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心諮師療愈師曉希
-
2 # 心理健康教師阿楠
家長要走進孩子心理
1.要做個有前瞻性的家長,家長要善於把孩子的發展中的問題預測到,提前預設並準備應對,當發生問題,你解決得好,孩子就會感受到你的強大。
2.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與孩子同甘苦共患難,始終和孩子保持在同一頻道上,想孩子所想,樂孩子所樂,與孩子有共同話題,孩子願意向你敞開心扉,你就會摸準孩子發展軌跡,走進孩子內心。
3.家長要做個積極上進的家長,始終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給孩子正能量,給孩子支援,給孩子鼓舞,孩子能感受來自家長的力量,燃起生活的信心。
4.家長要做個學習型家長,這樣才能在思想上和孩子保持一致。做個學習型的家長,是一種態度,是進取和上進,是對於孩子最好的教育,也是為孩子創造的一種軟學習氛圍。家長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家長的學習進步,受益的不僅僅是家長自己,也將會推動學校教育的大進步。
5.學會傾聽孩子的心理,關注孩子的需要,要細緻深入地瞭解孩子,關注孩子的需要。不僅僅是從語言上,還要從他們日常的行為中去感受孩子的內在需要、潛在需要。並尊重孩子的看法。孩子也是一個話語主體。在和孩子交談的時候,不要只顧表達自己的想法,還要認真對待和尊重孩子的看法,並與孩子進行良性的互動。
-
3 # 生活來點心理學
美國一位心理學教授用3年的時間,研究了兩萬名青少年,研究發現:能夠把日常生活的事情經常向父母傾訴的青少年,較少出現學習成績欠佳或染上吸毒、酗酒等惡習的現象;多數的事實是,孩子滿11歲之前,通常什麼都跟父母說,父母總是他們最先想到的傾訴物件。但是從十二三歲到成年的那幾年裡,情況會變得完全相反,他們會先去找朋友傾訴,然後也許是老師或輔導員,最後才輪得上自己父母。同時,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感覺到,他們已經很難跟10幾歲的子女進行足夠的溝通。通過眾多教育專家的研究和為人父母者的實踐證明,以下六種方法是幫助父母消除與子女之間隔閡的好辦法。
1、 做一個好聽眾
隨著年齡的增大,許多青少年認為坐下來同父母細訴衷腸是一件很彆扭的事。而對於父母來說,必須設法讓子女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要讓家裡時時有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談,自然會來找你。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辦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並做一個好聽眾,而晚飯是全家共聚的好機會。可惜這一點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視。同時,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飯。父母如果每天晚飯時肯留心聽兒女說話,會讓兒女覺得自己受重視,而創造這樣的“聆聽氣氛”會很有效。
2、學會與子女平行交談
用平行交談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兒女談話往往能引起熱烈的反應。所謂平行交談,即父母與子女一起從事一些普通活動時進行交談,但重點要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著。這種談話方式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而對父母來說尤其如此。幾乎從事任何活動都能得到這種相處的機會,例如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或進行體育活動。一位父親就很會利用這樣的機會:“我常常和14歲的兒子在清晨打羽毛球,那時候我們往往談起某位老師或學校裡發生的某件事情,但都只是隨便聊聊,不是嚴肅的討論。我發現兒子很喜歡這種形式的談話,從這種活動中我也較好地瞭解到兒子的情況。”
3、 只做顧問不做“指導員”
