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徙竹散人
-
2 # 江湖小曉生
所謂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是漢武帝時期所提出的思想。那麼漢武帝為什麼要這麼搞呢?其實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維護自己君權至上的地位。
儒家思想講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就是說在國內君王是所有大臣們的領導,啥事兒都要聽皇帝的。在家裡父親是所有孩子們的領導,啥事兒都要經過父親的允許。
這麼做在當時來說當然是有好處的,使得全國上下,都籠罩在一片忠君愛國的思想之中。可是也給後世帶來了很大的麻煩。
漢武帝獨尊儒術,只是個幌子。漢武帝重用董仲舒,罷黜了百家爭鳴的學術狀態,只重用發展儒家思想。這件事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非常重要,因為這麼做徹底改變了後世所有讀書人的思想。
漢承百王之弊,高祖撥亂反正,文、景務在養民,至於稽古禮文之事,猶多闕焉。孝武初立,卓然罷黜百家,表章《六經》。遂畤諮海內,舉其俊茂,與之立功。---《漢書》
過去讀書人想學什麼思想都可以,什麼道家、法家、墨家、縱橫家等等,百家之長隨便你學習,可是以後不行了,要想做官可以,必須要精通儒家思想。
那麼漢武帝真的將百家思想都給罷黜了嗎?並沒有那麼簡單。其實這需要一個長足的過程,而漢武帝最看重的,其實是統一思想的這個結果。
漢武帝除了提倡儒家思想之外,其實更看重法家思想。他利用法家思想來治國,卻主張讓讀書人們只學習儒家思想,這就是所謂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那麼這麼做的意義是什麼呢?主要還是為了統治好國家。只有讀書人的思想都統一在了忠君愛國之上,那麼這幫人才好控制。這幫人可都是天下人的訊息來源,所以說控制好他們的思想,就等於是控制好了天下人的思想。那麼為什麼漢武帝還主張要用法家思想治國呢?其實道理很簡單,這世上不可能都是好人,不可能沒有人犯罪,所以法家思想不能丟。而且必須要成為主流治國思想。
天下人都可以尊儒,唯獨皇帝不要管什麼儒術。天下人都要遵守的規則,那麼制定規則的人需不需要遵守呢?按道理來說是需要遵守的,但是客觀現實告訴我們,他們是不需要遵守的。
見宣帝所用多文法吏,以刑名繩下,大臣楊惲、蓋寬饒等坐刺譏辭語為罪而誅,嘗侍燕從容言“陛下持刑太深,宜用儒生”宣帝作色曰“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奈何純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嘆曰“亂我家者,太子也”---《漢書》
因此皇帝既然提出了奉行儒家思想,那麼皇帝本人其實是不用尊奉儒家思想的。他的腦子裡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何管理好這幫書呆子。
至於所謂的忠君愛國的思想,只有做臣子的需要恪守,這是維持皇權的重要思想手段。而皇帝必須要摒棄這種愚昧無知的思想才能更好管理臣子們。
當年漢宣帝劉詢的兒子劉奭一直就想著要學習儒家思想,而且只奉行儒家思想。漢宣帝就顯得十分生氣了,這些是當皇帝的玩的把戲,怎麼能當真呢?可能劉奭對漢武帝比較崇拜,所以認為漢武帝獨尊儒術的意思,就是包括皇帝在內也要尊奉儒術。其實他誤解了漢武帝的意思。所以漢宣帝認為將來禍亂漢朝的,一定是自己的兒子劉奭了。因為他心裡最清楚,要想治理好國家,必須要儒家和法家以及其他一系列手段相結合才行。結果漢朝果然是在劉奭這一代開始逐漸衰敗,因為劉奭對儒家學者非常推崇,而這幫人壓根就不知道怎麼治理國家,久而久之法度就鬆弛懈怠了。
後世儒家思想,把人框得死死的。儒家思想最大的一個好處,那就是教育大家忠君愛國。這在封建時代,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思想。為此孔子的地位不斷攀升,逐漸成了中國文人心目中最偉大的老師。
