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工業網際網路
-
2 # 定襄傑哥
青年人千萬別因受到外界的“刺激”,而亂拍腦袋。看到別人公司上市了,或者是別人專案融到資了,就感覺自己也有好點子,自己也可以創業了,一定要綜合評價一下自己的實力:人才,資金,自身能力等,要分析清楚行業現狀,競爭對手的位置。別被媒體的忽悠了,因為你看到的很多內容有可能是別人的軟文。
一.好點子不等同於專案:
有很多年輕的朋友腦袋裡跳出了個好點子,就認為自己有專案了,點子跟專案之間還差十萬八千里,其實好專案也並不需要多麼厲害的點子。不妨可以分析一下看看,天貓,京東,美團,摩拜,58同城,微信等等,這些非常大的專案,並沒有啥很高深的點子,正常人一看就能明白。
二.認清專案的本質,量力而行
目前市場的專案大致可以分為四種類型:
1. 技術驅動型;2.資金驅動型;3.人力驅動型:4.混合驅動型;
技術驅動型:比如像阿里雲,百度,谷歌等,他們研發的新專案會有絕對的技術壁壘。
資金驅動型:比如像共享單車等,只要你有花不完的錢,你就有可能勝。
人力驅動型:比如像順豐快遞,餓了麼,美團等。
混合驅動型:比如像京東,燒錢還要足夠的人力。
我個人認為如果自己是小微創業者,技術驅動型和資金驅動型的專案就儘量少考慮了,因為各方面資源差的太多了。
剩下的就只能在人力驅動型專案中考慮了,無論社會發展到任何時代,人們總得衣食住行和吃喝玩樂,現在是消費升級時代,老百姓對服務提出了新的需求,因此建議小微創業者完全可以立足於服務領域,進行微創新,讓慢的變快點,讓體驗不好的變的好點,這些都會被消費者所接受。比如像掃店猴APP,定位於本地市場,幫助傳統的中小企業主拓展人脈,對接生意,對接服務,類似於這種創業形式,即使團隊再草根,只要前期能吃點苦,有較強的服務意識,完全可以走出一條自己的創業之路
-
3 # 媒說說
現在要想在網際網路創業,沒有資金支援是不行的,都是要先燒錢,補貼流量,積攢使用者,看看美團,拼多多都是如此。
所以目前在網際網路創業不是好主意,還是先在網際網路行業從事工作比較好。
-
4 # 孫志超說
一切商業價值的產生,尤其是在網際網路行業裡,都離不開市場的元單位——消費者,所以網際網路的核心價值依然是做好“人”的生意。對此,有兩個方向,一個是節約時間型需求,一個是消磨時間型需求。
節約時間型需求就是提高效率,加快生產,解放勞動力,比如外賣、網約車等,這一類的最終導向就是人工智慧,它更偏向於一種工具性的需求,需要技術的發展,以及挖掘市場的能動性,形成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者習慣。他提出,這一行的門檻很高,不是大部分創業者的著力點。
消磨時間型需求主要的關注點在泛娛樂行業,這一領域依舊是藍海,本質上是如何滿足人性。他舉例,短影片不長的時間和足夠優質的內容,可以滿足人的碎片時間,是一種大勢所趨。
移動網際網路在最開始發展的幾年跟PC很接近,發展路線都是工具→娛樂→消費,根據這個路線可以看出一些趨勢:社交媒體切入多數應用場景、UGC的形式日益豐富;網際網路切入各項傳統行業;社群、電商等往垂直細分方向發展;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和裝置效能不斷提升,帶來技術成熟應用;門檻更低更具有傳播性的應用開始爆發。
在當前的網際網路環境下,老產品越來越重視老使用者的迴流,想出現新鰲頭的應用越來越難。
針對這個大環境下,有一些創業方向和原則。一要有真實明確的需求,兩種公司有價值,大使用者的高頻剛需和高毛利的垂直剛需。一個過往不是強需求的東西,千萬不要指望它因為移到了線上就變成一個強需求,這是不存在的。
二是要有快速融資的能力,在當前的融資環境變化下,重點並不是融資的速度,而是它融資的這個可能性。
三是使用者的獲取,一個新東西做起來重要的不是靠模式創新,而是要有讓它流行起來的源源不斷的使用者渠道。
四是市場的下沉。
五是線上線下融合,在這個過程當中,價格因素的權重會下降,大家會更在意便利性和效率。
六是基於場景的社群,產品必須要有一個高延展性。
更多內容可參考拙著《創業實戰筆記》。
-
5 # BOSS來了
希望以下回答能給你一些啟發。
當今的網際網路時代,馬太效應特別明顯。面對如日中天的BAT,大多數網際網路創業公司的最好結局,可能是被這些大公司投資或收購。
但每個時期總有幾個幸運兒後來居上,贏得市場成為新的大公司,他們是如何成功的?
1、站在時代的最前沿
在手機通訊領域,曾經的霸主諾基亞自1996年起,連續14年蟬聯手機市場榜首。在2007年iPhone剛上市時,諾基亞擁有驚人的47.5%的市場份額。
但到了2010年,iPhone 4的問世預示著諾基亞時代即將落幕。非常明顯,智慧手機對傳統手機是全方位、跨時代的碾壓。第二年,蘋果的銷量就超過了諾基亞。
類似的例子還有許多,如數千人的英特爾戰勝了十萬人的摩托羅拉,2千人的Google把8萬人的微軟折騰得不行,800人的Facebook又超過了1萬5千人的Google等等。
這是小公司運用新時代技術,降維打擊,打敗了舊時代的大公司。
2、船小好調頭
公司小往往指公司規模小、資本少、市場份額小。與此同時,小公司具備的優勢是決策快、市場嗅覺靈敏、容易隱藏,所謂船小好調頭。正面競爭比不過就趕緊調整方向,換個大公司想不到的市場去競爭。
曾經有一家做番茄醬的小公司,原本市場非常飽和,難以進入。相比大公司,小公司的渠道能力、品牌知名度、市場宣傳投入等都是小巫見大巫,如何做呢?
