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育兒網
-
2 # 小文藝育兒
我在生大寶的時候,自己的手腕部分長時間受到壓迫,導致血液迴圈不暢,手部經常麻木甚至疼痛,這種不適一直持續到寶寶滿週歲以後。後來才明白那是因為我抱寶寶的姿勢不對。
要二寶時,我從懷孕起就請教了婦產科醫生,醫生說抱姿勢,根據寶寶的月齡不一樣,其實也是不一樣的。
1—2個月的嬰兒主要是平抱,或者輕度斜抱。平抱就是讓嬰兒平躺在大人懷裡,斜抱就是稍微傾斜在懷裡。
寶寶3個月以後可以直抱或斜抱,直抱的姿勢是讓嬰兒身體依靠大人胸部,腦袋靠大人肩部,大人手臂拖住寶寶下身保持平衡。
-
3 # 兒科醫生雨滴
抱小寶寶的姿勢其實還蠻重要的,最主要是要讓他感覺到安全舒適。
比如1~2個月的寶寶,我們主要採用的是以平抱為主,寶寶平躺在爸媽的懷裡。或者是角度比較小的斜抱,讓寶寶斜躺在爸媽的懷裡。
不管是平的還是斜的,寶爸寶媽的一隻前臂均要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臂則托住寶寶的臀部和腰部,因為它的頭部還沒有力氣,發育還不完善,一定要讓寶寶有個支撐的地方。
假如寶寶吃完奶之後很容易吐奶,就可以採用斜抱,這樣可以防止吐奶,而且可以減輕吐奶的症狀。
三個月以上的寶寶主要採用斜抱和直立抱,這時候學報的角度可以大一些了。
直立抱時,寶寶背朝爸媽 ,坐在爸媽的一隻前臂上,爸媽的另一隻手護住寶寶的胸部,讓寶寶的頭和背貼靠在爸媽的前胸。 也可讓寶寶面朝爸媽,坐在爸媽的一隻前臂上,爸媽的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頸、背部,讓寶寶的胸部緊靠在爸媽的前胸和肩部。
不過建議寶寶不要抱太久了,但也容易累,特別是媽媽很容易手腕因為過度勞累而受傷。
-
4 # 養育有新方
凡寶剛出生那會,滿月了我都還沒學會如何抱寶寶。月嫂阿姨抱的時候寶寶好乖,每次我嘗試抱的時候,不是馬上哭就是隔一會就哭!寶寶就是不領情,初為人母的我也是鬱悶至極!
作為過來人科普下,新手爸媽們到底應該如果抱寶寶,才能讓他們舒適,而爸媽也覺得沒有那麼累呢?
抱寶寶的正確姿勢一. 橫抱[1-2個月寶寶]
常見錯誤:沒托住頭沒托住腰
剛出生的寶寶脊椎比較 軟,頭大,頭重,身體比較軟,所以重點是保護頭部和腰部。要橫著抱,托住寶寶的“頭”和“頸”,“頭和臀”保持一條直線。
姿勢1:腕抱法 將寶寶的頭放在一側臂彎裡,手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同側手腕和手護住寶寶的背和腰;另一側小臂從寶寶身上摟過去,護著寶寶的腿部,同側手託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適合日常抱)
姿勢2:手託法 一側手托住寶寶的背、脖子、頭,另一側手托住寶寶的屁股和腰。(適合挪動寶寶)
二. 斜抱[3-4個月寶寶]
3個月大的嬰兒主要採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但建議不要過早豎抱寶寶,防止影響脊椎發育。餵奶時斜抱為45度角,給寶寶拍飽嗝也應採取斜抱。
姿勢1:讓寶寶伏在肩上 讓寶寶趴在肩膀上,一手托住他的“頸和背”,減少寶寶脊柱的支撐。(大人、寶寶相對輕鬆)
姿勢2:讓寶寶背對自己 雙手托住寶寶背對自己,胸膛貼著寶寶的背,一手擎住寶寶的胸部,另一手擎著寶寶的膝部。
三. 豎抱[5月+的寶寶]
寶寶六七個月大時,豎著抱不是問題,但是與家長面對面的抱法有點老土,不僅讓寶寶的視線受到影響,還被束縛了手腳。
【正確示範】
小兒採取直立抱時,有兩種姿勢可供選擇:一種是嬰兒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隻前臂上,成人的另一隻手攔住嬰兒的胸部,讓嬰兒的頭和背貼靠在成人的前胸;
