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位寶媽的自我修行

    前幾天我兒子接連兩天回來手上有傷,一開始問孩子,孩子不說.後來主動說是同學某某咬的,問他為什麼,他說搶玩具時對方咬的.當時第一反應是問他有沒有告訴老師,孩子說沒有.然後我就告訴他說,不管是什麼情況,如果被同學弄傷,第一時間要告訴老師.

    後來我也跟老師瞭解情況,老師說不知道,她也問了某某某,並讓他跟我兒子道歉,我兒子還開心地說他們仍然是朋友.

    其實,小朋友在一起,打打鬧鬧,搶玩具等再所難免,而一個班,二個老師一個阿姨,根本不可能照顧得了二三十個小朋友了,有時候發生身體上的碰觸,再所難免.儘管可以理解老師們的工作,但是看到孩子身上的傷,任何一個父母都會心疼.所以,如果發現孩子有受傷,完全可以問問老師,不是惡意欺負就行了,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在家裡有針對性地引導教育.

    當然,不管如何糾結,不管問問不老師,我覺得最主要的,還是給孩子做好引導.咱們不能欺負別人,但也不能被別人欺負,當爭執發生時,最主要的是保護好自己,特別是臉和頭,當然,我們也不能傷到別人的臉和頭,也就是提升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同時,提升孩子的表達能力,讓孩子學會與人交往的能力,學會用語言表達,學會溝通,而不是搶玩具,而不是一不合拍就動手.

  • 2 # Veeyn

    家長要重視起來,孩子總是這樣,不知還手,很明顯教育方法上出現了問題!請立即著手改善!不要讓孩子處於被動挨打的地位!這種狀態是會影響孩子一生的!

    1看情況,孩子現在已經有了動手打人是不對的這種想法。家長首先要告訴孩子,在自己被人的欺負時,還手打回去,是最為正確的做法,一則能保護自己,二則教育欺負人的孩子,下次不要在欺負別人了。一味容忍,就是在縱容犯罪。孩子的每一次忍耐,實際上也是在助長對方的惡劣習慣,讓他習慣於欺負人和作惡。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就在《開講啦》裡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她的小孫女,上幼兒園被同學欺負,李教授告訴孩子,打回去,你兩手揪住對方的耳朵,一扯,他疼了,就把你放下了。

    2告訴孩子,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要學會自我保護,不要依靠家長和老師。比如說,孩子在幼兒園的時候,家長是沒辦法保護孩子的。老師,要管幾十個小朋友,精力有限,不可能每個小朋友都照顧得到。所以,學會保護自己最可靠。如果小朋友欺負你,你要馬上還手,然後去找老師講清楚。告訴孩子,老師最喜歡自己能保護自己的孩子。

    3家長應該替孩子發聲,對老師表達你的憤怒。家長是孩子的依靠,孩子現在對於打架還手這件事,認知有錯誤,家長一定要表達出自己的不滿。讓老師嚴肅地對待這件事情。不要讓老是覺得,孩子很老實,家長也好說話,沒關係。老師以後還會忽略這個孩子,還會要求這個孩子忍耐。為什麼?憑啥?讓自己孩子在班裡受欺負?

    4除了思想上的教育,家長要教孩子一些打回去的辦法。比如李玫瑾教授所說的扯耳朵,用胳膊肘攻擊等等。平時要讓孩子多參與戶外運動,強健體質,鍛鍊身體,做一個別人不敢欺負的孩子。所有的欺負行為,都是看人下菜碟。你弱,好欺負,就有好多人欺負你。長大了也是一樣。

    總之,家長現在是要替孩子發聲,找回正義,督促孩子鍛鍊身體,教會孩子怎麼打回去。讓孩子做一個能保護自己的人。

  • 3 # 多特兒童專注力

    一則關於孩子被同學欺負了的新聞,引起了網友們的廣泛熱議:

    杭州姚先生的兒子小姚在英語培訓班被一個小朋友的媽媽打了。

    原因是小姚比較好動,用踢頭的方式欺負了班上相對內向的一個小朋友。

    對方媽媽看到後就衝上來,當眾抓著兒子的手擊打小姚,還教育兒子說“要打回去”。

    看到這則新聞時,網友幾乎一邊倒地支援這位媽媽。

    當眾拉著孩子去打另一個孩子,這種做法確實有些不妥,但告訴孩子「必要的時候,學會保護自己」卻沒有錯。

    中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在做客《開講啦》節目時,被問到“如果孩子被打,您支援他打回去嗎?”她給出了肯定回答:“肯定會啊!”

