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典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趙普為太祖出謀劃策,發動兵變,擁立太祖趙匡胤,被任命為宰相。宋太祖死後,趙匡義當皇帝,別人認為趙普一生只讀《論語》,不學無術,當宰相不恰當。趙匡義問是不是,趙普說我是以半部《論語》幫助治天下的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但絕不是一個學問家。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才會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震聾發聵的名言傳世“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於南宋朱熹(1130-1200年)謝世之後,首先是一個叫林駧(dòng)(具體生卒年未詳)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八《儒吏》所記:“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趙普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沒有別的了。在這段話下面,有個小注,寫著這樣的話:“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與這個典故有關的另一位人物是,與林駧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羅大經(約1196-1252年)。在其所撰《鶴林玉露》中有這樣的記載:“杜少陵詩云:‘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賈。’蓋以《論語》為兒童之書也。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個記載說明《論語》在當時“為兒童之書”,當過私塾先生的趙普自然熟悉。羅大經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記載的話,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還多了後半句“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並且說明了具體時間,是“趙普再相”後,聽到人們說趙普所讀的書就只有《論語》,於是宋太宗就此問趙普,趙普毫不隱瞞,並說出上面的話。但是,羅大經並沒有直接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將羅大經話的意思敷衍成“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的,則始自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高文秀(具體生卒年未詳)。他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雜劇曲文中的第三折,有這樣一句話:“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但是,《好酒遇上皇》寫的並非趙普的事蹟,而且作為雜劇曲文,本不該作為討論歷史問題的依據,然而“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不但成為羅大經上述話語的衍生品,與趙普聯絡在一起,而且藉助雜劇這一大眾化的文藝形式,硬是廣泛流傳開來,以至於使得當今迷信《論語》的人們,競相對此津津樂道。
【出處】:典出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趙普,人言所讀僅只《論語》而已。太宗趙匡義因此問他。他說:“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趙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北宋時期著名政治家趙普為太祖出謀劃策,發動兵變,擁立太祖趙匡胤,被任命為宰相。宋太祖死後,趙匡義當皇帝,別人認為趙普一生只讀《論語》,不學無術,當宰相不恰當。趙匡義問是不是,趙普說我是以半部《論語》幫助治天下的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北宋初年的宰相趙普是一位傑出的政治家,但絕不是一個學問家。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他才會有“半部《論語》治天下”這樣震聾發聵的名言傳世“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於南宋朱熹(1130-1200年)謝世之後,首先是一個叫林駧(dòng)(具體生卒年未詳)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論》前集卷八《儒吏》所記:“趙普,一代勳臣也,東征西討,無不如意,求其所學,自《論語》之外無餘業。”趙普所學的書籍,除了《論語》之外,沒有別的了。在這段話下面,有個小注,寫著這樣的話:“趙普曰:《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與這個典故有關的另一位人物是,與林駧生活在同一時代的人羅大經(約1196-1252年)。在其所撰《鶴林玉露》中有這樣的記載:“杜少陵詩云:‘小兒學問止《論語》,大兒結束隨商賈。’蓋以《論語》為兒童之書也。趙普再相,人言普山東人,所讀者止《論語》……太宗嘗以此語問普,普略不隱,對曰:‘臣平生所知,誠不出此。昔以其半輔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這個記載說明《論語》在當時“為兒童之書”,當過私塾先生的趙普自然熟悉。羅大經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記載的話,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還多了後半句“今欲以其半輔陛下致太平”,並且說明了具體時間,是“趙普再相”後,聽到人們說趙普所讀的書就只有《論語》,於是宋太宗就此問趙普,趙普毫不隱瞞,並說出上面的話。但是,羅大經並沒有直接說趙普“半部《論語》治天下”,將羅大經話的意思敷衍成“半部《論語》治天下”一說的,則始自元代著名戲曲作家高文秀(具體生卒年未詳)。他在其所著《好酒遇上皇》的雜劇曲文中的第三折,有這樣一句話:“每決大事,啟文觀書,乃《論語》也,此時稱小官以半部《論語》治天下。”但是,《好酒遇上皇》寫的並非趙普的事蹟,而且作為雜劇曲文,本不該作為討論歷史問題的依據,然而“半部《論語》治天下”這句話,不但成為羅大經上述話語的衍生品,與趙普聯絡在一起,而且藉助雜劇這一大眾化的文藝形式,硬是廣泛流傳開來,以至於使得當今迷信《論語》的人們,競相對此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