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麥豆醫生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一點:孩子精力旺盛和多動症是不同的。很多孩子很多愛表現的行為是由於孩子的新陳代謝更快,精力更足;但孩子如果是經常難以集中精神,並且伴隨多動,難以自控安靜下來等表現,那麼家長就該警惕多動症的威脅了。

    多動症又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英文簡稱為ADHD),主要分兩型別,即注意障礙及多動伴隨注意障礙,兩種都稱多動症。其主要表現為:學習困難、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差。多動症在學齡期兒童最為常見,其影響有的可持續到成年期;另外男孩的發病率約為女孩的5倍左右。

    關於多動症的誤區

    1.多動症隨著年齡增長就會消失?

    很多家長都認為多動症並不需要治療,只要孩子長大就會慢慢好起來。這種想法其實並不正確。多動症會給孩子身心發育造成巨大傷害,甚至會讓孩子傷害到他人,對孩子的人生產生消極影響,因此一旦發現孩子患有多動症,應該及早治療。

    2.多動症一定要吃藥才能治療?

    現在治療多動症的藥品很多帶有明顯的副作用,孩子服用後多伴有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嗜睡等影響,長期服用還會對消化系統肝功能等造成損害。而且停藥後易反彈,因此並不建議長期服藥治療。

    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正確應對多動症呢?

    1. 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養成規律的作息和做事善始善終的習慣。孩子正在做某一件事時,如果受到干擾或者他分心到其他事情時,要讓他堅持先把這件事做完;孩子跟別人交談時要讓他養成認真聽別人講話的習慣。當孩子堅持做完一件事後注意多鼓勵孩子。

    2. 多培養孩子能夠提升注意力的愛好

    培養孩子棋類、畫畫、鋼琴等愛好,孩子在做這些活動時往往能夠集中精神,提升注意力。

    3. 擺正對待孩子的態度

    孩子出現多動症類表現時,往往伴有抽動症、感統失調、心理障礙等問題。家長要明確的一點是患兒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因此家長千萬不要責罵孩子,而是幫助引導孩子去改善問題;當孩子病情嚴重時要及時就診,維護孩子健康成長。

    4. 科學的治療方法

    前文已經提到,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差,副作用明顯。想要治療孩子的多動症首先需要明確病因,採用多元化治療方法。多動症患兒的教育和訓練是長期的,家長要有充分耐心對其教育引導和矯治,堅持不懈,才能幫助孩子戰勝問題,健康成長。

  • 2 # 大話精神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高度遺傳性的兒童行為障礙,是兒童和青少年最常見的精神疾病之一:影響約5%的兒童和2.5%的成年人。它表現為注意力缺陷、多動和衝動行為,並且限制了患者的個人和社交技能。由於其原因尚不明確,現在被認為是環境因素(毒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與多基因遺傳基礎(可解釋約75%的病症)共同作用的結果。

    發表在《自然遺傳學》(Nature Genetics)期刊上的一項針對全球5萬多人基因組分析的國際研究發現,有12個特定的DNA片段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易感性有關。

    與ADHD相關的12個基因位點

    這項國際研究還回顧了ADHD與超過200種表型(精神病學和非精神病學)之間共有的潛在遺傳基礎。研究者稱,“研究結果顯示,ADHD與抑鬱症、厭食症、教育水平、肥胖、生殖功能、吸菸或失眠等疾病之間存在基因重疊。”

  • 3 # 兒科醫生王東記

    你好!這個問題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兒科主任王東記來回答,期待您的關注~

    兒童多動症又稱注意力缺陷多動症或腦功能輕微失調綜合徵,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為注意力集中困難,注意力持續時間很短暫,活動過度,性格衝動的綜合症,不只是行為障礙,有時候也伴有神經運動,品行異常,情緒異常,社交困難。

    研究表明,兒童多動症的病因較為複雜,確切發病病因和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涉及了遺傳因素、神經生化因素、體質因素、社會因素等諸多方面。

    專家有話說:從孩子的生長髮育的這個特點上來分析,孩子多動是他的天性之一,若這種多動在一個可控的範圍,那麼就說明孩子多動是生理性。若孩子這種多動的情況已經影響了他的正常的生活,說明孩子多動屬於病理性。家長一定要分清寶寶多動是生理性還是病理性,是好動還是多動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讀書出人頭地的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