另一種是讓嬰兒面朝成人坐在成人一隻前臂上,另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部,讓嬰兒的胸部緊貼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最後一種方法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抱新生兒的注意事項1、不要過早抱寶寶,3個月內的寶寶應以躺為主,偶爾抱抱也應以平抱,斜抱為主,不宜豎抱。
2、不要頻繁、不要長時間抱寶寶,一方面對寶寶脊柱發育不好,另一方面會讓寶寶依賴抱著的感覺,媽媽你會很累。
3、3個月內的寶寶一定要輕起輕放,護住寶寶的頸部、頭。
4、如果寶寶經常一放就醒,媽媽可以抱寶寶的時候在寶寶身下墊一個毛巾,往床上放寶寶的時候連毛巾一起放下。往床上放寶寶的時候讓寶寶屁股先靠在床上,將一隻手慢慢抽出,媽媽胸部緊貼寶寶,待放穩後再抽出另一隻手。
特別提醒很多人哄孩子習慣抱起來搖晃寶寶,輕微地搖起到安撫作用,甚至有助睡眠。但過度搖晃則不利於寶寶大腦發育。
寶寶的大腦沒有保護性物質,搖晃過程中,大腦與顱壁不斷撞擊,容易引發大腦毛細血管出血,也就是搖晃震盪綜合徵,這會影響智力發育。
-
5 # 小林子啦啦啦
個月以內的寶寶每天除了在床上活動以外,其餘時光都要在父母的懷抱中度過。
正確的摟抱不僅能使寶寶感到舒適,還有利於寶寶身體的生長髮育。寶寶會透過媽媽的懷抱辨認媽媽的氣味,迅速建立親子關係。與媽媽面板接觸頻繁的寶寶,會長得更健康、更快樂。
托住頭部是關鍵
1個月的寶寶只能稍稍抬頭片刻,3個月時頭才能初步直立。由於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完善,1~3個月的寶寶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抱1~3個月的寶寶的姿勢是很有講究的,關鍵是要托住寶寶的頭部。
你可以將一隻手滑到他的頭頸部下方,以手肘彎曲處支撐寶寶頭部,另一隻手滑到下背部,輕輕將寶寶抱起,使他的頭不至於向後仰。
平抱和斜抱
1~2個月的寶寶,主要是平抱,也可採用角度較小的斜抱。平抱時讓寶寶平躺在成人的懷裡,斜抱時讓寶寶斜躺在成人的懷裡。
無論是平抱或是斜抱,成人的一隻前臂均要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隻手臂則托住寶寶的臀部和腰部。對於易吐奶的寶寶則應採取斜抱,這樣可防止吐奶或減輕吐奶的程度。
斜抱和直立抱
3個月的寶寶主要採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寶寶向上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直立抱時,有兩種姿勢可供選擇:
一種直立抱姿勢是寶寶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隻前臂上,成人的另一隻手攔住寶寶的胸部,讓寶寶的頭和背貼靠在成人的前胸。
另一種直立抱姿勢是讓寶寶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隻前臂上,成人的另一隻手托住寶寶的頭頸、背部,讓寶寶的胸部緊貼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
此外,抱嬰兒既要注意保護好嬰兒,還要抱得舒服,同時使嬰兒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動作要慢要輕。
再跟你分享一下我家寶寶的識字經驗,我家孩子3歲開始我就和他一起看書,但不會動的書籍我家孩子不是很喜歡,後來我開始尋找動畫類的教育材料,前後使用過多款早教類的應用,普遍存在廣告頻繁、在未知孩子學習效果的時候就開始收費,直到我發現了【貓小帥學漢字】應用可積累識字量,養成閱讀好習慣,快速適應幼小銜接。
-
6 # 吃熱狗早教育兒
抱寶寶的正確方法
抱寶寶,一個看似簡單的名詞,可動作對於很多新任的爸爸媽媽來說卻是捏了一把汗。熟知了寶寶的嬌嫩和脆弱後,更是覺得難上加難。而因此也誕生了很多關於抱寶寶的話題,那麼,爸爸媽媽最關心的問題就來了,抱寶寶的正確方法是什麼呢?
