFi。

    僅以此文章紀念一下第一次乘坐飛機。

    你第一次坐飛機是在哪天呢?

  • 2 # 心碎烏托邦JC

    不一定要關機,可以調到飛航模式~

    以前不讓手機訊號干預飛機上的系統,保證安全。一般情況下,乘務員不讓乘客在飛機上撥打電話。

  • 3 # 風柔易江水

    坐飛機的人都知道,無論是上飛機前,還是上飛機之後,都會有機組人員再三囑咐你,一定要關閉手機通訊裝置。手機使用時會產生干擾電波,這類訊號可能會影響到飛機上靈敏的電腦及導航系統,打亂飛行系統的正常工作。

    尤其是在起飛、爬升和降落時,此時,手機開機後會搜尋訊號,而手機使用的頻率和飛機與塔臺聯絡的電磁波頻率有一段是相近甚至疊加的,可能被當做是塔臺發來的指令訊號,造成誤操作。

    比如在下降時,塔臺要求飛機盤旋或上升,因為其下方還有架飛機,但此時有手機電磁波訊號進來,影響或疊加在飛機指令訊號上,使飛機接收到的指令訊號變成下降,這樣可能就會發生重大事故。即使產生的干擾只造成很小角度的航向偏離,也一樣可能導致機毀人亡的後果。

    隨著手機電子系統的不斷進化、升級,以及智慧手機功能的增多,國外已經有很多航空公司放寬了手機的使用條件,而國內,也有公司試驗了空中WiFi的可能性,所以飛機完全解禁手機,也是指日可待了。

    總結:在現階段飛機起飛降落還要關機狀態,為了自己及他人全飛機人員安全手機必須關機,以後的發展如何,我們一起期待,未來這個問題一定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人類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珍愛生命,搭乘飛機前請關機。

  • 4 # 皂生

    手機傳出的無線電波還可能會引起爆炸,或影響客機在9500公尺高空上飛行的航行系統。

    1、科學證據也顯示,在機上使用手機,確實潛在危險。如果電器的頻率,與一些航空器的頻率差別越大,所造成的干擾將減至最低點,或完全不受干擾。手機、電腦、收音機等傳送的電訊號,除了強度會影響航空器,它們傳送的頻率,如果與航空器的頻率恰巧相同或相近,加上振幅(或波幅),就會產生最大的破壞,出現危險的狀況。

    2、在飛機上,使用中的手機會干擾飛機的通訊、導航、操縱系統,是威脅飛行安全的"殺手"。飛機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飛行已利用機載無線電導航裝置與地面導航臺保持實時聯絡,控制飛行航線。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需要啟用儀表著陸系統進行降落,也就是利用跑道上的盲降臺向飛機發射電磁波訊號,以確定跑道位置。而手機不僅在撥打或接聽過程中會發射電磁波訊號,在待機狀態下也在不停地和地面基站聯絡。在它的搜尋過程中,雖然每次發射訊號的時間很短,但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所以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就會對飛機的導航系統造成干擾。

  • 5 # 中國民航人

    任何無線電通訊裝置都需要佔一定的頻譜資源進行聯絡,如果在這段頻譜上有其他無線電訊號存在,就會相互干擾,使接收訊號的判斷產生錯誤。對民用航空來說,需要絕對的安全,也就是說確保無線電聯絡絕對正確可靠,因此在無線電導航頻段內不允許有任何的干擾。

    (1)飛機上禁止打行動電話和開關機。 雖然行動電話所佔的頻段與無線電導航並不相同,但無線電裝置總存在帶外的雜散訊號,條件成熟還存在交調幹擾,尤其是基於分時多重進接的裝置(例如GSM行動電話)以間歇性脈衝方式發射的訊號,帶外雜散更為嚴重。大家可能都有體會,當您正在用固定電話機通話或正在用電腦工作時,如果身邊有行動電話的振鈴聲響起或者身邊有行動電話正在開機,就會從固定電話聽筒或電腦的揚聲器裡傳出“吱吱,吱吱,吱吱……”的很不舒服的吱啦聲。這就是行動電話對電子裝置的干擾。可以想見,如果您在飛機上打電話或開機,機上的電子裝置包括導航裝置也同樣有類似的反應,想一想這種干擾一旦影響了飛機的正常執行,後果將是多麼嚴重。因此,

    (2)保持待機狀態和飛航模式也是不行的。原因一是有可能您會收到電話,在振鈴和振鈴前的一兩秒內,都會有很強的訊號發出,造成干擾。原因二是全國GSM移動網劃成了無數個位置區,行動電話手機在跨越位置區時都要做位置區的更新,此時手機要以最大功率發射,向新到達的位置區進行登記,飛機在高空時,手機收不到可登記的基站訊號,在飛行中一旦行動電話能接收地面訊號時,如飛機剛要起飛和降落等等飛行關鍵階段時,就會不斷以最大功率做位置區更新,從而危及到飛行的安全。

