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的低鉀原因得等下一步的醫學判定,但死亡原因肯定跟低鉀有關,而至於醫院負多少責任,也交給醫學判定!
作為一線值班醫生看到這個病例,挺感慨的,這進展速度太快,太快了,真的防不勝防!
讓我們覆盤一下,如果當天你是值班醫生,你怎麼才會避免這個事情出現!
第一點,術後補液,當天常規會給2000左右補液,就算全加氯化鉀,也就只能加60ml,也就是6g,更何況他術前沒有低鉀的話,一般情況下不會這麼幹的;
第二點,術後回來有沒有急查血,新聞中沒有給,如果有,可能更及時發現,更早發現低鉀;
第三點,當發現手腳無力等不適的時候,值班醫生開了急查血,這個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第四點,補鉀的方式,當發現低鉀危急值的時候,立即給予了微量泵補鉀,這應該是補鉀最快的方式了,換做我,可能還會叫病人多一個口服補鉀!
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快的低鉀,如果我們不是先知者,到第三點那個時候,這個值班醫生已經處理的夠好了,最有可能被詬病的可能是第二點。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低鉀的原因:
鉀攝入不足:當天沒吃飯,補液沒給的話,可能真的會不足,但不會進展如此之快;
鉀丟失過多:尿量情況如何(沒有提及)、嘔吐?(沒有提及)
一些引起低鉀的疾病:低鉀性週期性麻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腎動脈狹窄、Bartter綜合徵、腎素瘤)、庫欣綜合徵、11-或17- 羥化酶缺乏症等等(這一條的機率最大,但這些除非患者術前知道,有告知相關病史,不然術前是沒有人去查這些的,何況術前鉀是好的)
再回顧一下補鉀:
369原則
輕度,血清鉀 3.0~3.5 mmol/L,用氯化鉀補大概要 8 g
中度,血清鉀 2.5~3.0 mmol/L,用氯化鉀大概要 24 g
重度,血清鉀 2.0~2.5 mmol/L,用氯化鉀 大概要40 g
而新聞中患者1.4,太難了!!!
補鉀途徑:口服,靜脈點滴(每500ml可加1.5g),靜脈泵入(氯化鉀 0.74 g/h~3 g/h(極量))
所以,好難,及時你去覆盤整個過程,你可能都很難避免整個事件的發生,這就是當今醫學的無奈。
當然希望司法公正判定,給死者及家屬一個公道,畢竟培養到博士真的好不容易,剛要反饋家庭的時候!
患者的低鉀原因得等下一步的醫學判定,但死亡原因肯定跟低鉀有關,而至於醫院負多少責任,也交給醫學判定!
作為一線值班醫生看到這個病例,挺感慨的,這進展速度太快,太快了,真的防不勝防!
讓我們覆盤一下,如果當天你是值班醫生,你怎麼才會避免這個事情出現!
第一點,術後補液,當天常規會給2000左右補液,就算全加氯化鉀,也就只能加60ml,也就是6g,更何況他術前沒有低鉀的話,一般情況下不會這麼幹的;
第二點,術後回來有沒有急查血,新聞中沒有給,如果有,可能更及時發現,更早發現低鉀;
第三點,當發現手腳無力等不適的時候,值班醫生開了急查血,這個做法,是值得肯定的;
第四點,補鉀的方式,當發現低鉀危急值的時候,立即給予了微量泵補鉀,這應該是補鉀最快的方式了,換做我,可能還會叫病人多一個口服補鉀!
這麼短的時間,這麼快的低鉀,如果我們不是先知者,到第三點那個時候,這個值班醫生已經處理的夠好了,最有可能被詬病的可能是第二點。
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低鉀的原因:
鉀攝入不足:當天沒吃飯,補液沒給的話,可能真的會不足,但不會進展如此之快;
鉀丟失過多:尿量情況如何(沒有提及)、嘔吐?(沒有提及)
一些引起低鉀的疾病:低鉀性週期性麻痺,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症、繼發性醛固酮增多症(腎動脈狹窄、Bartter綜合徵、腎素瘤)、庫欣綜合徵、11-或17- 羥化酶缺乏症等等(這一條的機率最大,但這些除非患者術前知道,有告知相關病史,不然術前是沒有人去查這些的,何況術前鉀是好的)
再回顧一下補鉀:
369原則
輕度,血清鉀 3.0~3.5 mmol/L,用氯化鉀補大概要 8 g
中度,血清鉀 2.5~3.0 mmol/L,用氯化鉀大概要 24 g
重度,血清鉀 2.0~2.5 mmol/L,用氯化鉀 大概要40 g
而新聞中患者1.4,太難了!!!
補鉀途徑:口服,靜脈點滴(每500ml可加1.5g),靜脈泵入(氯化鉀 0.74 g/h~3 g/h(極量))
所以,好難,及時你去覆盤整個過程,你可能都很難避免整個事件的發生,這就是當今醫學的無奈。
當然希望司法公正判定,給死者及家屬一個公道,畢竟培養到博士真的好不容易,剛要反饋家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