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潛龍入海
-
2 # 冬瓜農人
如果父母兩人都胖子,子女是胖子的機會有2/3;同卵雙生的雙胞胎即使不生活在一起,也約有2/3的機會兩人未來都是胖子。
-
3 # 林靖力
父母們對子女健康問題的關懷是毋庸置疑的,每個家庭都希望寶寶的一生健康快樂,也特別擔心自己本身的一些的健康隱患會對孩子造成不良影響。那肥胖的父母到底會把哪些隱患遺傳給子女呢?
說在前面
父母遺傳給孩子的隱患包括先天和後天兩種
先天:基因的序列發生錯亂,使子女直接延續了這種基因錯亂,造成不可逆的疾病。
後天: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近20年來的一個熱詞——表觀遺傳學,表觀遺傳學表示,在基因序列不發生不正常改變的情況下,後天(比如腸漏綜合徵、2型糖尿病、肥胖症、慢性炎症等)引起的基因表達或細胞表現型的變化也是可以遺傳的。
歷史教訓
我想給大家分享一個歷史故事。
1945~1994年的冬季,由於德國納粹切斷了供糧,引發荷蘭大饑荒,在這段時間成千上百的人餓死。
2008年出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文章揭示:在那段時期懷孕的荷蘭女性,其60年後的子女後代身上IGF2(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人體關鍵的發育因子)的甲基化水平(表觀遺傳的表現之一)明顯低於正常人的後代,這最終可能會引起體內甲基供體不足,造成體內一種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的合成受阻,進而引起蛋白質合成受阻和最終的機體受損。(補充:近年前沿的美國研究報告中指出:基因甲基化對子宮癌的抵抗有一定的幫助)
宏觀分析
2015~2016年來,《英國醫學期刊》先後發表了數篇關於父母肥胖對子女影響的文章:
1、英國國家科學技術部門專家委員會表示,在過去的10年內,母親肥胖和子女健康問題的相關性急速上升,值得廣大群眾高度關注;
2、一項基於瑞典120萬兒童大樣本的全國性佇列研究表明,母親在懷孕期間肥胖的小孩相比正常體重母親的小孩,患1型糖尿病的風險高出⅓,儘管這些小孩的父母本身並沒有糖尿病。
3、另外16年10月份基於比利時的新生兒佇列研究也表明,母親孕前高BMI與新生兒的端粒變短(意指抗衰老能力天生較弱)以及夭折的風險有關。
微觀探究
著名學術雜誌Cell Reports和《Nature Genetics》上有數篇相關話題的文章。德國科學家以小鼠為實驗模型發現:
1、高糖高脂飲食造成的母鼠代謝綜合徵,會引起母鼠、第二代甚至第三代幼鼠線粒體代謝異常, 從而引起一些關鍵蛋白的表達異常;
2、父母雙方後天的不良飲食習慣對健康的影響都能透過精子和卵細胞帶給子女,母親的飲食習慣影響比父親更大,其中詳細表明:高脂飲食父母所生的小鼠們更容易肥胖,血糖更高,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更高,女兒更容易肥胖,兒子更容易出現葡萄糖不耐受。
-
4 # 醫學微視
【 哪些人容易肥胖?】
【引發肥胖的相關因素有哪些?】
主講人:孫明曉——原北京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北京怡德醫院醫療總監 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分會慢病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內分泌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營養學組委員;中國營養學會臨床營養分會委員兼秘書長;中國老年醫學學會內分泌代謝分會常務委員兼副總幹事長;北京醫師協會臨床營養專業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分會運動與健康專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家科學技術獎勵評審專家。
-
5 # 蘭超智形
生活中很多說法,話糙理不糙。
只要你留意觀察生活你就會發現,隨著年齡的增長,兒女會越長越像自己的父母。“想知道你女朋友將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嗎?看看你的丈母孃就知道了。”說的就是母女會有相似的體型。似乎真相確實是父母肥胖,其子女也是肥胖者。
其實,更為科學嚴謹的說法是:父母肥胖會遺傳給後代,但父母肥胖,他們的子女未必都肥胖。
我們知道,肥胖是脂肪堆積在體內、且分佈異常造成的。但如果細分,可以將脂肪的堆積分為兩種,一種是脂肪細胞數量的增多,另一種是脂肪細胞體積的變大。每個脂肪細胞中,都含有三酸甘油脂,又稱脂肪球,脂肪球量變大,脂肪細胞體積就擴增,造成肥胖;反之燃燒三酸甘油脂,細胞萎縮身材也就瘦下來了。
目前肥胖產生的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先天性遺傳原因,二是後天性熱量收支不平衡。
先天性的遺傳基因確實是我們不能控制的。科學家們在人體內發現包括“肥胖基因”在內的多種與肥胖有關的基因,這種基因能形成體內熱量節餘和堆積,使人體脂肪細胞的數量增多或體積增大。
