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022613641021

    “不知處”:不知道在哪個地方。

    出自:《尋隱者不遇》

    原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韻譯:

    蒼松下,我詢問了年少的學童;他說,師傅已經採藥去了山中。

    他還對我說:就在這座大山裡,可是林深雲密,不知他的行蹤。

    賈島(779~843),唐代詩人。漢族。字浪仙。范陽(今北京附近)人。

    早年出家為僧,號無本。元和五年(810)冬,至長安,見張籍。次年春,至洛陽,始謁韓愈,以詩深得賞識。後還俗,屢舉進士不第。文宗時因誹謗,貶長江(今四川蓬溪)主簿。曾作《病蟬》詩“以刺公卿”(《唐詩紀事》)。開成五年(840),遷普州司倉參軍。武宗會昌三年(843),在普州去世。賈島詩在晚唐形成流派,影響頗大。

    擴充套件資料:

    作品鑑賞:

    全詩只有二十字,又是情抒詩,卻有環境,有人物,有情節,內容極豐富,其奧秘在於獨出必裁地運用了問答體。不是一問一答,而是藏問於答,幾問幾答。 第一句省略了主語“我”。“我”來到“松下”問“童子”, 見得“松下”是“隱者”的住處,而“隱者”外出。

    “尋隱者不遇”的題目已經交待清楚。“隱者” 外出而問其“童子”,省掉問話而寫出“童子” 的答語:“師採藥去。” 那麼問話必然是:“你的師父幹什麼去了?”“我” 專程來“尋隱者“,“隱者”“採藥去”了,自然很想把他找回來。因而又問童子:“他上哪兒採藥去了?”這一問詩人也沒有明寫,而是從“只在此山中”的回答裡暗示出來的。

    聽到這一答,不難想見“我”轉憂為喜的神態。既然“只在此山中”,不就可以把他找回來嗎?因而迫不及待地問:“他在哪一處?”不料童子卻作了這樣的問答:“雲深不知處。”問話也沒有明寫,可是如果沒有那樣的問,又怎能會有這樣的答呢?

    詩人巧妙地以答見問,收到了言外見意的藝術效果。“我”的問話固然見於言外,“我”與“童子”往復問答的動作、情態及其內心活動也見於言外。比方說,你讀到“雲深不知處”的時侯,只要設身處地,眼前就會出現一幅圖畫:“童子”一邊說,一邊遙指;“我”跟著“童子”遙指的方向望去,東邊是白雲,西邊也是白雲;蒼巒翠嶺,時露林梢,時而又淹沒於茫茫雲海。那麼,“隱者”究竟何處“採藥”呢?

    四句詩,透過問答的形式寫出了“我”、“童子”、“隱者”三個人物及其相互關係,又透過環境烘托,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娛樂圈中誰打籃球最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