抱寶寶的正確方法有以下這些:
1、搖籃式抱法,媽媽可以將寶寶平放到床上或者平穩乾淨的地方,一隻手拖住寶寶的頭,另一隻手放到寶寶的後腦勺出,稍微調整後讓寶寶枕在手肘處,另一隻手就拖住寶寶的臀部。這樣就可以將寶寶舒服地抱了起來了,而且這種方法很適合剛出生不久的小寶寶。
2、豎直式抱法,媽媽可以一隻手伸到寶寶的頸部,另一隻手抱住寶寶的臀部,一起發力將寶寶豎直起來面靠著自己的胸前,注意要讓寶寶的頭部高於自己的肩膀。這種抱法適用於比較大的寶寶,而且可以讓寶寶看看周圍的事物,同時這樣的抱法還有助於提高寶寶的視力和智力的發育,同時還能增強寶寶經骨承受力和肌肉的拉伸力。
3、飛機式抱法,這種方法需要有一定的經驗才可以施展。媽媽們可以讓寶寶平躺著,一隻手臂也平放於寶寶同一水平面,再將寶寶翻到平放著的手上,這時的寶寶是俯身在一隻手上,媽媽的這隻手掌要拖住寶寶的下顎,再用整隻手臂托起寶寶,另一隻手搭在寶寶背後。
另外三歲之後是寶寶比較重要的時期,是孩子身體的快速成長期,同時也是寶寶開始培養識字的最佳階段。當然學習這種東西不能強迫寶寶,容易讓他對學習產生反感牴觸,導致以後教育事倍功半。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興趣。一是尊重孩子興趣想法,多陪伴他,透過玩的方式讓他喜歡上學習。搜尋【貓小帥學漢字】應用有驚喜哦,比如:我家閨女喜歡搶手機,我就根據她的喜歡,效果非常贊。裡面很多冒險故事,教寶寶識字,還有遊戲鞏固。
-
7 # 活蹦亂跳小松噓
下面我們看看抱寶寶的正確方法
1.依偎抱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用一隻手臂支撐嬰兒的頭部,另一隻手臂支撐嬰兒的臀部。新生嬰兒的頭部是他們身體中最重的部分,嬰兒的頭部和頸部需要支撐。通常你會用一隻手輕輕握住頭部,用你的右臂托起嬰兒的臀部。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讓寶寶把頭靠在你的胸部。嬰兒本能地透過聽到你的心跳來得到安慰。你的右手和手臂應該支撐嬰兒的大部分體重,而你的左手則支撐和保護頭部和頸部。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2. 搖籃抱。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這可能是最常見的抱孩子的方式,也是跟新生兒進行眼睛交流的好方式;這也是抱孩子最自然、最簡單的方式。當嬰兒被襁褓包裹時,最容易這樣抱著他。首先讓你的寶寶躺下,用一隻手在脖子和頭部下面,另一隻手在臀部和臀部下面,把它抱起來。
儘量伸展你的手臂,儘量把它們舉到胸前,這樣你就能儘可能多地支撐寶寶。輕輕地用手臂把他們的頭和脖子好背部支撐在你的手臂上,頭和脖子在你的手臂和肘部的彎曲處。
另外一隻手托住住寶寶的臀部和腿部。
3.面對面抱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這是和寶寶互動的好機會。一隻手放在寶寶的頭和脖子後面。把另一隻手放在他們的屁股下面。
把寶寶抱在你前面,胸部下面。對著你可愛的寶寶微笑和做鬼臉,玩得開心。
4.腹部平衡抱。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當你的寶寶煩躁不安時,這種抱抱是讓他平靜下來的絕佳方法。把寶寶的頭和胸部放在你的前臂上。
確保寶寶的頭向外轉,靠在手臂的彎處。用另一隻手輕拍或摩擦寶寶的背部。檢查寶寶的頭部和頸部,確保隨時都有支撐。
5.踢足球抱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這種支撐抱法非常適合餵食,無論你是站著還是坐著都可以使用。將一隻手放在寶寶的頭和脖子下面,讓寶寶的背部放在你用來支撐頭的那隻手的前臂內側。當你調整的時候,你可以用另一隻手作為嬰兒頭部下面的佔位符,只要你確保頭部和頸部一直被支撐著。
讓嬰兒蜷縮在你身體的一側,腿在你身後伸展。把寶寶靠近你的胸部或腰部。用你空閒的手喂寶寶或者給它額外的支援。