其實孔子之所以能走到這麼高的地位,主要是因為孔子的思想符合歷代君王們的利益。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皇帝也是人,他也想尋找讓自己獲利的所有資源。
三綱五常,扶持宇宙之棟幹,奠安生民之柱石。晉廢三綱而劉、石之變興,唐廢三綱而安祿山之難作。我朝立國,先正名分。陛下不幸處人倫之變,流聞四方,所損非淺。霅川之變,非濟王本志,前有避匿之跡,後聞討捕之謀,情狀本末,灼然可考。---《宋史》
等到科舉考試在隋朝被髮明以後,儒家思想就更加受到重視了。但凡讀書,就必須要研究四書五經,研究儒家思想。只有把皇帝的馬屁拍足了,才有可能成為朝廷命官。
到了宋朝的時候,情況就更加嚴重了。朱熹老夫子的出現,簡直成為了思想界的一顆重磅炸彈。他認為必須要存天理滅人慾,提倡三綱五常。
此後數百年的元明清,一直都是以這種思想控制著人們的生活。在那幾百年裡,丈夫死了,女子是不可以改嫁的,不改嫁可以得到貞節牌坊,改嫁了那就要受人唾棄。
在家裡女子要相夫教子,可是又提倡女子無才便是德,女子都沒才了,又怎麼去相夫教子呢?所以這種病態的儒家思想已經走入了死衚衕。
當年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時候,其實只是為了讓大家的思想統一起來。畢竟已經不是戰國的亂世,所以統一思想才是大一統王朝最好的證明。
可是沒想到的是,儒家思想發展到後來,被很多有學識但是壞心眼的人給利用了,這才導致了這種思想嚴重影響到了後人們的生活。
總結:如果只剩下一種學術,那是很可悲的事情。毫不客氣的說,中國文化最燦爛的時光,那就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時候。那個時候不管你是學什麼的,做什麼的,只要有一套自己的思想體系,那都值得旁人學習敬仰。
正是這種學術氛圍,才會造成學術界的進步。因為大家互相比拼,那些用於治國的思想,互相比較改進,看看誰更利於治國。
曾經孔子就幹過這件事,他周遊列國就是為了販賣自己的學說。可是後來百家學術被罷黜了,只留下了儒學思想。
就算其他思想也在,那相當於就是下野了,不具備和儒家思想一較高下的資格。這個時候儒家思想也就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下去了。
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其實就是這個道理。只剩下一種學術思想的話,那麼學術界,還有出路嗎?
參考資料:
《漢書》
《宋史》
-
3 # 待曉兒
漢朝和秦朝一樣,在中國歷史上都具有劃時代意義。所謂的“大一統”就是在這兩個朝代裡最終完成的。
漢代完成了秦朝沒有做好的事情,即思想的大一統秦朝所謂的“大一統”其實是不完全的,這是因為其存在時間太短的原因。不到二十年的時間,在思想大一統上雖然有所努力,比如“焚書”、“坑儒”等舉措,但最終還是未竟全功。
而漢承秦制,除了繼承秦朝的各項典章制度之外,還繼承了“文化大一統”的歷史任務。
先秦時期百家爭鳴,因為施行了分封制導致群雄割據,在嚴格意義上來說,秦齊楚魏等等諸侯國和周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雙方有明確的權利和義務的劃分。
也就是說,作為藩屬國的各諸侯只需要完成對周的義務就可以了,這個義務都寫在雙方的盟書上,而具體國家如何治理,這個周國管不到。
所以,度量衡、文字等等外在表現出來的事物就有很大的差異,而在治國思想上同樣不統一。
這才給了百家爭鳴的機會,不同的思想可以在不同的國家進行嘗試。
但是,自從秦朝統一之後,郡縣制的施行已經完成了領土上的大一統,度量衡、文字等文化層面上的統一也被國家強制力所施行,“焚書”、“坑儒”從實際來看就是法家對於其他學說正統地位的爭奪。
但是,二世而亡的秦並沒有完成這一使命,於是漢朝接過了這一歷史任務。
一個大一統國家,必須要有“大一統”的思想來給它指導發展的方向,否則就有“分裂”的隱患。
漢初施行“黃老”無為思想,想把“道家”作為大一統的載體,可是地方勢力的迅速坐大導致了叛亂頻仍,而先秦以來的法家等嚴酷又使得幾朝臣民惶惶不安。
在試行了多種思想之後,漢武帝決定用儒家來完成思想大一統的任務。
那麼,漢武帝為何選擇了儒家呢?
