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aaa好先生A

    許多人都習慣的認為:釣的水越深,用漂就越大,反之就越,其實這種觀認識是比較偏面的。漂的大小主要與配鉛有著直接的聯絡,與垂釣水的深淺關係反到不是很大,或者說,並沒有直接的聯絡。 因為,無論大漂還是小漂,如果都半水調成平水,那麼兩個釣組的浮力與重力之差都等於零。這時只要在兩個釣組上加極小鉛重,都會打破這一平衡使整個釣組下沉。直至追加的這一重量被地面所承載。 由於重力極貫性的作用,在受到同等下行力的作用下,鉛重較大的釣組,反而下沉距離更大,速度更快。這一特點,被一些釣手在實際的垂釣中所利用,當用小漂找不到清晰的頓口時,反過來換大一點浮漂或是加大鉛重。反而會使頓口更為清晰。這一現象也被一些釣友稱之為:“放大作用”。 另外一點值得注意的是,我們選浮漂的大小,其實選的是漂浮漂所具有的浮力的大小。選大漂還是小漂,應當與漂的浮力相聯絡。大家不妨多試試幾種不同材質漂就會發現,往往看上去體型大小差不多的漂,因制漂材質的不同,浮力相差卻非常懸殊。

  • 2 # 知足擼串串

    展開全部

    在釣組中是浮漂的具體效能決定著釣組的狀態。要達到垂釣的最佳效果,依據具體的魚情,選擇一隻最適合這樣魚情的漂來使用,透過調整使整個釣組達到最佳狀態,這才是用浮漂之大道。現在的浮漂品類繁多,新入門的朋友一般都會被這多樣的漂搞得無所適從。其實,這浮漂多樣性才使得我們垂釣活動變得更輕鬆,更順手。以前我們使用7目漂時都會努力的發掘這隻漂的效能,而不斷認識它。現在的漂則更人性化,具體的效能都體現在漂上了,在釣具體魚時,適合那魚的漂就會幫助你實現你希望的釣法的。本文就是想幫助大家瞭解不同浮漂的效能,讓大家的垂釣活動變得更從容愜意。

    下面從我對漂的理解這個角度,和大家談談浮漂效能這個話題!有關這方面理論的東西太多了,很容易就陷入文字研討中,於很實際的垂釣活動多少會有些偏離。所以,有關理論性的東西,將不做更多涉獵,只從實戰角度來辨別浮漂的效能。如有不妥切毋輕信。

    現在的浮漂分得很細了,幾乎每一種魚情都會有與釣法相配合的浮漂。有的時候一樣的魚情還會有不一樣的釣法和使用不一樣的浮漂,而效果還很不錯。這就讓剛入門的朋友有點摸不著頭腦,有時就暈了。暈就對了,說明是用心思考了。想把這個問題弄清楚,可以從兩方面入手;A、釣法上去摸索;B、直接從漂效能上去琢磨。為了讓大家能大概的瞭解下漂,我就先從漂入手;詳細說說不同漂的效能所在。

    一、 行程類浮漂

    其實,所有的浮漂都有行程的效能在裡面,只不過專門用來釣行程的漂更加突出這部分功能。所謂的行程浮漂就是;透過漂尾的加長來減緩鉤墜行進的速度,增加鉤餌在釣層的滯留時間。理解了這句話,就知道了,即使是7目甚至3目的漂,都存在這個減緩的過程。只是時間的長短不同而已。

    1、行程漂的效能;這類漂的最大特點都體現在那長尾上。一般都是11~15目的長尾,長度都在20釐米左右,具體的目數,這和做漂人的思想有一定的關係。比如,現在釣鯉魚的漂或叫釣混養的,在設計目時,1、2、3目都要比後面長些,這是因為我們釣這樣的魚,一般都是用比較長的竿子,把這幾目加長了,在守釣時看漂更清楚。而前面的目短則為了更好的看到餌擺落過程時的介面、截口、衝餌等資訊。在我做的類似的漂中也都是採用這樣的設計。還有個技巧就是新增不一樣的比較鮮亮的對比顏色,當然也是為了看漂走水時魚訊更方便些了。

    2、尾的粗細則是具體效能和針對性的表現。一般細的(0.5毫米以下的)是用來釣鯽魚用的,粗的則是釣鯉魚等大魚用的。原因是;尾粗可以能更多的承載餌重。一般釣大魚都是搓餌釣,搓上去的餌,一個就有可能壓下7、8目。如果換做很細尾,可能會下去20幾目。這樣就沒有了調、釣空間了。而釣鯽魚等小型魚,餌相對小而且輕,所以尾就可以做得比較細。也就是說,----尾越細魚口在漂上的反映就會越大。在一些為很輕魚口設計的漂中,尾有時會達到0.3毫米,再配合上適當身和腳等,拋竿到釣目的走水時間甚至會達到20秒。

    這樣關於行程類浮漂,就可以透過漂尾大體上做一下判斷;首先這類漂都是長尾的;其次;尾粗可以帶起相對大的餌,釣吃口重的大的魚用,隨著目標魚的變小而變細。還有;很細的尾也可以用來釣很輕的魚口時用,也包括大魚。

    3、行程漂身;一般都是比較短的,一般的規律是;半水用的,釣全層的身都相對粗短。而釣底部的則會相對細。短的目的是為增加阻力,增加在釣層的滯留時間,讓魚能追得到餌,也便於看到準確訊號。漂身相對長些的,這主要是為釣底部行程,注重的是破水效能。漂肩一般是緩收肩的為好(個人經驗而已),這樣對看託餌等魚訊效果比較好。相對來說蘆葦材質出口更好些(當然也和做工有直接關係)。

    這樣;從行程漂的漂身上,我們也可以做出這樣的判斷;短身可以更好的增加餌的滯空時間;釣定層很適合。長的則更有利於出口,針對底層離底的魚更適合。

    4、關於漂腳;主要是為了配合那長尾,都會相對長,或粗。只要配比合理就可以,就不多說了。 還有要注意的方面是;漂浮力的大小,浮力大了到位快,速度也就快。但可能會使魚追不上餌,造成等口的現象出現,浮力小了,則相反。我不說大家也都知道,操作會很不方便。

    5、行程類浮漂的練習。這類浮漂追求的是運動中的訊號。由於效能所限,這類漂都比較遲鈍(漂自身的比重決定這隻漂靈頓),所以釣底訊號不是很好。練這漂,我們一定要注重行進中的訊號。一般先練調平水,如果在無魚的情況下走水時總是莫名其妙地加減速度。只給一個忠告--------把漂掘了!!很顯然這是隻很次的漂!在有魚的池子裡,在各個水層,反覆拋。主要看,加速、停頓、上頂,這幾口。看看你能哪口抓的最準。另一個練法是帶餌調1、2目,主要是針對草魚,連魚等半水魚。這樣的釣法,在到釣目後,可以等魚。看的也是那幾口魚。大家要注意的是;在漂走水接近調目時會有個假的減速,那不是口,而是墜到位後鉤餌還在下襬的固定訊號。 以上是行程漂的一些特性,只要大家夠仔細都可以很容易把這類漂分清楚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速達財務軟體V6.31如何列印帳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