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度9

    只能說大行情是這個樣子,沒辦法的事情,所以造成每個孩子壓力大,每個家長都焦慮

    我想說說我期望的教育模式吧,個人覺得每個孩子都會有適合自己的成才模式,每個孩子的能力和天賦都是不一樣的。

    如果能在孩子在幼年時就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並僅僅是因為興趣,而不是因為現在高考加分或者藝術生分數低的附加因數去選擇自己的興趣班,從小到大就這樣的熱愛下去,從感興趣到熱愛到深愛到在自己深愛的領域做出自己的成績。

    每個孩子都有一個愉快的童年而不是被迫去上各種迎合教育各種班,涉獵廣泛而不僅限於課本里面接觸到狹窄的知識面,不用因為一道題反覆不停的去做去煩躁,用這種新穎的知識充盈自己的大腦,說不定那道不會做的難題會在其他的道路上突然靈光乍現而靈慧貫通。

    以上是個人對教育情況的一個願景吧,再來看目前的大環境

    現在條件好了,我們之前完全沒有聽說過的興趣班補課班像雨後春筍一樣突突突的各種冒出來,然後就可以看到疲憊的孩子和家長們開始穿梭在各個興趣班的路上。

    孩子還小,沒有選擇的自主性,也說不上有興趣還是沒有興趣,但是同學們都是一樣的每天都有不同的課程,自己如果不去是不是沒有共同語言和談資呢,於是就只能繼續下去

    家長也是各種觀望各種焦慮,比如現在有了小升初的面談擇校機制後,語言班開始大火,生怕一個不小心孩子不會說話語言談吐能力不行攔住了進去名校的路,孩子的未來似乎就是掌握在父母的手中,就得為未來各種鋪路

    孩子的未來是每個家長最焦慮的焦點,個人給個小建議,有效率的陪伴或許會比更多的輔導班會更好一些,如今的網紅小神童們好多都是高質量的陪伴陪出來的,與其糾結自己還無法改變的大環境,不如把自己焦慮的精神挪到高質量的陪伴上面,讓孩子能學到更多的情況下還有更多父母的愛的陪伴

  • 2 # 小語賀老師

    提到教育模式,感覺這個問題有點大。接下去看才明白說的是孩子太累了,但是又不敢說放鬆,怕耽誤孩子的未來。

    這位家長明顯是處於一種焦慮的狀態,不知道孩子是處於高考的壓力下,還是處於家長給報的各種輔導班過多的壓力下。

    如果是處於高考的壓力之下,在現行的制度下,沒有別的辦法,必須努力拼。認清現實,認準目標,埋頭去做好自己該做的事,給孩子以最大的支援。

    如果孩子還小,怕孩子壓力大,累,那就根據孩子的情況,適當的調整,講究一個度的問題。

    最後來談一下孩子的未來。其實做家長的,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孩子將來能夠幸福。但幸福這兩個字,怎樣才能獲得?只將來有一份好的工作?高的經濟收入?其實這些都未必能讓孩子獲得幸福。

    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即便在別人看起來很苦,但自己也能夠樂在其中,這才是幸福。

    我覺得孩子的教育,從小努力的發現他的興趣愛好點,對於適當的培養,將來孩子能夠明確的知道自己喜歡什麼,願意做什麼就好。

    做自己喜歡的事,不僅不感覺到累,而且我相信一定乾的不會差。

  • 3 # 益壽延年裝修

    有幾千萬不想考大學的孩子,被裹挾進過度學習身心疲憊不堪,首先為幾千萬不考大學的孩子減負。設立初中技校,小學畢業生自願選擇學習一技之長,掌握獨立自主謀生能力。其實過去年代大多數孩子,十六歲進入工作崗位在社會實踐中鍛鍊成才。

  • 4 # 跳跳媽03

    這個問題提的好,你說出了很多家長的心裡話。

    看上去這是個無解的問題,好像怎麼做都不行,矛盾、焦慮、糾結,許多家長都處於這樣的狀態中。

    但真的沒有答案嗎?當然不是。

    從來沒有完美的教育模式

    我們現行的教育模式雖然存在很多的問題,但它仍然是現階段最好的模式了。我們也在探索和前進,這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

    在現在的教育模式下,孩子的確很累,上不完的培訓班、寫不完的作業、考不完的試,孩子的壓力特別大。

    可我們自己是不是也要想想,這些都是教育體制強加給我們的嗎?有多少是父母自己給孩子選擇的?

