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範兒
-
2 # 逸趣兒
坊間流傳著挑水果的小竅門——“水果分公母,品質有差別”。這一系列方法涵蓋了蘋果、梨、橘子、橙子、西瓜等常見水果,號稱居家旅行秒殺優質水果的秘訣。然而,這些方法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是值得質疑的:水果真的分公母嗎?能用這種方法挑到好吃的水果嗎?
水果是可食用的新鮮果實的通稱,而果實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果實由內含胚珠的子房(有時還有花瓣、花萼和花托等器官)發育而成,結構通常可以分為果皮和種子兩部分。水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也就是俗稱果肉的部分。此外有些水果不是單獨的果實,而是由整個花序發育而成,它們的“果肉”來自花序軸(如無花果)或者花被片(如桑葚和菠蘿蜜)。
這些可食部分與有性生殖過程無關,完全是由結果植株(即所謂母本)的組織和器官發育而來的。也就是說,水果的性別取決於結果植株的性別。而植物的性別並不能簡單地以雌雄劃分。用於描述植物個體性別和種群性系統的術語就有好幾十個,像“雄全異株伴隨二重雌雄異熟”這樣的奇葩表達也屢見不鮮。紛繁的植物性系統,讓“水果是否分公母”這個問題顯得格外複雜。
儘管植物的性別系統具有高度的多樣性,但用於有性生殖的配子體只有雌雄兩種,即胚珠和花粉。因此我們可以簡單地把植物個體分成三大類:只產生花粉的,可稱為公;只產生胚珠的,可稱為母;既產生花粉又產生胚珠的,比如雌雄同株這種最常見的植物性別,只好算個二尾子啦。產生果實和種子是雌性功能,純雄性植株無論如何不可能結果,所以水果的性別——確切地說,果肉的性別——只有兩種:母,或者雙性。“公水果”是絕對不存在的。
水果分性別只是極特殊的現象。絕大多數水果都只有一種性別,比如雙性的蘋果、梨、桃、荔枝、西瓜等,以及“雌性的”橘子和臍橙。即使是可能出現兩種性別(不是公母,而是母和雙性)的水果,不同性別間也無法透過形態特徵來區分,因為影響水果形態的因素幾乎都不涉及有性生殖過程。
民間流傳的分辨水果公母的方法,都是根據一兩種簡單的表面形態特徵差異,與植物的性別沒有關係。換句話說,就是“民間說法中的公母不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公母”。這些方法在科學上無法成立自不待言。那麼退一步說,這些形態差異產生的原因是什麼?它們與水果的口感和味道是否有關呢?辨別水果是否公母有民間說橘子和西瓜:“肚臍”大的是母,小的是公,母的味道好。
這些疤痕主要是運輸水分和養料的維管束的殘跡,因為下方的果皮組織發育速度通常比果實的其他部分慢(甚至不發育),所以形成一個略微凹陷的“臍”。並且因為不同果實這一部分的果皮發育速度也有很大差別,所以同一品種的橘子或西瓜中能看到不同大小、由點狀到環狀的臍部。臍部的大小在不同果實中是連續分佈的,不存在明顯的界限來劃分公母(隨機買二斤橘子,按臍部大小排成一排就看出來是漸變的…),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臍部這一小塊果皮的發育與果實的味道相關。
民間說臍橙:和橘子一樣,也是按“肚臍”的大小分“公母”。
在同一品種的臍橙中,副果的大小也是在一定範圍內連續變化的,不存在明顯的界限可供劃分“公母”。國內外關於臍橙質量評定和分級的標準都沒有提及副果,也未見任何研究報道將副果的形態與果實品質建立關聯,所以用“肚臍”形狀判斷臍橙的味道是不靠譜的。
人們說挑選番木瓜:公瓜橢圓形,身重,核少肉結實,味甜香。母瓜身稍長,核多肉鬆,味稍差。
但是研究發現,同品種番木瓜的果實重量和果肉厚度都與種子數量顯著正相關,也就是說,種子越多,果實就越重,果肉也越厚。這一事實和民間流傳的判斷截然相反。由於同品種番木瓜的果實形態(此處僅指商業化種植的、由雌株經異株授粉結出的果實)比較一致,傳說中的分公母方法倒像是對兩種不同品種番木瓜的描述——而比較品種間的優劣不是本文的討論範疇。
