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楷媽育兒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發脾氣是孩子某種心理需求的表現。嬰幼兒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接觸的事物會逐漸增多。但是,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和需求,不可能像成人一樣理智,他們會憑著自己的情緒與興趣來決定,任由自己主觀的性情和喜好去做事,縱使這些事物對他往往是不宜、不利,甚至是有害的。

    此外,3~4歲孩子的自我意識有了明顯的發展,但在情緒控制等方面的發展還很不成熟。孩子有自己的主張,又不能很好地表達,一旦不如意,便會“大動肝火”,這個時期的孩子通常以吵鬧、叫嚷等方式來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發脾氣是孩子成長的一部分,一般來講,孩子發脾氣的行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減弱。如果你的孩子愛發脾氣,你不要輕易地下結論說自己教子無方,首先要儘量理解他們,然後再瞭解孩子的想法,著手分析孩子發脾氣這種行為背後的深層原因。

    1.健康問題

    身體不適會影響一個人的控制能力。通常孩子在不舒服的時候,比如,生病、疲勞、飢餓時易脾氣暴躁,這和大人是一樣的,只不過大人會表達自己的意志,幼兒大多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身體不適的感覺。所以,往往透過哭鬧來傳達資訊。有經驗的媽媽善於結合情境和孩子的情緒狀態判斷他的身體狀況,以避免孩子發脾氣。

    2.有求必應

    父母如果過分溺愛孩子,任其為所欲為,有求必應,孩子就會傾向利用父母的讓步和妥協,以實現自己的願望,即使在公眾場合,孩子也會毫無顧忌,稍不如意便會大哭大鬧。

    3.模仿成人

    家長的言行是孩子行為的一面鏡子,父母愛發脾氣,難免會讓孩子也形成愛發脾氣的習慣。有些大人遇事很容易大發雷霆,若父母或老師容易發怒,孩子就會模仿他們。許多父母在兒女身上看見了自己的影子,有可愛的影子,也有易怒暴躁的形象。

    4.遭受挫折

    挫折感也是孩子發脾氣、哭鬧的主因之一。兩三歲的孩子成長得很快,有一種強烈的想自立、想掌控事情的願望,卻常常被大人或自己有限的能力所阻礙。這時孩子會對自己有限的能力感到沮喪,對自己的無能感到憤怒,因此要發洩。

    應對孩子發脾氣的5條策略

    1.明確要求,預防在先

    掌握了自己孩子發脾氣行為的規律之後,在進入公共場所之前,事先明確地對孩子提出要求和希望,用“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他發脾氣。例如,預先告訴孩子外出就餐的計劃和孩子在行為舉止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如果做不到你會怎樣處理。孩子雖然年齡小,但這些要求他還是能做到的。

    2.保持冷靜

    在孩子發脾氣時,父母千萬要保持冷靜,因為發火的父母會使孩子更加惱火。你可以發洩怒氣,但是不要針對自己的孩子,畢竟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較差。父母要用溫柔、商量的語氣跟孩子講話,詢問他是不是累了或者身體不舒服。如果孩子因為身體不舒服而發脾氣,此時你應該對他表示同情,因為這時他發脾氣並不是無理取鬧。

    3.轉移注意力

    有時孩子發脾氣是因為他餓了、困了或者是待在超市裡的時間太長讓他煩躁了。父母遇到這種情況,也不應該立即跟著不耐煩和發脾氣,而是要試圖分散他的注意力,跟他說些有意思的話,看到白菜,講個白菜的兒歌,看到手紙,編個唐老鴨和手紙的故事。你還可以讓他加入挑選食物、幫忙找鞋店、為你讀購物清單等活動當中去,如果父母邀請,孩子是願意幫父母幹這些事的,這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忙得沒有時間發脾氣。

    4.隔離政策

    如果以上方法都用了,孩子的情緒依然繼續,那麼馬上離開公共場所就非常必要了,即使你的購物還沒結束。心平氣和地把孩子抱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告訴他如果他不再哭鬧,就可以回去。萬一孩子再度哭鬧,仍舊採取隔離政策。記住,不要在孩子發脾氣時跟他理論,這時,他一定聽不進去,等他情緒穩定之後,他有一個好心情時,再談論此事,告訴他應該怎麼做,這樣效果會比較好。

