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是李叔同(弘一大師)參悟《華嚴經》而寫的偈語。
在此有必要向大家說說李叔同的傳奇人生,因為這兩言偈語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李叔同是中國近代新文化先驅者、著名戲劇活動家、藝術教育家。他的前半生馳名於藝術教育界,是中國最早出國學習西洋繪畫、音樂、話劇並把這些藝術傳回國內來的先驅者之一。中年出家後成為南山律宗一代祖師,被譽為“民國四大高僧”。
李叔同生於1880年舊曆9月20日,生長在天津一個家境頗為富有的家庭裡。自小他就攻讀四書五經,對於書法、金石尤為喜歡,在青少年時期就顯示出了過人的才華,先是東渡日本留學,不僅學習了西洋油畫,還進修了鋼琴和作曲理論,並且組織了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1907年首次公演法國小仲馬的名劇《巴黎茶花女遺事》引起世界轟動,這是華人首次演話劇。
1910年李叔同回國。擔任過圖畫、音樂教員以及畫報主編等。他大力提倡藝術創作,傳導西洋文學藝術,並且開創採用石膏像和人體寫生的先例。在音樂方面,他利用西洋名曲創作了許多名歌,對青年學生灌輸了新音樂思想,後來的著名音樂家劉質平、漫畫家豐子愷等都成就於李叔同的培養。
相信大家都一定還記得李叔同所寫的那首久唱不衰的《送別》詩詞吧:
這就是李叔同當年在上海宣揚民權思想,提倡移風易俗,倡導男女婚姻自主新觀念時所創作的“豐碑”詞。
在杭州任教時,李叔同在一本日文雜誌上看到有篇關於“斷食”的文章,引起了他的興趣。文中談到斷食是身心“更新”的修養方法,自古宗教上的偉人如釋迦、耶蘇都曾斷過食。李叔同決心實踐一下,經過17天的斷食體驗,他自覺身心煥然一新,從此以後他茹素讀經開始學佛。
後來李叔同的好友馬一浮、彭遜之在虎跑寺出家,這對李叔同的震動影響相當大,就在他藝術發展如日中天時,李叔同毅然摒棄了世俗,懷著“肩荷南山業,作將盡綿力,誓舍此身而啟道之”的宏願,於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正式披剃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自此,弘一法師以振興佛教,弘揚南山律宗為已任。這一舉動,在當時引發不小震動與爭議。
弘一法師出家後,發願研習戒律,歷時四載於1921年寫《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一書,此書出版後,很受日本佛學者的重視。當時日本侵華的氣焰囂張,弘一居廈門萬石巖,自題居室為“殉教室”。1937年他提出“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的口號,並說:“為護法故,不怕炮彈。身為佛子,於此時不能共行國難於萬一,自揣不如一隻狗子。”弘一法師的這種愛國愛教的精神,在當時受到了民眾的廣泛稱頌。
弘一法師出家後,唯獨沒有放棄的就是書法藝術,他是把書法用來作為弘揚佛法與眾生廣結法緣的媒介,並且書風形成了一種淡無煙火氣的獨特氣質。他晚年的作品澹泊寧靜,有不落一絲塵埃的白賁之美。非書法大家,是無法表現出這種精邃玄微境界的。
弘一法師一生弘法濟世,眾所仰慕,更震撼人心的是他的道德品行。他持戒謹嚴,淡泊無求,一雙破布鞋,一條舊毛巾,一領衲衣,補釘二百多處,青白相間,襤褸不堪,還視為珍物。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鹽不用油。信徒供養香菇、豆腐之類,皆被謝絕,真正是“一物不遺,一絲不棄。”
他手書門聯曰:“草藉不除,時覺眼前生意滿;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1942年10月13日,心跡圓明的弘一大師,習書最後墨跡“悲欣交集”四字,在安詳中圓寂於泉州溫陵,享年六十三歲。
豐子愷的“人生三層樓”的說法,切合實際,振聾發聵,一掃世俗之人對李叔同出家因由的所有推測之說。
一個濁世公子,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最後成為律宗高僧。其為人可謂“絢麗之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了。弘一大師雖避世絕俗,而無處不近人情,在佛教許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一宗,所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弘一大師不但深入研究,而且一一實踐躬行。
馬一浮有詩曰:“苦行頭陀重,遺風藝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讀此可謂如見其人了。
記的唐太宗曾說過一句名言:“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其實,弘一大師的人生求索,正應了他自已書作的那兩句偈語:“不為自已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解答至此!