另外,因為兩性植株的花和果實發育並不穩定,有可能結出形態各異的異型果。這樣的果實品質不好,需要注意,不過它們通常也不會進入市場。4有人說梨:母梨臍部圓而凹入,細膩味甜;公梨臍部不整齊而凸出,質粗味淡。
但是所謂的“公梨”、“母梨“其實是“宿萼果”和“脫萼果“的區別。
梨的果實是一種假果,大部分果肉由包圍子房的筒狀花萼發育而來,這種型別的果實叫“梨果”,是薔薇科蘋果亞科特有的果實形態,具有這種果實形態的水果除了梨還有蘋果、海棠、山楂等。
在梨的果實發育過程中,萼筒組織通常按果肉的方式發育,細胞壁薄,內含大量的水和糖分,萼片則很早脫落,成熟果實形成圓而凹入的臍部,稱為“脫萼果“。然而,部分果實的萼筒組織頑固地按照花萼的方式生長,這可能導致果皮變厚,內部的輸導組織更發達,大量的細胞壁增厚而形成堅硬的“石細胞“,萼片不僅不脫落,還長得更加肥厚,於是成熟後果實則具有不整齊而凸出的臍部,稱為“宿萼果”。
宿萼果嚴格來說是不正常的果實,吃起來硌牙(因為石細胞多),甜味也淡。梨的宿萼果和脫萼果比例在不同品種中不一樣,同時還受到樹齡、修剪、光照、授粉和植物激素等很多方面的影響,具體的機制現在還不清楚。相關的研究幾乎都見於庫爾勒香梨,可能是因為這一品系宿萼果和脫萼果的品質差別比較大,而在其他品種中這二者的品質有時是相同的,比如“秋月”。因此,按臍部形狀判斷味道的方式僅適用於庫爾勒香梨,對其他梨沒用。
另外,蘋果等其他薔薇科蘋果亞科的果實不存在宿萼果和脫萼果的區分,類似方法也是沒有意義的。
庫爾勒香梨,左為宿萼果(“公梨”),右為脫萼果(“母梨”)
庫爾勒香梨是常見水果中唯一一種能以外形差異判斷口味的,而且這種判斷方法是有科學依據的。不過,相信“公母”之說也只是來自新疆梨農的幽默感,和水果的性別並沒有關係。然而這種方法被錯誤地推廣到其他水果之中,如今甚至煞有介事地變成了“科學知識”廣為傳播……好在只是讓人們在挑選水果時多做了點無用功而已,沒有多大害處。結論不言而喻:水果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公母,民間流傳的分辨水果公母的方法都是依據一兩種簡單的表面形態特徵差異,但沒有證據表明這些差異與果實的味道相關,藉此來挑選水果不靠譜。除了庫爾勒香梨,因為宿萼果和脫萼果之間的品質差別比較大,可以透過外形來判斷口味。 -
3 # 小大熊Bear
我想說早前我也這樣學過,但是實際上所有水果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公母!!
儘管果實是植物交配之後形成的,但構成果實的絕大多陣列織都來自母本,只有種子來自父本的成分。換句話說水果的可食用部分都是母的,沒有公的。所謂公母,僅僅是水果長的不太一樣。
比如說西瓜,坊間流傳分辨方法是看肚臍,看上面圖片,但是肚臍是位於果實頂部,是花朵脫落時在果實上留下的永久疤痕,這個疤痕是運輸水分和養料的組織留下的殘跡,因為下方的果皮組織發育速度通常比其他部分慢,所以形成一個略微凹陷的臍。歸根到底它只是個疤,若只是看這個疤痕大點就判定是母的,那就是人性化的太溜了點。。
其他的像梨,橙子都是看肚臍來分辨的,我覺得這些只是果農或果商在長時間的接觸某一產地的某一種水果而形成的一種經驗,但是不能外推到其他水果。挑選水果最重要的還是要自己咬一口試一下,大家覺得呢?
-
4 # 三農的心聲
以前我買水果的時候看到別人挑來揀去,我不知道他們如何挑選?為了顯示我有經驗,也裝模作樣地把水果不停地拿起又放下。但是買回來的水果,有些好吃,有些又不好吃。
後來和朋友一起外出買香梨,他問我知道水果也有公母之分嗎?水果還有公母之分?我問他如何挑選,他說母梨底部深凹進去,凸出為公,母梨比公梨要甜好吃。我特意買了一個公梨和若干個母梨,吃了後進行對比,確實母梨比公梨要甜。對此我深信不疑也很好奇。是什麼原因,造成公母之分?