6,你好世界抱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如果你有一個好奇的寶寶,想讓它知道周圍發生了什麼,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讓寶寶的背部靠在你的胸部,這樣他的頭就能支撐起來。把一隻胳膊放在他屁股下面。另一隻手臂放在他的胸前。確保寶寶的頭靠你的胸部支撐。
如果你是坐著的,那麼你可以把寶寶放在你的膝蓋上,而不需要把手放在他的屁股下面。
7.當寶寶可以支撐自己的頭時,托住寶寶的臀部。
新生兒很脆弱,抱寶寶的姿勢很重要一旦你的寶寶長大了一點,大約在4-6個月的時候,他們應該能夠穩定地支撐自己的頭部!一旦你的寶寶做到了這一點,你就可以用手託著他們的屁股。讓寶寶的一側或腹部靠著你。確保無論你抱著寶寶的哪一邊,你都要確保寶寶的頭朝外。(參考上面的照片。母親將嬰兒放在她的右側/臀部,從嬰兒的左側(跨坐),嬰兒的頭朝前。
用你的手臂來支撐寶寶的腿和背部。為你和寶寶新增堅定而又舒適的支援。
你可以用你的空閒的手在寶寶的腿下,背部,底部或其他任何可能需要額外支援的地方給予額外的支援。你也可以用這隻手餵你的寶寶或執行其他必要的任務(只要寶寶不需要額外的支援,而且你覺得這隻手很舒服)。
享受和寶寶的親密關係。抱著寶寶對你和寶Bora說都是非常舒緩的。這是給寶寶唱歌、給寶寶讀書、逗寶寶開心的好時機,直到下次餵食、換尿布或午睡的時候。你需要經常換手。當你這樣做的時候,記得永遠把一隻手放在嬰兒的頭下面。
觀察你的寶寶,每個嬰兒都有他們自己的喜好,他們想要怎樣被抱著。如果你的寶寶在哭或者很挑剔,試著換一個不同的抱抱姿勢。
我知道一個地方有很多可先“看”再“買”的玩具影片哦~一搜就有:【阿哦玩具】包括拆包最新的熱門玩具、近距離展示玩具細節、風趣解說玩法技巧,跟著小穎一起去了解哪款玩具好玩、怎麼玩!如果不知道給寶寶買什麼玩具,真的推薦家長可以先和寶寶一起觀看玩具拆裝、開箱影片,足夠了解後再選擇是否購買也不遲。
-
8 # 太平洋親子網
不同月齡的寶寶應該怎麼抱?
新生兒:橫抱,可適當斜抱新生兒的頸椎很軟,頭佔全身體重的比例大,因此出生後的30天內通常建議採用橫飽的姿勢。最常見的方法就是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
但是,寶寶喝完奶後,為避免吐奶的情況,最好適當調整姿勢,用斜抱的方式。
或者橫飽的時間過長了,寶寶和媽媽都感到累了,也應該及時調整抱姿。
提醒:無論哪種抱姿,都要保證寶寶的舒適度,護住頸背部。尤其是寶寶還沒能抬頭、獨坐之前,斜抱的時候應該用一隻手托住寶寶臀部,另一隻手穩穩地護住寶寶的頭頸部,也可以讓寶寶把頭靠在大人的身上,使寶寶的頭、頸椎、脊椎在同一直線上。1-3個月的寶寶:斜抱,可以適當豎抱滿月後,建議採用斜抱、豎抱結合的方式來抱寶寶(注意護住寶寶的頸部、背部)。
有些媽媽一直用橫抱的方式抱寶寶,遲遲不改變抱姿,這樣可能會使寶寶的頭部控制能力得不到鍛鍊,遲遲學不會抬頭。
醫生表示:臨床上輕度發育遲緩的孩子,超過5成是大人過度保護造成的。
正確做法:在1-3個月之間,可以每天給寶寶進行適當的豎抱和俯臥訓練了,有助於寶寶前庭覺的發展。訓練時間不能太長,剛開始時每次1-2分鐘,之後再慢慢延長,次數則要根據寶寶的精神狀況來定。如果嬰兒4個月時仍不能抬頭,則應去找保健醫生。3-4個月後:豎抱通常來說,寶寶會在3-4個月左右學會抬頭,如果寶寶的脊椎發育得比較好了,頸部力量比較足了,建議採用豎抱的方式。
但仍然要注意給予寶寶的頭頸、背部一定的保護,避免寶寶背部脊椎向後翻倒等情況。
6個月後:經常抱,抱片刻6個月後,為了讓寶寶的大動作、小動作都得到最佳的發育,媽媽應儘量少點抱寶寶,可鋪上游戲墊,讓寶寶自由地趴、坐、爬、扶站等。
此時媽媽在抱寶寶時,最好能建立起“經常抱,抱片刻”的態度。也就是說,經常抱抱寶寶,讓寶寶感受到你對他的關愛,使他有安全感即可,比如說,每次抱3-5分鐘就可以了。
千萬不要一抱到懷裡就“愛不釋手”了,甚至睡著了還一直抱著,這樣會養成寶寶過度依賴大人抱的不良習慣,還會阻礙寶寶的動作發育,給你接下來的養育增添不少困擾。
這些技能,你學會了嗎?其實只要符合寶寶的月齡生長特點,抱娃沒有最正確的姿勢。怎麼抱舒服,都是因人而異。
關鍵還是父母要多花時間和寶寶接觸互動,才能找到最適合你的抱娃方法!
