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108804039310

    名為寂寞聖哲,有些神秘感。寂寞,似乎原本就是聖人的處世哲學,投入寂寞得越深,那種由心靈養成的大徹大悟,浩然正氣也就積蓄得越深。

      這是一個向讀者介紹先秦諸子百家的不同視角。透過這本書,看到的是作者對先秦聖哲們的立體感知,是一種不失滿腔熱情,卻如白描畫細細勾勒的細膩感。

      聖哲們自然是寂寞的。如果不寂寞,老子怎會出關而去,一去杳然?莊子怎會與同一時期的孟子擦肩而過?孔子又怎會在長年累月的遊說中奔波?寂寞,他們卻甘之如飴。沒有寂寞,怎會有他們世紀性的哀嘆,沒有寂寞,他們怎會傳下給千秋萬代的警示?當數千年後的我們腦海中想象他們的形象時,出現的是一位位極具風骨的翩然智者。

      他們在自己的思想領域中構建自己的"存在",在夢中尋找著自己的家園。用作者的話說,他們是一意孤行,這一意孤行中充滿的卻是光明磊落,坦坦蕩蕩。

      寂寞,也許是偶然的心境,也許是一段時期的心態。然而聖哲們的寂寞耐人尋味。他們是因自己的思想而寂寞,也因自己的思想而精神富有。他們的尊嚴帶他們走上寂寞之旅,在漫漫人生路上尋求著自己所向往的哲學。"沒有道德感的人是沒有道德痛苦的,沒有良好的文化薰陶的人往往也就沒有文化負擔。當然,受過文化薰陶的人中也有不少人更沒有文化負擔。"

      他們有這種負擔,像牢牢的人生枷鎖一般。

      老子揹負著看透歷史的痛。"在我走進血紅的夕陽之前,我留下這五千言的零亂緘言,在世紀的廢墟中如散落的彈子,願你們仔細收撿。當一切都已墮落,一切都已不可為,你們就去玩彈子。"老子是哲學家,是在預言著人性倒退的路上前進。在這顛倒的世界與哲學裡,孤獨的他負擔的是歷史的痛楚。他走了,似乎是脫離世俗了,《道德經》作為他留給後人的精神寄託。

      孔子揹負著救世的責任感。"孔子正是這樣的一位痴人。痴人往往缺乏現實感。他的精神就常常脫逸出現實的背景,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追尋著萬物逝去的方向。是的,他一生都在追尋,他周遊列國,顛顛簸簸,既是在找人,找一個能實施他主張的人,更是在找過去的影子,找東周昔日的文明昌盛。"孔子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他的儒家思想傳承到現在千百年,他的著作《春秋》萬古流傳。

      但他何嘗不寂寞?十四年,他駕著馬車,先後周遊七個諸侯國,像是黑暗王國裡的殘燭,願意將自己的最後一點光亮奉獻出來。可是他找不到一個接受他思想的"明君",火光最後跳躍了幾下,融入黑暗。

      莊子揹負著永恆的鄉愁。"在一個文化屈從權勢的文化傳統中,莊子是一棵孤獨的樹,是一棵孤獨地在深夜看守心靈月亮的樹。當我們都在大黑夜裡昧昧昏睡時,月亮為什麼沒有丟失?就是因為有了這樣一兩棵在清風夜唳的夜中獨自看守月亮的樹。"莊子是先秦一位獨特的聖哲,他不看重君王權勢、政治理論,他寧願做一隻楚國水田"曳尾於塗中"的烏龜。他在自己的世界裡把整個世界看得一清二楚。

      永恆的鄉愁,只為追尋這位哲學家夢中的家園。

      聖哲們正因為有了這樣的文化負擔而更加寂寞,而因為更加寂寞,他們身上的負擔也就重一些。可他們並不因此憂愁,甚至可以說,他們其實都在追尋幸福。這樣的幸福來自於常人之上的眼界和他們致畢生精力於其中的文化底蘊。他們深古久遠的哀嘆,是自身價值的富足。他們有這樣的負擔,也就有了傳承他們思想的行行箴言。聖哲們的負擔是一種美麗的負擔。

      我認為,文化負擔,也就需要負擔寂寞。學會負擔寂寞,是對自己的一種切身感悟,是靜下心來傾聽自己的思想,是在自己的世界中規劃自己的藍圖。

      負擔寂寞,沉浸於寂寞,自得於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是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