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六個月零一週的寶寶每天吃幾次米粉,一次吃多少,菜泥加多少?
1
回覆列表
  • 1 # 湘妹兒小何

    寶寶六個月以後就可以加輔食了,可以先適當喂點米糊,主要還是以母乳和奶粉為主,八九個月的時候可以喂點蘋果泥,胡蘿蔔泥,胡蘿蔔泥不能是生的,或者用青菜葉煮點稀飯,麵條,蒸雞蛋羹,像這些不要加調理,加點點油鹽就可以了,一歲後可以煮點爛米飯。

  • 2 # 就這樣慢慢悠悠

    給寶寶新增輔食的時間是建議4到6個月。4-6個月前母乳或嬰兒配方粉為主食;逐漸新增輔食,輔食種類和數量由少到多,性狀由細到粗。#崔玉濤談餵養# 由於母乳和配方粉都是液體食物,水份佔80-90%,因此正常餵養下,無需新增水。

    [何時開始新增輔食]

    給寶寶新增輔食的時間崔玉濤是建議4到6個月。另外一面,2005年開始國際衛生組織和國際母乳協會都建議寶寶6個月以後新增輔食。我的理解是把6個月作為一個指導時間但不是絕對時間,觀察你自己的寶寶吧,沒有人比你更瞭解自己的寶寶。寶寶是不是對食物開始感興趣了,是不是目不轉睛地盯著你們吃飯了,挺舌反應是不是消失了,有沒有抓拿食物送進嘴裡的意識等等。那麼你就有答案了。

    1.根據世衛組織推薦嬰兒滿六個月新增輔食;根據歐美兒科專業組織推薦可於生後4-6個月內開始新增;但最好在母乳餵養期間新增,因嬰兒而異,滿4-6個月為輔食嘗試階段。此期間新增輔食,遇到消化、過敏問題,及時暫停。初期輔食以嬰兒營養米粉為宜,蛋黃不易新增過早,可等到8個月後再新增。#崔玉濤談餵養#

    2.嬰兒滿4至6個月開始新增輔食,其主要含義是滿4至6個月為輔食嘗試階段,此間孩子出現或懷疑任何輔食不耐受問題都應立即暫停。比如:嘔吐、腹瀉、出疹子、拒食等。一般3至7天后再新增,再遇到同樣問題應考慮對此食物不耐受,需停止至少三個月,比如雞蛋等,以免造成嚴重損傷,如過敏。

    3.希望嬰兒順利接受輔食要注意幾點:①一定要在滿四至六個月開始新增;②只許給嬰兒喂自己的輔食,不能嘗大人食物,哪怕是菜湯也不行;③在大人進餐中或餐後喂輔食,因大人進餐過程可增加嬰兒食慾;④先吃輔食,再餵奶,使孩子一次吃飽;⑤輔食餵養中大人嚼食物,教嬰兒學咀嚼。

    4.新增輔食一定要與嬰幼兒接受度相吻合。嬰幼兒是否已對大人吃飯產生關注,比如:大人吃飯時孩子開始眼神固定,並出現吞嚥、流口水等。達到這樣發育狀況,可開始加泥糊食品,繼續觀察吞嚥、消化和吸收情況,及是否有過敏等不良反應。輔食由少到多,由簡到雜的過程,依嬰兒接受而變化。

    5.非常支援母乳餵養,但是母乳餵養再好,滿六個月後也要給孩子新增富含鐵的輔食。純母乳餵養超過六個月就會增加嬰兒缺鐵的機會,出現貧血的可能性就會明顯增加。如果孩子出現貧血,除了儘快新增富含鐵的輔食,比如嬰兒營養米粉外,還要補充鐵劑。鐵劑的補充需要得到兒科醫生的指導。

    6.生後4-6個月是輔食新增最佳時期,特別是母乳餵養期間新增輔食更為理想。嬰兒營養米粉是最佳輔食。新增規律為一天兩次。家長一定記住要在兩次母乳或配方奶之前餵養。因為孩子初期輔食不夠一頓飯的量。先吃輔食緊接餵奶,可以讓孩子一次吃飽,不會出現少量多餐的問題。

    7.4-6個月前母乳或嬰兒配方粉為主食;逐漸新增輔食,輔食種類和數量由少到多,性狀由細到粗。1-1.5歲時輔食與奶製品可以達到1:1的關係。

    [含鐵米粉應為首選輔食]

