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花素
-
2 # 愛陪娃的熊叔
我的孩子也在上幼兒園,我們每天也在群裡面和老師進行溝通,也見過有些家長的行為和言語,的確不妥。
總之念念碎,把老師當保姆你一定見過這類家長,隔一會就會在群裡發訊息給老師,諸如:
“今天教室裡冷不冷啊,要是冷的話麻煩老師把書包裡的背心給孩子穿上吧。”
“下午出太陽了,要是戶外活動跑熱了,麻煩老師幫忙脫掉外套吧”
這類的資訊讓我們這些家長看著都煩,冷啊熱啊的,老師自然清楚,也會根據情況給孩子增減衣服,實在不放心提醒一次也就夠了,來來回回的就顯得煩人了,老師又不是孩子的保姆,而且孩子也不需要這麼周全的照料吧。
說話太唐突,讓老師尷尬每天老師都會只群裡發一些孩子們的照片和影片,方便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園裡的情況,但並不是每一次都會拍到所有孩子,這一天老師照例傳送完孩子們上英語課的影片之後,一位爸爸回覆到:我家XX呢?怎麼沒看到?是轉班了嗎?原本家長們還在有說有笑地交流孩子們可愛的表現,這句話一出,群裡瞬間就安靜了,老師連忙出來解釋到說拍影片的時候寶貝正好去上廁所了。其實都是很正常的事情,老師也是忙裡偷閒拍幾張,錄一段,難保每一次都讓所有孩子同框,又不是次次都沒有你家娃,而且即便想問,換一種溫婉的問法不是更好嗎?這一句“轉班了嗎?”讓老師有多尷尬。
總髮一些無關的資訊經常有家長在班級的群裡發一些拼團連結啊,搞笑影片啊,拉投票求點贊啊,這大概是最招人煩的事情了,平時老師和家長都比較忙,沒有相關的事情都不會在群裡留言,而且大家都關心自己孩子的事情,一旦這個群有新訊息都會第一時間檢視,老師也會及時響應,結果都是這樣的內容,大家都沒好氣兒,但是礙於面子又不好多說,最後老師實在沒辦法了,會在群裡委婉地強調一下不要傳送無關的資訊,可即便這樣,還是有人發......我見過最討厭的是在幼兒園的班車群裡,一位小朋友的姥爺屬於很激進的老人,每天都會發好幾條抨擊社會,抨擊ZF的小影片,另一個奶奶是個養生迷,每天發各種什麼養生秘笈......
-
3 # 小晗晗愛閱讀
如果不理解孩子的表現為什麼差距那麼大,看看家長的表現就知道了。幼兒園家長群裡就可以到各種各樣的家長,他們的行為讓人不理解,但她們覺得很正常,殊不知榜樣的力量時時刻刻在影響著自己的孩子。
夏天教室有蚊子很正常,孩子被蚊子叮一下也很正常,可是竟然有家長因為孩子被蚊子咬了,撓癢癢撓破了,就在群裡大喊,要求老師怎樣怎樣防蚊子,怎樣怎樣給孩子止癢。各種要求
幼兒園那麼多小朋友一起玩耍,磕磕碰碰在所難免,可就是有些家長喜歡小題大做,看到自己家的孩子被抓了一下,擦了一下,就在群裡大喊大叫要揪出“兇手”,還喊著老師要看護好。
老師讓家長教孩子學會用筷子,就有人站出來喊孩子學不會,需要被特殊照顧,不會也沒關係,那個勺子給他就好了。孩子挑食,家裡管不了,還讓老師照顧,別讓孩子吃不飽。
我們的一舉一動,待人處事的風格都是在給孩子做榜樣,好的壞的他們都在學習,這種潛移默化。作為家長,首先應該理解幼兒園的老師真的非常不容易,一個班三十四個小朋友卻只有兩個老師,怎麼可能向自己家裡幾個人照顧一個孩子那麼周到,換了我們自己也做到。其次,孩子不是小皇帝,處處庇護,恨不得捧在手心裡這不是真正的愛,學會與人相處,吃虧是福,積極樂觀的心態也很重要。還有,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幼兒園的事兒,家庭教育甚至更重要。父母不應該推卸責任,與老師,與學校積極配合會讓孩子更受益。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問題,我迫不及待的想說一說,因為從我女兒去年9月份上幼兒園之後,我就和千千萬萬個家一樣,首先趕緊加上她們班級群,這是資訊時代了,得從這裡方便知道孩子在裡面的具體情況和幼兒園之間的聯絡呢。
這一加才發現,我的天,真是什麼樣的情況都有啊,而有些還真真讓老師無奈的,說說我的一些看法。
建立班級群,是為了方便學校和家長之間的聯絡,家園共育,初次入園,別太急著追問孩子的情況,給老師時間
這剛開學,小孩剛開始離開父母,去到一個陌生環境,焦慮不安,哭鬧掙扎,作為小班的老師也忙的是焦頭爛額,而家長們更加焦慮,又無法得知自己孩子的狀況,心急的人就忍不住開始在群裡說話了:老師,xxx哭了嗎?吃飯沒有?上廁所能自己脫褲子嗎?又有人說:老師,發幾個影片或照片吧,讓我們看看孩子的情況啊。呵呵,這其實太正常了,十分理解,但估計老師可能沒有時間去看手機迴應你們,因為她們根本顧不上,幾十個孩子都剛上幼兒園,哪有幾個不哭的,光哄孩子都哄不過來呢,所以說,儘管我們家長很焦急,稍稍理解一下老師的無奈,相信她們一有空閒一定會迴應的。
老師發通知,家長只說收到便好。
有事就說,無事則保持沉默就好。
如果家長有什麼事情,比方給小孩請假呀,或者是託別人去接之類的,就發個資訊說一下,沒什麼事沉默就行了,別沒事發個什麼圖片啦小影片啦,還有的發廣告,發笑話,真是的,這又不是聊天群,你亂髮一通,弄的老師有時候都看不到那些有事家長們發的資訊,你說煩人不?
一位家長髮個資訊,後邊一堆人跟上來。
有時候一位家長髮個資訊,比如說“老師好,我家孩子的髮夾沒帶回來,請幫我找一下”,之類的問題,這可好,後邊都來了,有問要找這個那個的,一大堆,請問你們本來就是打算要發信息呢還是突然發現的呢?
上邊是我在幼兒園班級群裡較常見的幾個情況,拿出來說說,只對事不對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