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主義是20世紀末西方社會流行的一種哲學和文化思潮。現在意義上的後現代主義是對西方60年代激進政治運動失敗的反應,是一種以西方發達國家二戰後進入現代社會為背景,以反思、批判近現代主義文化、理論取向與基礎、思維方式等為基本特徵,以新的話語和形式解釋世界為特點的文化思潮。結構主義加入後現代主義後,後現代主義發展為一種遍及哲學、美學、藝術、宗教等領域的在全球頗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潮。後現代主義複雜紛呈,但也有其共同的思維特徵,即反思現代性、多元思維和否定性思維,其理論傾向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強調反思與批判現代性 反思和批判現代性(modernity)可以說是後現代主義的精髓。其批判現代主義的基礎論、工具理性、科學主義、中心主義等。李奧塔在其《後現代的知識狀況》中說:“我所謂的現代,指的是用元話語來使自身合法化的科學”,而“我將後現代定義為針對元敘事的懷疑態度”。後現代主義不再假定有一個絕對支點可以用來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它把矛頭直接指向現代性,對其進行反思和批判,認為它們依賴元敘事來證明自身的合法性,而事實上,那些支配社會制約關係機制的合法性本身也需要合法化來證明。後現代主義對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東西進行批判和質疑,主張摧毀人們對元話語的信任感。同時,後現代主義反思現代科學技術這把“雙刃劍”在為人類帶來物質富裕的同時,為人類的實踐、人類的生存空間以及人本身帶來了巨大的威脅,針對現代主義對理性的過分張揚、過分迷戀權威,過分依賴自然科學的確定性進行批判。可以說,後現代主義正是在對現代主義批判和質疑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對傳統思維模式的挑戰和揚棄。 2、反對中心主義,提升非理性主義 主體性問題一直在西方哲學認識論中佔據中心地位。工業文明以來,過分張揚人的主體性,造成了世界的各種危機。後現代主義對人類中心進行批判,他們認為把人與自然彼此分開是人類實踐一切錯誤的根源,要超越現代,必須消解主客之分,消解主體性。他們提出人不是獨立於世界萬物的實體,人是世界的成分。因此,他們反對“人類中心主義”,主張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平衡。後現代主義反對“自我中心論”,批判現代世界觀是個人主義,主張摒棄個人主義,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解構主義的研究工作動搖了西方哲學理性中心主義的合法性,摧毀了現代主義對基礎和理論框架的信念,從根本上消除了終極價值的可能性,粉碎了人們對統一性、整體性、中心性和絕對真理的信仰。 後現代主義在批判理性主義的同時,提升非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的重要性。他們認為“理性殞落”,“非理性應該提升”。非理性主義強調一種直覺,一種自由,一種個體的選擇,它從根本上摒棄理性、排除權威,認為人的存在是開放的,主張建構非理性的主體。如阿蘭·圖雷納主張主體是一個曾在性、情感、政治和心靈上有積極表現的主體。而理性主義框住了思想本身,將自然和科學的方法搬到哲學中來,視為惟一正確的方法。斯賓諾莎說:“我將考察人類的行為和慾望,如同我考察面積和體積一樣”。非理性主義批判理性所推崇的實證主義,認為理性邏輯的框架只適用於僵死的無生命物質,強調人應該由存在的冷靜觀察者、分析者變為存在的參與者、關心者。 3、倡導多視角、多元化的方法論 後現代主義拒斥現代理論所預設的社會一致性觀念,強調世界自身的多樣性、多元性,對世界的認識應該是多視角、多角度的。 一個視角就是一種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特定立足點,一種看問題的角度,一種分析特定現象的有利位置。每個人的觀點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可能完全如實地反映社會現實,不可避免地受觀察者本人的立場、觀點和興趣等的影響。