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綿柔型白酒“高而不烈,低而不寡,綿長尾淨,豐滿協調”,深受現代人歡迎,和普通白酒相比,在釀造工藝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5
回覆列表
  • 1 # 品酒解惑一

    高粱是釀酒的主要原料,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怎麼用高粱釀製酒。今天酒姐給大家分享一下怎麼用高粱來釀酒,喜歡釀酒的酒友一定不能錯過。

    一、百年間的高粱往事

    高粱原本生長在西南蜀地,被當地人稱為“蜀黍”、“巴禾”。後來黃河氾濫,朝廷將高粱移植到黃河用來防沙,並且用高粱的莖杆扎排架填充石灰加固河堤。

    結果高粱不僅起到了防沙的作用,還生長得很好。於是北方人便將高粱熬粥、製成饅頭面條以及各種美食。

    到了元明清時期,引進來蒸餾釀酒的技術,可以釀出度數更高、香氣更足、口感更好的酒。並且釀酒的人發現用高粱來釀酒,釀出來的酒在各方面都非常好。後來才知道高粱澱粉含量高,所以用高粱釀出來的酒好。

    二、中國的許多名酒都使高粱為原料

    ①汾酒

    在釀製汾酒時會把每粒高粱破碎成8瓣,然後把破碎的高粱放入熱水裡浸泡,使高粱變得鬆軟。破碎的高粱被泡鬆軟後就要放在甑鍋裡蒸熟,蒸的時間大概在80分鐘左右,直到高粱熟透、不黏糊、散發出糧食香為止。

    蒸熟後的高粱,需要進行冷卻,直到溫度降低到15-20℃。高粱冷卻後加入大麴攪拌,攪拌均勻後將高粱放入陶瓷地缸中進行發酵。

    發酵時間為28天,28天后將高粱取出蒸餾,這個時候蒸餾出來的酒就是高粱酒,被稱為“大渣酒”。從2009年起,新車間發酵週期達到了56天,是為了釀製更好喝的青花瓷汾酒。

    剩下的餘糟會重新加入大麴,發酵28後再蒸餾,便得出二渣酒。一般來說,大渣酒比二渣酒更美味。

    汾酒的釀製工藝相對簡單,高粱會先被破碎,然後蒸煮糊化一次,發酵兩次,蒸餾兩次。其中每一次操作都不再加入原料,所以釀出來的汾酒口感純正清香,也就是大家所說的“一清到底”。

    汾酒被稱為“酒祖”,是因為其它酒的釀製工藝都是從汾酒這衍生出來的,或多或少都有汾酒釀製工藝的影子。

    ②續渣法大麴高粱酒

    四川是名酒之都,在這裡有瀘州老窖、劍南春、五糧液等等以濃香聞名的高粱酒。

    四川是用泥窖發酵,而泥中含有大量的己酸菌和丁酸菌,會大量生成己酸乙酯和丁酸乙酯。這就讓元素讓四川的酒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有了濃郁的地域特色。

    在泥窖下面封有一層泥土,在泥土下面藏著上一次發酵完成後沒取酒的酒醅,釀酒的人稱之為“母糟”。

    開始釀酒的時候,釀酒師傅都會先把“母糟”取出來,並且取的過程要很小心,不能讓母糟受到汙染。

    用於釀酒的高粱會先和取出的母糟攪拌混合,讓高粱充分吸收母糟的水分和酸度,這一步稱之為“潤糧”。

    潤糧潤好後就要上甑蒸酒了,可能有人會說:還沒加曲攪拌就開始蒸了?是的,因為用於和高粱攪拌混合的母糟已經加曲在泥窖內發酵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整個時候蒸餾出來的酒就是原酒,接著那些沒有被完全利用的出甑糧糟就要進行下一次輪迴了。這些沒有被完全利用的出甑糧糟要被潑上80℃以上水、然後再進行攤涼,撒上大麴粉。

    糧糟重新放入泥窖中小心儲存,靜待下一輪的發酵後再取酒。

    這種發酵工藝在業內被稱為“續渣法”,而續渣法還分為“老五甑工藝”、“萬年糟紅糧續渣法”這兩種。本來還想給大家講一下茅臺酒的工藝的,但是茅臺酒工藝複雜,所以改天再給大家詳細講解茅臺酒工藝。

    總結:可能有人會問:既然那麼多酒都是用高粱釀製的,為什麼酒不叫高粱酒,而叫白酒。這是因為有些地區釀酒並不用高粱作為原料,比如:江西的四特酒,它的主要原料是大米而不是高粱。廣西的米香型白酒,其主要原料也是大米,而不是高粱。

    那麼為什麼釀酒所用的原料差不多、釀製工藝也大同小異,但是各個地區釀出來的酒風味、口感差那麼多?

    這主要是因為每個地方的土壤、氣候、空氣中的微生物等等不一樣,所以才造就了地域特性。正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道理是一樣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如何看待男男之間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