“不為自己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是李叔同(弘一大師)參悟《華嚴經》而寫的偈語。
在此有必要向大家說說李叔同的傳奇人生,因為這兩言偈語就是他的真實寫照。
李叔同是中國近代新文化先驅者、著名戲劇活動家、藝術教育家。他的前半生馳名於藝術教育界,是中國最早出國學習西洋繪畫、音樂、話劇並把這些藝術傳回國內來的先驅者之一。中年出家後成為南山律宗一代祖師,被譽為“民國四大高僧”。
李叔同生於1880年舊曆9月20日,生長在天津一個家境頗為富有的家庭裡。自小他就攻讀四書五經,對於書法、金石尤為喜歡,在青少年時期就顯示出了過人的才華,先是東渡日本留學,不僅學習了西洋油畫,還進修了鋼琴和作曲理論,並且組織了第一個話劇團體“春柳社”。1907年首次公演法國小仲馬的名劇《巴黎茶花女遺事》引起世界轟動,這是華人首次演話劇。
1910年李叔同回國。擔任過圖畫、音樂教員以及畫報主編等。他大力提倡藝術創作,傳導西洋文學藝術,並且開創採用石膏像和人體寫生的先例。在音樂方面,他利用西洋名曲創作了許多名歌,對青年學生灌輸了新音樂思想,後來的著名音樂家劉質平、漫畫家豐子愷等都成就於李叔同的培養。
相信大家都一定還記得李叔同所寫的那首久唱不衰的《送別》詩詞吧: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瓢濁酒盡餘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這就是李叔同當年在上海宣揚民權思想,提倡移風易俗,倡導男女婚姻自主新觀念時所創作的“豐碑”詞。
在杭州任教時,李叔同在一本日文雜誌上看到有篇關於“斷食”的文章,引起了他的興趣。文中談到斷食是身心“更新”的修養方法,自古宗教上的偉人如釋迦、耶蘇都曾斷過食。李叔同決心實踐一下,經過17天的斷食體驗,他自覺身心煥然一新,從此以後他茹素讀經開始學佛。
後來李叔同的好友馬一浮、彭遜之在虎跑寺出家,這對李叔同的震動影響相當大,就在他藝術發展如日中天時,李叔同毅然摒棄了世俗,懷著“肩荷南山業,作將盡綿力,誓舍此身而啟道之”的宏願,於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正式披剃為僧,法名“演音”,號“弘一”。自此,弘一法師以振興佛教,弘揚南山律宗為已任。這一舉動,在當時引發不小震動與爭議。
弘一法師出家後,發願研習戒律,歷時四載於1921年寫《四分律比丘戒相表記》一書,此書出版後,很受日本佛學者的重視。當時日本侵華的氣焰囂張,弘一居廈門萬石巖,自題居室為“殉教室”。1937年他提出“唸佛不忘救國,救國必須唸佛”的口號,並說:“為護法故,不怕炮彈。身為佛子,於此時不能共行國難於萬一,自揣不如一隻狗子。”弘一法師的這種愛國愛教的精神,在當時受到了民眾的廣泛稱頌。
弘一法師出家後,唯獨沒有放棄的就是書法藝術,他是把書法用來作為弘揚佛法與眾生廣結法緣的媒介,並且書風形成了一種淡無煙火氣的獨特氣質。他晚年的作品澹泊寧靜,有不落一絲塵埃的白賁之美。非書法大家,是無法表現出這種精邃玄微境界的。
弘一法師一生弘法濟世,眾所仰慕,更震撼人心的是他的道德品行。他持戒謹嚴,淡泊無求,一雙破布鞋,一條舊毛巾,一領衲衣,補釘二百多處,青白相間,襤褸不堪,還視為珍物。素食唯清水煮白菜,用鹽不用油。信徒供養香菇、豆腐之類,皆被謝絕,真正是“一物不遺,一絲不棄。”
他手書門聯曰:“草藉不除,時覺眼前生意滿;庵門常掩,勿忘世上苦人多。”
1942年10月13日,心跡圓明的弘一大師,習書最後墨跡“悲欣交集”四字,在安詳中圓寂於泉州溫陵,享年六十三歲。
寫在後面的話:環顧當年,人們對大才子李叔同出家動機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他的弟子、著名美術家豐子愷則提出獨到的見解,他說:“我以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層:一是物質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靈魂生活。物質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學術文藝,靈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這樣一個三層樓,懶得走樓梯的,就住在第一層,即把物質生活弄得很好,錦衣玉食,孝子慈孫,這樣就滿足了。抱這樣人生觀的人,在世間佔大多數。其次,爬上二層樓的是專心學術文藝的人,這樣的人在世間也很多,即所謂知識分子、學者、藝術家。而爬上三層去的則是宗教信徒了,他們做人認真,不滿足物慾與精神欲,他們還必須探究人生的究竟。他們以為人生財產是身外之物;學術藝術是暫時的美景;而自已的身體是虛幻的存在,所以他們不肯做本能的奴隸,必須追究靈魂的來源,宇宙的根本,這才能滿足他們的慾望,這就是宗教徒。而弘一大師就是一層一層走上去的。”豐子愷的“人生三層樓”的說法,切合實際,振聾發聵,一掃世俗之人對李叔同出家因由的所有推測之說。
一個濁世公子,才華橫溢的藝術家,最後成為律宗高僧。其為人可謂“絢麗之極,歸於平淡”的典型了。弘一大師雖避世絕俗,而無處不近人情,在佛教許多宗派中,律宗是最重修持的一宗,所謂三千威儀,八萬細行,弘一大師不但深入研究,而且一一實踐躬行。
馬一浮有詩曰:“苦行頭陀重,遺風藝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為師。”讀此可謂如見其人了。
記的唐太宗曾說過一句名言:“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其實,弘一大師的人生求索,正應了他自已書作的那兩句偈語:“不為自已求安樂,但願眾生得離苦。”
解答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