    1.為何要推薦嬰兒營養米粉做為首選輔食?嬰兒營養米粉的營養配比相對均衡,非常容易調製成均勻糊狀,調製量任意選擇,隨時選用,而且味道淡接近母乳或配方粉。待嬰兒順利接受米粉後,再逐漸將菜泥、蛋黃泥、肉泥混入米粉內,進行混合食物餵養,避免出現"挑食"。

    2.最早的輔食種類應該是嬰兒營養米粉;輔食的數量要循序漸進地增多;輔食餵養次數為每天兩次;輔食餵養時間為兩次餵奶前,而不是兩次餵奶之間,最好還要在大人吃飯後或吃飯同時進行;輔食新增後觀察嬰兒是否出現消化問題、過敏問題等進行效果評估。

    3.待嬰兒能夠接受營養米粉後,可將菜泥混入米粉。根據嬰兒接收情況,逐漸增加輔食種類和數量。孩子的接受度是增加輔食和種類的基礎,不是家長的意願。每頓輔食都應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維生素等營養素。嬰兒米粉可以滿足上述要求,僅僅蛋黃、菜泥是不可以的。

    4.即使孩子特別喜歡吃輔食,家長仍然不要忘記一歲半之前,“奶”是主食。一歲之內的嬰兒在充足母乳或至少800毫升配方奶的基礎上,新增輔食;一歲半之前也要接受至少600毫升奶。

    5.很多家長糾結餵奶期間的嬰兒是否應該額外新增水。不論母乳餵養,還是配方粉餵養都是液體餵養,從理論上將不需額外加水。但孩子的日常活動不同,可能會造成水分丟失過多,比如大汗後。所以建議尿色發黃時,可適當新增額外水。注意:服用維生素的孩子可能尿色發黃,不屬新增水的範疇。

    [吃輔食的量以及方法]

    1.當輔食還不能作為一頓飯時,要先給孩子喂輔食,緊跟著喝奶。這樣可以使孩子一次吃飽。因此不會養成少量多餐的習慣。少量多餐不僅可以影響孩子進食的興趣,還會影響消化的效果。換一種方式說,新增輔食後,孩子的進食時間和次數都不應該有明顯改變。所不同的是兩次餵奶前有輔食的先期食入。

    2.之所以建議輔食要在餵奶前食用,是因為持續保持孩子的飢飽感覺。兩次餵奶間給孩子新增輔食,此時孩子還未飢餓,對輔食興趣不大;進食後也未必吃飽;下次吃奶時又還未飢餓,造成對奶的興趣降低。週而復始,孩子失去了“飢”和“飽”的感覺。進食興趣降低,胃腸功能下降。

    3.對於嬰兒營養米粉,還是建議用水衝調。由於營養米粉來自西方,所以很多衝調建議是依據西方人的生活習慣而言。西餐多含奶油,所以他們建議可用奶粉衝調米粉。對於中餐的餵養習慣,還是建議用水衝調米粉,然後逐漸新增菜泥、肉泥、蛋黃等。逐漸向正常的中餐靠近。

    4.我通常建議8個月後再給嬰兒加蛋黃,一歲後添蛋清。我推薦第一輔食是嬰兒配方米粉,因其中強化嬰兒所需營養素,包括鐵、鈣等。對配方米粉適應後,可逐漸新增菜泥(綠色葉狀菜、根莖狀菜)、肉泥、蛋黃等。蛋黃與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交替新增即可。沒必要每天必須新增一個蛋黃。#崔玉濤談餵養#

    5.由於母乳和配方粉都是液體食物,水份佔80-90%,因此正常餵養下,無需新增水。配方粉餵養為定量餵養,在孩子出汗等增加時,會有缺水可能;而母乳餵養為非定量餵養,出汗多等情況,可以透過多吃幾口奶解決補水問題。新增輔食後,應該增加水入量,可以根據嬰兒排尿的顏色,適當補充水份

    6.僅蛋黃或雞蛋羹作為一次輔食,並不科學。雞蛋中富含蛋白質,幾乎不含碳水化合物,但嬰幼兒最易從碳水化合物獲得能量。一次飲食中僅是雞蛋,人體會將部分蛋白質轉換成能量,既浪費了蛋白質該發揮的促進生長的作用,又增加了體內代謝負擔。若雞蛋與米粉、粥等同服,會增加蛋白質的利用率。

    7.孩子每次到底應該喝多少奶或吃多少輔食?只有孩子自己才能知道。如果每次都能將為其準備的奶喝完或輔食吃完,同時沒有嘔吐、腹瀉等不適表現,家長就可以逐漸給孩子增加奶量或輔食量。孩子對食物的接受狀況非常重要。家長千萬不要以其他孩子的進食狀況作為自己孩子進食的標準。