    李玫瑾教授說:“被欺負的孩子如果不打回去,那些欺負別人的熊孩子就會一而再而三的欺負別人,因為好玩。”

    沒錯!我們總是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

    但其實,在孩子受到欺負時,我們也應該告訴他:如果有人欺負你,大聲地告訴他「不可以」,如果他還繼續動手,那麼披好你的鎧甲,勇敢地「打回去」。

    當然,以上說法或許只算得上是每個父母心中美好的憧憬吧!

    有3類孩子,在他們受欺負時,如果你讓他們打回去,那麼,接下來的發展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了。

    01孩子身體協調差,打不過

    有的孩子在打回去後,眼神雖然很毒,但身體協調性不良,手無縛雞之力,盲目的揮拳,總是來不及進行躲閃,更不敢反擊。

    在與對方孩子對打時,就如同沙包,可以用“不堪一擊”來形容,也就是所謂的“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型別的孩子主要是因為在幼兒時期爬行不充分,經常被家長抱著,剝奪了孩子自由活動的機會。

    外出也都是由家長用小車推著,很少運動,長期得不到鍛鍊,軀體和四肢顯得十分笨拙,從而導致在面對還擊時總是不知所措。

    02孩子膽小,不敢打

    蟲蟲在大人眼裡是個非常膽小的孩子,他的膽小讓媽媽頭痛又心疼。只要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一嚇唬就怕的不得了,不敢直視人家眼睛,不敢說話,不知道反駁也不知道反抗,怕反抗之後被打,只能一笑而過,一個人在心裡難受。

    這型別的孩子主要跟家庭環境有一定的聯絡。

    不管孩子做什麼都會順著他,父母也會教導他不能打人。因為父母沒有教過,不知道怎麼保護自己,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膽小的性格。

    再或者父母的脾氣不好,經常會衝著孩子發火,讓孩子變得更加膽小,被別人打,也會失去判斷能力,不知道該不該還手,沒有勇氣。

    如果讓膽小的孩子執行“打回去”的命令,則就是讓他強迫自己克服內心的恐懼,去傷害另一個孩子。這樣做本身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也許比單純“被欺負”還要大。

    03孩子觸覺遲鈍,沒反應過來

    小鑫在小區玩耍時,被一個粗野的小男孩搶玩具,在小鑫護著玩具時被對方用玩具槍往頭上砸了一下,隨後小鑫腦門隆起一個腫包。

    看到自家小孩被打,小鑫媽媽心疼的要死,但孩子卻沒感覺也不會反抗,繼續玩。

    以上情況,主要是與孩子的觸覺遲鈍有關。

    觸覺遲鈍的孩子,大腦的分辨能力比較弱,孩子就會表現的缺乏自我意識,不能很好的保護自己,對於他人的碰撞接觸不太感冒,很容易出現被欺負而不自知的情況。

    對環境中一些細微的觸覺刺激很難感知到,反應很慢。

    對於觸覺遲鈍的孩子來說,家長一定要仔細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表現,一旦發現孩子有此現象,務必及時透過豐富的觸覺刺激,幫助孩子改善。

    結 語

    電影《美國狙擊手》中,在男主角小的時候,看到弟弟被人欺負,他毫不客氣地選擇了打回去。

    事後,父親告訴他:

    世界上的人可分為三類:羊、狼和牧羊犬。

    當邪惡降臨時,不懂得保護自己,這些人屬於羊;掠食者出現了,使用暴力,掠奪弱者,這些人是狼;擁有強大的攻擊力和保護羊群的天性,能和狼對抗的人,這類人是牧羊犬。

    我們家裡不需要羊。如果你變成狼,我會揍扁你。我希望你們是牧羊犬,保護好自己。

    因此,家長要告訴孩子,如果被打了,請用自己的方式勇敢地回擊,保護好自己,告訴自己也告訴對方「我不是一個軟弱的人」。

    面對這個不完美的世界,願孩子能做一隻「內心柔軟而有原則、身披鎧甲而有溫度」的牧羊犬。

    保護好自己,不進一寸,也不失一毫。

  • 4 # 最美幼兒緣7

    如果孩子長時間的在幼兒園受到傷害,我覺得作為家長應該計較,不過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和方法,避免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影響。

    首先可以看得出來孩子是比較老實內向的,所以從小班開始就受到傷害,並且不會主動告訴家長,或者是老師的教育方式,但是當家長髮現了之後,就一定要告訴自己的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方法。

