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八戒看社會
-
2 # TiandirenisAmituofo
你願意為兒女變成“老年漂”嗎?看到這個話題,就是一把辛酸淚。聽說過,北漂,上漂,廣漂,深漂,這些北漂南漂什麼的,現在又來了個“老年漂”的說法。保不準,將來還有與之對應的少年漂、青年漂、中年漂、壯年漂,以及男漂女漂之類的說法了。現在就湊個熱鬧,談談“老年漂”吧。
飲水思源,衣錦還鄉,榮歸故里,葉落歸根。這是過去時代人們的典型生活特徵。漢高祖劉邦統一天下後,回到家鄉高歌一曲:“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唐代詩人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其一》說:“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這些話都體現了一個人老了的時候,或者成功了的時候都是“迴歸”故鄉。但現在由於城市化的程序,老年的父母由於養老、看孩子等原因卻不得不離開習慣了的、生活了一輩子的老地方,來到一個素昧平生的陌生地方,跟隨子女來生活。正如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3161人進行的調查研究所顯示的那樣,98%的人表示身邊存在“老年漂”現象,其中63%的人表示“老年漂”常見。“漂”的三大主因中,83.2%的人表示是“幫子女帶小孩”,其次是照顧子女的生活,佔到61%,還有42.2%的人表示“想念子女”。漂族老人會遇到“社交圈子窄,會孤獨寂寞”、“醫保、社保問題”、“與子女生活習慣不同,容易產生矛盾”、“來到陌生的城市,會無所適從”、“子女條件有限,老人被動分居”、“語言不通”等問題。(《逾八成“老年漂”是幫子女帶小孩》)
你想想,一個在家鄉生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有多少會樂意或願意跑到一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去生活呢?老人喜歡清靜,熟悉的生活,他們精力下降了,不願更多地勞神費腦了,更多的老人連看孩子也精力不濟了。年輕人都知道帶小孩子很累很累的,只有小孩子睡覺的時刻還好受一些。有許多老人倒是不需要照顧小孩子了,但得給子女做飯。醫保社保問題都是其次了,最重要的是,與兒媳婦或女婿生活習慣不同,容易造成矛盾和隔閡,吃少吃差都不怕,怕的就是鬧矛盾和鬧意見,心裡不痛快,不舒暢。此外,身邊再沒有能夠說上話的,語言通的,那就苦上加苦了。
因此,讓老年人呆上幾天,轉一轉,看一看,可以;時間長了,除非個別老人的觀念新穎和青年人同步,那麼,大多數老年人都希望還是在自己的熱土上去生活。如果實在還得漂,那麼,就建議我們的年輕子女多為老年人可能面臨的上述問題做些努力,儘量減少他們的不適感,讓他們心情舒暢地漂下去!
-
3 # 虹豐印刷廠
本來我們自己在外面漂泊多年,掙一點工資,到老了能回故土,和年少的玩伴能夠相聚、相敘。安享晚年,這是我們在外打工的人多數心願。還能再讓兒女牽著漂泊嗎?
-
4 # 新手媽媽叨叨叨
老年漂,我看了看從老家趕來幫我看孩子的媽媽,眼眶就有些溼潤了……爸爸還沒有退休,因為我有了寶寶,媽媽被迫和我爸爸分開,幫我照顧寶寶,真的特別感謝我的媽媽,還有獨自一人生活的爸爸!是你們讓我可以生完孩子依舊可以放心工作,我真的不願意你們那麼辛苦,畢竟是該安享晚年的時候,卻要為我辛苦,爸媽為我吃了很多不該吃的苦。我經常表白爸媽,但他們卻說只希望我好!他們是真的心疼我!我這一生可能只欠父母的,下輩子還要繼續做他們的孩子。每次我這樣說,爸爸就總認為我覺得他們老了,他總會寬慰我說,別的不敢說,在保護你10年肯定沒有問題!親愛的爸媽,真的好愛你們,好感謝你們!可能愛是會延續傳承下去吧!以後為了我的寶貝我也會努力陪伴他,照顧他和他的孩子!