有時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很好,孩子們也不喜歡,因為他們需要的不是“指導員”,而是顧問——只會細心地聆聽,協助他們做出抉擇,不是插手來干預他們的事情而是建議他們改弦更張。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預、批評,孩子不喜歡別人指出他們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更不需要別人教他們如何走出困境。父母應該協助子女仔細檢討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絕的解決方法。
4、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覺到自己的生活並非完全由父母來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儘量不要擅入他們的房間,不要讓他們覺得只有跑到外面才會有這樣的空間。一位家長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說:“孩子的房間裡常常擠滿了他的朋友,他們或談天說地,或吃東西,或玩電子遊戲,雖然經常吵吵嚷嚷,但我覺得這並不要緊,因為只要孩子沒有變壞,很安全就行了。”
當代的青少年越來越渴求有自己的私生活,他們往往因此變得感情冷淡、喜歡獨處,不肯與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被十幾歲的孩子避開或推開會感到很難過,其實這是青春期子女正常的表現,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儘管孩子想避開父母,卻不希望父母也這樣對待他們。
5、 把要說的話寫下來
很多專家建議,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說或可能不中聽的話寫下來。因為把話寫下來,你的話就會顯得很有分量,一般人會認為白紙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有一位美國的母親發現她14歲的女兒已經開始同男孩子約會了,她想向女兒強調性愛可能引起的危險後果,但是每次剛剛開口,女兒就不耐煩地說:“這些我早就知道了。”於是這位母親就寫了封信給女兒,她在信中細說了她的憂慮,還說她知道自己不能對女兒凡事都要過問,然後她把信放在了女兒的床上。女兒一直沒有表示收到過這封信,直到三年後的一天,母女倆正在廚房裡忙著,女兒突然開口說道,她正在等待那個人的出現,因為“那封信影響了我”。
6、不要無所不問
青少年通常不會把很多有關自己的事告訴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你應該把孩子告訴你的任何事情都視為禮物,加以珍視。曾有一位身為人母的同事,有一天她15歲的女兒回家後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沒有告訴她原因。於是她陪女兒坐在沙發上摟著她,過了一會兒,女兒就走出房間不哭了。那位母親始終不知道女兒為什麼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兒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提問而是慰藉。幾年後母女倆談起這件事時,女兒已經記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說她記得當時母親在她身邊,而對女兒來說,母親在身邊才是最為重要的。
對剛剛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進行教育,是一個需要不斷與之進行對話的過程,要不斷地重新調整與孩子間的關係,要進行坦率的溝通。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這樣一個引導者:一個成熟而明白事理、在他們需要幫助時,能夠立即伸出雙手援助的人。而對於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來說,看著自己的兒女慢慢地成長,並且漸漸地瞭解他們自己,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這就是最大的安慰
-
4 # CoCo看世界
其實每個家長都希望走進孩子的心裡,瞭解孩子的所有心裡活動,也希望孩子能跟自己無話不談,就像朋友一樣相處。
可是隨著孩子越來越長大,就不願意把所以的事情都告訴父母,甚至有的父母跟孩子還會產生隔閡,或者孩子越來越叛逆,這個時候我們就特別想要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就面臨怎麼才能走進孩子的心裡。
