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II白日飛昇II
-
2 # 密探零零發
二戰時,士兵們廣泛打綁腿,可能很多人會有疑問:打綁腿非常費勁,為什麼士兵們會廣泛使用呢?道理很簡單,實用才是王道,不要小看這個綁腿,可是有大用的,甚至可以保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二戰時士兵綁腿的妙用。
實際上,士兵綁腿並非只是在二戰時才廣泛使用,而是自古就有,一直沿襲到二戰,並且特別是抗戰時期的國軍和八路軍、新四軍中最為常見,而且在極端艱苦的條件下,將其利用到了極致,成為當時中國士兵的必備裝備,甚至挽救很多抗戰將士的性命。
一、緩解腿部的痠痛,是士兵步行的利器。在二戰時期,雖然有了汽車等代步工具,但仍然大部分時間還是要靠士兵的兩條腿走路,特別是山地等道路崎嶇的地方,長時間地步行軍,會容易造成士兵小腿痠疼,而士兵的綁腿可以有效地防止血脈下積而引起的漲疼,從而緩解士兵腿部的痠痛。
二、有效的防護工具和行軍工具,在崎嶇的山路行走的時候,戰士的綁腿除了上面緩解腿部痠痛外,還可以防止山蟲螞蝗等毒蟲的叮咬,且可以有效防止荊棘樹枝刺扎;同時戰士綁腿的布條也可以作為繩索使用,可謂是士兵走山路之利器。
三、救命的利器,在抗戰時期,我們的醫療條件落後,藥品短缺,甚至連止血的繃帶都嚴重缺乏,因此很多士兵在受傷後就只能自救,就拿自己的綁腿布當繃帶使用,從而達到止血的目的。例如粟裕在一次作戰中手臂受傷,血流不止,幸好他的警衛員經驗豐富,迅速用綁腿布來止血,才挽救了粟裕的生命。實際上,在抗戰時期,戰士的綁腿挽救了很多人的性命。
總之,不要小看綁腿這個小東西,它可是在歷史上發揮過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現代軍隊摩托化機械化的發展,靠士兵步行上千公里的時代,一去不復返,而綁腿也成為了歷史,只能在歷史博物館找到自己的位置了。
-
3 # 區域拒止
(影視劇中的綁腿)
說起綁腿,我廣大吃雞群眾可以說既感到熟悉,又感到陌生。熟悉的是其經常出現在抗戰劇等戰爭熒幕中,曝光率頗高。陌生的是,這綁腿的存在似乎純粹只是圖好看,綁得那麼規整,不知道有啥用。
(綁腿布)
實際上,綁腿的出現非常早,自古代冷兵器時代,就有這哥們兒的身影了,而且這玩意兒不分地區,全球均有不同“版本”的綁腿。綁腿之所以廣受人民群眾喜愛,且沿襲至今,顯然是因為其好處多,實用性強。
(打上綁腿的我軍幹部)
士兵綁上綁腿,首要的好處便是防止緩解小腿的酸累感,防止血脈下積而帶來的脹痛。雖然打上綁腿,剛開始可能有不習慣的腿肚膨脹感,但很快就能適應。同時山地行軍時,打上綁腿能有效阻止山蟲,蛇類的啃咬,乃至荊棘樹枝的刮擦。
(建國後打上綁腿的我軍戰士)
另外,綁腿還有很多的“附加功能”。如在作戰中,能充當醫療繃帶的簡易“替代品”,遇到山岩陡坡時可作為攀爬所需的牽引繩;當然進行捕俘作戰時,其甚至可以作為綁繩使用。這麼講吧,只要想象力豐富,綁腿可以拿來做很多事情。
(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穿著綁腿的戰士)
中國軍隊裝備綁腿的時間可以說非常悠久,從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到抗日戰爭,乃至建國後的對越自衛反擊戰都有其出現。追究其原因,便是我軍長期擅長輕步兵作戰的特點導致。綁腿加解放鞋的組合,往往能讓解放軍的雙腳跑得過輪子。
當然,進入新時代,隨著我軍摩托化,機械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綁腿在我軍步兵裝具序列中逐漸消失,成為昔日輝煌歲月的追憶之一。
回覆列表
一是防止長時間長距離走路後血液大量壅塞於小腿部,俗稱腿肚子轉筋。因為那時除少數國家外軍隊機械化程度不高,士兵還須大量走路。二是防止褲腿被草木等鉤掛,因為那時褲子不管軍裝還是西裝褲腿普遍較肥。三是綁腿還有其他用處,比如連線起來擰成繩索、用於捆綁止血、當繩子綁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