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蓬菟
-
2 # 聽風軒主
黛玉一見,便吃一大驚,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的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寶玉看罷,因笑道:“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賈母笑道:“可又是胡說,你又何曾見過他。”寶玉笑道:“雖然未曾見過他,然我看著面善,心裡就算是舊相識,今日只作遠別重逢,
兩人初次見面,彼此都覺得面善,算得上是一見如故,一見鍾情。
二 兩人經過一段時間接觸,彼此有意,卻都沒有表露心意。
這期間我們看到的黛玉是多麼敏感小性,多麼愛哭呀,有的人不理解,都覺得黛玉太矯情,其實那是她在反覆地確認自已在寶玉心裡的位置。
那林黛玉心裡又想著:“你只管你,你好我自好,你何必為我而自失?殊不知你失我自失。可見是你不叫我近你,有意叫我遠你了。”如此看來,卻都是求近之心,反弄成疏遠之意。如此之話,皆他二人素昔所存私心,也難備述。
三 情悟梨香院後,兩人確認了關係,但黛玉轉而更加憂思,因為父母早亡,無人為她作主。
待寶玉向黛玉表明心跡後,黛玉心裡又喜又怕又憂。喜的是寶玉終於明白她的心,怕的是為世情所不容,憂的是父母早亡,無人為她作主。因為古時講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每每憂思過度,導致病情加重。
二 寶玉的"情不情",以及他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寶玉給人的印象就是情種一個,他對哪個女孩都無比的體貼與憐惜。但情悟之後,始信人生情緣,各有分定。寶玉的"情不情",就是指對有情、無情的事物,都會用情去體貼,如惦記寧府小書房內的畫軸美人,惦記劉姥姥說的雪夜抽柴的女子,給襲人留酥酪等等,對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有體貼憐惜之意。
但是在梨香院遭到齡官的無視後,才領悟到各人的情緣,自有分定。從此確認了林黛玉才是一生的靈魂伴侶。
三 寶釵的"無情",以及她的任是無情也動人。寶釵是合乎封建禮教婦德標準的女性,她大方典雅,處世圓滑,受到所有人的讚許。從《紅樓夢》中對薛寶釵的描寫來看,寶釵是封建社會中典型的標準淑女形象,這個形象宊出的特點是,封建禮教以深入骨髓,把天性全部泯滅掉。她忠實地信奉並執行封建主義教條,無論是強加於女性身上的奴隸思想,還是加於男人的強權思想,她曾勸寶玉走"仕途經濟、揚身立名"之道,惹起寶玉的極大反感,說她說的"混帳話。"
她的冷酷無情表現在金釧投井身亡後,她安慰王夫人的一席話,
寶釵嘆道:“姨娘是慈善人,固然這麼想。據我看來,他並不是賭氣投井,多半他下去住著,或是在井跟前憨頑,失了腳掉下去的。他在上頭拘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處去玩玩逛逛,豈有這樣大氣的理!縱然有這樣大氣,也不過是個糊塗人,也不為可惜。王夫人點頭嘆道:“這話雖然如此說,到底我心不安。”寶釵嘆道:“姨娘也不勞念念於茲,十分過不去,不過多賞他幾兩銀子傳送他,也就盡主僕之情了。”
一條人命,在等級森然的封建社會不過是幾兩銀子的事。顯示出封建禮教的信奉者是怎樣的冷酷無情。可以說她的價值觀與寶玉的價值觀是對立關係,最後寶玉棄她而去,遁入空門,是必然結果。
-