-
9 # 育兒知識分享
1-2個月寶寶——橫抱
剛出生的寶寶頸椎較軟,頭大、頭重,身體較軟弱無力,所以重點託扶寶寶的頭部、腰部才是正確的。新生兒的頭部約佔全身身長的1/4,長時間豎抱寶寶會使頭部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會對寶寶脊椎造成損傷。
常見錯誤姿勢:沒托住頭、沒托住腰。
正確做法: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肘部護著寶寶的腿部,右手拖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這時候媽媽的臂彎就是一個小枕頭,護住寶寶背部的脊椎;媽媽雙手交握時正好能在寶寶屁屁上形成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3-4個月寶寶——斜抱
一個月的嬰兒只能稍稍抬頭片刻,三個月的時候,頭部才能初步直立。由於頸部和背部肌肉發育還不完全,1-3個月的嬰兒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這個月份的寶寶抱姿關鍵是拖住頭部。
常見錯誤姿勢:橫著抱寶寶愛哭,於是大人就豎抱。
正確做法:3個月大的嬰兒主要採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的角度可以稍大些,但是建議不要過早豎抱寶寶,防止影響脊椎發育。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現,但有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髮育。
餵奶時,將寶寶斜抱為45度角,給寶寶拍嗝時也應採取斜抱。
5-6個月寶寶——豎抱
6個月的寶寶開始喜歡東張西望、與人互動,面對面的豎抱可能會讓寶寶的視線收到影響,因此寶寶有可能會左右扭動,讓媽媽感到有些吃力。
常見錯誤姿勢:面對面抱法讓大人感到很費勁
正確做法:直立豎抱寶寶時,家長們有兩種姿勢可以嘗試:
①嬰兒背朝大人,坐在爸爸媽媽的一隻前臂上,爸爸媽媽的另一隻手攔住嬰兒的胸部,讓寶寶的頭和背貼在成人的前胸。
②讓嬰兒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隻前臂上,另一隻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部,讓嬰兒的胸部緊貼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適合6個月以上的寶寶。
正確抱寶寶
不同的抱法要循序漸進,要注意以下幾點:
1、嬰兒的骨骼生長較快,如果長期抱在懷中,對孩子骨骼的正常生長極為不利。平常爸爸媽媽可以帶寶寶出去曬曬太陽,適度增強嬰兒的抵抗力,但是時間不宜過久。
2、寶寶哭鬧、睡覺或醒過來的時候,媽媽都會習慣性地抱著寶寶搖搖,但是搖晃寶寶的力度一定要輕柔適度;如果太過頻繁或者力度過大,很可能給寶寶頭部、眼球等部位帶來傷害;
3、寶寶成長中伴隨的應該是橫抱、慢慢增加角度的斜抱、背貼胸口豎抱,最後才是豎抱。豎抱的關鍵轉折點在寶寶6-7個月的時候。
4、抱寶寶時,剛做完家務、或者外出歸來的家長不要與寶寶靠得太緊密,因為大人身上及口腔的病菌有可能對寶寶嬌嫩的免疫系統構成威脅。
三歲之後就可以教寶寶開始識字啦,我閨女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認字的,用了 很多方法培養她的興趣,最有效的還是用Apipi,你百度搜索【貓小帥學漢字】挺不錯的,我閨女用了1年多了,特別喜歡,現在還經常給我講故事,棒棒噠。
-
10 # 喜月君
你會抱娃嗎?
