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宮殿君
-
2 # 期刊編輯MrsW
答:朱元璋陵墓中明字多了一橫並非康熙所為。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一點,陵中多處地方刻有“明孝陵”字樣,而“此山明太祖之墓”中明字才多處那麼一橫,看落款則是在九六年建立的,所以康熙(授權)所為顯然不成立。
既然如此,明字為什麼會多出一橫呢?在歷史上又有哪些地方,明字也會多寫一橫呢?〔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曆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以上為康熙字典中關於“明”字的部分釋義。字形演變過程中出現過“眀”。
一種藝術字,多用於書法中。例如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著名的《洛神賦》貼中,明字便寫成了眀。
取自唐代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
有一種說法是,明字本來就是寫作眀,書法中為了連體的需要,通常會將中間兩橫與“月”旁連寫,後來便形成了現在的“明”。
取自宋代蔡襄《山堂詩帖》
又說成都武侯祠稱頌諸葛亮的匾額“明良千古”多了一橫,取識人、識事、明目之意。
-
3 # 融皓科技掃地僧
很明顯不是。康熙是一個大有為之君,他對明朝的皇帝,特別是朱元璋是很尊重的,不可能存在褻瀆朱元璋陵墓一說的。康熙數次下江南,都曾到朱元璋的陵墓前拜謁。拜謁的時候,讓文武百官三拜九叩,隆重至極。此外,康熙對朱元璋的評價是“治隆唐宋”,這個評價可以說是非常之高的。
以康熙卓爾不凡的見識和自命不凡的性格,這樣的評價不是誰都擔的起的。話說回來,如果是換做別的皇帝,那“明”字多的一橫,就另當別論了。只可惜,但這個人恰恰是朱元璋。
不過,我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陵墓中的名字多一橫,絕對是清朝的人乾的。各位可以試想,在明朝統治時期,敢在開國皇帝的陵墓上開玩笑,那可是要誅滅九族的重罪,誰敢玩火?
朱元璋陵墓的名字多了一橫,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清朝為了避諱,或者說為了免遭文字獄而故意為之。在康熙時期,文字獄還不是特別嚴重。在雍正和乾隆時期,時興文字獄,成千上萬的人遭受牽連,誰不怕殺頭?
因此,在“明”字中加一橫,極有可能是雍正朝和乾隆朝時期乾的事情。“明”字下面加一橫,嚴格來說,也不算大不敬。在古籍中,有很多“明”字下面都加了一橫,算的是一種藝術體。
這也不是說清朝的文官武將們對前朝的皇帝有什麼好感。文人的夢想多是名垂青史,不玩火怎麼能名垂青史呢,把“明”字下面多一橫,應該算一種折中的辦法。
-
4 # 狄飛驚
恰好去過明孝陵,確實是“眀”而非“明”,這個‘眀’不是錯別字,也不是康熙墨寶,而是出自近代書法家武中奇的手筆。遊客走進明孝陵,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塊石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上面寫的是“眀孝陵”,這個“眀”不是日和月組成的“明”,而是目和月組成的“眀”,“日”字中間多了一橫。
這是錯別字嗎?當然不是!
首先,在古代一個漢字經常有不同寫法,要麼增筆要麼減筆,書法作品中更為常見,這個“眀”字在古人書法作品中就經常出現,書聖王獻之的《洛神賦》、北宋蔡襄的《山堂詩帖》中就有(見下圖),所以絕非錯別字。其次,除了藝術表達的需要外,使用“眀”字還有客觀的歷史原因,比如清朝時,很多文人怕遭文字獄,都用“眀”來代替“明”,此外“眀”字使用目字旁還有“慧眼識人”之意。這是康熙寫的嗎?當然也不是!