同時,沒有哪個人的視角能夠充分說明任何一個社會現象的豐富性和複雜性。正如韋伯所說的:一切關於現實的知識都來源於某個特定觀察點,一切事實都是由人們建構起來的解釋,一切單一視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後現代主義強調文字的多義性和解釋的無限性,克服從單一理念出發看世界的作法,宣稱“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侷限性”,提倡“認識論的無政府主義”,號召“怎樣都行(anything goes)”,允許採用任何方法,容納一切思想,擺脫僵化的形式理性,將人類從傳統方法論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從而建立一個開放的、多元的方法群落。 4、推崇對話,強調不確定性和差異性 後現代主義採納、吸收了分析哲學、當代釋義學以及法國後結構主義的研究方法,以語言正規化取代了意識正規化,從認識主體和意識內容的研究轉向語言學的討論,討論主體群之間的活動及關係,賦予不同的話語以平等的權力。後現代主義強調一種語境體驗,認為人更多的是作為交往,作為一種文化和生物交融形式的語言主體,主張一種開放的、公平的對話。他們認為對話是解釋者與解釋者人際關係發生的過程,目的是推翻居於中心地位的認識主體,倡導不同認識者之間的平等交往關係。對話中的對立面不是次要的,他們的個性和境況對於任何一個肯定的結論來說都是不可少的。向真理開放需要的是一種無知的態度——博學的無知,它要求對話者在向真理開放的過程中時時省察自己,保持一個開放的心胸。後現代主義認為,好的對話者應該是一個不斷推動我們去反思我們在真正說著和想著的是什麼東西的人,一個不斷提醒我們轉過來探究反思種種情況和條件的人。 總之,後現代主義反對總體性、同一性和確定性,高揚事物變化以及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多樣性、差異性、特殊性等,主張用知識形式的多樣性、差異性去超越和反對統一現代理論。與此相聯絡的,後現代主義認為客觀世界是無秩序的,非連續的,沒有什麼規律可遵循,又無始終,整個世界處於一種混沌狀態和不確定狀態。 另外,後現代主義還主張取消價值的判斷,賦予不同的話語以平等的權利。後現代主義主張文化多元化,尊重非己文化,賦予不同文化以平等的地位,相信每一民族都有選擇和擁有自己文化的權利。他們認為社會中實際存在多種合理性的價值系統,一切價值都全然平等,“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對後現代者來說,“如果現實只是一種語言性的約定俗成,那麼意義和知識都只能是相對的。”
後現代主義是20世紀末西方社會流行的一種哲學和文化思潮。現在意義上的後現代主義是對西方60年代激進政治運動失敗的反應,是一種以西方發達國家二戰後進入現代社會為背景,以反思、批判近現代主義文化、理論取向與基礎、思維方式等為基本特徵,以新的話語和形式解釋世界為特點的文化思潮。結構主義加入後現代主義後,後現代主義發展為一種遍及哲學、美學、藝術、宗教等領域的在全球頗有影響力的哲學思潮。後現代主義複雜紛呈,但也有其共同的思維特徵,即反思現代性、多元思維和否定性思維,其理論傾向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1、強調反思與批判現代性 反思和批判現代性(modernity)可以說是後現代主義的精髓。其批判現代主義的基礎論、工具理性、科學主義、中心主義等。李奧塔在其《後現代的知識狀況》中說:“我所謂的現代,指的是用元話語來使自身合法化的科學”,而“我將後現代定義為針對元敘事的懷疑態度”。後現代主義不再假定有一個絕對支點可以用來使真理和秩序合法化,它把矛頭直接指向現代性,對其進行反思和批判,認為它們依賴元敘事來證明自身的合法性,而事實上,那些支配社會制約關係機制的合法性本身也需要合法化來證明。後現代主義對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東西進行批判和質疑,主張摧毀人們對元話語的信任感。同時,後現代主義反思現代科學技術這把“雙刃劍”在為人類帶來物質富裕的同時,為人類的實踐、人類的生存空間以及人本身帶來了巨大的威脅,針對現代主義對理性的過分張揚、過分迷戀權威,過分依賴自然科學的確定性進行批判。