    所以首先家長要做的就是和自己的孩子認真談一談,引導孩子說出他受到傷害的主要原因,如果真的只是孩子之間相互玩鬧玩造成的話,告訴孩子平時在玩的時候一定要小心,要注意保護自己,特別是受到傷害的時候要及時告訴老師。

    不然孩子受到傷害,作為媽媽是非常心疼的,其實可以看出來孩子是一個比較敦厚老實的孩子,也比較聽老師的話,因為老師說了不可以去主動打其他的小朋友,所以他一直是把這件事記在心裡,不會主動去打其他人。

    相反當其他人打他的時候,他也沒有去反擊,也沒有去告訴老師,而是選擇了原諒他們,所以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之後必定有福氣。但是也要讓孩子懂得一定的保護自我的方法,家長多在孩子面前說幾次相信孩子就會把這件事掛在心上,下次就會記住保護自己了。

    其次就一定要給孩子老師講一講了,我相信孩子的家長也跟老師說過,老師可能會說孩子之間磕磕碰碰確實是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孩子長時間在幼兒園受到傷害就不正常了。

    孩子一次兩次在幼兒園受到傷害,老師沒有觀察到,作為家長都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孩子長期在幼兒園受到抓傷,作為幼兒園老師還不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的話,就有點太過分了。

    家長可以告訴老師孩子之間打打鬧鬧是很正常,作為家長可以不計較,但是希望老師一定要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畢竟孩子長時間收到抓傷有可能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影響,所以希望老師能重視起來。

    其實主要還是在於自己的孩子,所以作為家長平時多引導孩子學會保護自我的方法,學會正當的防衛措施。

  • 5 # 匠人傳承說教育

    可以和老師溝通一下,孩子是怎麼受傷的?但是詢問老師的時候,語氣一定要柔和,不能有責備老師的意思,老師也不容易。

    如果接連受傷的話,那就要找撓人孩子家長溝通一下了。

  • 6 # 晴1024566137

    孩子身上新傷舊傷不斷,有兩種可能性,建議家長先了解清楚。

    一、孩子身上經常有傷,是你家孩子獨有,還是班裡其他孩子也經常出現,如果班裡其他孩子也有這種情況,最大的可能性是老師班級管理弱,班裡常規差,孩子就會經常發打鬧事件,受傷機率也會大很多。如果是隻有你家孩子經常受傷,家長就要考慮第二種可能性了。

    當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很多家長都會認為幼兒園是孩子兇造成的。而實際上,幼兒園雖然孩子多,但會主動攻擊小朋友,有暴力傾向的孩子,我從教十幾年,都沒見過。大多孩子的受傷原因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運動受傷,例如跑步,或者走路時沒看清楚,摔跤,這是由自身原因,或者安全隱患造成;第二種就是孩子間的矛盾,孩子年齡小,交往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有限,例如:兩個孩子在玩積木,孩子A的積木掉了,恰好孩子B也有同樣的積木,孩子A去撿積木時,孩子B以為A要搶自己的積木,於是,有些孩子會立馬哭尋求大人注意,有些孩子就會開打了。

    又例如,在排隊時,A不小心碰了一下B,B以為A欺負自己,於是,又開打了。

    建議家長先弄清楚孩子情況屬於第一種還是第二種,如果是第一種,可以轉園;如果是第二種,最好和老師溝通一下,瞭解孩子在班裡的交往、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

    學齡前的孩子都存在自我為中心的年齡特點,他們思考問題自從自身角度出發,無法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所以,我們有時知道孩子做錯,但孩子卻不認錯,其實,孩子並非不認錯,很多時候,他們根本就覺得自己沒錯。

  • 7 # 淅爸育兒記

    應該計較,必須計較。根據題主的描述,這已經不是玩的範疇,已經一年多了,這是老師的能力問題,他在推卸責任,彷彿在說:“他們只是孩子,就應該受傷,就應該打架!”到底就是老師的管理不善!

    一、偶爾打架可以,長期打架不行

    孩子之間不會有什麼太大的仇恨,打架也是確實避免不了,但這建立在偶爾的情況下!而不是一直!咱家孩子沒有攻擊性,那麼對方孩子呢?沒必要讓自己的孩子去承受別人家庭教育的失敗,去承受老師本應該負的責任。

    二、孩子不會還手

    如題主所說,孩子不會還手,因為老師教育不能打人。毫無疑問,老師對咱家孩子的教育是有效的,那為什麼就不能對對方的孩子有效呢?