3 # 天上的瑪奇朵
當然不是不因為寶玉模稜兩可的態度導致兩個女孩子的悲劇。
首先寶玉的態度並不是模稜兩可,寶玉從始至終就只愛林妹妹一個人。對於寶玉來說,林黛玉是唯一一個理解他的知音人。
《紅樓夢》三十二回湘雲勸寶玉和為官之人聊聊仕途經濟,寶玉生氣了。襲人跟湘雲說從前寶釵也這樣勸過寶玉,結果寶玉不高興扭頭走了。
寶玉道:“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賬話不曾?若她也說過這些混賬話,我早和他生分了。”
可見,在寶玉心裡,林黛玉是大觀園所有美麗女孩中最特別的一位,她是最瞭解寶玉,也是唯一一位和寶玉價值觀一致的人。世界那麼大,朋友那麼多,唯獨黛玉,不僅瞭解寶玉,還贊同他認可他。
反之,也證明,縱然寶玉有玉,寶釵有金鎖,他們是金玉良緣。但是在寶玉的心裡,寶釵和湘雲等姐姐妹妹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可愛之人,卻不是心裡認定的愛人。
寶釵具有賈家長輩認可的兒媳婦的各種重要特質。就好比,你的相親物件,是父母眼中各方面都優秀的伴侶,此人如此完美,卻不是你喜歡的型別。
賈寶玉自始至終都只愛林妹妹一個人,未曾動搖過,反未曾悔過。他不愛寶釵,更不會有所謂的在釵黛之間模稜兩可。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悲劇不是賈寶玉造成的。
黛玉的悲劇和寶釵的悲劇完全不同。
賈家是世家大族,榮國公寧國公的後代。放在今天可以理解為一個很有錢的家族擁有一個集團公司,寶玉是繼承人。
世家大族的婚姻考量的是,婚姻是否有利於整個家族的興盛,是否有利於子孫後代。俗話說好女人旺三代,給繼承人選擇媳婦就更要兼顧方方面面。
從家世上來說,林黛玉的父親是巡鹽御史,科舉及第,祖上曾襲過侯爵,既是鐘鳴鼎食之家,也是書香門第。也就是說,不僅是貴族,還是讀書人家,很有文化。在古代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林家比賈家還要高貴。因為賈家雖也是貴族,但是不是讀書人家。寧國公榮國公是憑藉赫赫戰功起家,後世子孫雖然也是官宦,但不是科舉取士。說白了就是雖然賈家有錢也是貴族,但是沒有人讀書好,有文化。論出身,林黛玉是高於賈寶玉的。論財富,林黛玉家也非常有錢,因為林妹妹的父親是巡鹽御史,古代鹽業是國家把控,巡鹽御史是個肥缺,加上林如海只有林黛玉一個孩子,他所有的財富,在他死後都由林黛玉一個人繼承,林妹妹才是大觀園第一白富美。可以說,林黛玉出身高貴,有才學,有美貌。這樣看來,確實是不錯的寶二奶奶人選。
但是不幸的是,林黛玉身體不好,從會吃飯時就會吃藥。大家族選兒媳,開枝散葉一定是重中之重的事。王熙鳳是喜歡林黛的,她的評價也是客觀的。她說林妹妹是“美人燈,吹吹就化了。”
說明林妹妹身體素質確實不行。林妹妹最後怎麼死的呢?得癆病死的。癆病就是肺結核,在古代是不治之症。
如果你是豪門家族當家家長,會給繼承人選一個有不治之症的女孩當兒媳嗎?
林黛玉和寶玉是相愛的,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兒女婚姻,必然是父母做主。可是林黛玉縱然樣貌家世才學樣樣出眾,可惜父母早逝,沒有人可以給她做主,一個女孩家,在那個時代,是不可以給自己主張婚姻的。
兩個深愛的人,不能在一起。愛,也羞於表達,生怕有人知道。這種壓力,無異於揹著全世界偷偷相愛。
在精神壓力之下,本來就身子弱的黛玉,最終走向死亡。
寶釵的悲劇,也不是寶玉造成的。
寶釵最終嫁給寶玉,成為寶二奶奶。寶玉和寶釵的婚後生活是怎樣的呢?