可以說,後現代主義正是在對現代主義批判和質疑的基礎上形成的,是對傳統思維模式的挑戰和揚棄。 2、反對中心主義,提升非理性主義 主體性問題一直在西方哲學認識論中佔據中心地位。工業文明以來,過分張揚人的主體性,造成了世界的各種危機。後現代主義對人類中心進行批判,他們認為把人與自然彼此分開是人類實踐一切錯誤的根源,要超越現代,必須消解主客之分,消解主體性。他們提出人不是獨立於世界萬物的實體,人是世界的成分。因此,他們反對“人類中心主義”,主張重建人與自然的和諧與平衡。後現代主義反對“自我中心論”,批判現代世界觀是個人主義,主張摒棄個人主義,重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同時,解構主義的研究工作動搖了西方哲學理性中心主義的合法性,摧毀了現代主義對基礎和理論框架的信念,從根本上消除了終極價值的可能性,粉碎了人們對統一性、整體性、中心性和絕對真理的信仰。 後現代主義在批判理性主義的同時,提升非理性主義,強調非理性的重要性。他們認為“理性殞落”,“非理性應該提升”。非理性主義強調一種直覺,一種自由,一種個體的選擇,它從根本上摒棄理性、排除權威,認為人的存在是開放的,主張建構非理性的主體。如阿蘭·圖雷納主張主體是一個曾在性、情感、政治和心靈上有積極表現的主體。而理性主義框住了思想本身,將自然和科學的方法搬到哲學中來,視為惟一正確的方法。斯賓諾莎說:“我將考察人類的行為和慾望,如同我考察面積和體積一樣”。非理性主義批判理性所推崇的實證主義,認為理性邏輯的框架只適用於僵死的無生命物質,強調人應該由存在的冷靜觀察者、分析者變為存在的參與者、關心者。 3、倡導多視角、多元化的方法論 後現代主義拒斥現代理論所預設的社會一致性觀念,強調世界自身的多樣性、多元性,對世界的認識應該是多視角、多角度的。 一個視角就是一種觀察、分析社會現象的特定立足點,一種看問題的角度,一種分析特定現象的有利位置。每個人的觀點和看問題的角度不可能完全如實地反映社會現實,不可避免地受觀察者本人的立場、觀點和興趣等的影響。同時,沒有哪個人的視角能夠充分說明任何一個社會現象的豐富性和複雜性。正如韋伯所說的:一切關於現實的知識都來源於某個特定觀察點,一切事實都是由人們建構起來的解釋,一切單一視角都是有限的,不完全的。後現代主義強調文字的多義性和解釋的無限性,克服從單一理念出發看世界的作法,宣稱“所有的方法都有自己的侷限性”,提倡“認識論的無政府主義”,號召“怎樣都行(anything goes)”,允許採用任何方法,容納一切思想,擺脫僵化的形式理性,將人類從傳統方法論的奴役中解放出來,從而建立一個開放的、多元的方法群落。 4、推崇對話,強調不確定性和差異性 後現代主義採納、吸收了分析哲學、當代釋義學以及法國後結構主義的研究方法,以語言正規化取代了意識正規化,從認識主體和意識內容的研究轉向語言學的討論,討論主體群之間的活動及關係,賦予不同的話語以平等的權力。後現代主義強調一種語境體驗,認為人更多的是作為交往,作為一種文化和生物交融形式的語言主體,主張一種開放的、公平的對話。他們認為對話是解釋者與解釋者人際關係發生的過程,目的是推翻居於中心地位的認識主體,倡導不同認識者之間的平等交往關係。對話中的對立面不是次要的,他們的個性和境況對於任何一個肯定的結論來說都是不可少的。向真理開放需要的是一種無知的態度——博學的無知,它要求對話者在向真理開放的過程中時時省察自己,保持一個開放的心胸。後現代主義認為,好的對話者應該是一個不斷推動我們去反思我們在真正說著和想著的是什麼東西的人,一個不斷提醒我們轉過來探究反思種種情況和條件的人。 總之,後現代主義反對總體性、同一性和確定性,高揚事物變化以及事物本身的多元性、多樣性、差異性、特殊性等,主張用知識形式的多樣性、差異性去超越和反對統一現代理論。與此相聯絡的,後現代主義認為客觀世界是無秩序的,非連續的,沒有什麼規律可遵循,又無始終,整個世界處於一種混沌狀態和不確定狀態。 另外,後現代主義還主張取消價值的判斷,賦予不同的話語以平等的權利。後現代主義主張文化多元化,尊重非己文化,賦予不同文化以平等的地位,相信每一民族都有選擇和擁有自己文化的權利。他們認為社會中實際存在多種合理性的價值系統,一切價值都全然平等,“價值不是一成不變的”。對後現代者來說,“如果現實只是一種語言性的約定俗成,那麼意義和知識都只能是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