其實我們想要走進孩子的心裡,很簡單!就要拋開所有作為家長覺得應該有的技巧,來以他這個年齡段思考問題的方式來交流,平等的朋友身份去交談。
然後就是真誠,想要貼近孩子心靈的關鍵就是真誠,
真誠的跟孩子聊聊,談論你的對各種事情的看法,你工作和生活的難處,你遇到的高興的事。真誠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關心他,理解他。在孩子面前,你是一個真誠的,活生生的,有溫度的人,孩子自然會願意與你親近。然後他還可能把你當成無話不談的朋友。
-
5 # 悟空悟道分享者
,蹲下來,抱起她,陪她玩,我們大人要先明心,每天都對她真誠,做人的德行自然影響她,小孩的世界是單純的,你對她好,走進她的心裡只是早晚的事情
-
6 # 超識心理學
孩子是父母的影印件,要多陪伴孩子,平時跟孩子一起多讀書,多聊天,通過故事去引導孩子,用舉例說明的方式去給孩子講道理。
-
7 # 躍躍2829
不要試圖走進孩子的心裡,因為你走不進去,更不要投其所好,那樣只會害了他,嚴寬結合。原則問題,一次就要治服他。有些孩子可以講道理,但更多的孩子還是要打。做一個身先力行的好父母,讓孩子願意,特想學你,這樣就可以了。
-
8 # 愛國愛家愛親人
我們願意跟隨誰說心裡話?朋友,甚至不能跟父母親兄弟說的話,可以跟閨蜜說。跟孩子做朋友,推心置腹。給孩子做榜樣。行為不虛假。為人誠實,在孩子心的定位,我的父母是誠實的。正直的,友好的。有了朋友般推心置腹,當然父母要把握分寸。善意引導。
-
9 # 浪漫女人
家長要有耐心,有禮貌的說話,學會和孩子談心,溝通,探討一下人生,最少每個月溝通一回,瞭解孩子學習,生活,社交情況,指引不強迫孩子
-
10 # stone8265132
跟孩子建立平行的好朋友關係,而不是上下級關係。平時多跟孩子跟好朋友一樣溝通互動,打成一片,切忌不要在孩子面前總是拉著個臉,讓孩子喜歡跟你聊天
-
11 # 父母加油站
每個家長都想走進孩子的心裡,拋開所有的技巧,貼近孩子心靈的關鍵就是真誠。
真誠的跟孩子聊聊,談論你的對各種事情的看法,你工作和生活的難處,你遇到的高興的事。真誠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關心他,理解他。在孩子面前,你是一個真誠的,活生生的,有溫度的人,孩子自然會願意與你親近。
不能指望跟孩子聊一次,孩子就向我們敞開心扉。事情都是循序漸進的。特別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都是超級敏感的小動物。
最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千萬不要時時都想糾正孩子的觀點。孩子才說兩句話,父母馬上說,哎,你這個想法不對,你應該怎麼怎麼樣……
和孩子交朋友,關鍵就在於朋友兩個字。我們自己和好友聊天的時候,也希望朋友是理解我們,支援我們,而不是時刻來居高臨下教育我們,糾正我們。
最後提醒一點,走進孩子的心靈,父母要調整自己的期望值。
就算是世界上最好的親子關係,也會互相在心靈上有自己的自留地。家長可以靠近孩子的心靈,但孩子的心靈不會讓你一覽無遺。
-
12 # 心理諮詢師小哎在這裡
這確實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
孩子在一個家庭中往往是被動的,弱勢的,他們只能被動地去接受結果
從心理上講,他們一般會有以下幾種心理:無力感;缺乏安全感;自卑感。
想幫孩子,不用急於走進他的心裡,就像一個受傷的小動物,他既渴望關愛又很害怕,所以慢慢來,可以先從上面幾個心理上進行慢慢地修復:
可以增加孩子的可掌控感,讓他擁有一點自己完全可以作主的範圍,讓他體會到他也能夠掌握一部分事物。對於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分給他一點自主權,告訴他可以自己做決定,而且他的決定會得到其他人的尊重。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孩子需要穩定,穩定的環境能帶給他安全感。而這些需要家長和老師的配合,在孩子表現出沒有安全感的時候,儘量減少變動。同時,慢慢增加孩子一個概念,“知道變化的普遍性”,變不代表完結,變也不代表毀滅。增加孩子的價值感。孩子很容易把父母的吵架怪到自己身上,他們會覺得自己是不是多餘了。而這種情況下,孩子很容易自卑。就像失去能量的奧特曼,我們可以慢慢地跟他把正能量補上。但同時,還要讓他知道自己值得愛,自己要愛惜自己。孩子最需要的是無條件的愛,愛孩子本身。給他,他就可以成長。
-
13 # 楊花榆莢
家長如蚌,孩子如珍珠,有一段黑暗的摸索期,這是人人直面的問題,幾點建議:
1.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禮物,是為提高我們境界前製造恐懼而來,那麼,就接受這個挑戰,每個人都有性格缺陷,這是常態。
