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在2015年時,《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已經進入汽車行業,並計劃2019年將電動汽車推向市場,不過事情並沒有那麼順利。2016年底,蘋果內部訊息傳,庫克親手叫停了旗下代號為“泰坦”的造車研發部門,蘋果取消造車計劃,從造車轉向開發電動車技術,不過以現在來看,蘋果貌似並沒有放棄。
6
回覆列表
  • 1 # 福了福了福了

    蘋果汽車?首先連個概念車都沒有,而且要上市也是美國先上市,再到中國。出來的時候也就是土豪專屬的收藏品吧。我得再等10年?

  • 2 # 東風高揚

    蘋果汽車可能將要問世,華為該如何應對?蘋果即使能把汽車造出來也不關華為什麼事兒,不過華為可能還可以和蘋果合作搞車聯網。現在有很多出名的大企業想要搞電動車新能源車等,而華為根本就沒有這樣的計劃,其與汽車有關的方向是與車企合作搞車聯網。所以蘋果造車問世,華為該如何面對,那就是各做各的吧。

    蘋果早在2015年就爆出啟動泰坦造車計劃,後就是專門汽車業務集團,挖到了很多來自特斯拉、福特的人。並且還傳出過想收購特斯拉的計劃,不過後來進展不順利而且還有造車夭折的傳聞。目前來看蘋果是沒有放棄造車計劃,一直在搞,並且擁有了自動駕駛測試車和司機。

    雖說汽車是一個技術極高門檻的行業,但蘋果依靠自己強大的技術實力以及財力,網路了相當多頂級的原汽車界的頂尖人才,比如原特斯拉副Quattroporte、原保時捷賽車主管、原福特重量級的安全總監等等,覆蓋了汽車各個關鍵重要的環節。當然在自動駕駛、汽車OS等方面,更不用說蘋果是有相當深厚的技術實力的。

    而華為對於造車來說,是不會主動介入,任正非已經說過永遠不會跨界造汽車。但並不表示華為就不做與汽車相關的業務,而是和汽車廠商合作搞車聯網,以電子流為中心進入自動駕駛。這樣看來,華為是利用自身技術的優勢,提供汽車自動駕駛或聯網相關的軟體系統或裝置部分。

    雖然不直接造車,但提供車聯網模組同樣市場巨大。如果能以全球頂尖以及國內的汽車廠商合作,華為同樣有巨大的商業機會,不跟隨蘋果造車的路子同樣有發展前途。

  • 3 # 福筱航

    直道競速不行就別考慮彎道超車啦

    要趕超追上對手一味模仿其做法肯定不適合

    還是做自己擅長

  • 4 # LeoGo科技

    比如,擋風玻璃上顯示儀表盤內容;操作汽車不用鑰匙,打個響指就行;自動語音控制停車等等。而且,蘋果還從特拉斯等汽車領域挖了很多人才,這方面更確認蘋果可能想製造汽車,這和華為有什麼關係呢?

    其實,這主要在於蘋果發展速度的延伸,在之前一直主打電子產品的蘋果,進入智慧汽車領域,和賈躍亭不同,它有實力,有技術,有人才,這讓它更容易實現汽車夢。所以,大家會擔心華為怎麼辦?

    且不說華為在手機市場上,所帶來的優勢,越發明顯,更為主要的是華為其實也在開始研發汽車領域。比如在1月份,華為就和奧迪中國公司完成了首例高速公路,時速達到80km/h的L4級自動駕駛和智慧輔助駕駛。

    同樣華為和長安汽車深化合作,將會核查打造用車生態在智慧化領域更加深入的在L4自動駕駛,5G車聯網等方面進行合作,這也似乎表明了華為其實也有意向進入汽車行業。

    所以,大家不用去擔心華為會怎麼樣?其實,每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不斷的拓展自己的業務,蘋果能夠進入汽車智慧領域,同樣華為也可以採用類似的方式。而且,華為根本不需要去應對,因為這是未來的一種趨勢。