書中用一句詞來形容:縱然是齊眉舉案,到底意難平。
婚後寶玉和寶釵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夫妻間非誠客氣,沒吵過架,沒紅過臉。看起來婚姻生活是和睦美好的。但是這份看起來的美好其實有點不正常。
為什麼這麼說。天下夫妻沒有不吵架的,因為在乎,所以計較。我不否認有的婚姻就是一輩子相愛不吵架,但是我也認為,有相當一部分婚姻,因為不在乎,所以不計較,因為不計較,所以不吵架,因為不吵架,所以看起來很和睦。也就是說因為沒有愛情,所以不在乎。
寶玉寶釵結婚的時候,賈家雖然已經落末,但依然是世家大族,不缺錢花,還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寶釵寶玉更不會像貧賤夫妻一樣因為錢財爭吵。寶釵寶玉沒有吵架,相敬如賓,就是寶玉待寶釵如賓客一樣客氣,卻沒有夫妻的溫情,因為寶玉心裡住著黛玉,那是他唯一的愛人。
寶玉到底還是意難平,無法釋懷對黛玉的那份情感。
是因為放不下“前女友”才導致的寶釵的悲劇嗎?顯然不是。
寶釵婚後雖然沒有夫妻的情愛,但她有寶二奶奶的尊貴,寶玉也很好,這樣的少奶奶的生活不能說是一種悲劇。
寶釵真正的悲劇,是因為賈府的抄家,四大家族衰敗。
所謂“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全家抄家,成為罪人才是寶釵悲劇的開始。一夜之間由貴族少婦,淪為階下囚,淪為奴隸,這樣的的落差,是難以承受的。
就好比現在,假如你昨天還是豪門媳婦,還在接受媒體訪問,秀生活。一夜之間後的今天,你就被關監獄,從雖然後來從監獄出來,但是也一無所有,只能當個無業人員,打零工。
這是寶釵的第一打擊。
徹底打擊寶釵的,是寶玉最後出家了。
從豪門太太變成下等人,放在誰身上都是一場劫難在寶釵生活的身份等級森嚴的時代,更是生命難以承受之重。這對於寶釵來說這種痛苦還可忍受,不是致命打擊,因為她還有老公可以依靠,還可以相依為命,生活就還算有希望,有奔頭。
但是寶玉受不了這種打擊 ,失去去了愛他的奶奶,失去心愛的姑娘林黛玉,家族榮光不在,失去錦衣玉食的生活。他的尊嚴,他的驕傲,統統都沒有了。曾經的豪門公子寶二爺,變得什麼都不是。他看到太多悲劇,太多世態炎涼,內心的世界崩塌,他原來的認知無法解釋他所經歷的一切。
寶玉萬念俱空,也看破一切。只有佛家清淨地,能讓他感到不那麼痛苦。為了自己不痛苦,他放棄塵世一切,遁入空門。
失去老公的寶釵,獨自活在人世間,孤苦無依,清貧度日。她的悲劇,是賈家抄家帶來的悲劇,也是寶玉離他而去帶來的,但並不是因為寶玉對愛情的模稜兩可造成的。她的悲劇是家族衰敗造成的。
-
4 # 西西閱讀空間
【賈寶玉、林黛玉和薛寶釵三角之戀的悲劇,到底與誰有關?】
《紅樓夢》中寶玉和黛玉從小青梅竹馬,到頭來,卻輸給了薛寶釵。很多讀者因為不喜歡薛寶釵而過多地討厭她的虛偽和心機太重。但從書中、電視劇改編後的兩個人與寶玉的姻緣,最終都是悲劇收尾。林黛玉在賈寶玉娶薛寶釵那刻,吐血而亡。而薛寶釵看似如願嫁入豪門,但到頭來,仍是空歡喜一場。
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感情都是以悲劇收場呢?這其中的根本原因還是與封建禮教下的大家族的利益相關,終究害了兩個如花似玉的女子,導致賈寶玉在林黛玉死後,信守了自己的諾言,出家當了和尚。