    5.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識

    發脾氣最根本原因之一是孩子缺乏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所以父母平時應該注意培養孩子自我管理的意識。例如,讓孩子把玩完的玩具放進櫃子裡,睡覺起床後把小枕巾蓋在枕頭上,久而久之,這些小事會幫他學會約束控制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的習慣。

  • 2 # 晴瑤粑粑

    寶媽面對孩子成長過程的情緒往往沒有在意和耐心,經常沒有把寶寶當作一個完整的個體去尊重和理解,認為寶寶還小,沒有什麼負面情緒,所以經常會忽略這些細節,給寶寶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特別寶寶一歲後,隨著對世界的探索能力越來越強,寶寶在行動上也越來越我行我素,於是寶媽經常在不經意間就惹惱了他。那今天我們就一起掰扯下寶寶發脾氣的原因吧:

    1.事情沒有按照他預想的方式或者程式來完成,例如:寶寶出門時,經常都是父母挑好鞋子讓他穿,如果父母不讓穿他挑的鞋子,他就會發脾氣。

    2.自己的事情想自己完成,別人幫了不該幫的忙。例如:寶寶吃飯時喜歡把碗端起來大口喝粥,但寶媽擔心燙著他,於是總是提醒讓他用勺子吃飯,這時他便會氣呼呼地拒絕。

    3.寶寶困了累了餓了渴了等身體狀態不佳時。當累了困了或者餓了渴了的時候,由於他還不會準確表達,他就會脾氣特別大,為的是引起父母的關注並滿足他的要求。

    4.寶寶想要爸爸媽媽陪他玩,而爸爸媽媽卻忽視了他。

    5.寶寶的意願被誤解時或者無視時。

    6.被阻止做某事或者玩某個危險的東西時。一歲多的孩子,好奇心超級強,總是喜歡去玩一些危險的事物,像家裡的電器啊、水龍頭啊什麼的,都是他的心愛之物。但寶媽一旦發現都會直接把他抱走或者把手裡的危險物搶走,這時他的脾氣就會爆發得不可收拾。

    那麼面對寶寶愛發脾氣的種種原因,寶媽們應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從源頭上減少寶寶發脾氣的機會,在小火山爆發之前,就把星星之火澆滅。只要是在安全範圍之內的事,就認著他的性子去做吧。這不是溺愛,不是寵壞,這只是尊重寶寶的自由意志,讓他更加快樂地成長。

    一旦發現寶寶做危險事情時寶媽們一定要制止,但這時制止最容易遭到寶寶的反抗,所以需要講究技巧。例如:不想讓寶寶看電視,不能粗暴地就把電視關掉,而是要用更多好玩的繪本和動人的故事來吸引他。不想讓寶寶玩危險的事物,就找一個更吸引他的事物來替代。

    當寶媽發現寶寶開始步入發脾氣時期,最好的做法是陪在寶寶身邊,但是寶媽要保持平靜的心情。可以抱抱他,用語言來安撫,也可以抱起他到別的場所,用別的事物來轉移他的注意力,或者做一些誇張有趣的動作來逗他開心,但不要試圖給他講太多道理。

    總之,只要寶媽保持平靜,並且賦以耐心,寶寶發脾氣,這都不是事兒。

  • 3 # 飛兒老師

    隨著孩子年齡的成長,一歲的孩子基本可以理解成人的語言,但大多還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作為家長要了解孩子每次發脾氣的原因,孩子太小還不能調節自己的情緒,所以孩子鬧情緒也是生理特點所決定的,不是他們的錯。

    當孩子發脾氣時作為父母我們該如何做呢?