康熙對朱元璋十分推崇,他一生六下江南,曾五次拜謁明孝陵,還寫了一首《過明太祖陵有感》,親筆題寫“治隆唐宋”四個大字,但“眀孝陵”這三個字確實不是他寫的,而是近代著名書法家武中奇先生的墨寶,我們看到的這塊“眀孝陵”碑就是他題寫的。除了“眀孝陵”碑,明孝陵還有一個地方也有“眀”字,它就在朱元璋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寫著“此山眀太祖之墓”七個大字,但具體寫於何時,出自何人手筆就不得而知了。其實,除了“眀孝陵”,其他景點也有把“明”寫成“眀”的,比如位於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匾額上就有“眀良千古”四個字,裡面也是“眀”而非“明”。中華歷史的源遠流長,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這一小小例子中展現無疑。 -
5 # 聽濤軒書法
今天我們來寫“明”這個字。許慎的《說文解字》中寫成這種字型“朙”,從月囧聲,古文寫作日月明,在一些古代字帖碑刻中經常寫成這種字型“眀”。所以說“眀”不是錯別字。
《說文解字》中所謂古文是指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前的各種文字。包括金文,以及春秋戰國時期除了秦以外其他國家所使用的文字。直到秦統一全國後才以小篆為通行的文字,廢除了其他各國文字,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書同文”。由許慎的《說文解字》我們可以得知“朙”是秦人小篆的字型,隸書從之;“眀”是後來才有的字型,但它出現的不算太晚,漢石經中就有這種字型,而這種字型一直延續著,直到簡體字的出現;“明”這種字型雖然出現的應該是最早,但只是在古文中出現,並不同於我們現在的楷書,那時這個字是由兩個象形字“日,月”組成,隨著小篆以及隸書的出現,這種字型變不再使用,直到唐朝的開成石經中才出現了現在“明”這個字,但用的廣泛度不如“眀”,直到現代簡化字之後,“明”才被我們所廣泛應用。在古代有許多字的寫法與現在的簡體字是不同的,但它並不是錯別字。只要多看一些古代的碑帖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了。
-
6 # 不二齋
首先這個“明”字多了一橫並不是康熙有意為之的,在古代“明”就是這樣寫,只是我們現在的簡化字規定了採用“日月明”這個寫法。
其實,在商周大篆裡面,明是由一個“囧”加一個“月組成的。由於半坡時期的居民是把房子建在地下的,首先在地上挖一個坑,然後在上面搭一個棚子做屋頂,這樣就不用砌牆了。
他們把窗戶開在屋頂上面,屋子裡面黑暗,全部的採光來自窗戶,窗戶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囧”字。所以個人用“囧”和“月”表示明亮。這種寫法在唐代顏真卿的楷書和行書裡都有出現過。(如上圖)
這個“囧”字到了周朝時期已經演變成“四”了,後來在隸書和楷書裡演變成“目”也是合理的,裡面一共也就兩個筆畫,全都簡化成橫畫。如上圖。其實唐代顏真卿他也寫過“目月明”。
但是最早時期的甲骨文裡面,也有出現過“日月明”,所以後來很多書法家也會用寫“日月名”,我們現在規範字就是採用的“日月名”。
現在的書法家寫明字也是寫目月明,山東濟南的大明湖的題字也是“目月明”,並不屬於錯字。
無論怎樣,“目月明”在古代是正確的,也是最標準的寫法,我們不能以現在的標準。去評價古人的字你覺得呢?
碼字辛苦,
-
7 # 搞史人
去過南京明孝陵的讀者朋友都應該發現一個很奇怪的事情,就是石碑“明孝陵”的“明”左邊多了一橫,變成了“眀”;還有在明孝陵方城的道口的石壁上,也是有一大塊刻著“此為眀太祖之墓”,“明”字也是多了一橫!這究竟是為何呢?難道是古人們寫了個錯別字嗎?
我們現在看到的“明孝陵”等石碑是太平天國被滅後,曾國藩修復的明孝陵風景區內共有5塊石碑,最出名的就是“治隆唐宋”這塊墓碑了。是康熙帝在康熙38年南巡到南京所題寫的,意思就是歌頌李唐盛世和宋太祖,康熙命令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做成一塊巨匾,並且刻石立碑。
但是在清朝咸豐年間,太平天國農民起義暴行,一把火將明孝陵的這幾塊石碑都燒燬了,同治3年(1864年)曾國藩奉命將被被火燒的明孝陵重新修復,原本預算費用是20萬兩,可是當時清朝國庫空虛,曾國藩最後只用了740兩銀子就修復了毀於一旦的明孝陵。現在我們看到的“治隆唐宋”和“眀孝陵”等這些鎏金大字是曾國藩修復的。
康熙為何將“明”加一橫,變成“眀”?清朝統治者康熙帝非常避諱“明”字!