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帝王合法性”問題,劉邦出身微寒,為何能當皇帝?這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
劉邦之前的帝王都是貴族,無論是周天子還是各諸侯,甚至是項羽等人都不例外。不是貴族卻當上了“天下共主”,劉邦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位。
那麼,這就需要一個讓人信服的解釋,否則不就是表明任何人都可以當皇帝了嗎?天下非大亂不可。
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從大漢立國到漢武帝“獨尊儒術”半個多世紀的時間裡,漢朝的天下確實是很混亂的,外部有匈奴虎視眈眈,內部各諸侯叛亂不息。
道家、法家、陰陽五行家等等學說都曾經嘗試解決這一問題,但最終都失敗了,只有儒家用了簡單粗暴的辦法,將劉邦取得天下歸結於“天命”,這是一個不能證實但同樣不能證偽的問題,但在對“天”有很高敬畏感的時代裡,這是一個很有效的辦法。
至此,漢武帝採取了儒家“天命”的說法,在思想上使其獨尊,並且“罷黜百家”,思想上的大一統在疆域、器物等層面上的大一統完成之後,終於實現了。
從實際意義上來說,秦朝只是一個不完善的開端,漢朝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
漢朝為後世所有封建王朝建立了一個最為基礎的框架,就是儒家的“德治”正所謂“流水的王朝,鐵打的儒家”,無論封建時代裡王朝如何更迭,最終都需要以儒家來作為指導思想,這是漢朝留給後世最為重大的影響。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首先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帝王合法性”問題。儒家不僅解決了漢朝所面臨的問題,更是給所有非貴族出身的人一個改朝換代的理由。
那麼反過來說,一個新的朝代如果不繼續“尊儒”,那麼就是質疑自己取得天下的合法性。
其次是因為儒家“智民”的需求符合歷史的趨勢。無論是中國還是同一時期的外國,人們的知識水平都是越來越高的,這是一個歷史趨勢。
而封建時代“尊儒”的傳統起了很大的作用。
不同於法家、道家等“愚民”學說,儒家是講求“智民”。道家、法家等典籍裡很明確地講要如何愚民,只有儒家認為思想認識水平越高的社會越好管理。
這符合了歷史發展的趨勢,也滿足了人們的訴求。
而更為重要的是,這成為了中國社會能不斷進步的根源所在。
最後是因為儒家“德治”的穩定性。儒家不同於法家用實實在在的條文來約束社會,施行高壓統治,它用道德、風俗來管理社會。
其“智民”的目的就在於讓整個社會認同其道德觀念,建立了一個對於後世來說非常穩定的社會框架。因為不同於明文的律法,思想上的價值觀轉變是最為困難的。
無論是封建時代還是當下,“仁義禮智信”這種基本的道德觀都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這些正是儒家在幾千年來不斷提倡的,並使其成為社會管理的工具。
儒家的德治所影響的不是一朝一代,這從後世所有朝代都選擇儒家作為指導思想就可以看出來,這是兩千年來所有優秀的統治者都認同的一件事。
而這件事的開端就在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
未來在黑夜隱匿,於此靜待曉光。
-
4 # 趙日金141
漢武帝提出獨尊儒術,是以訛傳訛,子無虛有的事。
據說漢儒董仲舒提出“廢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若採納董仲舒的建議,必然信任董仲舒。然而,這麼一件歷史大事,《史記孝武帝本紀》卻天文字記載。
據《史記儒林列傳》,漢武帝對董仲舒很反感。董仲舒作《災異之記》,漢武帝認為是譏刺自己,巧妙地利用董仲舒的弟子呂步舒不知是自己老師寫的書,認為這本書很愚蠢,漢武帝罷了董仲舒的官,賜死罪。後赦免,嚇的董仲舒不敢再言災異之事。
-
5 # 跪射俑
從此以後,儒家思想大行其道,成為一千多年中國封建統治者治國理政的指導思想,儒家思想深刻影響著中國古代社會的方方面面,深入古代中中國人的骨髓。
-
6 # 9624335986490