    (3)民航局相關規定:在飛機飛行過程中使用手機時,機組人員應立即進行勸阻;對不聽勸阻者,應提出警告;對仍堅持不改者,應對其裝置暫時予以扣押、儲存。同時,機組人員應與目的地機場公安機關聯絡,到達目的地後,機組人員應將違法者交與公安機關,公安機關將根據違法人違法情節輕重及主觀態度,對尚不夠刑事處罰的,處以警告、200元以下罰款、15日以下拘留的處罰。

    飛機的飛行過程是指從飛機為開始飛行而關閉艙門時刻起至飛機結束飛行後而開啟艙門時刻止的所有時段,在這一時段,民航禁止旅客使用手機。換句話說,就是讓您的手機與飛機艙門同開關,這樣,您就不會違反規定了。

    (4)民航飛機進近著陸(約8分鐘)和起飛階段(約3分鐘)是最容易發生重大事故階段。民航界視為“危險的11分鐘”。

    在飛機下滑著陸階段,此時是飛行員操縱飛機最為緊張繁忙,精力高度集中的階段。飛機上的儀表裝置要同時接受地面航向臺、下滑臺、信標臺等的引導訊號,飛行員除要始終與指揮塔臺保持無線電聯絡,聽從塔臺的指揮,保持規定的飛行資料,在下滑進近階段飛機的安全完全由機上儀表的指示準確程度所決定。航向、高度稍有偏差,就可能飛出進近安全保護區,與地面障礙物相撞或著陸失敗,造成空難事故。

    很不巧的是,根據對乘客使用手機情況的調查,乘客往往在飛行大部分時間都能嚴格遵守禁止使用手機的規定,偏偏喜歡在這“危險的11分鐘”中使用手機通話,因為要於朋友、親人告別,因為要告訴迎接的親人、朋友或業務單位,飛機何時到達,如何接頭,有什麼事要在機場辦理等等。

    對這些乘客的冒險行為,多數屬於對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的危害認識不大清楚,缺乏安全保護意識所為,也有個別乘客為自己的方便,抱僥倖心理違犯規定。

    安全是民航永恆的主題,也是航空公司和旅客的共同願望。而保障安全不僅靠航空公司單方面的努力,還需要廣大旅客的積極配合和大力支援,對於威脅安全的行為,航空公司有權力也有義務強行制止。

    現在飛機上可以玩手機了!

    1月17日,東方航空率先發布關於《東航機上行動式電子裝置使用規範》的公告。

      東方航空、海南航空均宣佈從1月18日起,大家在飛機上不必關閉手機,還可透過Wi-Fi連結網際網路。

      “從現在開始,您在飛行過程中不用關閉手機,只要飛航模式就可以了。” 海南航空Quattroporte孫劍鋒在首個手機開放使用航班的機長的廣播中講到。

      臺北時間1月17日21:10,由海南航空Quattroporte孫劍鋒執飛的航班HU7781(海口-北京),成為國內首個正式允許使用手機的航班。

    具體哪些電子裝置可以在飛機上使用?

      根據東航的公告,東航旅客可在飛行全程中使用具有飛航模式的行動電話(智慧手機)和規定尺寸內的行動式電腦或平板電腦、電子書、視/音訊播放機和電子遊戲機等小型PED裝置,但需開啟手機飛航模式,關閉蜂窩行動通訊功能。而不具備飛航模式的行動電話等裝置,在空中仍然被禁止使用。

      出於客艙安全考慮,東航公告規定,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行動電話、電子書等小型PED裝置不允許連線耳機、充電線等配件。此外,超過規定尺寸的行動式電腦、PAD等大型PED裝置僅可在飛機巡航階段使用,在飛機滑行、起飛、下降和著陸等飛行關鍵階段禁止使用。而助聽器、心臟起搏器以及其他不影響飛機導航和通訊系統的用於維持生命的電子裝置和裝置可全程使用。

    不僅可以使用飛航模式的手機

    未來或可連線wifi

      資料顯示,國外的航空乘客,在選擇航班時,超過60%會首選有無線網路服務的飛機,50%的乘客願意為享受空中Wi-Fi而放棄旅途中的其他便利。

      根據中國民航網調查,在中國,超過73%的旅客其旅途行為第一意願就是上網,而當飛行時間超過4小時後,這一意願接近100%;超過70%的旅客願意付費享受空中Wi-Fi服務,當飛行時間超過4小時,這一意願更是高達88.8%。