其實在《紅樓夢》的開頭,曹雪芹在金陵十二釵中就給林黛玉和薛寶釵的命運下了判詞:“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掛,金簪雪裡埋。”什麼意思呢?最後兩個判詞,玉帶林中掛,暗示著林黛玉自殺身亡的可能,而金簪雪裡埋,也在暗示著薛寶釵的命運最終是孤獨寂寞的結局。其實,都是不好的命運。
回到她們與賈寶玉之間的三角戀,很多人認為是賈寶玉見到一個女子就會喜歡上一個女子,他的博愛導致書中很多丫頭受到牽連,死的死,散的散,很少有善始善終的。但在愛情上,賈寶玉一直對林黛玉,明裡暗裡都在藉機表達著自己的真情實意。
比如,每次林黛玉鬧小性子的時候,賈寶玉也被氣得瘋顛顛,但兩個人在互相的試探中,折磨著,逐漸明白彼此的真心。因此,每當林黛玉氣惱說明兒自己就去死的時候,賈寶玉半真半假地跟她說,你死了,我就去當和尚。一語成讖,所以,在林黛玉死後,賈寶玉真得拋開所有,頭也不回地當和尚去了。一段塵緣,就此了結。
說到底,他們之間愛情悲劇究竟是誰造成的?以王夫人為首的家長,跟薛寶釵的母親身為親姐妹的她,對林黛玉並沒有表現出多少真心的喜歡。她看似溫和,卻是異常的虛偽,甚至是一副假面善實際上非常狠心的一個人。
在林黛玉起初到了賈府,深受賈母的萬般疼愛,她的姐姐薛姨媽不久之後,攜帶著薛寶釵就此長期居住在賈府不肯離去。實際上,這一來唯一的目的就是等著薛寶釵長大之後嫁給賈寶玉,繼續維護著王家與薛家兩大家族的各種利益與往來。這種情況,在封建社會禮教下的大家族、官宦之家,是極為普遍存在的現象。
而早早失去母親,遠離蘇州的林黛玉,即使有著賈母的疼愛,但在王夫人那,她是無依無靠的孤女,身體多病且性格小心眼,在王夫人的心目中,她顯然不是賈府首選的媳婦。後來,藉著賈元春省親,贈送禮物時,將薛寶釵和賈寶玉的禮品一樣,在王夫人看來,這便是御賜的姻緣,為她說服賈母同意薛寶釵與賈寶玉聯姻,顯然畫上了一個最大的圓滿句號。
然而,以王夫人為代表的賈府第二代母權主義者,做夢也沒有料到,賈寶玉在科舉考試完了之後,偷偷地跟著和尚雲遊四方去了。放下了薛寶釵獨守空房,一時的如意算盤,最終落了滿盤皆輸。賈府也被抄了家,所謂的榮華富貴,也不復存在了。
因此說到底,林黛玉、薛寶釵和賈寶玉三個人之間的情感悲劇,對於那個時代下的17-18歲的年青人來說,是完全聽從於父母、祖父母兩代人的擺佈,尤其是大家庭裡的公子、小姐,更是在婚姻自主上,沒有任何自由戀愛可言。所以,這一悲劇的發生,與賈寶玉的猶豫不定並沒有多大的關係。
因為,在賈寶玉娶親前,他已經出在精神半瘋癲、痴傻的狀態,家裡人為了欺騙他娶薛寶釵,一起鬨騙他是林妹妹要嫁給他了。他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連哄帶騙地完成了結婚典禮儀式。
-
5 # faraway_sky
不是,悲劇的由來,是封建社會體質造成的,況且我認為這對黛玉來說並不是悲劇,按照封建社會的一夫多妻制,黛玉那麼純淨的愛,如若淪落到那種地步,還不如香銷玉損來的好。
-
6 # 溪花浦牧魚