    另一個方面,孩子自身對此是什麼看法?他樂意於被打?還是不甘而又沒有辦法解決?

    如果孩子自身認為這是在玩,樂此不疲,那麼我們要先糾正孩子的這個錯誤觀點;如果孩子是不甘而又沒有辦法解決,那麼我們求助老師無效的情況下,應該直接找對方家長進行溝通,注意,是溝通不是爭吵。

    三、值得注意的一點:孩子喜歡逗人家玩

    這是問題的一個關鍵點,喜歡逗人家玩,那麼咱家孩子逗人家的方式對麼?是否對對方帶來了困擾,而招致還手報復?

    我們不能因為孩子受傷就盲目的認為是對方的責任,先找找我們自身的原因,若是無錯,則必須追究到底;若是問題先出在咱們這,那麼必須先解決自身的問題。否則孩子去到哪裡,都會是一身傷的回家。

    最後小結一下:

    1. 計較老師的能力,而不是孩子的衝突;

    2. 計較自身是否存在問題,而不是孩子的傷口;

    3. 有理有據,據理力爭,不失理智

  • 8 # 優媽智慧育兒

    李玫瑾說過,孩子被打了,一定要打回去,但是要注意幾個原則,一不能以大欺小,二要加強鍛鍊,提高體格,別人就不敢欺負,三是告訴孩子,不要打到什麼地方。

    其實關注的不是打的這個行為,而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權益要堅決維護,遇到事情不能慫,但也不能冒進。

    如果孩子被打了,你不了了之,那別人覺得你好欺負,下次又找你,你該怎麼辦?施暴者從來不會因為你懦弱聽話而放過你,反而會變本加厲。

    所以,該計較的還是要計較。

  • 9 # 瑋吧88766066

    這也不能說計較不計較吧,該溝通的事就得溝通啊,孩子用在幼兒園被傷到對他的心理會有傷害的,發生這樣的事情在幼兒園確實不能避免,但是總這樣不行。

    您可以請老師留意哪位小朋友抓傷的,讓老師去跟小朋友溝通,孩子打架是正常,但是誰也不願意自己家孩子總受傷對吧

  • 10 # 蘑菇東兒

    在幼兒園裡面發生抓撓這種情況,是最常見的,在小朋友的交往過程中嬉鬧是他們的一種交流方式,雖然有時候會抓傷,但是卻可以讓他們掌握屬於自己的社交技巧,這點您愛莫能助。

    眼下這種狀況,我給你這樣的建議:

    1、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在與小朋友相處的時候。要學會保護自己,不受傷害。別人欺負你時,你要學會躲避,並且向老師尋求幫助。

    2、讓孩子不推卸責任,不撒謊

    不要當著孩子的面,怪罪老師沒看好您的孩子,平心而論,老師們也不可能時時地看到每一次細節。

    如果自己的孩子抓傷程度嚴重的話,私底下應當找本班老師瞭解情況,如班上真有調皮好動的小朋友,建議老師尋求適當的處理方式。

  • 11 # 玉壺冰心心似海

    其實談不上該不該計較,孩子早晚是要脫離家長的保護的,我們要做的不是計較,而是要告訴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學會與人相處的方式方法。畢竟他不是上幾天就離開的,我們如果去學校為他出頭了,那他以後呢?你能陪他多久呢?要讓孩子學會自己處理問題。

  • 12 # 優亞

    應該找老師瞭解一下情況,孩子還小,自我保護意識較差,如果是光想著讓孩子自我保護效果應該不會太好,引起老師重視。幼兒園小朋友多,也可以減少後面同樣的情況的發生。在平時多給孩子傳授的生活小常識,慢慢的引導孩子學會自我保護。

  • 13 # qin勞得蜜蜂

    孩子上幼兒園發生這情況,可以問問老師怎麼回事,瞭解下怎麼引起的,像我們這邊孩子身上有什麼傷,或者孩子在玩耍沒注意碰著了,在放學的時候老師都是會提前跟家長說明原因的,小孩在一起玩難免會傷著碰著的,只要在沒有傷著孩子自身嚴重的情況下,我覺得不用非要計較。

  • 14 # 走在讀懂孩子的路上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經常有抓撓傷,家長應該注意了.雖然說小朋友之間的矛盾不可避免,但是有老師監督,有常規教育,小朋友之間動手的矛盾還是在可控範圍之內的.問題的關鍵是經常兩個字.