    8.觀察嬰兒是否能接受某種輔食需要至少三天。所以給嬰兒新增輔食要一種一種新增。這樣即可獲得嬰兒可接受的食譜。如果幾種新食物同時新增,一旦孩子出現不耐受現象,家長很難一下子發現原因。

    9.如果新增輔食期間孩子出現嘔吐、腹瀉或便秘、可疑過敏現象,家長應先停止給嬰兒餵養輔食,觀察症狀是否可以緩解,同時向醫生、有經驗父母請教,尋找原因和解決的辦法。

    10.不要給1歲以內嬰兒的輔食主動新增鹽或糖。雖然,母乳或嬰兒配方奶、米粉不是鹹味,但不意味著沒有鈉和氯離子,只不過不是食鹽(氯化鈉)而已。過早給孩子加食鹽,致使鈉攝入過多,增加今後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早期加糖增加出現齲齒的風險。

    11.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不是能量物質。現在很多家長認為少吃米粉,也不能少吃蔬菜和鈣水。有些家長認為孩子進食非常多,而且胃口也好,為何不長體重?仔細詢問得知,每次一碗飯內,米粉只有1-2小勺,蔬菜佔至少一半,另外還有雞蛋或肉。結果進食中產生能量的成分不足,所以出現生長緩慢。

    12.一歲之內的孩子還沒出磨牙,對食物形狀要求較高。豆腐、果凍等看似非常軟的食物,但韌性較大。若孩子吞嚥不好,這些食物很可能如同膠布一樣粘附於喉部,造成窒息。臨床中我們遇到過因餵食豆腐、果凍造成窒息的例子。再有,對於1歲以內的嬰兒,豆腐的營養沒有特別之處,不一定非要食用。

    13.一歲以後的嬰幼兒可以開始嘗試幾乎所有沒有過敏的食物了,但要注意兩點:①新增新食物要循序漸進。每次只新增一種新食物。觀察至少3天確定有無腹瀉、便秘、過敏等不耐受現象。②食物性狀與接受度密切相關。對於沒有過敏的嬰幼兒來說,沒有不能接受的食物,只有不能接受的性狀。

    [輔食菜泥的做法]

    1.做菜泥之前,將整根的菜葉放入滾開的水中數秒鐘,待綠色菜葉變成深綠色,且稍變軟,即可取出做出菜泥。如果將菜先剁成菜泥再放入滾開水中焯,菜中的很多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就會流失於水中,降低了蔬菜的營養價值。做菜粥時,應將菜泥製備好,待粥要熟的時再放入粥。

    2.為何要將菜泥與米粉等混合後再喂嬰兒?由於米粉、米粥的味道,與菜泥的味道差異較大。如果分別餵養嬰兒,就如同給孩子出選擇題一樣,刺激孩子做出選擇。有些嬰兒就會選擇菜泥,而不喜歡米粉,或相反。這樣容易造成挑食。以後,再加肉泥、蛋黃等一樣,都要與米粉等混合後餵養嬰兒。

    3.如何在家制作菜泥?如果選擇根莖狀蔬菜,可將土豆、南瓜、紅薯、胡蘿蔔蒸熟後,去皮,再製成泥糊狀。泥糊狀菜泥加入米粉、米粥內餵養嬰兒。注意:在蒸胡蘿蔔前,應將胡蘿蔔切成大塊,並用少許油熱烹一下,再蒸熟。過油的胡蘿蔔泥中的胡蘿蔔素利於嬰兒吸收。

    4.如何在家自制菜泥?如果是青菜,可將青菜葉直接置於滾開水內數秒鐘,待變軟並呈深綠色後取出,剁成菜泥加入米粉、米粥等中即可餵養嬰兒。青菜葉直接放入滾開水中,可透過沸水濾掉附著於菜葉上的化肥、農藥等殘留物;還可將菜加熱利於嬰兒消化吸收。注意必須將菜葉整根放入沸水內。

    [崔醫生不建議給嬰兒吃菜水和果汁]

    1.煮的菜水和果水的營養遠遠低於果汁、果泥和蔬菜泥。但是,我不建議家長給孩子喝果汁。不論煮的果水或菜水,以及果汁都有味道。孩子一旦接受了這樣的味道,往往就不喜歡或拒絕喝白水。喝白水的習慣可有助於清潔口腔,預防今後齲齒髮生,還不容易出現厭奶等現象。果泥和菜泥應是最佳選擇。

