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竹林路人

    1、國外的片,好多都是系列片,看過一個之後,,好多其他的同一個系列的都不想看了2、國外經典的電影近幾年少了3、中國產電影也有很大的進步4、老百姓手頭最近有點緊張了

  • 2 # 微創手術器械結構方案

    對於大片的喜好偏移,有幾種可以值得注意,當然我定位的大片指導是“美國電影”

    1,審美疲勞,有沒有發現美國電影製作費用高昂,情節精彩,但是那種虛構,科幻,暴力情節電影居多,看多了,就沒有感覺了,情節一樣,

    2,審視的理性,我們觀看影視作品,最主要的是貼近真實生活,體會人的真實情感和環境劇場,這些一片在亞洲和歐洲部分國家崛起很快,比如日劇,韓劇,印劇,中東劇都是非常不錯的,

    3,國內高質量的電視劇迅速崛起,已經拿下超過80%的份額,從拍攝水平,情節故事,拍攝技巧等,開闢了影視界一個新起點,以吳京代表作品,勵志,教育,動漫,旅行,生活劇都是我們未來期待的,

    當然,電影終歸需要回歸理性,所謂科幻,古裝,抗戰神劇,越來越不適合年輕人的胃口了,這也可以叫審美疲勞吧!

  • 3 # 令狐伯光

    2019年7月21日,美國漫威在SDCC聖地亞哥漫展上,正式宣佈啟動漫威宇宙下個階段的大量電影,但作為華人來講,首部華人超級英雄電影《尚氣》格外引人注目。

    但是,當漫正式威宣佈,中國著名演員梁朝偉出演《尚氣》大反派滿大人後,這個新聞立刻引爆國內社交網路,跟著引起了巨大的爭議。

    原因是漫威《尚氣》的反派滿大人,它原是脫胎於西方對於華人和亞洲黃種人的種族歧視的文化隱喻、傅滿洲。

    現在網上關於漫威《尚氣》的身世之謎,滿大人和傅滿洲關係的科普已經是鋪天蓋地,此處便不再贅述了。

    中國觀眾為何不對“洋大人”憐憫似給個華人英雄角色,便對他們感恩戴德。反而華人知道背後的意義過後,不但非常的憤怒和生氣,還用初行動做著抵制。

    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呢?

    答案非常簡單,2019年的華人已經不是兩百多年前那個貧窮積弱的中國,也不是10年前,20年前沒有富裕,對西方文化頂禮膜拜的中國了。2012年過後,華人的精神需求就已經不同了。

    有些觀眾會有些疑惑,如果按照時間段劃分,2001年中國加入了WTO,2008年發生世界金融危機。

    這麼一來,時間為什麼要說是2012年過後?

    這個嘛,當然是因為2012年的世界末日。

    開個玩笑,我認為文化產業的時間推後,原因是金融危機造成的動盪過大,人們都在應對更加強烈的生存危機,沒有時間理會精神需求。

    華人民在扛過了金融危機過後,開始釋放出改革開放前三十年的財富積累,從而推動內地第三產業包括文化產業的迅速發展。

    畢竟,這是現實結果給出的答案,中國電影產業,2012年徐崢拍出《泰囧》,從此中國電影票房節節攀升。中國綜藝產業,2012年《中國好聲音》開播,從此綜藝節目層出不窮。

    電視劇產業,2011年於正的《宮鎖心玉》大獲成功,從此阿寶色瑪麗蘇成為中國產劇市場的主流。

    不過,2012年至今還沒有十年,華人民精神需求導致文化產業的主流方向,則已經分為了兩個階段。

    前為文化商業的崛起,後為文化自信的過渡!