  • 5 # 友車生活

    這個問題簡直是無厘頭,蘋果造不造車和華為有什麼關係,蘋果和華為也就移動終端硬體有直接競爭,請先了解兩家的業務範圍,整天蘋果華為捆綁,難道蘋果乾什麼華為就必須跟著幹,一個企業需要找到自己的發展之路,追隨者永遠是追隨者,註定成不了王者。

  • 6 # 陳文商業論

    蘋果牌汽車即將誕生:斥資1300億研發造車,將是特斯拉最大的對手

    世界未有之大變局正在發生!隨著華為的崛起,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驟減,三星更是直接丟掉了中國市場,而在手機業務失去吸引力、營收驟減的時候,市值10萬億人民幣的蘋果,似乎又要來“搞事情”了!

    營收下跌,業績糟糕

    由喬布斯一手創辦的蘋果公司,如今已經成長為全球數一數二的龍頭企業,但這家企業的小日子,似乎從2019年開始就已經不太好過了。據2019年Q4財報顯示,iPhone的總營收為333.62億美元,和2018年的367.55億美元相比,足足下降了9%,而蘋果電腦Mac也較去年下跌近4%,種種跡象表明,蘋果的地位岌岌可危。

    本來蘋果去年的業績已經夠糟糕了,沒想到今年更糟糕,就在今年的5月份,蘋果公佈Q1財報,報告顯示蘋果的淨營收為583.13億美元,比去年僅增長了1%,但利潤卻同比減少了3%。銷售額增加,代價卻是利潤減少,這就是蘋果給股民的交代嗎?老陳想說:如果蘋果不能維持產品的創新,在未來的不久,將會和三星一樣,逐漸失去中國市場,最終黯然離場!

    手機業績下滑,挖人造汽車

    蘋果對製造汽車的興趣,還要追溯到2013年,那一年的蘋果對外界宣佈,正式進軍汽車市場,並宣佈推出IOS in the Car計劃,但也許是步子邁得太大了,蘋果的這一造車理想,並沒有很快實現,所以到了2014年,又不得已改名為CarPlay車載系統,這才以另一種方式,將自家的蘋果生態移植到汽車領域上。

    即便如此,這一期間的蘋果也並沒有停下進軍汽車領域的腳步,早在2015年的時候,蘋果就在悄悄積累傳統汽車硬體的人才,又在2017年的時候,挖走了特斯拉的46位核心員工,搞得馬斯克極度鬱悶。根據領英的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末,蘋果又從特斯拉挖走300多人,從福特挖走近200人,馬斯克為此還稱:“蘋果比我們有錢一百倍,我們很難留住員工,因為我們能給到員工的工資有限。”

    斥資1300億,或成立中國汽車工廠

    雖然華為喪失了M國市場,蘋果在中國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但汽車這一產物,卻似乎是一個異類,不僅僅是特斯拉在中國大受歡迎,就連賈躍亭掌舵的FF汽車也宣佈即將回到國內,而有訊息稱華為也即將進軍汽車領域,未來的汽車市場不太平呀!想要買車的同學,建議到下半年再買,說不定汽車市場會迎來一波大震動,價格也相對會有所優惠。

    據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預測,蘋果在今年將斥資800-1000億美元,加上之前零零散散投入的近300億美元,等於說蘋果拿出最高1300億美元,將要全力進軍汽車市場,而且在汽車工廠的落地方面,也許會學習特斯拉在中國建廠,打造蘋果牌中國汽車工廠,一邊享受國內的補貼紅利,一邊投放到國內市場,真是打得一把好算盤。

    結束語:

    手機業務受挫,電腦銷量下滑,喬布斯最引以為傲的兩樣東西,似乎被庫克給逐漸玩壞了,只是不知道斥1300億美元巨資進軍汽車市場,究竟是喬老爺子的意願,還是庫克的一廂情願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薛濤的《牡丹》中頷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變化,簡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