    2.不建議給孩子喝菜水和果汁,並不意味不能給孩子喂菜泥和果泥。當嬰兒能接受營養米粉後就可把菜泥與米粉混合給孩子餵養。果泥可在進食間加餐餵養。初期選擇味道稍淡的水果,以免刺激味覺過度,出現對奶和米粉的興趣下降或不接受。

    3.家長為何給孩子喝煮的水果水或菜水?如果出於中醫角度上的調理或治療,我沒有發言權;如果出於營養角度,這種方式不科學。水果和蔬菜富含維生素,這是大家熟知的常識。煮沸過程中,大量維生素會受到破壞,大大減低蔬菜和水果的營養價值。果汁和果泥或蔬菜泥的營養價值卻非常高。

    4.有些家長過早給喝胡蘿蔔煮的水。除母乳和嬰兒配方粉以外的任何液體和固體食物或成分都屬輔食。開始新增輔食時間應是生後滿4-6個月。再有,煮的胡蘿蔔水中水溶性維生素(B和C)幾乎都被破壞,即使胡蘿蔔素在沒有過油的前提下也很難吸收,這種水除了色素和一些糖分外,沒啥營養。

    5.我不推薦給孩子喝菜水喝果汁。原因:1、經過水煮的菜水中除了色素,幾乎沒有營養。因水煮過程幾乎破壞了蔬菜中的維生素;2、果汁味道好,會使孩子厭惡/拒絕白水,當出牙後,因拒絕白水,很難做到口腔清理,對牙齒不利;3、果汁和菜水的介入,會是孩子不喜歡味道清淡的米粉,甚至奶粉

  • 3 # 合格寶媽

    我是一名二胎全職寶媽,在對待老大吃輔食的過程曾經也猶豫不決,現在二胎也長大了,總結出了一些寶寶新增輔食的經驗,希望其他寶媽可以參考。

    1.該什麼時候給寶寶新增輔食呢?

    通常認為,6個月的寶寶開始新增輔食,半歲以前寶寶的消化系統還沒有做好準備接受輔食,還可以大大降低寶寶發生過敏反應的機率。當然有的家長4個月就開始新增輔食了,在這裡我是不提倡的。

    2.怎麼給寶寶新增輔食,

    總的來說,就是從少到多,從稀到稠,從簡到繁。一般從米粉糊開始,崔玉濤老師也建議,寶寶的第一口輔食一定是含鐵豐富的米糊。第一次一般喂幾口就可以了,一定要用軟勺子去喂,每天喂兩次。這樣喂兩天後,若寶寶無不良反應,可以適當加大一點量。一般3.4天后確定寶寶無不良反應,可以新增其他輔食。像蛋黃(最開始新增1/4就足夠了),蔬菜汁,爛粥,菜泥。注意新增輔食初期,一次只能加一次新的,這樣就能判斷寶寶是否對某種輔食過敏。新增的同時初期一定量少,且容易消化的。如果有不確定的寶媽,不確定的同時,一定要上網提前瞭解下,不要急於求成。新增輔食的目的,是讓寶寶熟悉各種食物的味道,以後不挑食,而不是斷奶,這點千萬注意。寶寶1歲前,奶仍然是他的主食。

    3.新增輔食的量

    有些寶媽對輔食新增的量希望量化,現在我根據經驗就基本的輔食新增量介紹下

    菜汁,果汁每次一湯勺,慢慢增值3湯勺,上下午各一次

    蛋黃,煮熟壓碎放入奶中,或者蒸蛋黃羹,最開始四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到整個。注意新增輔食初期一定不要吃蛋白,很多的小朋友都會對蛋白過敏,如若新增過早,過敏機率大並且影響下次新增蛋白的時間,如果新增蛋白過敏,之前等一個月再去嘗試,我家大寶八個月時新增蛋白過敏,一直到16個月才正常。

    稀粥,由稀到稠,每次3大湯勺,每天兩次,可逐漸增加至五六湯勺。其實後期家長也會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判斷,不用嚴格按照標識。後面還可以增加下次彩泥,更美味健康。

    當寶寶吃以上輔食都能接受了,可以考慮給寶寶新增麵食。一定要買那種寶寶面,最開始吃時,一定要煮很爛很爛,也是喂一點就可以了,後面慢慢加量。

    在此期間,寶媽可以摻雜各種食物,注意一定要搗爛,等寶寶適應後長牙後慢慢變化成丁,塊。不可操之過急。

    4.等寶寶能吃一定量的輔食後(小半碗,寶寶碗),寶媽可以適當減少寶寶的喝奶量。

    以上就是我對寶寶怎麼新增輔食,以及新增量的一點經驗,僅供大家參考。

  • 4 # 母嬰營養師旭媽

    母乳能夠滿足0~6月齡以內嬰兒的全面營養需求,但對於6月齡以上的嬰兒,由於乳汁質量的下降以及嬰兒對營養需要量的增加,從6~12月齡開始,逐漸會有三分之一到兩分之一的能量是需要透過輔食進行攝取的。

    世界衛生組織、中國營養學會都明確地提出:寶寶應在滿6個月(出生180天)後開始新增輔食,早產兒需矯正月齡。

    那麼如何合理新增輔食?