勇敢的孩子,易急於求成,剛愎自用,但開朗,自信,善交際,義字當頭。這種孩子要反面教材教育,知道人性的陰暗面,防微杜漸,知果而不種因。與他談論當下發生的壞人壞事與他辯,辯則明,利用他的好奇心和好勝心,保護他的安全感不缺失。
好靜不積極的孩子,易多謀,自私,但做事認真,有擔當,專注。這種孩子要多參加消耗體力的運動,如跆拳道,乒兵球,藍球,懂合作,會交友,才會做人,隨時洩情。
萬物分陰陽,陰陽平和,生機現,在消長中成長,尊重他們的興趣。在同齡中學會成長,我們只是欣賞和引領,有困難陪他,愛他,心燈暗了,就助燃,把自己當石頭,墊在孩子腳下,成為進步階梯,而不是,讓他背在背上監督他,壓制他。
茶要酌半杯,滿為欺人,酒要酌一杯,半杯是自欺。孩子是茶,家長是酒,濃淡總相宜。
-
14 # 一介書生945
無論是認為學校教育重要,還是認為家庭教育重要,但不可迴避的一條就是所有的孩子們都離不開家庭,而所有的家長們也都不會離不開孩子,家庭內部子女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如果不和諧的話,孩子的學習環境便無法得到保證,而如果父母和子女的觀念不能保持一致的話,就算是孩子學習好,未來也可能因為和父母的觀點不一致,而遭到父母的經濟制裁。
很多人把父母和子女之間產生矛盾的原因,歸咎於兩個字【代溝】;但在書生看來,簡單的把兩代人之間的觀念不同歸咎於代溝是推卸責任的一種行為,因為事實上就算是同齡人之間,包括作為一家子的夫妻之間,也會產生觀念不一致的問題。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子女們不願意聽父母話的情況越來越嚴重,這應該說和獨生子女有很大的關係,但且也正好暴露了父母們在教育子女上存在的問題。
不管父母抱著什麼樣的教育觀念,就算是再心疼孩子的父母,如果子女一而再再而三的不願意聽話,家長也肯定高興不起來。
想要讓孩子聽話,父母就要從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上入手,不能一味的謙讓著孩子,但是也不能一直採用強硬的態度和孩子對抗,而想要改變孩子,想要讓孩子聽話,最簡單的做法就是先認同孩子的觀念,然後再提出父母的建議。
在現實中,和孩子經常吵架的父母,或者說是讓孩子不太服氣的家長,就是那種比較霸權的家長,當孩子從學校回來,想說點什麼事的時候,他們或者覺得孩子說的事兒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兒,或者是覺得孩子不應該斤斤計較,缺少耐心,不給孩子講話的機會;其實很多時候,孩子只是想把心中的事說一說,父母只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就行了,說完之後,孩子其實也就沒事了;可是父母連說話的機會都不給孩子,發現孩子還可能受到父母的責罵,結果回到家裡不僅沒把氣放掉,還讓父母又給打了點氣。
本來是一個小氣球,回到家裡變成了一個更大的氣球,這大氣球又怎麼能學習的進去呢?
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回家之後把氣放掉,或者說是給孩子提供一個放氣的場所,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理解他的。
在孩子的父母產生好感的基礎上,父母再對孩子加以引導,這個引導可以是當下,也可以是過後幾天或者是幾十天。
而作為父母還需要堅持的一個,就是要堅信滴水石穿,對孩子的改變一定要有耐心,對建立和子女良好的關係也一定要有耐心,不要覺得經過兩個月三個月,沒有看到效果,就覺得孩子無可救藥或者是認為方法無效,既然改變一個人的看法,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兒,想要讓子女認同父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兒。
如果只是一味地聽孩子的話,結果就是孩子沒必要聽家長的話;因為孩子不聽話也能得到他要的結果,自然就不會聽父母的話了;而如果父母總也不願意聽孩子的話,本來孩子就有逆反心理,在這種狀況下,孩子自然就更不願意聽父母的話了。
所以,想要建立父母和子女之間良好的關係,父母就要先認同子女的看法,建立起同理心;然後再提出自己的建議,而父母提的建議,在實踐中證明是有效之後,在子女的心中,父母的形象也就會慢慢的高大起來,父母的話也就會慢慢的得到子女的認可,然後就可以建立起相互的信任關係。
-
15 # 5分鐘心理
家長如何走進一個孩子心理?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幫助孩子?