    2012年前後到2015年前後,短短五年時間左右,內地文化商業時代崛起。伯光覺得沒有什麼太過明顯的歷史大事件,如果真要找一個,可能南韓那檔子事兒能算上。

    這個時代,也許是剛剛富裕的內地人民急於推動自已的商業文化,但文化審美觀卻不太成熟,得益於網路時代個體觀點表達強大之下。最終導致中國文化市場雖然迅速發展,但最終淪為了流量經濟,粉絲經濟,一個群魔亂舞的時代。

    當時的中國產電影產業,前五年市場票房最高的電影主要有三種類型。

    一種是《美人魚》《港囧》類喜劇電影,一種是《西遊記》《捉妖記》類魔幻電影(商業主導),一種是《小時代》類流量電影。

    2017年前票房排行前十的中國產電影,喜劇電影和魔幻電影占據了半壁江山,流量電影排在第三位。

    2015年過後至今,中國觀眾逐漸厭煩群魔亂舞的流量時代,官方開始對文化正能量的引導,同時伴隨華人民自發的文化自信的復興。

    中國流行文化主流方向,從文化商業崛起,開始向著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逐漸過渡。

    再以中國產電影產業舉例,2015年後市場票房最高的中國產電影,只剩下兩種型別,一種是喜劇電影,另一種就是文化自信電影(官方主導)。

    這個因為時間太近,結果過於的明顯。

    如果2015年《戰狼1》和2016年的《湄公河行動》是嶄露頭角。那麼,2017年《戰狼2》,2018年的《紅海行動》,2019年的《流浪地球》,則是實實在在的爆發。

    這三部電影雖然型別各不相同,但電影核心都是講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它們同時包攬中國產電影票房榜前三強。除此之外是喜劇,最後則是好萊塢大片,流量電影則基本被拋棄。

    所以,流量經濟一直火爆只是個錯覺,即使流量時代頂峰都只能排在第三位。

    有的觀眾表示不能信服,我們可以再看看未來。

    今年暑期檔正在上映的《救火英雄》,國慶檔的《中國機長》和《攀登者》,2020年春節檔林超賢導演的《緊急救援》。

    這些主流中國產商業大片,文化核心不是中國消防員和中國海上救援隊搶災救險,便是中國機長臨危不亂解救人民,最後是中國國家隊為了國家的榮譽不懼艱險登上全世界最高峰。

    我就在這裡預測一個,這四部中國產商業大片當中,有一部電影絕對會成為市場爆款。

    中國產電視劇的爆款雖然不那麼整齊劃一,但也從2011年於正《宮》系列的阿寶色劇,變成了2015年的《琅琊榜》,2019年正在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的美術審美的突破升級。連曾經阿寶色大功臣於正,都在2017年轉型交出了《延禧攻略》。

    中國產動畫電影,目前票房最高的四部中國產動畫。分別是《大聖歸來》《大魚海棠》《白蛇緣起》,以及正在熱映口碑爆棚的《哪吒之魔童降世》,那麼,還請仔細的看看這四部中國產動畫的題材。

    這多麼的文化自信,也多麼的民族自信!所以說,這個時代真的是變了。

    這種情況之下,不但外國大片在中國不再那麼吃香,像迪士尼還想用“文化獵奇”似的《花木蘭》圈錢,漫威更是企圖用“種族歧視”式的《上氣》,一邊侮辱一邊圈錢。

    這在已經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崛起的華人的眼中,現在憤怒和抵制都是輕的,如果不是距離實在太遠,只怕會當面打爆這些“洋大人”的狗頭。

  • 4 # 墨娛

    近幾年國外大片越來越多的選擇在中國提前上映,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他們(特指美國)已經開始重視中國的市場。

    美國電影對華人的偏見非常嚴重

    早些年中國演員在好萊塢連試鏡的機會都很難得到,人家寧願找幾個亞裔操著華人都聽不懂的中國話打個醬油,每次看到這一幕都很想罵人。

    更多的時候,他們會直接找個稍微帶點東方面孔的美華人飾演華人。

    如《陳查理在馬戲團》就是美國本土演員約翰·哈森扮演華人,但即便陳查理本身被塑造成一個正義的角色,整部影片在意識形態上也依然充斥著西方國家對華人的嚴重偏見——這個精英偵探去度假時竟然帶著12個孩子(曲解華人的多子多福觀念)

    但這些影片因年代久遠甚少被華人得知,直到後來中國大量引進國外大片,並且播放平臺風靡、影院遍地開花時,人們才逐漸意識到:

    華人在美國片裡的存在感幾乎等於0,少量出現華人的戲份,無不是帶著刻板的形象與偏見

    這非常令人沮喪和憤怒。

    用亞裔扮演華人的情況在美劇中則更為常見。

    事實上人家確實也找不到合適的華人來演那些角色,為什麼呢?

