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今天的三國成語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七十一回,發生在漢中之戰期間,相關人物分別為趙雲、曹操和劉備。原文如下: 卻說張郃、徐晃領兵追至蜀寨,天色已暮;見寨中偃旗息鼓,又見趙雲匹馬單槍,立於營外,寨門大開,二將不敢前進。正疑之間,曹操親到,急催督眾軍向前。眾軍聽令,大喊一聲,殺奔營前;見趙雲全然不動,曹兵翻身就回。趙雲把槍一招,壕中弓弩齊發。時天色昏黑,正不知蜀兵多少。操先撥回馬走。只聽得後面喊聲大震,鼓角齊鳴,蜀兵趕來。曹兵自相踐踏,擁到漢水河邊,落水死者,不知其數。趙雲、黃忠、張著各引兵一枝,追殺甚急。 操正奔走間,忽劉封、孟達率二枝兵,從米倉山路殺來,放火燒糧草。操棄了北山糧草,忙回南鄭。徐晃、張郃紮腳不住,亦棄本寨而走。趙雲佔了曹寨,黃忠奪了糧草,漢水所得軍器無數,大獲勝捷,差人去報玄德。玄德遂同孔明前至漢水,問趙雲的部卒曰:“子龍如何廝殺?”軍士將子龍救黃忠、拒漢水之事,細述一遍。玄德大喜,看了山前山後險峻之路,欣然謂孔明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趙雲是劉備陣營中非常罕見的智勇雙全之將,能力如此出眾的名將為何一生都沒有被劉備重用?
5
回覆列表
  • 1 # 董小瞞vlog

    首先,我並不覺得劉備是沒有重用趙雲。因為趙雲自從離開公孫瓚之後就一直跟隨劉備左右,相當於擔任起劉備的私人保鏢也就是保安隊長。這個崗位角色雖然軍銜不大,官職也不大,但是卻是最為重要的崗位,畢竟這是負責劉備以及他家人安全的。試想,一個人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給你手上,這難道不是莫大的信任和重用?

    其次,肯定是趙雲的個人屬性了。那就是趙雲很細心,趙雲不光武藝超群,而且其人謹言慎行,人品佳、境界高,不論官方還是民間的口碑都很好,在當時幾乎無人能出其右。這樣的人大家聽起來就好相處還很安全,所以放在身邊也肯定是不錯的。畢竟劉備信任的人還有關張二人,但是這二人雖然勇武卻是粗漢莽夫,很適合戰場卻不適合留在身邊處理身邊的事情,所以這樣趙雲也就剛好是這個崗位的不二之選。

    最後,還是政治方面的考量。蜀國雖然實力得到增長,但是派系集團多,並且勢力都不小,劉備為平衡各派,肯定得一個信得過得卻又很懂自己心思得人協助處理。而趙雲自身素質過硬,又跟隨劉備長久,有一定得默契。

    綜上,劉備離不開趙雲得協助,趙雲本身近乎完美得素質也剛好匹配保安隊長的要求,所以,不是劉備不重用趙雲,這本身就是完全信任的重用!

  • 2 # 使用者5686358119682

    用的順心就用,不順心就不用。要麼沒本事不用,要麼有本事用著不得勁,其中包括提防之心,不敢放手外用,只能放在身邊看著

  • 3 # 手機使用者德友之書齋

    一、時運不濟

    趙雲追隨劉備之時, 正是劉備最危難之際。劉備勢單力薄,惶惶不可終日,經常是顛沛流離,寄人籬下,基本上是無兵可用。僅有少得可憐的人馬,還要先交給素有‘萬人敵’之稱的關羽、張飛指揮作戰,趙雲只能擔負起保護劉備及家小的責任。久而久之趙雲在劉備陣營中,屢屢充當的是警衛長的角色。當劉備逐漸做大,有兵可用之時,已經是十數年之後了。這時又因趙雲沒有實際的統兵經驗,另外加之這時期蜀漢將領眾多,自然趙雲就沒有統兵的機會了。時光飛逝,直到蜀漢後期,蜀中無大將,廖化當先鋒之時,孔明才派上趙雲為主將上陣,其時的趙雲已經是鬢髮蒼白的老人矣。

    統兵作戰,經驗尤為重要。而經驗則需日積月累,一將功成萬骨枯,沒有天生的將軍,只有實戰出真知。從趙雲擇定劉備,千難萬險,九死一生一路走來,每每身先士卒,殺敵無數。其輕財重義,大賞不獨享,能使士卒用命。倘若使智勇雙全之趙雲統兵,再輔一智謀之士,那趙雲將如虎添翼,絕對是一個優秀之統帥!

    二、門閥制度誤人

    趙雲得不到重用 ,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與歷史上產生於西漢後期,東漢時達到高峰,直到唐代才衰落的‘門閥制度’有關。

    趙雲出身布衣 ,祖上沒有顯赫之事蹟。趙雲的聲望,官職全憑一己之力,日積月累,一點一滴所為。再加上劉備早期無人可用,也就顧不上講究什麼門第了,趙雲也就多了一些出頭露臉的機會。而劉備發達之後,這套玩意又堂而皇之的擺到了桌面。

    劉備稱帝,群臣上賀表,列了前五十個人的名字,還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而領銜的竟是‘徵西大將軍都亭侯馬超’,其理由是‘馬孟起世代公侯’。曾捨生忘死,兩次拯救接班人於水火的大功臣、大將軍趙雲竟排在’等一百八十人’之中,竟連名字都沒有!這時恐怕劉備或真心想重用提拔趙雲,也要考量一下門閥制度的受益者,士大夫階層的壓力了。

    三、赤膽忠心、不為名利

    劉備在平定益州後,欲大賞封地,趙雲諫曰:‘益州人民屢遭兵火,田宅皆空;今當歸還百姓,…,不宜奪之為私賞也。’其忠心愛民之志,堂堂正正,真心可鑑。劉備只得’大喜而從之。’可是隻此一言,盡得罪滿朝文武!

    趙雲沒有山頭,向來單槍匹馬,從不結幫營私,自然在朝中也就人微言輕了。

    劉備稱帝后,準備發動對孫權的復仇之戰。忠心可鑑之趙雲當即上書力諫:’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 從這一中肯透徹的諫書中,可見趙雲是出於公心,為江山社稷發展考慮,而不惜得罪剛剛登上皇帝寶座的劉備,而直言相諫。趙雲並不是反對奪回荊洲,只是認為現在時機尚未成熟,其遠見卓識之才華,無疑值得稱道。但利令智昏的劉備不但沒有采納其建議,相反竟對趙雲產生了疑慮,遂將趙雲冷落一旁,竟連蜀吳之生死之戰,都沒讓趙雲直接參加,真乃天子之心不可測也。

    綜上所述‘一身是膽’之趙子龍為蜀漢忠心耿耿,天地可鑑。其矢志不渝,光明磊落,公而忘私,功勳卓著,受人景仰!

    最後用蜀漢後期大將姜維的一段評價以饗讀者: ’雲昔從先帝,勞績既著,經營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書。當陽之役,義貫金石,忠以衛上,君念其賞,禮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殞身。’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景區的飯菜又貴又難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