    為了保證寶寶獲得充足且合理的營養,並照顧其消化吸收能力,預防過敏等風險,從第一口輔食開始,家長應遵循按原則逐漸新增食材。

    從一種富鐵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嬰兒營養米粉),其次新增蔬菜泥和水果泥、動物性食物(如蛋、魚、禽、畜肉泥/松等)。

    寶寶在出生後4~6個月,體內的鐵元素儲存消耗殆盡,母乳中的鐵元素難以完全滿足寶寶的生長髮育所需,因而許多嬰兒營養米粉特意添加了鐵元素,來補足寶寶對鐵的需求。

    菜泥

    一般在新增嬰兒營養米粉後,如果寶寶沒有出現溼疹、腹瀉等過敏症狀,沒有吞嚥問題,也沒有消化吸收問題,就可以新增菜泥了。

    新增蔬菜時,可先新增菠菜、油菜等綠葉菜,後新增胡蘿蔔、紅薯、土豆等塊莖類菜,以內綠葉菜中鐵元素含量較多。建議將菜泥和米粉混在一起喂,這樣寶寶更容易接受食物的味道,避免挑食。

    果泥

    順利新增菜泥後,就可以新增果泥了。之所以要在菜泥之後新增,是因為水果的味道相對更好,提前新增可能會影響寶寶接受蔬菜。

    選擇水果時,為了降低水果的甜味對寶寶味覺的強烈刺激,避免偏食,建議選擇甜度較低且容易研磨的水果,比如香蕉、蘋果等。

    肉泥

    當寶寶接受米粉、菜泥、果泥後,就可以新增肉泥了。新增時,肉泥也要和米粉或菜泥相混合,即可保證營養素相對均衡,也可避免寶寶偏食。

    日常所吃的肉包括白肉和紅肉,其中白肉有魚肉、雞肉、鴨肉等,紅肉有豬肉、牛肉、羊肉等,家長可根據自家的飲食習慣和放心程度選擇。

    蛋黃

    當寶寶適應肉泥後,就可以新增蛋黃了。之所以建議在米粉、菜泥、果泥、肉泥後,將蛋黃引入輔食,主要是為了減少過敏情況發生的可能性。

    如果寶寶在接受其他食材之前,過早地食用蛋黃並出現了過敏,可能會妨礙後續接受其他食材,從而影響整個輔食新增的程序。

    其他

    鮮牛奶及相關製品、雞蛋清及相關製品、大豆花生及相關製品、帶殼海鮮、蜂蜜等,要在寶寶1歲之後新增。

    要注意其中的製品二字,因為在一些食物裡可能含有相關成分,如蛋糕就有牛奶和蛋清,這類食物同樣不適合不滿1歲的寶寶食用。

    另外,寶寶1歲以內不要在輔食中額外新增鹽和糖,這並非說1歲以內的寶寶不需要攝入鹽和糖,而是日常食材中含有的鹽和糖,已經能夠滿足生長髮育所需,無須額外新增,以免攝入過多增加腎臟負擔,引發齲齒、肥胖等問題。

    最後一點新增輔食基本原則:

    1、種類由單到多

    2、衝調由稀到稠

    3、份量由少到多

    4、製作由細到粗

    5、各種食材混喂

    6、每餐營養均衡

    新增的輔食量是多少?

    剛新增輔食時,為了讓寶寶的胃腸道充分適用輔食,家長應控制米粉的進食量,從1~2勺開始,漸加至3~4勺,每日1~2次。

    寶寶剛學習接受小勺餵養,由於進食技能不足,只會舔吮,甚至可能將食物推出、吐出,這期間媽媽要堅持多次用小勺喂,訓練寶寶咀嚼吞嚥的能力。

    無論哪種餵養方式,對餵養效果最好的判斷標準都是生長曲線。如果寶寶生長趨勢正常,就說明進食量與需求是匹配的,家長不必糾結寶寶的進食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0-6個月的寶寶到底能不能抱睡或者奶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