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神話有情

    郭子儀後裔古墓群揭開

    “湖廣填川”之謎

    郭振華

    一九九八年八月十五日,筆者在大英縣隆盛鎮石門辦事處採訪時,在崇音寺檀木灣一塊玉米地裡發現了四塊古墓碑。

    遠處看是一塊玉米地,墓碑被包圍在玉米杆中,據農民講這裡原來是一塊老墳山。六幾年此地方園五、六畝地的範圍內有很多雕刻精緻、色彩豔麗的墓碑群,學大寨、改田改土的時候,上級強令村民們將一塊塊墓碑和墓群推掉,用來做土埂。當時推的時候,有一位老者出來阻止說:這是郭家近代的幾塊祖墓碑,上面刻有郭家的輩份,不要推掉了,將來娃兒取名字也有個依據。

    於是,就保留下了這四塊墓碑。郭振華很是驚奇,拂去上面的蜘蛛網和滕蔓,仔細瞧這四塊碑,發現上面刻有很多書法秀麗的楷體字,並雕刻有“龍鳳呈祥”、“二龍戲珠”等圖案,仔細讀上面刻有郭家五大房人郭世俊、郭世美、郭世蓉、郭世茂、郭世倫等的名字。原來據傳說這裡是唐代愛國名將郭子儀後裔聚居的老祠堂,筆者想這幾塊墓碑與此有不有關係呢?

    經過二個多月的考證,走訪了當地村民,發現當地聚居著上千戶郭姓村民,崇音村8社(檀木灣)整個社全是郭姓家族;並且在這些村民家中香盒正額上寫有“汾陽家風”,村民們說他們的祖宗是唐代名將郭子儀;現居大英縣卓筒井鎮原檀木灣的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發現了清朝秀才郭庭範書寫的郭氏香盒上用渡金額刻有“點頷流徽”四個大字,與史書記載的郭子儀晚年“頷之而已”的典故相同;之後又在當地88歲高齡的郭秉才家中找到了一本“郭氏家譜”,上面明確地記載了郭氏家族從黃帝到郭子儀及其後裔幾千年的族姓發展史,郭子儀第四代孫郭端夫在唐莊宗時官至鴻蘆卿,謫守江右廬陵,由山西汾陽舉家遷往江西,在宋端平元年甲午由江西遷往湖廣,大明弘治二年入川落業檀木灣之謎。

    從“郭氏家譜”中可以看出,郭子儀長房後裔一脈由陝西西安到山西汾陽,由山西汾陽到江西、湖北、四川,相當於在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繞了一個大圓圈,這為中華民族大遷移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史料。

    一代愛國名將郭子儀

    郭子儀生於唐中宗十三年(697年)丙申八月十五日,卒於唐德宗二年(781年)辛酉一月十日,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父親郭敬之,歷任五州刺史。

    郭敬之生五子,郭子儀排行第三。郭子儀身高七尺,體貌秀傑,生八子七女。少年時的郭子儀因武舉成績優秀,補左衛長史。郭子儀一生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渡過了六十多年的軍旅生涯,其中以一身而系天下安危達二十餘年。

    肅宗皇帝讚揚郭子儀:“國家再造,卿力也!”德宗皇帝尊稱郭子儀為“尚父”,郭子儀被賜封為太尉中書令、汾陽忠武王。“安史之亂”中,郭子儀大戰安祿山,名垂青史,其史料收入中學歷史課本,成了家喻戶曉,婦孺皆知的愛國名將。

    天寶十四年(755年)十一月,范陽節度使安祿山起兵反唐,史稱安史之亂。

    安祿山、史思明率十五萬叛軍從范陽(今北京城西南)大舉南下。叛軍所到之處,百姓遠遁,戶舍為墟。玄宗皇帝見形勢危急,匆匆忙忙丟下長安,帶著楊貴妃逃到四川,長安成了空城。

    郭子儀受命危難之際,慌亂逃跑的玄宗任命郭子儀為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節度使,率兵東討叛軍。

    郭子儀出兵首戰告捷,收復雲中(今山西大同),馬邑(今山西朔縣東北)兩郡之後,兵出井陘,會合河東節度使李光弼的部隊,一舉攻戰了史思明堅守四十天的九門(今河北槁城縣西北),槁城兩縣。

    郭子儀戰邊關,內地潼關失守,肅宗至武靈即位,圖謀收復兩京。

    肅宗大閱六軍,雖有收復河山的決心,但沒有駕馭戰爭的本領。結果趨兵南下,親征失利。收復失地的重任落在郭子儀的肩上,郭子儀不顧個人安危,率兒子郭旰揮師潼關。在攻戰陝郡永豐倉時,郭旰陣亡,郭子儀強忍失子之痛,大戰潼關,恢復了潼關與陝州的通道。