家長如何走進一個孩子心理?這本身就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家長,你不用走進孩子的心理,你已經就存在於孩子的心理當中。當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就是孩子的保護神,因為孩子的生存所需,一切都需要你的供給,這時候你在孩子的心裡是至高無上的,也可以說無人能夠代替。當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你在孩子的心裡的分量,換句話說,也就是你在孩子心裡的地位是一個什麼樣的,這是你應該考慮的。因為孩子隨著認識的不斷變化和認知的不斷成熟,對家長在自己心裡所存在的分量和地位肯定是有變化的。
心理學和其他科學一樣都是相對性的,所以我所說的也是相對性的,如果是一個親生的孩子,你沒有必要產生是否能夠走進孩子心裡這樣的顧慮,應該考慮的是,你在孩子心中的是一個什麼形象,也可以說是什麼樣的一個地位,這是非常重要的。但如果孩子不是你親生的,你同樣也沒有必要有走進孩子心裡這樣的顧慮,因為沒有血緣關係,你走進孩子心裡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說你感覺到你走進孩子的心裡了,那也是表象,孩子內心所體現出的真實景象,你根本就不瞭解。
不論是親生的,還是撫養的,這是一個血緣關係上的差別,而不是情感上的差別,從血緣關係上論述,家長應該能夠認識到這點,如果不是親生的,實話實說也就是你1000%的努力,你也很難融入到孩子的心裡,不是孩子不盡人情,而是情感之中所連帶的血緣關係就是這麼無情,可能你感覺到,不是你親生的孩子,你給他一切的幫助他都接納了,你可能就認為你已經走進孩子的心裡,你這樣更是錯誤的認識,因為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所需要的幫助太多了,你所幫助的只是孩子的需求罷了。
你撫養一個不是你親生的孩子,你盡了努力,也盡了責任,但你很難達到走到他心裡的目的,還是一句實話,他能夠接納你就已經很不錯了,如果孩子還小,這時候你賦予他更多的幫助,可能從情感上能壓縮你們之間的距離,但是當孩子逐漸的長大以後,你在他心裡的位置是否重要,是否還像以前那樣得到他的需求,這就要看孩子自身的獨立性或者是能力的體現了,其實再婚的家庭去撫養家庭中的前妻或者前夫所留下的孩子,不要過多的考慮如何自去走進孩子的心裡,考慮能夠給孩子提供什麼樣的幫助與支援,來拉近你們的感情距離,讓孩子接納你,並能達成心理上的認同,這就很不錯了。
其實不論是親生的還是撫養的孩子心理都有父母的位置性的情感,而這位置性的情感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會逐步的淡化,這也是家長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逐步能夠感覺到的,尤其是在孩子叛逆期到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孩子能夠顯示他的獨立性,而不聽從家長的,這是孩子成長過程當中必定的一個過渡期,因為他們覺得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可以獨立了,所以對家長的一些指手畫腳的行為體現不予理睬,這是一個現實性的問題,也是我們許多家長不能夠理解的,因為孩子在家長面前永遠是孩子,似乎是長不大的一個孩子,而孩子認為自己長大了,已經成人了,這就與家長的思維產生了矛盾,所以就出現了家長認為的叛逆期。