    很多美國影視劇裡的華人,都特別臉譜化

    這些臉譜化,簡單的概括出來就是:“小眼睛、扁平的面部”以及“會功夫,卻對劇情發展毫無推動”的形象。

    甚至有些華人角色在片中是個猥瑣的反派,貶低華人、用電影來“夾帶私貨”可是屢見不鮮,這對於每一個華人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

    換個角度來想,中國影片請一個黑人兄弟來演一個好吃懶做的黑人角色,順帶藉此貶低一把他的家鄉,哪個願意來?

    當帶著自己國家的標籤出演角色時,是需要榮譽感的。

    我們並不反對華人在外國電影裡出演反派,只要不“夾帶私貨”,就是正常的演戲。

    所以本身就動機不純的情況下,人家也不會特意去找個真正的華人來演這些角色。

    (上圖為美籍華人白靈在《怒火攻心2》中扮演的妓-女角色)

    近年來中國演員在美國大片裡飾演的角色越來越正面,但依然很少有擔當主角並給予深度刻畫的機會。

    感謝李小龍和邵氏功夫片極大修正了華人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形象。但偏見依然根深蒂固。

    PS:以西方人視角拍攝的《藝伎回憶錄》,明明是日本故事卻請了三個中國演員,不僅引起日本人的不滿,也引起華人的不滿,但這個電影其實是拍給西方人看的。

    中國觀眾在大片的選擇上越來越理智

    除了對華人形象的偏見之外,美國大片的特效和觀感還是讓很多人願意付出金錢的,只是現在的情況不如從前那麼樂觀了

    就算你找一箇中國流量明星放在片中打了幾分鐘醬油,觀眾們也不一定吃這一套。搞不好還會冷嘲熱諷。

    以前觀眾多少都缺乏點文化自信,看到美國大片裡有中國場景、中國話、亞洲面孔,就會覺得很有認同感,甚至沒有察覺到有些電影裡帶著惡意的主觀意識。

    現在,觀眾根本不需要這些認同感,主要是從影片整體質量上決定口碑和票房。

    完全靠特效撐起來的所謂“大片”,不是一箇中國明星露幾下臉就能增加中國票房的——甚至還會讓人反感。

    中國產影片回溫開始加速

    中國電影有過輝煌歷史,也走過了很長一段低迷期,大量用流量明星圈錢的電影扎堆上映,甚至出現了粉絲包場、午夜爆滿的奇葩現象。

    資料曝光之後,我們從源頭上也開始加速遏制這種現象,限酬令、CFDG中國青年導演扶持計劃等等措施,讓中國電影逐步走上正軌。

    我們不缺好的題材,不缺好的導演,更不缺優秀的製作團隊和好演員,市場規範好了之後,優質中國產電影越來越多的被創作出來。

    從戰爭題材的《紅海行動》、《戰狼2》到深度現實主義題材的《我不是藥神》、《無問西東》、以及荒誕喜劇《無名之輩》、《一出好戲》,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等等,各種題材的佳片層出不窮。

    可以看得出,2018年開始,中中國產出的優質大片較前些年更多,有一些甚至票房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即便同期有好萊塢大片上映,也完全沒在怕的。

    《阿麗塔:戰鬥天使》全球票房4億美元,《流浪地球》的全球票房近7億,都是2019年2月份上映的電影,起初還有人擔心《阿麗塔》上映後會快速引流《流浪地球》的票房,最終證明我們的科幻電影也是很硬核很抗打的!

