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選擇定位基準是制訂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和進行夾具設計的關鍵。定位基準分為精基準和粗基準。在起始工序中,只能選用未經加上過的毛坯表面作為定位基準,這種基準稱為粗基準。用加工過的表面所作的定位基準稱為精基準。. 在設計工藝規程的過程中,當根據零件工作圖先選擇精基準、後選粗基準。結合整個工藝過程要進行統一考慮,先行工序要為後續工序創造條件。 選擇精基準應掌握五個原則:. (l)基準重合原則. 以設計基準為定位基準,避免基準不重合誤差,. 調整法加工零件時,如果基準不重合將出現基準不重合誤差。. 所謂調整法,是在預先調整好刀具與機床的相對位置,並在一批零件的加工過程中保持這種相對位置的加工方法。與之相對應的是試切法加工,. 即試切一測量一調整一再試切,迴圈反覆直到零件達到尺寸要求為止。試切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下的逐個零件加工。因此請同學思考,用試切法加工時,如果基準不重合,會引起基準不重合誤差嗎?為什麼?. (2)基準統一原則. 選用統一的定位基準來加工工件上的各個加工表面。以避免基準的轉換帶來的誤差,利於保證各表面的位置精度,簡化工藝規程,夾具設計和製造縮短生產準備週期。. 典型的基準統一原則是軸類零件、盤類零件和箱體類零件。軸的精基準為軸兩端的中心孔,齒輪是典型的盤類零件,常以中心孔及—個端面為精加工基準,而箱體類常以一個平面及平面上的兩個定位用工藝孔為精基準。. (3)自為基準原則. 當某些精加工表面要求加工餘量小而均勻時,可選擇該加工表面本身作為定位基準,以搞高加工面本身的精度和表面質量。. (4)互為基準原則. 能夠提高重要表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或使加工餘量小而均勻。. (5)保證工件定位準確、夾緊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力的原則. 二、 粗基準的選擇. 為保證某重要加工面餘量均勻,而選擇該表面作為粗基準。. 為保證工件上加工表面與不加工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和尺寸要求,而選擇不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 粗基準在同一方向只允許一次。. 應保證定位準確、夾緊可靠,夾具簡單、操作方便。. 四條原則中粗基準在 “同方向只許使用一次”的原則是必須做到的。而其餘原則是有條件執行的
正確選擇定位基準是制訂機械加工工藝規程和進行夾具設計的關鍵。定位基準分為精基準和粗基準。在起始工序中,只能選用未經加上過的毛坯表面作為定位基準,這種基準稱為粗基準。用加工過的表面所作的定位基準稱為精基準。. 在設計工藝規程的過程中,當根據零件工作圖先選擇精基準、後選粗基準。結合整個工藝過程要進行統一考慮,先行工序要為後續工序創造條件。 選擇精基準應掌握五個原則:. (l)基準重合原則. 以設計基準為定位基準,避免基準不重合誤差,. 調整法加工零件時,如果基準不重合將出現基準不重合誤差。. 所謂調整法,是在預先調整好刀具與機床的相對位置,並在一批零件的加工過程中保持這種相對位置的加工方法。與之相對應的是試切法加工,. 即試切一測量一調整一再試切,迴圈反覆直到零件達到尺寸要求為止。試切法適用於單件小批生產下的逐個零件加工。因此請同學思考,用試切法加工時,如果基準不重合,會引起基準不重合誤差嗎?為什麼?. (2)基準統一原則. 選用統一的定位基準來加工工件上的各個加工表面。以避免基準的轉換帶來的誤差,利於保證各表面的位置精度,簡化工藝規程,夾具設計和製造縮短生產準備週期。. 典型的基準統一原則是軸類零件、盤類零件和箱體類零件。軸的精基準為軸兩端的中心孔,齒輪是典型的盤類零件,常以中心孔及—個端面為精加工基準,而箱體類常以一個平面及平面上的兩個定位用工藝孔為精基準。. (3)自為基準原則. 當某些精加工表面要求加工餘量小而均勻時,可選擇該加工表面本身作為定位基準,以搞高加工面本身的精度和表面質量。. (4)互為基準原則. 能夠提高重要表面間的相互位置精度,或使加工餘量小而均勻。. (5)保證工件定位準確、夾緊安全可靠、操作方便、省力的原則. 二、 粗基準的選擇. 為保證某重要加工面餘量均勻,而選擇該表面作為粗基準。. 為保證工件上加工表面與不加工表面之間的相互位置和尺寸要求,而選擇不加工表面作為粗基準。. 粗基準在同一方向只允許一次。. 應保證定位準確、夾緊可靠,夾具簡單、操作方便。. 四條原則中粗基準在 “同方向只許使用一次”的原則是必須做到的。而其餘原則是有條件執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