封建社會的婚姻,講得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新郎新娘雖然是當事人,儼然傀儡一般入洞房傳宗接代則可,主角卻由父母來唱的。林黛玉出身可謂高貴,又是賈母疼愛的外㽒女,可惜父母俱亡,身無分文,行無靠山,孑然一身,寄人籬下,縱有千般柔情,萬般孝心,關乎賈寶玉婚配之事,難為賈母心中的不二人選。薛寶釵則不然,有母愛,有兄長,家道雖然落敗,但不至於太頹唐,又有王夫人的疼愛有加,又有薛寶釵在虎狼窩裡所修煉老道的善解人意,加之“金玉良緣”烘托,薛寶釵婚配賈寶玉,只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
至於賈寶玉,其性情和黛玉更接近一些,對薛寶釵的功名利祿極為反感,然而,這是一種紈絝子弟酒足飯飽後的無病呻吟,對情感可以胡思亂想,如果活著一天也必須依附榮國府這座大廈,婚姻只是一盤炒好的菜,好吃可以多吃幾口,不好吃也得將就著下嚥,容不得他挑肥揀瘦。
-
7 # shenglin
黛玉的前世是西方靈河岸邊的絳珠仙草得神瑛侍者日日甘露灌溉,修為圓滿。她為還淚而來,淚流乾了自然就魂歸離恨天。
這是命中註定。
-
8 # 挖煤的小貓
賈寶玉從來都沒有模稜兩可,整個賈府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他愛的是林黛玉。
林黛玉的悲劇是,她沒有跟深愛的寶玉在一起。她的使命是為還淚而生,是報神英使者的恩。
我不明白既然是報恩,為什麼不能用情讓他們恩恩愛愛過一輩子,的方式報恩不行嗎?這是曹雪芹的本意嗎?
薛寶釵的悲劇也不能算在賈寶玉身上,沒有愛情的婚姻是不會幸福的,薛寶釵的悲劇是當時的社會制度造成的。
-
9 # 使用者5977114185326
肯定與賈寶玉的模稜兩可有關係,這從最後賈寶玉的出走就可以看出來。再者,如果心裡想的全是林黛玉的話,無論如何也會向林黛玉表示出來自己的無奈。
-
10 # 儀姝
紅樓夢裡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悲劇,都屬於“千紅一哭”“萬豔同悲”,也就是太虛幻境裡的眾多來自情天恨海的風流冤孽的共同宿命,和賈寶玉的態度無關。
回覆列表
賈寶玉在對待林黛玉和薛寶釵的時候沒有模稜兩可,他可能有點自戀情結,希望每個女孩都喜歡他,但他一心只喜歡林黛玉,兩人多次互訴衷腸,心意相通。賈寶玉從沒有對薛寶釵表達過愛,而且還曾以夢話的方式告訴過薛寶釵他不在乎“金玉良緣”,他只想要“木石姻緣”。
賈林薛三人的悲劇是註定的,在那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時代是不允許大家族裡的少爺小姐私定終身。賈寶玉和林黛玉雖然互相喜歡,但是沒有人為他們做主他們是無法在一起的。
林黛玉是孤女,從小體弱多病,性子又有點冷淡不討長輩喜歡,王夫人一心想要成全“金玉良緣”。賈母雖喜歡黛玉但更寶貝寶玉,也就造成了無人替黛玉做主的局面。
薛寶釵喜歡賈寶玉也善於討長輩歡心,但她不是賈寶玉的心頭好。寶釵曾多次規勸寶玉好好讀書、求取功名與寶玉的觀念相違背,不僅如此二人的很多觀念都大相徑庭。整個賈府只有黛玉最懂寶玉,也被寶玉引為知己。正所謂三觀不合怎麼結婚?
所以三個人的悲劇是性格、觀念、時代等諸多原因造成的,不是賈寶玉的態度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