    現在只是回溫,談什麼崛起

    以動畫電影為例,近日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被很多人吹爆,不管是劇情還是特效,都是今年度的爆款熱門。

    有人說,國漫電影崛起了——似乎我們從來都沒有做出過像樣的國漫來。

    事實上,中國的動畫電影在60年代就令全世界刮目相看,《小蝌蚪找媽媽》這部水墨電影令宮崎駿和高畑勳都著迷不已,宮崎駿曾說:世界上最好的動畫在中國,在上美廠。

    然而一直保持著不急功近利,傳承著當年中國電影精神的人,竟然是宮崎駿而不是我們。

    例如《山水情》這種畫風美到極致,內涵深刻又極其注重細節的動畫短片,便成為了中國動畫電影徹底走向商業化之前的最後一部藝術精品。

    與此同時,類似《霸王別姬》、《活著》這樣的高質量電影,也越來越少。

    所幸,經歷了很長一段時間的商業與藝術的磨合,現在的電影人終於找到了平衡的方式,既能夠保證口碑又能拿到不錯的票房。

    這和觀眾的支援與覺醒也是密不可分的。

    但我們只是回溫,我們還有更多的提升空間。

    商業與藝術逐漸平衡,中國電影人的春天

    《白蛇:緣起》剛上映時票房慘淡,片方把所有的錢都投在了製作上,連宣發的資金都沒有。

    有人不忍它就這麼被埋沒在一大堆粗製濫造的商業電影中,拼命的安利,知道的人越來越多。

    高質量的製作令每一個看過的人都自動充當自來水,最後這部電影終於收支平衡,給了製作方充足的自信和資金籌備第二部。

    好口碑帶動了票房——這樣的事情在這幾年屢見不鮮。

    當年中國的高質量動畫光芒逐漸暗淡,就是資金和精力上無以為繼(水墨動畫需要一筆一筆的畫出來)。但現在有了3D建模技術,而我們又有深厚的文化根基,有太多太多好故事等待挖掘了,做出令全世界矚目的電影並不是難事。

    無論是什麼型別題材的電影,因為是我們華人自己拍的,故事也是我們自己的,才更加有認同感。

    在劇情和製作都不掉鏈子的情況下,與其費盡心思去理解外國大片裡的“文化梗”,倒不如看著我們自己的電影更能會心一笑。

    說了那麼多,其實可以總結為一句話:中國電影質量回升,觀眾重拾文化自信,外國大片將面臨更大的競爭力,不再是安插一箇中國演員進去就能無腦收割票房了。

    無論中國電影還是外國電影,最終還是要靠質量取勝。在文化認同上,當然中國產電影更有優勢,所以外國大片不再令華人輕易買賬了!

  • 5 # 未曾惆悵是輕狂

    很簡單,所有美國大片都是一樣的橋段,宣揚個人英雄主義,總有那麼一個主角要承擔起拯救全人類的使命。除了特效還行以外,劇情是真的垃圾,有時候嚴重懷疑編劇是不是二院出來的,典型的精神病加智障。涉及到中國的元素只是流於表面,刻畫華人形象很呆板甚至有抹黑嫌疑。

  • 6 # 老高的創作

    近年來中國中國產電影票房屢創新高。尤其是從《戰狼》開始。

    中國電影開始受到世界的關注,2018年的春節檔的電影,更是創出了影視界的世界。

    收到了美國好萊塢的強烈關注,中國電影已經最好萊塢電影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從《捉妖記》 《唐人街探案》《西遊記女兒國》《紅海行動》 《流浪地球》《哪吒魔童降世》已經打破了美國好萊塢乃至世界電影市場的。

    而好萊塢大片《星球大戰7》上映也只拿了5億元的總票房。而如今中國產電影票房破億甚至幾十億幾乎都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中國產電影,票房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國電影本土品牌的壯大。某種程度上也使得好萊塢電影變得不那麼重要。從而削弱了好萊塢的國內市場。

    在特效方面中國電影也開始崛起。比如《流浪地球》《哪吒魔童降世》《大聖歸來》《白蛇傳》等 相信以後的中國電影會越來越好。

    最主要的是中國電影票房完全可以靠自己的產品撐起來,而不需要靠美國好萊塢大片撐場子

  • 7 # 影視跳動

    進口大片華人不再輕易買賬的背後折射的是進口片創新力的缺乏!