這家公司另闢蹊徑,把番茄醬做成了番茄筆。早上起來吃麵包,原本塗番茄醬,現在可以在上面畫東西、寫名字,小孩子很喜歡。就這樣,只是換了個場景,就從市場競爭中衝了出來。
3.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小公司可以躲起來,但如果被大公司發現了,還有勝算嗎?這種情況下,小公司要做大公司沒法做的事情。
eBay與淘寶是同時代的競爭,都順應了網際網路發展的時代潮流。同時,在技術上也無本質區別,都是C2C市場的電商業務。
淘寶網成立初期就面臨eBay的全面封堵。“淘寶”關鍵詞甚至也被eBay買下,只要搜尋淘寶,就會出現“要淘寶,到易趣”的廣告。
當時,淘寶僅是成立幾個月的小公司,而eBay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網站,易趣是國內最大的電商平臺,eBay易趣強強聯合,是典型的大公司打小公司。
淘寶雖小,但憑藉運營成本低,可以做一些eBay無法做的事情。淘寶打贏eBay的重要舉措是宣佈三年免費,免除交易服務費、登入費、推薦位費。
這對網際網路上的生意人而言是巨大吸引。而eBay由於全球市場的統一管理,一旦中國市場免費了,會造成系列問題。僅兩年時間,eBay無奈退出了中國市場。
所以,光腳的不要怕穿鞋的,要做穿鞋的不敢幹的事情。
4、在一個領域裡做深做透
以零售服務市場為例,我們公司從99年至今快20年了,這個行業的公司全國也就大概5-6家,並且一直是這幾家競爭。
其實,巨頭們不止一次進來,但每次都做不久或者沒法與我們這些公司競爭,主要有2個原因:
第一,巨頭對這個行業的投入相對沒我們那麼大,而且零售行業比較複雜,需要沉澱。
我們公司全國近600人,巨頭進來聲勢很大,但其實才幾十個人,這麼點投入無法與我們打。
第二,這個行業都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非常關注資訊化投入的成本,所以我們總體利潤率其實不高,過的是苦日子。但巨頭過不慣這種日子,在這個行業時間一長就扛不住了。
所以,在行業裡做深做透,巨頭們並不那麼容易進來。
總結就是以下幾點:
小公司如何在巨頭的時代生存:
1. 順應時代,用新時代的技術戰勝舊時代的大公司;
2. 船小好調頭,轉到大公司看不見的市場;
3. 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做大公司不敢做的事情;
4. 在一個領域裡做深做透。
-
6 # 簡真善美
簡單到吐血!
問自己三個問題就是神基礎!
怎麼樣創業?→為什麼創業?→什麼是創業?
對三個問題在走的路上,越來越清晰的時候,那些就是最貼身的答案嘍!
回覆列表
大學畢業找工作是每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都面臨的一個嚴峻問題,找什麼工作?去哪個城市工作?可以說這是你踏出校門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目前國內普遍存在著找工作難的問題,找不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合心意的工作又距離太遠,該怎麼辦?
小劉是去年畢業的,談起找工作的話題也是一把辛酸淚,小劉說他在短短的半年內換了3此工作,現在在鄭州某科技公司的程式設計師。目前情況還算穩定,但是還是期待能更好的實現自己的價值。因為不想浪費休息時間,所以前幾天透過“共享人才”平臺找到了一份兼職工作,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小劉有了一份可以月入8000——10000元不等的兼職工作,這讓他充滿了幹勁。
“多接點活,攢錢。將來可以自己創業!”談起對未來的打算,他說。
共享經濟作為一種新型的經濟模式,近幾年在國內的發展速度可見一斑,行業的滲透面也越來越廣。從開始的共享單車,到後來的共享經濟。如今,專注於解決人力資源供需不平衡的人才平臺,也開始嘗試用這種新型的模式來進行運作。與傳統的招聘網站相比,“共享人才”模式有哪些優勢?
對於企業來說,發展最重要的就是人才,尤其是中高階人才的助力。國內目前存在著大量的中小企業,他們在招聘方面不具備優勢,往往是大把的錢花出去收回的只是厚厚的簡歷,真正可靠、可用的人才卻無處下手。“人才共享”這個詞雖然是近2年才興起的,但是這種服務模式卻早就在國外得到了實踐。美國是最早嘗試人才共享的國家,以租賃形勢為企業提供短期人才。
目前技術人才是創業公司最稀缺的人才。這類人才一般隸屬於專門公司,不會外包。共享人才所倡導的,正是解放人才,讓這類高階技術人才在我們的商業圈裡流通起來。合理利用人才的閒置時間,來幫助其他公司完成他們的發展需求,這個過程也是個人實現自我價值的機會。
目前看來,共享人才是從中國實際現狀出發的,不僅能幫助企業快速推進專案,同時也讓專業人才掙到不菲的收入。這種解決雙方需求的模式,未來前景將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