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福林媽咪
-
2 # 兒科醫生葛秀英
來生長髮育門診就診的家長,最糾結的一個問題莫過於,我的孩子到底是不是晚長?應不應該現在治療,這個選擇,猶如哈姆雷特的終極發問,that is the question!
我們先看這樣一個案例
男,15歲,偏矮(158cm,P3-10),四年前發現自己陰莖較同齡人短小,一直無變聲,無出現喉結及腋毛,小學及初一學習成績中等,自初二始自覺思維變遲鈍,學習成績下降至全班倒數5名內,初三下學期輟學。身高逐年長高,無身高突增。自初二始心理自卑,性格內向,不喜歡接觸異性。參加工作4月餘,現從事車床工,平時工作表現可。
父親身高160cm,對自己何時開始發育已記憶不清,母親身高169,對於自己何時出現月經初潮已記憶不清。
半年複查後出現少了陰毛,且患者身高發育無遲緩,繼續觀察。一年複查,陰莖進行增大,有遺精,出現喉結及腋毛,陰毛明顯增多並呈菱形分佈。
這個孩子的診斷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是正確的,最終的發育結果也佐證了這一點。所謂的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就是我們日常常說的“晚長”。
青春期發育開始的時間以及進展速度是評價青春期發育的兩個關鍵指標,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是指指青春期啟動時間晚於同種族人群平均年齡的2.5個標準差,一般認為女孩超過13歲,男孩超過14歲,仍無性發育跡象即為青春發育延遲,另外女孩滿15歲,仍無月經初潮,以及乳房發育後5年,仍無月經初潮等也認為是青春期發育延遲了。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需要多種疾病,如低促性腺激素性青春發育延遲、Kallmann綜合徵、特發性垂體多激素缺乏、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特納綜合徵、單純性腺發育不良、Klinefelter綜合徵等等進行鑑別診斷。如果排除後不是這些“病理性”的疾病,只是體質性的,一般不需要治療,將來會有自主發育。
晚長是一個比較常見的造成矮小的原因,我查閱了一些矮小病因的流行病學文獻。相對樣本量較大的有:臺灣655例-2SD矮身材學生病因分析結果,體質性發育延遲佔比為37.4%。(Acta Pediatr Taiwan 2002;43:340-344)國內有篇文獻,1038例矮小症病因及治療研究結果顯示,青春期發育延遲85例,佔8.2%(吳謹等,中國婦幼保健2008, 23(7):947-949 )差異還是比較大,姑且從平均值來粗估,大約20%左右,臨床中我的體會也大約這個比例。
好吧,上面的內容有些過於專業了,可能對非專業的家長來說閱讀會有些困難,我們來解讀一下。
晚長是一種現象,而且不是一種簡單的現象,即使到了十四五歲不發育,需要排查疾病原因的時候,仍然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我們醫學上目前無法在孩子尚小,如女孩12歲以前,男孩14歲之前去準確的診斷孩子是或者不是晚長,只能懷疑,並排除其他疾病,然後觀察一下,用結果去佐證當時的判斷是否正確。臨床中見過許多自以為是晚長,但來了一看,生長潛能已經不大了,甚至骨骺閉合,驗證既往晚長的判斷是錯的,但孩子的身高已經耽誤了。
而我們目前最常遇見的問題是,孩子五六歲,八九歲不長個,已經是矮小症了,這些孩子大部分並不是體質性青春期發育延遲,未來預測身高會很矮的,但家長會固執的認為孩子是晚長!身高的落後是經年累月的,身高的追趕生長也是需要時間的。就像跑步,大家都在跑,當你落後了一圈,你可能要比別人更快的跑上十圈才能一點點追上。而且當孩子一旦進入青春期,骨齡快速進展,想追趕,時間夠嗎?等骨骺閉合了,想長高也沒有辦法了。用一個不確定的通俗概念來賭孩子的一生,我想問,是誰給你的勇氣?梁靜茹嗎?
剛才說了,我們無法在孩子尚小的時候去診斷一個孩子是否是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但我們會根據一些病史問診、包括父母有沒有晚長史等,並做一些相關的檢查,比如看看生長激素是否缺乏,骨齡的情況什麼樣,有沒有其他的器質性病因等,來排除其他的造成矮小的病因,然後依據經驗,結合家長的意願,決定是否治療,還是觀察。是否晚長以及如何幹預,是一種臨床決策,而不是家長的主觀願望。
另外,如果診斷下來,懷疑是晚長,也要做好和孩子的溝通,解除孩子的心理壓力,並且定期複診,根據孩子的情況及變化來調整策略,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文章開頭提到的例子,這個孩子最終確定是晚長,但看整個治療史,我們可以看到,矮身材及性不發育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導致出現了自卑、內向以及輟學。如果家長能夠更早發現這個問題並給予干預和心理疏導,這樣的情況可能就會避免。
所以,對於矮身材,治,還是不治?To be,or not to be?這是個問題,但答案來自於規範的檢查診斷和充分的醫患溝通。願每個孩子都能健康的長高,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和健全的心理。
回覆列表
有時候,就是他們錯誤的判斷,誤把孩子的晚長當成是矮小,給孩子補充過量的營養品,結果造成孩子營養過剩,反倒阻礙了孩子正常的長高過程。
其實,想要分辨孩子是“矮小”還是“晚長”,爸爸媽媽可以從兩方面來判斷。
1、根據爸媽身高來初步判斷
孩子的身高,很大程度遺傳自爸爸媽媽,通常來說,男孩的身高是爸爸媽媽身高(釐米單位)總和再加上13釐米的一半,而女孩的身高是爸媽身高(釐米單位)總和減去13釐米的一半。
當然,這只是一個可參考性的數值,畢竟孩子在後天的成長過程中,也是很有可能突破遺傳基因,出現逆襲的。
2、以孩子的骨齡來判斷
孩子年齡在增長的同時,他們的骨骼也會呈現出一定的“年齡”。
骨齡評估可以較為準確地反映出孩子成長髮育的現狀以及骨骼的成熟度,是很科學的參考資料。
在評估骨齡的時候,醫生會特別關注“骨骺線”。這是因為,骨骺線的閉合狀態是孩子能否再成長的關鍵。如果孩子的骨骺線閉合情況不符合孩子現有的年齡,出現閉合或者是將要閉合的情況,那孩子就可能是矮小,如果孩子在本年齡段的骨骺線沒有閉合的趨勢,那就說明孩子以後還會有再長高的可能性,爸媽不用太擔心。
如果孩子真的就是骨骺線已經閉合,處於個子矮小的情況,那再給孩子補充任何營養品都是徒勞。
所以,在孩子骨骺線閉合前,飲食上多讓孩子食用能促進骨骼成長的食物,多做一些彈跳類運動,這些都能很好的幫助孩子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