因此,不論是親生的還是撫養的孩子,只要家長問心無愧的做到,自己家長應該盡的職責和義務,孩子有自己的認識,尤其是在認知上逐漸成熟的階段當中,他會分辨出簡單的是非曲折,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當中必須經歷的過程,也是我們家長該放手的時候必須放手的一個行為體現,教育孩子是家長的責任,而教育的環境是由於家長能力所付出而造就的,那麼是一個什麼樣的環境就應該尊重現實的存在,依據什麼樣的環境去教育孩子,不要懷疑孩子的能力和分辨是非的認知,只有曲折性的成長經歷,才能讓孩子在成人以後能夠面對複雜性的社會,不是你走進孩子的心裡,你就可以為孩子提供幫助,而是你所有的言行舉止對孩子會造成很大的成長過程中的影響,家長的規範性教育,以及順應成長需求上的支援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我可能比較有資格來回答,因為我物件也是一個離異帶孩子的父親,我剛開始接觸這個小朋友的時候,她不到4歲,剛開始對我也是很牴觸,曾經我也因為這個問題很苦惱,但是最後還是通過我的專業能力化解了這個問題,現在我跟這個小朋友已經相處的非常好,她每次見了我都很興奮,要拉著我玩半天,給大人準備的小禮物從來不會忘了我,有時候有些心裡話也會跟我說。
所以基於你提的這個問題,我結合自身的經驗,能夠分享的就是,這需要對孩子心理細緻的觀察和陪伴。
我們通常說的走進一個人心裡,其實就是切切實實設身處地的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幫助他把所想到但是說不出來的,以及自己甚至都沒有意識到的內心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才會讓對方感覺到你是自己人,你懂他。
而這個能力一定是建立在瞭解自己、覺察力夠高的基礎上,這樣我們對對方的內在需求才能夠敏銳的捕捉到,並且給與適當的迴應。
我也舉一下我自己的例子。
剛才提到我物件的孩子剛開始其實是對我很牴觸的,這個首先我們從心理上要能夠理解,因為一個小孩子突然媽媽不在爸爸身邊了,而換成了另一個女的在爸爸身邊,關係還很親密,小孩子內心都會有牴觸的情緒的,這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她會覺得別人佔了她媽媽的位置,也會覺得有人搶了她的爸爸。所以從這個層面我非常的理解她,剛開始也沒有強行的讓她接受我,並且對她的態度表示接納。剛開始她見了我都會瞅我,我物件有時也會說她不禮貌,我通常是不發表任何看法,只是靜靜地陪伴。
然後轉機發生在一次事故的時候。那段時間這個小朋友在我家附近一個廣場學輪滑,有一次她摔倒了,然後一直哭說胳膊疼,我物件就給我打電話,讓我去開著他的車,他在後面抱著孩子,去醫院看看。到了醫院拍完片子發現骨折了,期間孩子的爺爺奶奶也來了,後面就是要帶小朋友去急診室接骨。小朋友一直哭,說不打針不打針,一直問疼不疼。爺爺奶奶就一直說不打針,只是進去看看,不疼的。但是那天急診室進進出出的好多都是流著血的,小朋友當時是非常害怕而且顯然不相信爺爺奶奶的話,所以她一直在哭鬧。這時候我就說了句話,我說一會進去可能會有點疼,但是你要忍一下。小朋友一聽這話突然就不哭了,當時給我的感覺就是大家都在騙她,突然有個人跟她說了實話,她心裡好像放心了一樣。
然後接骨的過程確實比較揪心,因為4歲多的小孩子,首先害怕會哭鬧,當然還有確實疼,爺爺奶奶和爸爸有抱著的,有扶著胳膊的,有按著腿的,我在一邊幫醫生拿著片子。後來接好骨包紮完後出了急診室,她一個小小的人站在那裡,垂頭喪氣的。我看到就跟她說了幾句話:“剛才你表現真勇敢,雖然也在哭,但是我知道你是因為真的很疼所以在哭,哭沒有關係,我們大人很疼的時候也會哭啊,這很正常,但是你一直堅持住包紮完了,中間沒有跑掉,也沒放棄,這就是很勇敢啊。”她奶奶也在旁邊說你看阿姨都誇獎你了,說你勇敢。然後就明顯能看到她背挺直了,好像有了力量一樣。
從這件事情之後,我們的關係就緩和了。再加上後來的多接觸,有時候爺爺奶奶的過度關注會讓她有牴觸心理,而我都能及時覺察到並幫她澄清,所以她會覺得我很懂她。
其實人有情緒的時候,我們不一定非要去幫她解決或者站在她這一方去說話,就只需要看到她的情緒,並且幫她表達出來,比如你對這件事感到有點生氣,或者你對剛剛某某人對你說的話感到很委屈……等等,這樣就可以了。
最後迴歸到主題,我們對別人情緒的覺察,也是來自我們對自己情緒的細緻覺察。只有我們懂得真正的自尊自愛,才能夠真正的愛別人尊重別人,這樣才能建立起健康良好的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