    我認為原因有可能是孩子比較軟弱,不會保護自己.這時家長就要多和孩子互動,增強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原因還有可能是孩子本身攻擊性比較強,推搡別人,搶玩具等,別的小朋友自衛就傷著出手的孩子了.

  • 15 # 燃燒的蠟燭14

    在幼兒園裡,孩子們的特點就是愛動,在他們玩耍的過程中,無意中抓撓留下的傷,過一天就會好了,大人們不要小題大作,不必要參與和干涉。這是本人的淺見。

  • 16 # 珍珠育兒日記

    中班的孩子已經四歲左右了,很多話也能理解了,這個時候家長是需要交孩子一些自我保護方法的。這個自我保護方法並不等於別人打我就要打回去。

    首先,告訴自己的孩子,和別的小朋友玩兒的時候,要友善,不要惡作劇或者語言及肢體逗鬧,因為一旦逗鬧分寸把握不好就會出現矛盾,這時候就難免逗鬧變打鬧,因而受傷。

    其次,告訴孩子,當別人侵犯自己時,要大聲說:停下,你不能打我。同時做出停止的姿勢以示防衛。同時可以求助老師和同學(可以讓同學幫忙喊老師)。當然,孩子還小可能教半天到時候就懵了,用不上。家長可以在家帶孩子練習一下,多練幾次,他就能用上了。

    第三,如果老師對於這樣的小打鬧不聞不問,或者對打人孩子不懲罰的話,還可以找孩子家長協調。再假如,這些都不可行的話。那就鍛鍊孩子身體,教給他怎麼打回去。

  • 17 # 幼兒園張老師

    孩子經常出現這種情況確實讓家長心煩,感覺氣不順。但是,我注意到問題裡的一句話,喜歡逗別人。

    這樣的孩子在幼兒園裡每一個年級都會碰到幾個的,特別是中大班。

    比如:小朋友正在畫畫,自己過去把人家碰一下,然後一邊跑一邊叫,來呀來呀,來抓我呀!碰到的是個小女孩,一般就哭了,是個脾氣暴躁的小男孩,一定會追著打。然後鬧到老師那裡,逗人家的孩子因為身上有傷,老師都會批評打人的孩子,時間久了,老師也就知道這個孩子愛逗人了。

    奇怪的是,這樣的小孩一般都比較天真,你問他為什麼這樣做,他都會說,我們是好朋友,我和他玩呢!可是被逗的孩子氣的簡直不行。

    因此建議家長,如果孩子有這種情況,第一就是一定要告訴孩子,和同伴相處是有界限的,不能逗人為樂,因為這樣別人會生氣,也給自己添麻煩。

    第二就是要和老師溝通,瞭解爭執的原因何在。這個比關注小傷更重要,清楚了才能避免下一次的發生。

    當然,我覺得老師處理的也有問題,都發生多次了,最起碼要調整管理方式,對孩子開展教育,這樣的解釋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的。

  • 18 # Sherry168788735

    有時候孩子之間的友誼很單純,你覺得他們吵架打架了,但是你要他們相互道歉,他們馬上會手牽手高高興興一起玩。所以作為打架,家長不要插手,把事情告訴帶班老師。

  • 19 # 不像女漢子的女漢子

    孩子上學了,在一個小集體裡生活,磕磕碰碰是難免的。此時的孩子頑皮,自律性比較差,自我保護意識也欠缺,需要老師的悉心教導和呵護。孩子偶爾受傷一兩次我可以理解,但經常性的帶傷回家絕對不能接受。我認為:

    1、孩子小不懂事可以理解,但老師沒維持好秩序,沒看管好孩子,導致孩子受傷,有很大責任。

    2、老師不能拿“孩子過後又一起玩了”來推脫,畢竟已是常事。孩子不記仇是天性,但不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是父母的本能,換誰心裡都不痛快!

    3、教導自己的孩子,誰再對你動手,躲不開的時候勇敢的打回去,要不受傷的就是自己。

    4、實在不行,換幼兒園吧。我家孩子在的幼兒園,3個老師管40多個孩子,沒見哪個家長說自己的孩子被別家孩子人攻擊受傷過。

  • 20 # 小璐夫人

    我覺得家長要適當的教會孩子玩鬧的尺度,什麼時候應該必須還手,什麼時候只是小夥伴之間鬧著玩,當孩子掌握了朋友之間玩鬧的尺度之後,孩子自然就學會還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民以後沒錢養老,地也種不動了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