雖然康熙皇帝書寫“治隆唐宋”讚揚朱元璋的功績超過了唐宋,但是清朝統治者都非常忌諱大明朝的“明”,覺得這個“明”是日月長存,意味著大明雖然滅亡,但是光輝卻還存在,這樣不利於穩定清朝的人心。
所以康熙就在明朝國號的“明”上做了文章,並且在《康熙字典》規定:一律用“眀”取代“明”,意思是有月無日,明朝永遠黑暗無光。這樣就不會出現前朝的“明”字了,大明的光輝就永不存在了。
朱元璋為何將“明”寫成“眀”?明太祖朱元璋為了區分當時被他沒掉的“小明王朝”,於是在自己的大明國號裡,將明字加了一橫,變成“大眀”。
陰陽風水之說第三個說法,就是古代人講究風水,明孝陵作為明朝皇室的陵寢,就更加講究了,為了尊重“陰陽五行”的說法,認為“明”是陽,然而陵寢是墓地,是“陰”,所以當時就在“明孝陵”的明字上加了一橫,變成“眀”,這樣就不違背風水了。
增減筆數在書法很常見,問了美觀第四個說法,就是古代人書寫的時候慣用加減筆數,以此來增加書寫樂趣。書寫人感覺這個字有點空虛時,就會加一筆,意思就是書寫總體上看上去更加飽滿美觀。譬如明孝陵博物館就有一塊明朝太監馬璇的墓誌銘,上面書寫著:“眀故司設監”。
以上就是古代人為何將“明”加一橫變成“,眀”的幾個因素,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每天更新有趣的歷史文章
-
8 # 五味社
“明”字多一橫並非是康熙的有意為之,而是“明”字的異體字。
有傳,因“明”字寓意大明王朝光明,遭到清朝統治者的猜忌,為此將“明”字加一橫,藉此“明”字有月無日,意思為“無光”。
實則不然,在《說文解字》中,明,古文朙。
“明”和“朙”皆為古字,後演化成“眀”和“明”,並且可同時使用,比如在正德年間太監馬璇的墓誌銘上即有“眀故司設監”。
只是“眀”適用範圍比較小。建國後,明孝陵的標誌碑上也用“眀”。
-
9 # 千年蘭亭
不知大家注意沒有,在《蘭亭序》中有兩個“和”字,其中第二個右邊的“口”寫作“日”。
在古代,由於只有i手寫體,故很多字和現在的標準字有點區別。
究其原因,有異體字的原因,有字型演變的原因,有書法創作的原因,有避諱的原因,等等。
《蘭亭序》的“和”字,就是書法創作中,因藝術的原因而增減筆畫,這不算錯字。
至於明字,左邊的部分有幾種寫法,寫作“目”是其中一種,書聖王羲之也這樣寫過。
這是《樂毅論》中的寫法。而顏真卿是這樣寫的。
所以說,乾隆的寫法沒有錯。
-
10 # 小鎮月明
在孝陵中有一行小字刻在石砌的強上,裡面有一個“明”字,左邊多了一橫,民間傳說這是康熙自己寫上去的,但是他沒學好漢文化,所以寫了一個錯別字。也有人說是他故意這麼幹的,具體有什麼含義,還引得許多人揣測了一番。但是事實上,這一行字是在民國時期刻上去的,可康熙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其實錯別字一說,首先可以排除掉,因為我們知道,滿人入關後就致力於和漢人緩和關係,而康熙更是在年輕時候參加過可靠,還高中榜首。而能考出這樣的名次,本身的漢文化必然學得極為紮實,區區一個“明”字,怎麼能難住他?但是孝陵中這個明字確實是多了一橫,難道寫這個字的人,真的是寫了一個錯字?其實不是這樣的。我們已經派出了康熙寫字的可能,那民國之人想必和朱元璋沒什麼大仇,不會寫這麼一個似乎很有“內涵”的字,以此來諷刺前人,所以這並不是有意為之。事實上,“明”字原本就可以這麼寫。
我們的文字來源也豐富,有根據形狀來的,有的會意的,而這個字就是會意的。在出土的古文字中,就已經出現了這個字。這也難怪,畢竟黑白分明,人們對明亮總是感觸很深。當時沒有電燈,他們對於“明”的認識,就是晝夜改變時候,日月交替升起的這麼一種景象。最初左邊是“日”,那邊是“夕”,對於“日”來說,起初就是圓形裡面一個點,這就完事了,不過在後期的甲骨文中,已經發生了改變,已經變成了一個酷似“囧”的字。
