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陽落山紅

    原文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Ezra Pound)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在一個地鐵車站   龐德   譯文1  人群中這些面孔幽靈般顯現,   溼漉漉的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   (杜運燮譯〈在一個地鐵車站〉)  譯文2  這些面龐從人群中湧現,  溼漉漉的黑樹幹上花瓣朵朵。  (鄭敏譯〈巴黎某地鐵站上〉)   譯文3  人叢中這些幽靈似的人臉,  潮溼的黑色樹枝上的花瓣。  (辜正坤譯〈在地鐵車站〉)   介紹  這首短僅兩行的小詩作於20世紀初,是最早的意象派詩歌之一。   詩的上下兩行,分別呈現了兩組互相對應的意象。一是地鐵車站的人群中,幽靈般顯現的面孔;二是溼漉漉的枝條上的許多花瓣。這兩行詩句之間,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比喻關係,而是兩組意象之間的相互疊加的關係。把這兩組意象吸引在一起的力量,是詩人的直覺,它使兩組意象在相互作用的狀態下迸濺出詩的火花,產生深刻的意味。龐德自己說它是“一剎那思想和感情的複合體”。   這首詩在西方現代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它把詩歌從19世紀陳舊的寫作手法和抒情習慣中擺脫出來,給現代文學帶來了啟示。埃茲拉·龐德後來也成為意象派詩人的領袖。  龐德在講這首詩的創作經過時說:"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協約車站走出地鐵車廂,突然間我看到了一個美麗的面孔,然後又看到一個,又看到一個,然後是一個美麗的兒童的面孔,然後又是一個美麗的女人。那一天我整天努力尋找能表達我的感受的文字,我找不出我認為能與之相稱的,或者像那種突發情感那麼可愛的文字……"可見,是具體生活中的感受觸發了詩人的詩興,以後一段時間,他一直在尋找表達這種感受的"可愛的文字"。整一年,詩人先後寫出了兩首與此內容有關的較長的詩,都被他毀掉了,最後寫定這首小詩。也有人認為是刪定後只留下這兩行。 這裡"人群中這些面孔"是現實意象,"人群"是"面孔"的背景;"黑色枝條上的許多花瓣"是想象意象,"枝條"成為"花瓣"的背景。前一個意象是現實的,後一個意象是虛無的,創造的。前後兩句是比喻關係,後一句前可以加"像""猶如"一類的詞語。第二句是來詮釋第一句的,即把人群暗喻為溼漉漉的枝條,把這些面孔喻為花瓣。  作者介紹  龐德(Ezra Pound)  1.龐德(1885-1972),意象派運動主要發起人。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遷居巴黎。二次大戰期間他公開支援法西斯主義,戰爭結束後,他被美軍逮捕,押回本土等候受審。後因醫生證明他精神失常,再加上海明威和弗羅斯特等名人的奔走說項,他只被關入一家精神病院。1958年,龐德結束了12年的精神病院監禁,重返義大利居住,直至去世。主要作品有《面具》(1909)、《反擊》(1912)、《獻祭》(1916)、《休·西爾文·毛伯萊》(1920)和《詩章》(1917-1959)等。  2.艾茲拉·龐德(Ezra Pound)   1885年出生於美國愛達荷州海萊市。   21歲時獲賓夕法尼亞大學文學碩士學位。   1909年前往倫敦,與當時在文壇上頗為活躍的休姆等人結識,龐德早期從事意象派的寫作便是受這些人的影響。   1913年,弗·福林特發表著名的意象派三點綱領,在兩年後的《意象派詩選》的序言中,龐德又加了三條新原則:提倡用準確的日常語言,創造新的韻律以及自由選材。這些主張對現代自由體詩的發展起了重大的作用,而也為龐德之後改寫現代派詩作了準備。   1917年,龐德參與到溫德漢·路易斯創辦的《風暴》雜誌中,以表現力量為目的,宣揚應該改革意象派創作上的弊陋,要求那些善於寫作平淡和傷感性詩歌的詩人用有力的、有運動感的意象和節奏來創作。由於意見的相違,漸漸的龐德脫離出意象派.   1917年之後他開始了現代派的寫作。除此之外,龐德還是一個熱衷於介紹中國古典詩歌和哲學的翻譯家,經他改編並翻譯了《神州行》、《詩經》等儒家經典。  代表作品:   《神州集》(1915年)   《休·賽爾溫·莫伯利》(1920年)   《詩章》(1916-1968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災難降臨時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