-
5 # 笨蛋179711171
不願意。年輕時歸父母管,老了歸子女管,一輩子就不能為自己活嗎?說歸說做歸做,如果子女實在有需要的地方,我們做父母的可以適當幫助一些,但要適可而止,要知道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子女的不一定永遠是父母的家,有時候距離產生美,與子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彼此都有個照應即可。子女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觀點,我們做父母的最好讓他們自立,培養他們獨立的人生觀,子女感受到了生活的不易,才會理解我們的不易,才會善待我們孝敬我們。
-
6 # 精選文案館
社會發展註定很多的老年人不得安寧,都知道華人是最注重感情的。
城市老年人還可以,基本上都有退休金,可以過無子女生活。農村老年人是沒人管的,只有跟著兒女顛沛流離,特別是身體不太好的老年人,不跟兒女生活沒法生活,只有跟兒女一塊幫他們看看孩子,做個飯,有的還能打個零工。
所以,社會上有些給自己謀福利不惜餘力,如果還有良知,多關愛一下老年人算是積德行善了。
-
7 # 夢繞丹陽湖
這個話題看起來是讓選擇,實際上這是根本沒有選擇的選擇,為了兒女去‘漂’,不漂行嗎?也可能兒女需要自己的幫助需要父母去老年漂,我想沒有幾個父母能夠拒絕,為兒女犧牲自己的自由,這是沒有可選擇的事情,不要說什麼高調的話,有些人會說沒有義務或看自己的心情,這都是胡扯淡,人是越來越年老,你就是拒絕幫助兒女去做老年漂,你上了歲數需要照顧的時候不還得去漂嗎?人都是在任性的時候說著任性的話,真正到了關鍵時刻,你有選擇的資本嗎?聽起來有點不仁,其實選擇就這麼無奈,老年漂的現象在以後的社會現實中會越來越多,起碼在一定的時期會非常多,大家都知道漂的感覺很無奈,我們年輕人或許還能調節自己去適從,或者去改變漂的環境,而老年漂是孤獨的被動的漂著,有的一旦踏上漂泊路,就沒有了歸期,有的甚至在漂的路上走完了人生路,老年漂!一個讓人無奈而又心痛的話題,或許會有人說,為什麼非要去選擇老年漂,兒女需要你幫助的漂,你還有能力主動,而你需要漂的時候,更多的是被動的無奈。人生就是磨難,不能改變的漂泊就讓自己學會接受,年輕的漂族是以打拼闖天下,年老的漂族是以適應磨自己。感謝邀請。
今年,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對316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8%的人表示身邊存在“老年漂”現象,其中63%的人表示“老年漂”常見。
為了兒女更好的前程,改變甚至犧牲自己的生活,是很多“老年漂”的共同選擇。一項調查顯示,“漂”的三大主因中,83.2%的人表示是“幫子女帶小孩”,其次是照顧子女的生活,佔到61%,還有42.2%的人表示“想念子女”。
漂族老人會遇到哪些問題?71.5%的人表示是“社交圈子窄,會孤獨寂寞”;其次是“醫保、社保問題”(61.6%)、“與子女生活習慣不同,容易產生矛盾”(59.2%),還有“來到陌生的城市,會無所適從”、“子女條件有限,老人被動分居”、“語言不通”等。
你願意為兒女變成“老年漂”嗎?
回覆列表
1.養兒防老
人活著一輩子,結婚生子,養兒防老,為了什麼,為了子女,為了下一輩的延續,也是為了自己老有所靠…有句話怎麼說來著,人活著比什麼都強,人一旦沒了,什麼也都沒了。
2.願不願意很大一部分不是自己能左右的
我想一輩子年輕,我想一輩子,都是20歲可能嗎?我不想結婚,不想長大,不想變老帶小孩,可能嗎?不合常理,不合人間倫理情,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些事情不是自己想怎麼樣就能怎麼樣的,人,都會慢慢的變老,人都有父母,兒女,這才是人生,生活…
人生生活就是這樣,忙忙碌碌的一輩子,成家立業,為子女,為孩子,為自己,也可以說是生活所迫吧,不是自己應不應該,自己願不願意,而是,生活的必然性…長情倫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