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305050034042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冉有曰:“夫子為衛君乎?”子貢曰:“諾,吾將問之。”入,曰:“伯夷、叔齊何人也?”曰:“古之賢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為也。”

    解:

    冉有問:“夫子會幫衛國國君嗎?”子貢說:“嗯,我將去問他。”進去,問:“伯夷、叔齊是怎樣的人啊?”說:“古代的賢人啊。”問:“怨恨嗎?”說:“求仁而得到仁,又何來怨恨?”出來,說:“夫子不幫衛君啊。”

    讀:

    讀這一章,首先要大概地瞭解一下當時衛國的形勢。

    衛國在國君輒即位後,他的父親還在與他爭奪王位,而當時孔子恰在衛國,所以冉有有這一問,但他又不便直接詢問孔子,因此在私下向子貢詢問。

    可巧的是這樣的事又恰好與伯夷、叔齊兩兄弟的讓位形成了對照。因此子貢便拿伯夷、叔齊的事來向孔子探詢,而孔子的回答,讓子貢明確了夫子的立場,所以子貢非常肯定地對冉有說:“夫子是不會幫衛君的啊。”

    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到,孔子對事情的判斷基本上是基於“仁”與“禮”,對合禮,合仁的事就去行之,否則就反對。

    對於重大的事情,孔子的取捨完全沒有權力與利益的考慮,也就是不以自己的進退為依據,而完全考慮怎麼樣來符合這個“仁”與“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通訊的表達方式和語言方面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