可能很多粑粑會心想,不能餵奶,不會換尿布,但是抱個娃還是沒問題的。媽媽們也會覺得,抱個孩子,應該是沒問題的。
但是,據觀察,多位新手爸媽第一次抱娃的姿勢基本都是錯的。
那麼如何正確抱娃呢?
先來了解下抱娃的基本要求,美國兒科學會、美國新生兒護理協會都強調,任何月齡的寶寶都可以豎抱,但是一定要支撐好寶寶的頭部,且頭、頸椎、脊椎在同一個平面上。
6個月內的寶寶脊椎的承受力很弱,我們需要將寶寶上半身,尤其是腦袋的重量用手托住或用大人的身體托住。
抱娃姿勢要點
1.豎抱
一隻手托住寶寶的臀部,另一隻手托住頭部和頸部,讓寶寶胸部和頭部的重量落在媽媽的肩膀和手臂上。站立豎抱時,雙腳前後稍分開,以保持平穩。
2.搖籃抱:
搖籃抱時,將寶寶的頭放在臂彎裡,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左腕和左手臂護背和腰部,右手託著寶寶的腿部和或臀部。
3.抱起
從床上準備把寶寶抱起時,彎腰一隻手穿過寶寶的背部,讓寶寶的頭和頸部靠在臂彎,另一隻手護住寶寶的腿和臀,將寶寶身體緊挨大人的身體,然後再慢慢起身。
這裡需要注意是,動作要慢,而且是彎腰將寶寶靠近自己的胸前,然後慢慢將寶寶抱起,而不是伸手拖起住寶寶。
回覆列表
不同月齡的寶寶有不同抱法,用錯方法對寶寶很不利喲!趕緊來對照對照,你抱寶寶的姿勢真的對嗎?
新生兒應橫抱,可適當斜抱
新生寶寶的頸椎很軟,而頭部的重量相對較重,建議大家使用橫抱的姿勢來抱未滿月的寶寶。最常見的方法是,用左手把寶寶的頭部、頸部和背部托住,右手將他的腹部和臀部托住。
大家請注意,新生寶寶吃完奶後有可能會吐奶,此時應調整抱姿,採取斜抱的姿勢。如果大家長時間使用橫抱姿勢感覺累了,也可以斜著抱寶寶一小會。
TIPS:不管是橫抱還是斜抱,大家都要讓寶寶感覺舒適。寶寶還不會抬頭、獨坐之前,大家斜抱寶寶時一定要讓他的頭靠自己身上,或者用一隻手托住臀部另一隻手護住頭頸部,讓他的頭部、頸椎和脊椎在同一直線上。
3個月以下寶寶斜抱,可適當豎抱
寶寶滿月後,大家可以採用斜抱和豎抱相結合的方式。請注意,一定要把寶寶的頸部和背部護好了喲!
如果大家一直採用橫抱的姿勢不加以改變,寶寶頭部的控制能力就很難獲得鍛鍊,學抬頭就非常慢。醫生表示,寶寶發育遲緩,超過一半是爸爸媽媽保護過度導致的。
正確方法:大家每天都讓寶寶接受俯臥和豎抱訓練,從而促進前庭覺的發展。剛開始訓練時,時間不宜過長,一兩分鐘即可,之後再慢慢增加訓練時長。每天訓練幾次要根據寶寶的精神狀態來定。若寶寶4個月時仍不能抬頭,大家要帶他去醫院檢查。
3-4個月寶寶可以豎抱
一般而言,寶寶會在三四個月時學會抬頭。如果寶寶脊椎發育較好,頸部力量較大,大家可以使用豎著抱他。但請注意,寶寶的頭頸部和背部一定要保護好,以免發生脊柱向後倒的情況。
6個月後的寶寶經常抱,但只抱一會
寶寶6個月後,為了促進大運動和精細動作發展,大家要儘可能的少抱寶寶,多讓他坐、爬、扶站等。
大家可以經常抱寶寶,但每次只抱三到五分鐘,讓他感受到父母的關愛,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