    這就提到了第二點

    相比教育模式,父母的心態對孩子影響更大

    問題中你也說,不敢拿孩子的未來做賭注,意思就是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學習更多的知識,孩子的未來會更好。

    可真的是這樣嗎?孩子的未來究竟如何,誰也無法預測。

    是的,上更好的學校,接觸更廣闊的世界,相對來說,以後會有更好的工作,會找到更好的伴侶,擁有更好的家庭,會更加幸福。

    我們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能幸福,我想,沒有家長會反駁這一點。

    可孩子的幸福又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僅僅是成績和學歷嗎?是,學習很重要,但在孩子的未來中,它所佔的比例只是那麼一點點而已。

    真正決定孩子未來是否幸福的,是家長的心態,以及由此導致的孩子的心態。

    在不完美的教育模式下,平靜自己的內心

    先提升自己,不因為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興趣班就心生焦慮、患得患失,彷彿看到自己的孩子未來一事無成一樣。

    家長必須要明白,那些才藝和成績決定不了孩子未來的幸福,別看得太重。如果你對孩子的任何事情都緊盯著不放,孩子反而會越來越反抗。

    只有家長內心充盈富足了,才有能量去教育孩子。

    然後引導孩子。不是管教不是控制,是引導。發現孩子的興趣在哪兒,並保護和激勵,孩子喜歡的事情,樂此不疲地陪他去做,哪怕看上去沒用,從小就跟孩子一起閱讀,愛閱讀的孩子,在學習中也會事半功倍。

    最後和孩子一起成長。對,是一起成長,而不是天天催著孩子成長。讓孩子讀書,首先你要讀,讓孩子勇敢自信,首先你要勇敢自信,讓孩子快樂幸福,首先你要做個快樂幸福的人。

    我想,如果我們能做好這些,孩子的未來一定不會太差。

  • 5 # 妮妮007

    不知道你有沒有我們累,我家孩子喜歡芭蕾舞和畫畫,現在四年級不管舞蹈和畫畫都發展很好,但到了慢慢往專業上發展,我也和我老公聊過要不上舞蹈的專業學校,但我老公說孩子小,一個人在外面與家人分離不好,但不上專業學校,到上了初中和高中就有可能把這些辛辛苦苦學的專業扔掉。而且,在小學看我家孩子的成績數學不好,其他還行。所以我們很糾結,而且找老師也不好找,現在國內的教育形式單一死板,學專業文化課就得放棄很多,如果文化課學的多專業就得放棄很多,糾結啊!孩子也很累!在學校學的,除了數學不用報班(老師很負責)以外,其他功課都得報班,尤其英語,教學水平達不到,考試到挺先進,什麼改革,就是讓你出去報班,把教育商業化。那還搞什麼基礎教育呀?學校交不了,你還得在學校浪費時間。你說這找誰說理吶!很噁心!

  • 6 # fuhe88847256

    我覺得中國的教育要改變了,從一年級到高三都不用考試,也沒有留級,保證孩子們都受過十二年的知識文化教育就好了,老師學校保證把課講好,把作業安排好,至於學生學習的怎樣和完成功課怎樣就順其自然(要的是能自覺和熱愛學習的學生),老師不用管,這樣學生學習就沒有壓力,老師也沒有壓力了,順便提到,至於學生犯錯了老師可以說說老師的意見(不帶批評),讓學生自己去領悟,一切都讓學生自由選擇,但是學校和老師要給每一個學生建立學習和人品的檔案,為將來給公辦的大學提供錄取的依據(證明這些是品學兼優愛讀書的學生),這樣就是大浪淘沙,在沒有壓力之下才能甄別出真正自覺愛讀書之人,不願意讀書的就隨他(她)自己選擇自己的人生之路吧,社會還有很多的選擇,也並不是都要大學生的。如果按照我的說法,學校的老師就不用操心了,也不用"得罪"學生和學生家長了,更沒有補課老師了(不用考試),學生家庭也不用花大錢去課外補課了。同時全國的學校都要有存書量大的圖書館,放學後和節假日向本校學生開放,在學生學習檔案裡有自覺在圖書館學習的記錄,真正愛讀書的學生看到書本就會如飢似渴地學習的,不喜歡讀書的學生一定不會自覺踏入圖書館學習的,最後大浪淘沙留下的學生(品學兼優)才是國家的人才,才是國家要培養成為國家棟梁之才,至於那些不自覺讀書的,無心向上的人就讓他們在該學習的年齡段上普及過中等教育就可以了,這樣的社會教育一定非常的和諧,沒有抱怨,沒有強加孩子們不願意做的事,一遍和風習習,多麼美好的社會景象啊!

  • 7 # 郝峰濤

    《高考小改變,教育大發展》

    人的成長規律決定考試,而非考試決定人的成長。

    一個小問題:A生數學100、語文50;B生數學90、語文90,誰更具潛能?這不是一個分數多少的小問題,而是一個人才觀念的大問題。

    我們的社會、家庭、教育和高考一致認定B生為優秀人才,以分數高低論英雄,所以一位小學校長就敢這樣說:“我這裡沒有天才,我只要考試的分數和名次。”教育怎能不陷入應試困境!錢學森老人發出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呢?”錢老明白人才的力量:一個孫子,勝過千萬趙括。

    A生具有優科(數學)優勢,B生具有均科(均衡)優勢,這兩種不同的優勢,哪一種最具潛能?