    首先要建立情感聯結

    家長應該用感同身受的態度,例如可以說:我知道你現在很不高興,我覺得怎麼做會好一些等,讓孩子感覺你能機會他此時此刻的心情。

    其次理智地幫助孩子解決問題

    當孩子冷靜下來,和孩子一起分析遇到的問題,一起想出解決方法。

    最後和孩子一起體驗不發脾氣就可以解決問題並帶來的快樂。

    在教育的長跑中咱們做家長的切記不可急躁,俗話說身教大於言傳,我們一定要做好榜樣的作用。

  • 4 # j錦寒哥哥的孃親大人

    孩子愛發脾氣的習慣不是“天生的”,是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作為家長我們應該從身理、心理層面去探索孩子愛發脾氣背後的原因。

    1.對於孩子自身的原因

    孩子一歲左右的時候已經多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識,但是大腦發育還是出於兩個半球非平衡的狀態,自控能力較差,想表達自己的情緒就只能透過肢體或者脾氣來表達不滿。

    同時社交能力不足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心理學家發現孩子從學習語言開始到5歲左右這個階段被稱為前運算階段。處在這個階段,也就是1-5歲的孩子通常有如下特徵:

    ☆運用符號的能力,他們會運用語言符號,身體動作等來表達自己的心情,情緒不好時可能會大喊大叫等等。

    ☆以自我為出發點,不能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自己的需求如果沒有得到滿足就會透過發脾氣來發洩情緒。

    ☆思維的不可逆性,他們的思維是單線執行。不會考慮到自己發脾氣是否會對他人造成影響。

    2.還有就是父母的原因

    其實家長的“教養方式”對孩子會有很大的影響,說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愛發脾氣”的孩子,大多身後都有一位“控制型”或“溺愛型”的家長。這兩類家長的養育風格絕然不同,“控制型”家長在生活中往往過於控制孩子的自主性,容易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對孩子而言,沒有什麼比擁有一個溫暖有愛的家庭更重要。因為父母的情感支援能夠給他無限的力量,父母包容、理解、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養育態度可以減少孩子情緒難以控制的情況,而父母過分嚴厲的訓斥孩子、動手打孩子、對孩子大呼小叫等極端行為會導致他們性格變得固執、粗暴。

    溺愛型”家長養育孩子的風格則是:大包大攬、過度養育,甚至縱容自己的孩子行為,放棄對孩子應有的限制,使得孩子完全以自我為中心--“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旦他們提出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就會大哭大鬧、蠻橫無理,甚至揮起拳頭“報復”大人。

    還有就是父母的陪伴很重要,這種陪伴不是待在孩子身邊,自己看手機玩電腦的偽陪伴。而是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真正的陪孩子成長。給孩子讀繪本講故事,陪孩子跳舞畫畫,做遊戲,帶孩子出去旅行,雖然父母多數都很忙,但是陪伴孩子的時間一定要用心。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首先會很自信,其次也能很好的控制情緒,並且聽話懂事。

    對於孩子愛發脾氣,作為家長我們應該怎麼做呢?

    首先父母要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一個一言不合就亂髮脾氣的孩子,往往缺少一個性格平和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的範本。如果在帶孩子的過程中總是容易衝孩子發火,那麼孩子的情緒也會跟著受影響。

    我兒子小的時候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帶,一歲以前從沒對他發過火,所以孩子脾氣也很溫順活潑,很少哭鬧。一歲以後姥姥帶的時間多一點,但是姥姥脾氣比較急,有時候會假裝訓他,但是一段時間後我就發現孩子脾氣也有了,動不動就發脾氣還愛哭,後來又自己帶了兩個禮拜,脾氣又好了,跟我媽溝通以後姥姥帶孩子也變得有耐心了,然後孩子就很少發脾氣了,也不怎麼哭了。所以父母要想孩子不愛發脾氣,那麼父母首先要控制自己的情緒,買孩子有耐心才行。

    其次是增加親子互動,多帶孩子出去開拓視野,增加社交活動範圍。《遊戲力》一書中指出:遊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如果我們想告訴孩子什麼,那麼最好的方式是“玩給他看”,而不是“說給他聽”。所以,遊戲是一座親子溝通的橋樑,既可以讓孩子玩得愉快,也能讓他學得開心,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透過遊戲讓孩子得到正確的認知。一方面有益於親子關係,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自控能力和身心素質教育。

    而且,一歲左右的寶寶已經能夠聽懂或者理解大人話語中所表達的意思,所以當孩子有某種善舉時,比如愛分享,會照顧人,會自己吃飯,家長要及時給與鼓勵和支援,讓孩子保持良好的習慣。

  • 5 # 兜兜虹

    一歲半到兩歲有個心理叛逆期,在這個期間會表現出自己的主張。不願聽從大人的管教。如果是很無理群鬧的那種,完全沒有緣故的那種,那是他缺乏安全感,需要大人的關注,所以才表現出這樣的情況,可以嘗試先講道理,再不去理他,家人的立場要堅定。這樣可能會好點。試試看

