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趨勢順勢

    郭嘉從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十大方面,向曹操列出了袁紹有十敗,而曹操卻有十勝。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軍與袁紹軍在官渡(今河南中牟東北)展開戰略大決戰。最後曹操奇襲袁軍在烏巢的糧倉(今河南封丘西),繼而擊潰袁軍主力。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佔據河南,迎漢獻帝,遷都許縣,自始挾天子以令諸侯(“奉天子而徵四方”),威勢大增。

    建安四年(199年),袁紹戰勝公孫瓚後,據幽州、冀州、青州、幷州,盡有河北之地,意欲繼續揮師向南以逐鹿中原。

    這樣,當時在華北兩個實力最強大的政治軍事集團,進行決戰勢所難免。

    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紹挑選精兵十萬,戰馬萬匹,企圖南下進攻許都消滅曹操,官渡之戰拉開了序幕。袁曹兩家的決戰,一觸即發。

    戰前,袁紹兵多糧多,袁紹的統治核心——冀州,在漢末三國時期,“冀州民人殷盛,兵糧優足”。

    曹操則是處於四戰之地,除了北方的袁紹,關中諸將尚在觀望,南邊劉表、張繡不肯降服,江東的“小霸王”孫策亦蠢蠢欲動,即使是暫時依附的劉備也和曹操貌合神離。

    儘管如此,當時的一些有識之士,主要以曹操的兩個重要謀士荀彧、郭嘉,都向曹操分析了雙方的優劣。

    特別是郭嘉,他從道、義、治、度、謀、德、仁、明、文、武十大方面,向曹操列出了袁紹有十敗,而曹操卻有十勝。

    郭嘉說: “在我看來,袁紹有十敗,您有十勝,袁紹雖然兵強,但也不會有什麼作為。袁紹繁文縟節多過;而您不拘小節,此道勝一也。

    袁紹師出無名;而您奉天子令諸侯,此義勝二也。

    東漢政策過於寬容,袁紹以寬治寬,士卒凝聚力差;而您大力治軍,上下一心,此治勝三也。

    袁紹表面寬容內心狹隘,不相信他所用之人,擔任要職的都是他的親屬;而您容易相處,內心機敏,用人不疑,唯才是舉,不問親疏,此度勝四也。

    袁紹喜歡算計卻少決斷,經常錯失機會;而您當機立斷,隨機應變,此謀勝五也。

    袁紹自詡四世三公,沽名釣譽,善於諂媚圖虛名者多歸附於他;而您以誠待人,開誠佈公,不愛虛名,行事簡約,為屬下做出了榜樣,獎勵有功之臣毫不吝嗇,忠誠且有真才實學之人都被重用,此德勝六也。

    袁紹看見貧窮之人就面露憐憫之色,看不到的就不管,這就是所謂的婦人之仁;而您時常忽略小事,但恩澤四海,即使看不到的地方,也會考慮周全,此仁勝七也。

    袁紹的部下爭權奪利,互相誣陷;而您管理屬下方法得當,慢慢影響屬下,此明勝八也。

    袁紹是非不分;而您對正確的禮遇有加,對錯誤的繩之以法,此文勝九也。

    袁紹喜歡虛張聲勢,不懂兵法;而您以少勝多,運兵入神,士卒敬畏您,敵人害怕您,此武勝十也。”

    荀彧與郭嘉的看法堅定了曹操的信念,以至於曹操與劉備“煮酒論英雄”時認為: “本初之徒,不足數也。”

    官渡之戰經過一年多的對峙,最終以曹操的全面勝利而告結束。曹操以兩萬左右的兵力,出奇制勝,擊破袁紹十萬大軍。

    “官渡之戰”成為中國歷史上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曹操以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氣,寫下了他軍事生涯最輝煌的一頁。建安七年(202年),袁紹因兵敗憂鬱而死,曹操乘機徹底擊滅了袁氏軍事集團,為自己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全新賓士A級趕潮流加了個尾巴,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