    2015年對進口片來說是個分水嶺,在那之前,進口片經常能坐在國內年度票房排行榜第一的位置,比如:2014年的《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而這部影片的前作《變形金剛3》正是2011年國內的年度票房冠軍。

    自《變形金剛4》後,中國產片壟斷了2015年-2018年的年度票房冠軍,並且在《復仇者聯盟4》大熱的情況下仍舊沒有趕超《流浪地球》的情況下,2019年的年度票房冠軍很大機率仍舊會被中國產片把持。

    丟掉“年度票房冠軍”的背後,是進口片特別是好萊塢進口片票房表現的持續下滑,也就是題主所說的-觀眾不再輕易買賬了。

    這種情況在2016年後表現的尤其明顯,我們透過一些進口大片前作與續作的票房對比就能強烈感受到這種現象:

    2012年的《冰川時代4》票房是4.49億,到了2016年《冰川時代5》票房下滑到4.47億;2012年《俠探傑克》票房0.96億,2016年《俠探傑克:永不回頭》票房0.61億;2014年《變形金剛4》19.85億,到了2017年的《變形金剛5》票房縮水為14.62億;2015年《王牌特工:特工學院》4.85億,2017年《王牌特工:黃金圈》4.44億;

    2016年《星球大戰:原力覺醒》8.26億,到了2018年《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已經是可憐的2.52億;2014年的《馴龍高手2》已經是4.02億,而2019年的《馴龍高手3》票房卻是3.36億。

    同樣的情況還表現在《神奇動物在哪裡》、《X戰警》、《黑衣人》、《愛寵大機密》等等影片IP上。

    用前作和續作做票房對比的還有一個原因在於:我們最近幾年看到的進口片特別是好萊塢進口片,都是以系列、續集為主,再強調一遍:系列和續集!

    遠的不說,就拿2019年來說,已經上映過的進口大片有:《復仇者聯盟4》、《蜘蛛俠:英雄遠征》、《大黃蜂》、《驚奇隊長》、《哥斯拉2》、《阿麗塔》、《大偵探皮卡丘》、《X戰警:黑鳳凰》、《阿拉丁》、《馴龍高手3》、《黑衣人:全球追緝》、《獅子王》、《死侍2》......

    是不是覺得很眼熟?沒錯,絕大部分進口片要不是源於原有IP開發-比如《獅子王》和《阿拉丁》的真人化、要麼乾脆就以2.3.4.5來代表“我是續集”。

    那麼系列化和續集到底出了什麼問題導致票房下滑?

    可以這麼說,系列化和續集代表的是進口片片商在成本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害怕投資失敗的一種保守策略,這種保守策略長久以往,造成了片商不去創新、不敢創新的缺乏原創力的行為和思維。

    一部原創的影片成功了,無論是在受歡迎程度、還是在劇情架構、以及特效渲染上都代表以及經受過觀眾的考驗,這時,圍繞其開發系列和續集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當這種“自然而然”的事情又有成功的案例時,系列開發和續集就成了所有人可以仿照的捷徑!

    這種缺乏創新力的行為最終導致的是進口片續集大行其道,而且續集始終面臨一個大問題:怎麼去超越原作(意指第一部)?

    原作之所以能被系列開發和續集,就代表了原作有很大的可取之處,也代表著原作某種程度在觀眾心目中的經典性和不可超越性。

    事實上,很大部分續集相對於原作都不同程度上出現了口碑下滑。

    比如,上面提到的的影片中,《愛寵大機密2》豆瓣評分由前作的7.6分降到7.1分、《黑衣人:全球追緝》豆瓣評分由前作7.6分降到5.7分、《冰川時代5》由前作8分降到6.8分......

    系列的過度開發和續集的過度氾濫更加加劇了質量的下降,再說,如此過度開發,觀眾看都看膩了,新鮮感從何而來?膩都膩了,能去買賬嗎?