    在洛陽稱大燕皇帝的安祿山如坐針毯,其子安慶緒趁機殺死安祿山,繼父位逐派十萬兵馬赴陝州,負隅頑抗。

    郭子儀以大軍擊其前,回紇兵登山乘其背,於陝州城西的新店擊敗叛軍,進而一舉收復洛陽。

    肅宗聞訊,親迎灞上(今西安郊外),對凱旋而歸的郭子儀說:“雖吾之家國,實由卿再造。”

    在“安史之亂”中,郭子儀出身入死,許身報國。

    肅宗臨終前,託咐郭子儀說:“河東之事,一以委卿。”代宗即位加授郭子儀為尚書令,並以第四女昇平公主嫁給郭子儀第六子郭曖,拜郭曖為駙馬都尉。歲時賞賜珍玩,不可勝紀。代宗駕崩,留下遺詔,囑咐太子李適在即位之後,仍“以司徒兼中書令、汾陽郡王(郭)子儀攝冢宰(即宰相)。

    ”唐德宗李適即位後,詔(郭子儀)還朝,攝家冢,賜號‘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增實封通計二千戶,給一千五百人糧,二百匹馬食料。諸婿拜官者十餘人。

    郭子儀馳聘疆場,戎馬一生,平叛御邊,勳高一代。

    他與唐代宗君臣之間相處二十四年之久,權傾天下而天子不忌,功蓋一代而君主不疑,不愧為忠心報國,一代楷模。郭子儀“再造邦家,維新庶政;臣雖隕死所無恨”的愛國之心和“寇仇在近,家國未安,臣子之心,不無寧處”憂國憂民意識是華夏民族自強不息的力量源泉。

    考證檀木灣是郭子儀後裔聚居地

    檀木灣人以前一直據說是郭子儀後裔,但苦於沒有史實證實。發現墓碑以後,筆者決心揭開這個歷史空白點。

    在考證墓碑記載的一些史實走訪檀木灣群眾時,筆者和當地人郭清學、郭甫成三人首先走訪了郭氏家族年齡最長的金元鄉89歲的村民郭秉才。

    郭秉才身體硬琅,紅光滿面,四世同堂,其2個兒子都70多歲了。在郭秉才家發現了一本郭氏家族手抄本,據郭秉才介紹:“手抄本是他於解放前在蓬溪中河街郭氏祠堂抄寫的。當時的郭氏祠堂規模很大,正廳供有郭子儀座相,郭子儀曾被封為汾陽郡王,歷代凡過往的朝庭官史都要在郭子儀座相前朝拜,祠堂每年要花費一大筆招待費,民國七年修訂郭氏家譜花費了365兩白金,白金貴於黃金,就按黃金現價折算,摺合人民幣250萬。

    郭氏家譜原件有一寸厚,封面有紅綢布布襯包裹。當時每年清明節郭氏家族族首都要在蓬溪聚會一次,並分別在金元、蓬萊、大英、紅江等地召開清明會,可見人員之廣,但遺憾的是保存於蓬溪郭氏祠堂的郭氏家譜原本解放後因祠堂被改建,家譜原件便不知去向了。解放後清明會逐漸消失,郭氏家族逐漸失去了聯絡,以至於後來沒見過家譜的人都不敢承認自己是郭子儀的後裔。

    檀木灣人沒見過家譜,但在當地郭氏村民家中,發現有寫有“汾陽世家”的香盒,而與家譜中記載的郭子儀曾被封為“汾陽郡王”的史實相一至,這證明了香盒是為了紀念郭子儀而設。之後筆者又從檀木灣移居大英縣卓桐井鎮居民郭清躍家中香盒兩側楹聯上刻有“功封虢叔家聲遠,威重汾陽世澤長”,這與家譜中記載的周文王封虢叔為虢姓,而“郭”實乃“虢”之轉音。

    後又在卓桐井鎮退休工人郭清高家中儲存完好的一個清代木質香盒是由清代秀才郭庭煥撰寫的,香盒正額雕刻有鍍金木刻字“點頷流輝”,楹聯書有“祖德問安猶點頷,我裔繼烈要留心”,這與舊唐書、新唐書記載的有關郭子儀的史實相一致。這段史實舊唐書記載道:唐德宗時,郭子儀被封為宰相,尊稱為“尚父”,進位太尉中書令,冊封2千戶,給皇糧1500人,馬200匹;建宗2年,郭子儀得病,德宗派舒王去探望郭子儀,郭子儀不能起床,只能在床上叩頭謝恩。