      東航擁有國內最大的具備WIFI功能的機隊,具備開放機上手機使用的堅實基礎。截至目前,東航能夠提供空中Wi-Fi服務的空中互聯機隊規模已達到74架,覆蓋全部國際遠端航線及166條國內重點商務航線,機隊規模、航班數量、使用者人數,均實現了“中國第一、亞洲領先”。如旅客選擇乘坐東航提供Wi-Fi服務的飛機,可在艙門、機身、客艙內部發現Wi-Fi標識。透過提前在東方航空App或東航官網上申請登入密碼,旅客可在登機後開啟手機Wi-Fi功能連線東航空中網際網路絡,體驗空中社交通訊、影片通話、空中購物、旅行預訂、獲取新聞資訊等上網服務與全球領先的空中實時支付服務。

    飛機上耍手機安全嗎?

      大家可能對於安全性有一定的考慮,其實國外航空公司允許手機開機已經非常普遍,並且相關技術也很成熟,甚至還有機上 WiFi 可以用,空客和波音等公司在設計製造環節都已經考慮到了電子裝置對訊號的干擾。所以後續,國內航空公司也會在空中 WiFi 等技術上進行研發,讓在飛機上完全無障礙地使用電子裝置。

      隨著個人智慧電子裝置和網際網路的普及,網路已經成為重要的社交平臺,社會公眾對空中網際網路體驗及使用行動式電子裝置(PED),特別是手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伴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多個國家的研究機構和專業組織對機上PED使用進行了持續性研究,飛機制造商也在設計和製造環節考慮如何防止PED干擾。

      航空無線電技術委員會(Radio Technical Commission for Aeronautics)先後釋出行業標準,提出了航空器抗PED電磁干擾的技術規範,這為進一步開放機上PED使用奠定了基礎。2017年,中國民航局本著真情服務的精神,在《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合格審定規則》第五次修訂時放寬機上行動式電子裝置(PED)的使用限制。2018年1月16日,《機上行動式電子裝置(PED)使用評估指南》予以公佈。

      作為大型航空公司,東航一直走在新技術應用前沿,透過使用新技術來降低飛行風險、提高執行效率、提升旅客出行體驗。2017年12月開始,東航在認真研究民航局《機上行動式電子裝置(PED)使用執行評估指南(徵求意見稿)》的基礎上,啟動有關工作。到今年1月16日,東航已修訂完成相關行動式電子裝置使用規範,制訂使用程式包括不正常情況下的處置程式和通報程式,並獲得飛機制造廠商的技術資料,為全面推行機上使用行動式電子裝置(PED)做好了充分準備。

      值得注意的是,東航公告也明確規定,在低能見度飛行階段等特殊情況下,或當飛行機組發現存在電子干擾並懷疑該干擾來自機上人員使用的行動式電子裝置時,有權要求關閉這些行動式電子裝置,旅客應聽從指令關閉所有PED裝置電源,並安全存放PED裝置。

    多家航空公司即將跟進

      2017年9月18日,民航局曾宣佈,《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執行合格審定規則》(CCAR-121部)第五次修訂已獲交通運輸部透過,放寬了對機上PED的管理規定,允許由航空公司對PED的影響進行評估,並制定相應管理政策。

      1月15日,中國民航局飛行標準司釋出了《機上行動式電子裝置(PED)使用評估指南》。《指南》顯示,運營人可按照諮詢通告決定是否開放或部分開放?PED裝置的使用,並附總經理宣告,表明對機組訓練和飛行執行負責。

      相關要求和培訓,運營人可制定獨立檔案先行實施,待進行CCAR-121部?R5補充審定時納入執行手冊和訓練大綱。運營人應將上述情況以檔案形式報局方備案,以便事中事後監督檢查。

      這也就意味著航空公司制定的相關評估辦法和規則,無需中國民航局再次審批了,這將大大加快機上手機放開的程序。

      據瞭解,除東方航空、海南航空以外,春秋航空、廈門航空等其他航空公司則正在進行評估。

    技術涉及機載Wi-Fi

      據瞭解,早在2014年4月,中興通訊就基於4G地空寬頻技術,在國航班機上部署機載Wi-Fi首飛成功。

      2017年4月25日,聯通寬頻線上有限公司(中國聯通子公司)、航美線上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海特凱融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海特高新子公司)聯合成立合資公司“聯通航美”,加速開拓中國機載Wi-Fi市場。