    論一:人是以“中心”發展為模式,以某一方面為核心發展,進而帶動相關或相近方面的學習,而強迫性均科發展實際是去“中心”化,大量而無用的知識磨去了孩子的“中心”趨勢,最後連同興趣、方向和高度一塊埋葬。

    論二:孩子們各有天賦和興趣,在發展中就會產生不同的優勢,這是自然分化和社會分化的必然,也是天才成長、優科發展的內因外果。而全面均科發展,其實是一種違揹人性發展的人才策略。

    論三:優科的成功在於他們努力建設自我的專業興趣、專業方向和專業高度,而所謂的均科其實是被誤導的無興趣、無方向和無高度的三無產品!人才都有一定的成長之路,越是卓越的人才越注重自我的專業發展。

    論四:天才高於優科,優科高於均科,均科只能算是個人才。植物有頂端優勢,才成其高;動物也各有本領,故能生存。再縱觀歷史,橫觀社會,凡是有成就的人,皆是某些領域的優科專才,而非均科全才,正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所以,優科的人才發展觀是優於現代教育中盛興的平均主義均科觀。天才源於天賦,優科源於興趣,均科源於誤導,平均主義均科觀是扼殺天賦、迷失興趣的禍首。

    教育要打破主副科、文理科、快慢班、填鴨式和應試觀,要鼓勵學生培養興趣、尋找方向和建構高度,要給天才、優科更大的成長空間!

    高考的一小步,將是教育的一大步!

    一,高考是指揮棒,要從“均科固定文理制”向“優科自選建構制”轉變。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興趣發展,以自身優勢學科為中心進行知識建構,可在高考科目“語、數、英、政、史、地、理、化、生、體、音、美等(皆百分制)”中自選四科進行計分選拔,其餘參試科目的分數作為參考。如:甲生自選“生數理英”四科計分,乙生自選“生化數史”四科計分,可同時報考清華生物的相關專業,擇優錄取。

    二,義務教育階段讓學生自選1-3門優勢學科參加評價,其餘參試科目作為參考,鼓勵學生髮掘自身的興趣、方向和高度。

    三,學生優勢學科的不確定性、可改變性和學科組合的複雜性,有利於打破教育功利和學科固化,弱化家長和教師的主導地位,強化孩子學習的主動性。

    四,學習的目的才是教育的方向,所有強加給孩子的學習目的都是陷阱,因為孩子的未來只屬於他自己!

    教育要想從功利迴歸常態,就當去培養孩子的興趣、方向和高度,這才是復興的希望。

    荒原開蹊徑,枕草待曉鍾。

    十年心酸夢,只為此文生。

     

    優科專才的佐證:

    1,蘇霍姆林斯基:如果學生有了一門喜愛的學科,那麼你不必為他沒有在所有各科上取得五分而不安。……倒是門門成績優秀卻沒有一門喜愛的學科的學生,多年的經驗使我確信,這種學生是不懂得腦力勞動的歡樂的平庸之輩。《給教師的建議》(第69頁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版)

    2,優科的普遍性,不是壞事,所謂的天才,只是找到了為之努力的方向。

    3,古今中外的人物,皆是以優勢為中心的存在:他們博覽群書,皆以優勢為中心,而非漫無邊際的學習知識。

    4,民國大師的特點:優文科(胡適、錢鍾書、季羨林、吳晗等數學很不理想);學歷低(齊白石,啟功,巴金,華羅庚,沈從文,梁漱溟等),在那個教育貧乏的時代卻湧現了大量的人才,優科自學是一個重要特徵,現代教育應該從中汲取力量。

    5,愛因斯坦:所謂教育,是忘卻在學校所學的全部內容之後剩下的本領。

    6,許多偉大的人物,成績有時候也很平庸,只是在一定的年齡發現方向後,才奮發有為:牛頓、托爾斯泰、馮特、丘吉爾等等,所有的偏科、等待都是有道理的:與其“拔苗組長”,不如靜待“雨後春筍”。

    7,2012諾獎莫言,小學五年級輟學:所謂的分數、學歷、甚至知識都不是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本質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8,2014諾獎中村修二,亞洲的教育制度是浪費時間:浪費了孩子最大的資源——有無限可能性的少年時光和天生的好奇心。

    9,人才觀念的更新,高考方式的轉變,教育模式的改革,縱然任重道遠,也當砥礪前行。

  • 8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社戲中人物的性格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