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
回覆列表
  • 1 # yuan20002000

    方凳

    東漢末年,西北民族進人中原,從而輸人了方凳這種高型坐具。一般用普通木材製作,也有用紫檀木、花梨木、紅木、楠木等高階木材製作的。它的坐面尺寸不等,樣式也多樣化,最大的約兩尺見方,最小的約一尺見方。它可以與方几、方桌相配合,在室內陳設僅次於椅子,十分重要。明代的方凳發展較大,或一色木製,或大理石心,還有絲繩藤皮編織軟心,四足及邊框寬厚穩妥,夏日不用凳套尤其清涼宜人。硬木大方凳多半光素,稜角圓潤平滑,或有邊框四足略作竹節紋的。清代時方凳的花樣更加齊全,並由鑲玉、包鑲文竹等裝飾,士曾添了幾許華麗,不失為古典傢俱的上品。

    圓凳

    又稱為圓機,是一種機和墩相結合的高型坐具,沒有靠背。其做法與一般方凳相似,已帶束腰的佔大多數。一般都製作精巧,選用較好的木料製成,也有用粗木製作的,但並不普遍。圓凳的腿足有方足和圓足兩種,方足的多做出內翻馬蹄、羅鍋帳或貼地託泥等式樣,凳面、橫帳等也都採用方邊、方料;圓足的則以圓取勢,邊稜、帳柱至花牙等皆求圓潤流暢。明代的圓凳體積大且從上至下的弧度較大,造型略顯敦實,三足、四足、五足甚至更多足的都有,一般有束腰,凳面有圓形、海棠式或梅花式等。清代的圓凳較瘦高,無束腰圓凳都採用腿的頂端作樺,直接承託凳面的做法;有束腰圓凳則主要靠束腰和牙板承託凳面。民國時期的圓凳趨於低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其爹否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