我查閱資料發現水果的“臍”是生長過程中留下的痕跡。不同的水果有不同的原因產生。橘子是脫落的花柱留在果實上形成的疤痕。不同果實發育的速度差別很大,有些長得快,有些長的慢,所以臍部大小也不一樣,但甜度卻沒有差別。
由於基因突變,在臍橙的“肚臍”細胞分化成果肉。形成的副果撐開了果實的表皮,形成了“臍”。昨晚我特地找出兩個不同的所謂的公母臍橙,分別進行品嚐,發現都一樣甜、多汁。看來按公母挑選也會不準。
由此,我認為除了香梨可根據公母挑選外,其他水果按公母挑選的方法水果不正確。我們挑選水果時應該根據水果的其他特點進行挑選,比如聞氣味,有自然香甜的可以考慮,再則看顏色,要純真,不要過分鮮豔,形狀要正常,一般都能挑到好的水果。認為我講得對的,請點贊。有不同意見也歡迎留言交流。
-
5 # 陳一222
水果分公母,而且母的口感好多計又甜。
我是家庭煮婦,經常買水果,在這方面還真有點經驗之談。
蘋果:母的蘋果是大凹形狀,身上帶有淡紅條紋,口感脆甜水足。公的蘋果臍部小凸起不凹下去,口感緊實不甜。
橙子:母橙皮薄肚臍明顯圓而大,口感味甜,水分足。公橙肚臍處只有深色小點,口感味淡水分少。
當然水果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公母,只是民間智慧的的人們,憑著自已的生活經驗,總結出條條框框選購甜口好吃的水果滿足口感。
真正決定水果口感是,與日照時間及強度、生長的土壤、果樹的樹齡、水果的產地與品種等因素有密切關係。
大家都知道,新疆地區水果好吃,主要原因是新疆海拔較高,日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等因素,使新疆水果芳香好吃。
-
6 # 靚影基地吧
水果同動物一樣,也有雌雄性之分,選購雌性水果,既好吃,又富有營養。
如何識別雌性水果?
如:蘋果的雌雄之分,主要是在果蒂上,果蒂較大者為雌性蘋果,味甘美爽口,果汁多,皮薄;果蒂小的是雄性蘋果,既酸又澀,汁少皮厚。鮮桃、橘子與蘋果一樣,也是看蒂分雌雄。
雌性個大皮薄,核小且少;雄性果酸,核多而且皮厚個小。選購荔枝時,核小的殼薄;其刺為圓形者便是雄性荔枝,不僅汁水少,而且淡而無味,核大殼厚。
梨其內部造成與蘋果相同,除了看果蒂識別雌雄外,還要觀看其果皮顏色。雌性梨,果肉脆嫩多汁,味清甜、酸;雄性梨則相反。
-
7 # 櫻花巷16
水果分公母,而且母的口感好多計又甜。
我是家庭煮婦,經常買水果,在這方面還真有點經驗之談。
蘋果:母的蘋果是大凹形狀,身上帶有淡紅條紋,口感脆甜水足。公的蘋果臍部小凸起不凹下去,口感緊實不甜。
橙子:母橙皮薄肚臍明顯圓而大,口感味甜,水分足。公橙肚臍處只有深色小點,口感味淡水分少。
當然水果沒有生物學意義上的公母,只是民間智慧的的人們,憑著自已的生活經驗,總結出條條框框選購甜口好吃的水果滿足口感。
真正決定水果口感是,與日照時間及強度、生長的土壤、果樹的樹齡、水果的產地與品種等因素有密切關係。
大家都知道,新疆地區水果好吃,主要原因是新疆海拔較高,日照充足晝夜溫差較大等因素,使新疆水果芳香好吃。
當你去買水果的時候,看見一大群人在挑選著各種水果,但你發現這些水果都差不多,基本沒啥差別,其實水果也是分公母的,選這個的人都會說:母的比公的會甜,真的是這樣嘛?
回覆列表
是真的!在新疆特別出名的庫爾勒香梨就是分公母的哦!在這裡給您詳細介紹一下,下次買梨就知道哪種好啦~
母梨尾部凹陷,形成圓窩狀,肉質細膩
公梨尾部外凸,形成突出狀,肉粗核大
看出下圖哪個是公母了麼?
既然如此那又應該如何挑選汁多無渣的呢?
分以下三步走:
新疆庫爾勒香梨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種植歷史,特級品質,清甜多汁,皮薄肉細,酥脆爽口,香味濃郁,更是有天然紅暈,分外好看。
果肉細白,含甜量豐富,手工精選,品相良好,安全放心。
庫爾勒香梨生長於新疆孔雀河的三角洲上,是西域最早的屯田區域之一,土質肥沃,水土熱資源非常豐富,常年被清澈的孔雀河滋養,又緊挨塔克拉瑪干沙漠,全年日照2990小時,無霜期210天。每個香梨都吸收了滿滿的Sun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