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滴逃逃

    《故事中的哲學》

    故事說的是,在嚴寒的冬天裡,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大火熊熊燃燒,烤得人渾身暖烘烘的,有個人想:天這麼冷,我絕不能離開火,不然我就會被凍死,其他人也都這麼想,於是這堆無人添柴的火不久便熄滅了,這群人全被凍死了.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一堆火,其中有一個人想,如果大家都只烤火不檢柴,這火遲早也會熄滅,其他人也都這麼想.於是,大家都去撿柴,沒有人烤火,都被陸續凍死在了撿柴的路上,火最終因缺柴而滅.

    又有一群人點燃了第三堆火,這群人沒有全部圍著火堆取暖,也沒有全部去撿柴,而是制定了輪流取暖、輪流撿柴的制度;一半人取暖,一半人揀柴,於是人人都去撿了柴,人人也都得到了溫暖,火堆因得到了足夠的柴源而熊熊地燃燒,大火和生命都得到了.

    唯物辯證法認為,整體與部分的聯絡是客觀事物普遍聯絡的一種形式;兩者的地位和功能是不同的.當各部分已有序、合理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的功能就會大於各部分功能之和.就如同第三個火堆,第三個群體發揮了最佳化組合的優勢,他們在處理取暖與撿柴的矛盾時,採取了輪流制度,一半兒取暖,一半兒撿柴,既照顧了整體利益,又兼顧了個體利益,既考慮了長遠利益,又照顧了眼前利益,他們辦事情選擇了最佳方案,實現了最優目標(讓火與生命延續),他們的聰明之舉不得不令人歎服!當部分以無序、欠佳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各部分原有的效能得不到發揮,力量消弱,甚至相互抵消,使整體功能小於各部分之和:像第一、第二火堆和群體,他們要麼只顧取暖,無人揀柴,要麼只揀柴,不知烤火,不管哪種情況,對延續火與生命都不是最佳方案,最終都導致了可悲的下場!

    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的人生價值觀認為,貢獻與索取是相互聯絡、密不可分的.我們要正確處理好兩者的關係,既要對社會有所創造、有所貢獻,又要從社會中有所索取,得到必要的滿足.如果片面地強調一方面而否定另一方面,就是割裂了兩者的關係,是錯誤的.像第一個群體,人人只知烤火,不去揀柴,只求索取,不想貢獻,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係;而第二個群體,只知揀柴,不知烤火,只講貢獻,不談索取,同樣割裂了貢獻與索取的關係,兩個群體的錯誤作法均導致了無法挽回的損失.第三個群體,即講貢獻又講索取,恰當地處理好了貢獻與索取的關係,難怪他們的生命與火能得到延續!

    《成功》

    貝爾納是法國著名的作家,一生創作了大量的小說和劇本,在法國影劇史上佔有特別地位.

    有一次,法國一家報紙進行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個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羅浮宮失火了,情況只允許搶救出一幅畫,你會搶那一幅?

    結果在該報收到的成千上萬回答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該題的獎金.他的回答是:

    “我搶離出口最近的那幅”.

    總結:成功的最佳目標不是最有價值的那個,而是最有可能夠實現的那個.

    掩耳盜鈴

    範氏逃亡的時候,有個人趁機偷了一口鐘〔也就是古代的樂器〕,想要揹著它逃跑.但是,這口鐘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錘子砸碎以後再背.誰知,剛砸了一下,那口鐘就“咣”地發出了很大的響聲.小偷嚇死了,他生怕別人聽到鐘聲,來把鍾奪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兩隻耳朵緊緊捂住繼續敲.

    分析:天地萬物之間相生相剋,人為的切斷自己範圍內的聯絡只是自己五官所感受到的假象罷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硼和石英殺菌燈管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