看一下相關資料,
肥胖兒童的比例已上升至55%—60%,而且他們中有一半的肥胖原因由基因和家庭環境決定的;《經濟於人類生物學》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大約35%—40%兒童身體質量指數(BMI,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標準)—來源於父母的遺傳;有資料顯示:父母一方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的發生率有32%—34%;父母雙方均為肥胖者,其子女肥胖發生率可上升到50%—60%。
從這些資料可以看出來,遺傳的影響非常明顯。
但是,這種基因除了具有遺傳性,還有個體差別性。科學減肥、控制飲食、規律運動和良好的生活方式等這些手段,就是從後天性熱量收支不平衡去管理形體健康。這也是為什麼父母肥胖其子女不一定肥胖的例外原因。
蘭超形體健康研究院釋出的《2018年女性形體健康狀況調查報告》中統計結果表明,子代體重是否超標與母親體重是否超標有較大關聯,如果母親體重超標,子代體重超重的比例為27.0%,體重肥胖比例為39.7%,合計將近70.0%。
這個調查結果說明母親是否超重,對於孩子的體重影響非常之大。
與這個結果對應,有種說法是“女兒胖瘦隨媽”、“媽胖胖一窩”,其背後的道理就是相比對兒子的影響,媽媽和女兒肥胖的關係更密切,女兒的飲食生活習慣更傾向於媽媽。
不少國內專家的相關研究證實還真不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瞭解。
●山東大學曾對蚌埠市學齡前兒童肥胖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得出的結論是:當母親BMI≥24、單親家庭、母親孕期增重≥15kg、食慾好、進食速度快、家長對兒童體型及兒童肥胖後果的不良認知等是學齡前兒童肥胖的主要影響因素。
●武漢科技大學在發表的《武漢市某區學齡前兒童肥胖影響因素的流行病學研究》中發現,學齡前兒童肥胖的三大危險因素分別是嬰兒期人工餵養、母親孕期體重增加>12千克、母親每週陪孩子戶外運動<4次。
●復旦大學在發表的《上海虹口區學齡前兒童肥胖現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中表明,單親家庭、進餐速度過快、母親孕期增重量大、家長對兒童肥胖認識不足是兒童肥胖的主要不良影響因素。
國外的研究也證實女兒的胖瘦隨媽媽。英國倫敦大學的研究人員調查了4000多個家庭後發現,母親的體重對孩子影響比父親更大,如果媽媽肥胖,女兒的肥胖機率會增加10倍。除了遺傳因素,母親懷孕時的飲食和體重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
雖然遺傳是透過遺傳基因來進行的,並且是無法改變的,但是這種先天性遺傳因素並不是絕對的。在我們周圍,父母肥胖但其子女不胖的也有很多。只要注意合理飲食和加強體育鍛煉,遺傳原因引起的肥胖是可以預防和得到控制的。
回覆列表
肥胖一般都遺傳自母親,有許多這樣的例子。當時父母中有一個是胖子,那說明孩子可能會容易發胖,平時飲食中多注意,只要營養均衡即可,不要總是大魚大肉,吃的飽飽的。還要多注意運動。
會遺傳,但是也不絕對的,從現在開始調整你家的飲食,儘量給寶寶少吃高熱量,高脂肪,油炸食品,多吃蔬菜,水果,慢慢的寶寶就會不那麼胖了。
透過研究發現,人體內的確有許多遺傳肥胖的基因,但是,這些基因在肥胖遺傳上的單獨及聯合作用還有待更深入的研究。透過家系調查發現,雙親都肥胖、雙親之一肥胖、雙親都不胖者子女肥胖的發生率分別為75%,40%和15%;其中,雙生子肥胖遺傳度約為60%。乍一看這些資料,好像遺傳對於肥胖的影響非常大,但是這些遺傳影響肥胖的證據都無法排除環境共線性的影響。 這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啊 ,也就是說環境因素也會造成肥胖,主要指生活環境。比如父母每天的飲食都是大魚大肉,時不時還要定期去趟快餐店,油炸食品是最愛的零食,那麼,子女的飲食和生活行為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自然而然的也就跟著肥胖起來了。 另外,肥胖遺傳的基因往往會和生活習慣及環境因素聯合產生效應。有研究指出,一種名為Clock的基因與肥胖相關,而且它的兩個位點rsl0002541、rs6850524與吸菸存在聯合作用。換句話說,如果你有這個基因,並不可怕,但如果有了這個基因的同時你還抽菸,那麼,你肥胖的機率就很大了。 所以,這個例子充分說明:肥胖雖然有遺傳的可能性,但基因只佔眾多因素的一小部分。 所以啊,肥胖的父母不用擔心肥胖會遺傳給後代,也不用想著說透過試管嬰兒基因篩查來避免,這都是沒有必要的。但是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肥胖可能會導致不孕不育。在試管嬰兒等人工助孕的臨床也常會看到有些患者患有肥胖症,這都是因為肥胖對生育帶來了影響。 對於肥胖的夫妻,在做試管嬰兒前做好進行相關的檢查,然後根據檢查進行生活上的調理,並且要適當的運動哦!另外,肥胖雖然有遺傳的可能性,但是基因只佔一小部分,對於寶寶日常的飲食還有生活調節和控制才是最應該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