漢武帝也好,董仲舒也好,從沒有說過“獨尊儒術”。都是為了大一統,不只靠法律維持政權,而是“儒表法裡”,吸納百家,創立漢代儒家神學體系。所以不是孔子儒學的翻版,而是在新時代對百家爭鳴作了又一次總結。漢宣帝所言“漢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雜之”,才符合實際。如是獨尊,怎能在漢末形成儒道釋三足鼎立的中華文化精神支柱?五四運動為了改革,喊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為的是思想解放,進而推翻封建專制制度。所以學術界把封建思想禁錮的罪名按到漢武帝頭上,杜撰出一個“獨尊儒術”,不足掛齒。
-
7 # 慧眼看世間百態
有利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有利於培養中華民族認同感
-
8 # 王剛228320950
從中國統一發展、多民族融合來看,獨尊儒術是一個極其必要也是必然的階段。當時華夏統一時間不長,政治思想主分兩派,並爭論不休。各蕃王對朝廷威脅極大,分封而治鞏固中央政權不利。為了加強皇權,必須統一思想,結束分爭,從此為中華大地雖戰亂不斷,但任何強權都以統一中國為目標,不然當權者睡不踏實。中國也沒有象印度那樣一盤散沙,長期受外族統治,反而用文化同化融合了周邊小國。不利的一點,是使百姓思想境界受限制,對科技經濟全面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力。
-
9 # 真君歷史
我是真君,我來回答。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是中國政治史和思想上的一件大事。
漢武帝在思想文化界首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政策,確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統與主導地位,使得專制“大一統”的思想作為一種主流意識形態成為定型,而作為一種成熟的制度亦同樣成為定型。從此以後,在學術和仕進上,儒家被定為一尊,統治中國達兩千年之久。
回覆列表
孝公於是準備起用商鞅開始變法,但卻害怕天下人非議自己。商鞅說:“不做就什麼名都沒有,自己懷疑要做的事就一定不能收功;高人必遭非議;獨到的見解的必遭人詆譭;愚昧者別人都成事了他還沒回過神;智慧者從萌芽未現的時候就能感知;百姓不能參與計劃,卻只能坐享其成;致德之人看起來跟一般的德行不一樣,而成就大事業則不能和一般人商量。所以,只要能強國就不必一定按舊制;只要能利民就不一定循舊禮。”
孝公說:“好。”
甘龍說:“不對。聖人治國安民都是按照其本身的紋理來的,非如此天下不得安寧。”
商鞅說:“甘龍這套就是最世俗的話。庸人安於現狀,書呆子迷信條文。所以按照甘龍所說的兩條保住官位維持舊有秩序是可以的,但不可以和他討論舊法以外的事情。夏、商、週三代奉行的禮教不同但都能稱王,五伯執行的法度不同但都成為霸主。智者制訂法度,而愚者就只能遵行;賢人改立禮教,一般人則拒於此。”
杜摯說:“沒有百倍的利好則不能變法:不收十倍功效則不能易器。按舊章程做絕不會錯,按舊禮法走絕不會邪。”
商鞅說:“治理天下不只有一個辦法,只要對國家有利就不必仿效古人。商湯和周武王都沒有遵循古法,夏桀和殷紂倒是沒有改變舊禮,可見改變古法者不能否定,而遵循舊禮者也不值得讚揚。”
孝公於是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商鞅變法”拉開序幕。
秦朝短命的原因商鞅說得最清楚了,根子就在孝公這——他等不及,所以只能用猛藥。“亂世用重典”本沒毛病,但六國破滅後就有些尾大不掉了,到了休養生息時就該緩一緩。
太史公對法家的人物基本都用“刻薄”字眼,這些人到最後都落得個“作繭自縛”的下場,如韓非、申不害和李斯,韓非子甚至將法、術、勢融為一體,成為封建時代“內用黃老”之根基。
漢武帝“獨尊儒術”不過是蓋了個幌子,這點在《漢書》裡漢宣帝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霸王道”才是用著最舒服的,不過是“外示儒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