    舊唐書還記載,郭子儀8個兒子7個女兒、孫和外孫數十人,每年未向郭子儀拜年問安時,郭子儀認不完這些孫子和外孫,只能點頷作答。這二段歷史即謂之為“點頷流輝”。

    之後,在石門辦事處一郭姓村民中發現了民國七年修訂木刻的郭氏家譜,據主人介紹,這本家譜一直被其放於木箱底層保藏,僥倖躲過了文革“破四舊”中的焚古書運動,但從未對外人出示,也被其淡忘了。

    這本儲存完好的家譜清楚地記載了郭子儀後裔遷移至檀木灣的歷史。郭氏家譜中“郭氏受姓本源考”中記載,華夏民族族姓始於黃帝,黃帝孫子名叫軒轅,以熊氏為姓,又因熊氏出身姬水,所以以姬為 姓,後以玄囂、雲陽、昌意、舜、堯、稷、公劉、王季,直到西百文王開始封姓, 封虢叔為虢姓,後以郭為姓,到唐朝郭子儀一代“虢”姓一律改為郭,“郭” 是“虢”的轉音。

    郭氏家譜中記載了炎黃子孫五千年姓氏的來龍去脈,其完整性 堪稱一絕,是迄今發現最完整的一個姓氏家譜,為考證華夏姓氏提供了不可多得 的重要史料。

    3個多月的艱辛考證,所有的史料終於證明了檀木灣人後裔,而檀木灣古墓群是郭子儀後裔古墓群。

    古墓群揭開湖廣填川之謎

    檀木灣郭子儀後裔古墓群之一郭幹元墓碑記載郭幹元祖籍湖北麻城,墓碑立於嘉慶20年,距今近200年,這塊墓碑不同於其它墓碑,墓碑前有一個全封閉的擋風敝雨的花形石隔層,將碑文罩在隔層裡,隔層雕刻精細,中間有一朵五瓣形的花朵,透過花孔可以清晰地看到墓碑上的文字。

    由於有隔層的墓碑上雕刻文字的藍色油漆雖經近200年日曬雨淋卻未剝落。

    墓碑是立於嘉慶20年,而郭氏家譜修訂於民國七年,墓碑是揭示湖廣填川的重要史料。據家譜記載,郭子儀第四代孫郭端夫在唐莊宗時,任鴻蘆卿,謫守江西右廬陵。

    舉家從山西汾陽遷往江西吉安府廬陵縣延福鄉,一直到郭子儀第二十六代孫郭彌都世居此地。因當時族繁人廣,郭彌都於宋端平元年(1234年)舉家遷往湖廣(湖北)黃州府麻城縣孝感鄉落葉沙子場郭家嘴獅子巖几子灣。元末明初,四川盆地戰亂不止,蠻匪橫行,民不聊生,土地荒蕪。

    老者餓死於溝渠,少者逃往他鄉。眼看四川人口越來越少,弘治皇帝下詔移民。郭子儀第三十六代孫郭謨格由保甲推舉奉詔於明弘治二年(1490年)棄湖入川,落葉檀木灣。這便是民間流傳的“湖廣填川”的一段史實。史料雖記載有:“元明之際四川人口顯著下降”,“洪武十四年皆自別省流來”,但無詳實文字,郭子儀後裔的遷移,正好給“湖廣填川”一個具體說法。

    同時,郭子儀後裔由陝西長安到山西汾陽,由山西汾陽到江西、湖北、四川,相當於在中國版圖的中心位置繞了一個大圓圈!這為研究中華民族大遷移提供了一個重要史料。筆者也見過不少墓碑,但能象檀木灣郭子儀後裔古墓群這樣追根求源的實為罕見。一般的古墓碑只記有一個大概,沒有具體的入川前地名;一般的家譜也只能大概追蹤到湖廣近十幾代,而“郭氏家譜”可追朔到上下數千年。

    況且郭子儀後裔古墓群不僅記載詳實,而且與“郭氏家譜”互相印證,使其具有相當的文物價值。

    “ 檀木灣古墓群”的發現使當地對自己祖輩知之不多的村民深感振奮,他們自發出錢出力對文革中拉去的墓群進行了修復,並召開村民大會,自發保護古墓群。

    經當地廣播、電視、報紙等眾多媒體的報道,古墓群也引起了市、縣文管部門的重視,大英縣已將其列為縣級文物保護;當地還正在籌建郭子儀愛國主義思想研究學會,對郭子儀的愛國主義精神進行廣泛的研究;市、縣旅遊辦負責人對該墓群進行了考察論證,準備以古墓群為依託,將檀木灣開發為旅遊風景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這種情況下,該不該給孩子換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