文字的發展就是字形的不斷變化,而從繁到簡這是一個必然的過程,而形狀的改變又和生活感悟有關。比如那個“日”字,為什麼會變成了一個“囧”的樣子呢?因為在這個階段,人們已經學會了築房,而且房子裡還有窗戶,於是這個明的意思,就成了月光照射在窗戶上。古代的窗戶,中間有許多橫豎交錯的木棍,於是“日”裡面,也出現了這些性狀,有的是豎著的,有的是橫著的,而且就有兩橫的情況。在漢字向小篆改變的時候,就直接成了現在的“明”的樣子 ,而發展成隸書的時候,原本的“日”卻有了分叉,部分人習慣將其寫成囧,而其他人則寫成了“目”,於是最後的明字也就有了兩種寫法啊,而孝陵中出現的就是後者。
後來在經過發展,隸書中前者的寫法也淘汰了,為求方便就直接寫成了“日”,於是最後的局面又是“日”和“目”的並存。不過古人喜歡用毛筆寫字,經常還是會寫成目字旁,因為這樣看起來更加莊重,更加正式。
所以,在孝陵中寫下“眀”的這位仁兄,非但不是因為書沒讀好而寫了一個錯字,他還是一個對書法很有研究的人,只有對漢字有了一定的瞭解,才會這麼寫。可笑有人將此編造成康熙所為,而且還有人去考證用字的意思,真是讓人無語。
回覆列表
朱元璋陵墓的“明”字怎麼多了一橫呢?這一橫到底是怎麼多的,長啥樣呢?
“這個‘明’是錯別字嗎?”走進明孝陵,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這塊石碑(如下圖)
上面寫著“眀孝陵”,如果你再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這個“眀”和我們平時看到的這個“明”完全是兩個字,它的左邊“日”字中間多了一橫。(如下圖)
這是錯別字嗎?
當然不是!咱們古人在寫書法時,增筆和減筆是很常見的,而這個“眀”在大書法家王獻之的《洛神賦》裡就經常能見到:
還有如宋朝蔡襄的《山堂詩帖》:
而中國很多著名的旅遊景點,也經常把“明”寫成“眀”,比如成都武侯祠一塊匾額“眀良千古”。
至於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藝術性外,同時也有一些客觀的歷史原因,比如清朝時,很多文人都將“明”用“眀”來代替,為的就是避諱“明”,怕遭文字獄;同時,“明”用“目”字旁還有“慧眼識人”之意。
“此‘眀’時康熙寫的嗎?’”說完“眀”的來歷,咱們來看看第二個問題,是不是康熙寫的呢?
不是!康熙絕沒寫過這樣的字。據史料記載,康熙在世時,六下江南,曾五次拜謁明孝陵,第三次去的時候,他詩興大發,當即寫了一首《過明太祖陵有感》,兩天後,沒寫過癮的他又親筆題寫“治隆唐宋”四個大字,還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來立碑。
“治隆唐宋” ,意思是說朱元璋當年治理國家的成就勝過唐宋!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對朱元璋是佩服的,同時也透過這種方式來拉攏漢人。
而“眀孝陵”這三個字確實不是他寫的,而是一個叫武中奇的書法家寫的。武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為南京的很多遺蹟都題寫過碑文,而這塊“眀孝陵”碑就是他寫的。
“還有一個‘眀孝陵’”其實在明孝陵裡,除了這塊“眀孝陵”碑,還有一個地方也寫了這個“眀”字,它就在陵墓寶頂正南面的石砌牆體上,寫著“此山眀太祖之墓”七個字(如下圖)
此碑推測可能是民華人所寫,但具體是誰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