    系列化和續集也有特例,這裡面最出名的是“速度與激情”和“超英”系列。

    目前,在中國影史票房排行榜前十榜單裡只有兩部進口片,分別是《復仇者聯盟4》和《速度與激情8》。大家都知道這兩部影片圍繞“賽車宇宙”和“漫威宇宙”開發而成。

    可以說,這兩個系列在國內就是“神一般存在”的IP,究其原因,“宇宙”觀是成功的關鍵,比如,漫威宇宙的開發,其不是進口片商傳統意義上的續集,用人物搭線帶出更多的英雄,而後,又在這些英雄上構建出“復仇者”,從單兵作戰到群英片、從嚴肅的正義化身到逗比英雄,一應具有。

    也就是說,漫威更偏向於“創新式的系列開發”,這是漫威影片在國內無往而不利的所在內因,而速度與激情正模仿著漫威這一步伐,比如8月份將要上映的《速度與激情:特別行動》就是系列邁出宇宙的第一步。

    最後,中國電影工業的相對進步、中國產片接地氣的人間煙火味等帶動中國產影片內容和表現形式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著進口片的票房長進。

    如此看,華人不再輕易買進口片的賬,也就是內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正常結果了。

  • 8 # blog

    近幾年國外大片越來越多的選擇在中國提前上映,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他們(特指美國)已經開始重視中國的市場。

    早些年中國演員在好萊塢連試鏡的機會都很難得到,人家寧願找幾個亞裔說著華人都聽不懂的中國話打個醬油,每次看到這一幕都很想罵人。

    更多的時候,他們會直接找個稍微帶點東方面孔的美華人飾演華人。

    如《陳查理在馬戲團》就是美國本土演員約翰·哈森扮演華人,但即便陳查理本身被塑造成一個正義的角色,整部影片在意識形態上也依然充斥著西方國家對華人的嚴重偏見——這個精英偵探去度假時竟然帶著12個孩子(曲解華人的多子多福觀念)

    但這些影片因年代久遠甚少被華人得知,直到後來中國大量引進國外大片,並且播放平臺風靡、影院遍地開花時,人們才逐漸意識到:

    華人在美國片裡的存在感幾乎等於0,少量出現華人的戲份,無不是帶著刻板的形象與偏見

    這非常令人沮喪和憤怒。

    用亞裔扮演華人的情況在美劇中則更為常見,且都長得很不符合我們的審美觀。

    事實上人家確實也找不到合適的華人來演那些角色,為什麼呢?

    很多美國影視劇裡的華人,都特別臉譜化

    這些臉譜化,簡單的概括出來就是:“小眼睛、扁平的面部”以及“會功夫,卻對劇情發展毫無推動”的形象。

    甚至有些華人角色在片中是個猥瑣的反派,貶低華人、用電影來“夾帶私貨”可是屢見不鮮,這對於每一個華人來說,都是無法接受的。

    換個角度來想,中國影片請一個黑人兄弟來演一個好吃懶做的黑人角色,順帶藉此貶低一把他的家鄉,哪個願意來?

    當帶著自己國家的標籤出演角色時,是需要榮譽感的。

    我們並不反對華人在外國電影裡出演反派,只要不“夾帶私貨”,就是正常的演戲。

    所以本身就動機不純的情況下,人家也不會特意去找個真正的華人來演這些角色。

  • 9 # 聆音識百聲

    因為90後和00後慢慢成長起來了,崇洋媚外少了,民族自豪感上升了,往後幾代人只會越來越自信,不需要西方人的價值觀灌輸了

  • 10 # Zhplswh

    非常簡單,幾十年以來,美國一直對中國進行全方位的打壓,華為,中興,部署薩德,南海等等等等,太多了,美國的影片宣傳的東西跟美國的實際行動不相符,說做嚴重背離,給人一種很討厭的感覺。所謂的美國大片也就那麼回事,太虛假。

    就好像前些年哈韓,南韓的電視劇,南韓的明星等等,其實,普通南韓人日常生活也就那麼回事。擺了一大桌,都是泡菜,中看不中吃。也是隨著薩德事件,華人提高了認識。一個虛情假意的南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低音炮的音量開滿了還是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