      中國電信的空中Wi-Fi業務於2014年開通測試,並在2015年11月,聯合東航在上海往返紐約、洛杉磯、多倫多航線上開啟空中互聯服務。

      2017年4月份,工信部發文稱,同意中國移動利用中星10號衛星通訊系統開展Ku頻段航空機載通訊業務試驗,這意味著三大運營商都已經進入這一領域。

      除了上述的行業巨頭,記者注意到國內的部分上市公司也佈局機載Wi-Fi領域。輝煌科技2016年10月曾表示,目前已經透過參股各交通Wi-Fi應用場景下優秀運營企業的方式在航空、鐵路、公路等方面進行了交通Wi-Fi佈局。其中在飛機機載和火車車載領域參股飛天聯合(北京)系統技術有限公司。

      北緯通訊在2016年年報中則提到,在保持與川航良好合作同時,積極開展航企市場的拓展,取得一定成效,成功中標海航客艙Wi-Fi及支付二期專案並積極推進專案建設。

  • 6 # 肉肉肉夾魔

    起飛和降落避免同村設施和地面塔臺聯絡被幹擾要求關機,加上過去山寨手機質量不佳,閔行總局採取統一必須關機的要求。其實在同時期外國的航空公司都採取飛航模式就可以的策略。 但是實際上在乘機中,當飛機起飛後你的手機也就沒訊號了。只要在有訊號時候來電話別接,基本上不會產生干擾頻率。

  • 7 # 奮鬥的陳文鵬

    手機上飛機為什麼要關機,這個問題其實在生活中很常見,但我們要知道,手機他是有輻射和電磁干擾的,為了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關機比較好一點,還有就是手機開啟飛航模式,最好關機。

  • 8 # 夏沫淺

    電磁干擾故而給飛機帶來不可預估的風險,手機在具備訊號源的環境下會產生電波干擾,對飛機儀器、自動導航系統以及干擾飛機與塔臺的聯絡。在起飛、降落、爬升時手機的頻率可能存在和塔臺磁波頻率相近甚至疊加的機率;造成飛機主體與塔臺聯絡資訊出錯執行錯誤密令。故而可能因訊號磁波互相干擾導致不可預估的災難…

  • 9 # 胖大彪

    1.科學證據也顯示,在機上使用手機,確實潛在危險。如果電器的頻率,與一些航空器的頻率差別越大,所造成的干擾將減至最低點,或完全不受干擾。手機、電腦、收音機等傳送的電訊號,除了強度會影響航空器,它們傳送的頻率,如果與航空器的頻率恰巧相同或相近,加上振幅(或波幅),就會產生最大的破壞,出現危險的狀況。

    2.在飛機上,使用中的手機會干擾飛機的通訊、導航、操縱系統,是威脅飛行安全的"殺手"。飛機在整個飛行過程中,飛行已利用機載無線電導航裝置與地面導航臺保持實時聯絡,控制飛行航線。在能見度低的情況下,需要啟用儀表著陸系統進行降落,也就是利用跑道上的盲降臺向飛機發射電磁波訊號,以確定跑道位置。而手機不僅在撥打或接聽過程中會發射電磁波訊號,在待機狀態下也在不停地和地面基站聯絡。在它的搜尋過程中,雖然每次發射訊號的時間很短,但具有很強的連續性。所以手機發出的電磁波就會對飛機的導航系統造成干擾。

  • 10 # 起什麼名字都被註冊

    現在不需要關機,飛航模式就行

  • 11 # 集齊七顆龍珠召喚550

    飛行員與管制員通訊是透過無線電,手機的訊號會干擾無線電訊號的傳播,從而影響飛行員與管制員之間的溝通。

    所以大家為了安全著想起飛之前一定要關好手機喲

  • 12 # 青島笑哥

    就中國的航空公司要求關機或者使用飛航模式,歐洲的航空公司就沒有這個規定。但是作為乘客遵守規定是必須的,不論對飛行有沒有影響都要遵守規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 13 # 老舒克機長

    其實這個問題挺簡單的,因為飛機的飛行員與管制之間的通訊是靠無線電頻率進行聯絡的,使用手機會存在干擾通訊頻率的潛在危險,而飛機在起飛和下降階段尤其重要,因為這個時候也是飛行員需要和管制保持密切溝通,嚴格按照管制的指令執行飛行,如果出現通訊干擾,那有可能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另外飛機盲降系統也是由跑道上的盲降臺向飛機發射電磁波訊號指引飛機降下降及降落,所以手機在飛機上是需要關機的,當然到了巡航高之後可以開啟飛航模式。

  • 14 # gascanbad

    官方說法是起飛和降落時,打手機會影響飛行訊號。實際這麼多年,聽說過失蹤的,聽說過導蛋打的,還聽說過丟硬幣的。沒聽過打手機掉飛機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現在的手機店還能不能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