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呂家弄好啦

    電晶體的發明,最早可以追溯到1929年,當時工程師利蓮費爾德就已經取得一種電晶體的專利。但是,限於當時的技術水平,製造這種器件的材料達不到足夠的純度,而使這種電晶體無法制造出來。由於電子管處理高頻訊號的效果不理想,人們就設法改進礦石收音機中所用的礦石觸鬚式檢波器。在這種檢波器裡,有一根與礦石(半導體)表面相接觸的金屬絲(像頭髮一樣細且能形成檢波接點),它既能讓訊號電流沿一個方向流動,又能阻止訊號電流朝相反方向流動。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貝爾實驗室在尋找比早期使用的方鉛礦晶體效能更好的檢波材料時,發現摻有某種極微量雜質的鍺晶體的效能不僅優於礦石晶體,而且在某些方面比電子管整流器還要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不少實驗室在有關矽和鍺材料的製造和理論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績,這就為電晶體的發明奠定了基礎。為了克服電子管的侷限性,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貝爾實驗室加緊了對固體電子器件的基礎研究。肖克萊等人決定集中研究矽、鍺等半導體材料,探討用半導體材料製作放大器件的可能性。布拉頓等人還想出有效的辦法,來實現這種放大效應。他們在發射極和基極之間輸入一個弱訊號,在集電極和基極之間的輸出端,就放大為一個強訊號了。在現代電子產品中,上述晶體三極體的放大效應得到廣泛的應用。巴丁和布拉頓最初製成的固體器件的放大倍數為50左右。不久之後,他們利用兩個靠得很近(相距0.05毫米)的觸鬚接點,來代替金箔接點,製造了“點接觸型電晶體”。1947年12月,這個世界上最早的實用半導體器件終於問世了,在首次試驗時,它能把音訊訊號放大100倍,它的外形比火柴棍短,但要粗一些。在為這種器件命名時,布拉頓想到它的電阻變換特性,即它是靠一種從“低電阻輸入”到“高電阻輸出”的轉移電流來工作的,於是取名為trans-resister(轉換電阻),後來縮寫為transister,中文譯名就是電晶體。由於點接觸型晶體管制造工藝複雜,致使許多產品出現故障,它還存在噪聲大、在功率大時難於控制、適用範圍窄等缺點。為了克服這些缺點,肖克萊提出了用一種“整流結”來代替金屬半導體接點的大膽設想。半導體研究小組又提出了這種半導體器件的工作原理。1950年,第一隻“面結型電晶體”問世了,它的效能與肖克萊原來設想的完全一致。今天的電晶體,大部分仍是這種面結型電晶體。1956年,肖克萊、巴丁、布拉頓三人因發明電晶體同時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vivoZ3和紅米note7哪個價效比更高更適合學生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