  • 6 # 小星星逗比

    找出了幾張這麼點大時候的照片。記得有一次,帶他和他姐姐去農大學院裡玩,玩的時候比較熱,脫了一件外套,玩完了之後在我們回去的路上,他自己穿上了外套開始拉起了拉鍊,拉了好一會兒,還是拉不好,我幫他也不要,都不讓我碰,就開始鬧脾氣,叫他不要拉就這樣穿著回去也不要,邊拉邊哭邊鬧邊發脾氣就是要自己拉拉鍊不要人幫忙,想到的方法都用過了,沒效果。後面天上來了一架飛機,我就對著他指著天空說飛機,他那個鬧的情緒很快就平靜下來了,似乎忘記了拉鍊的事,和我在那裡聊飛機,直到飛機慢慢的看不見了,回頭再去給他拉拉鍊就很配合也沒再鬧了。 這只是之一,還有其他的等等。總結了一句,轉移他的注意力,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 7 # 竣哥媽媽

    首先,父母心裡可能會有這樣的預設,孩子已經是長大了,應該更懂事、更成熟、更體諒一些。有時候,父母看待孩子的眼光不是去看孩子本身,而是因為外界的改變而對這個孩子添加了一些期待,對孩子的看法和要求有所改變。

    觀察孩子的行為背後,是在表達一種怎樣的內心底層的情緒?是悲傷?憤怒?無奈?還是其他壓抑的情緒?到底傾向於哪一種?

    估計孩子目前並沒有太複雜的情緒,可能只是在二寶出生後,她受到了一種情緒上的刺激,所以她透過這種方式去表達自己,可是又不能恰當地去表達。

    分析孩子這種強烈情緒的背後,其實她是一直不斷地在用這種方式想跟媽媽、爸爸或者身邊的人去表達:“請你們看到我的存在!請你們知道我需要什麼!”孩子情緒的背後就是一直在說這兩句話,但是她一直不被瞭解,所以她很生氣。

    即使媽媽在兩個孩子相處的時候總是遷就大寶,但這種方式並不能安撫大寶內心那種不安的、被忽略的感受。

    孩子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遇到困難會退縮,這個表象背後有很多原因。隨著孩子成長,對世界和事情漸漸地會有一個自己的看法。如果她遇到事情就害怕失敗,或者覺得困難就不願意去嘗試的時候,通常孩子要麼對事情要求特別高、特別完美,使得她很容易產生挫敗感;要麼就是完全對自己要求特別低,沒有想去挑戰、去嘗試的慾望。

    在這些表象的背後,其實都有一個困局把孩子困住了。她已經沒有辦法像一個孩子一樣,對凡事都很好奇、都去探索。而且往往把一件事情看得過於嚴肅了,她太在意結果了,她已經沒有辦法單單地去享受那個過程。

    1、調整視角,正確看待年幼的孩子

    首先,媽媽要調整自己的視角,純然地看待他就是一個僅有1歲多的小孩,不要把她當成老大而對她有更多的期待和要求。在這個基礎之上,再來觀察孩子情緒的背後,是怎樣的內心世界。

    要把“無理取鬧”這四個字從孩子身上拿走。如果用這樣的詞來形容孩子,就意味著我們要求孩子一定要講理。這是一個成年人的道理,而不是一個孩子的道理。如果媽媽能夠去了解孩子每一次發脾氣的原因、出發點,以及她心裡的感受,就不會用“無理取鬧”這樣的詞來形容孩子了。

    媽媽照顧這兩個孩子,肯定很辛勞,自己的身心狀態如何?在和孩子的互動中,能夠做到心平氣和嗎?自己的情緒是怎樣的?媽媽需要注意自己和孩子互動時候說話的語氣、措辭、看孩子的眼神等等,在這過程中,向孩子傳遞了怎樣的感受或者情緒?可能有時候確實對孩子傳遞了不滿等情緒。

    根據分析,孩子身上有兩個特點:接受。

    媽媽需要反觀一下,在家庭環境和與孩子互動的過程當中,

    第二,孩子的操控欲,事情一定要按自己意願進行,這樣的一個模式是從哪裡學來的,孩子一定是在模仿或學習某一個人,很可能就是媽媽。

    一般來說,不管孩子怎麼有情緒,她一定是最忠誠於自己母親的。她的行事風格和對世界的看法,通常都是從母親身上獲得的。當你發現孩子已經形成了一個行為思考模式的時候,就一定要在自己身上去找原因,自己平時是不是就以這種方式和孩子相處的?孩子只是把它學出來或者表現出來而已。

    3、和孩子以更輕鬆的模式相處

    關於孩子遇到困難會退縮的問題,建議媽媽平時和孩子多玩一些輕鬆的、打鬧的遊戲,沒有任何結果評估這樣的遊戲。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多講講故事、看看繪本,或是一起看幽默的動畫片,讓孩子能笑出來。

    同時,需要提醒媽媽的是,觀察一下自己的心態。在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在乎結果的人,只是孩子嗎?還是媽媽也太在意結果了。一旦孩子被結果性的東西框住了,對她的發展局限性是特別大的,她做任何事情都會畏手畏腳,以至於到最後她就不敢去嘗試了。

    4、關注孩子的體質健康狀況

    另外,父母需要關注一下孩子的體質。當孩子的身體、體能還有內在的健康狀態不佳,包括孩子長期的哭鬧情緒,都可能會讓她的體質各方面失衡。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整體能量狀態不高的時候,在她的內在,沒有充滿Sunny、充滿遊樂興趣、充滿天然自信的那種嘗試狀態的話,她可能也會怕去嘗試新鮮事物。特別是可能平時運動量不多,也許家長也會希望孩子文文靜靜的,這樣孩子的體能運動鍛鍊就可能不太到位。

    建議家長多給家裡的孩子進行一些推拿,把孩子的脾氣、中氣都提上來,讓他們身體輕盈、心情愉悅,那自然做任何事情的興致和情趣,還有嘗試面對挫折的心理自然就都提升起來了。

  • 8 # 壓低棒球帽

    碰到這種時候,講道理是沒得用的。最好用的方式就是換位思考。想想一歲半時的你,說不定還窩在媽媽懷裡吸奶,一不用上那無聊的早教,二不用搞這本開發智力,每天干的除了吃就是睡,再剩下的時間就是玩,玩也是瞎玩,父母哪有時間管你玩什麼,什麼書上寫的“高質量陪伴”,能不把你磕著碰著就算完事兒。所以你那個時候會無故哭鬧嗎?自然沒有哭鬧的理由。現在之所以“一言不合就撒潑”,找原因其實還在父母身上,在周圍大環境身上。我們都跟著大環境走到現在這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地步,想讓孩子按自己的意願去做你認為“對”的事情,比如不許看電視,不許吃糖果,不許亂扔玩具,這當然都是對孩子好的教育,幫他從小建立好習慣,培養秩序。但哄好了他樂意,哄不好可不就哭鬧,在這個年齡段也就只知道哭鬧來表達不滿。一哭,大人也跟著急,往往就不好收場。但也想探討下樓主說的該怎麼“教育”這個話題,一歲半的孩子需要怎麼教育呢?其實我比較認同的一點是,孩子的問題一定不只是孩子的,要從大人身上找原因: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父母的言行舉止不需要“教育”孩子就會自然聽從,他們視為理所當然。糾正孩子的一些行為偏差說教基本上是沒什麼用的,我們會看書上說“不要當人群面說,回家了說”“不要事上說,等事過了再說”等等,但實際操作中這些卻並不一定用得上,父母都在氣頭上,哪還顧得了孩子的情緒。所以任何時候其實處理孩子情緒問題都是考驗父母情緒的時候,完全不需要考慮該“怎麼教育”,把焦慮放下來,耐心聽他哭鬧完,慢慢透過自己的言行去改變他,甚至年齡段造成的問題也不需急於糾正,很多時候順其自然也不失為好辦法。我們都不是合格的父母,當家長的過程中一直在不斷學習,培養孩子更多時候是在改造自己。孩子是上天賜予我們的珍貴禮物,用心愛他,讓孩子感到我們的愛,他會用百倍的愛和行為來回報我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18年剩下不到一個月,今年你收穫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