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趙寒翔

    兒子四歲上幼兒園的時候,參加了一個國際幼兒繪畫大賽。他畫了一個帶翅膀的房子。然後旁邊寫了一段話:”我的家在中國,想去美國住,馬上就可以飛到美國去住。不想在美國住了,馬上可以又飛回中國來住……”。兒子的這幅作品獲得了一個特別金獎。

    欣賞兒童的繪畫作品,要用兒童的眼光去欣賞。不能挑剔他畫的像不像,符合不符合邏輯,有沒有藝術天才!最重要的是作品有沒有童心?童心就是兒童作品的靈魂!

  • 2 # 大漠蒼狼369

    兒童的世界是純真無邪的,他們的思想也如同一張白紙,可塑性極強,兒童時期也是一個人學東西最快的時期。大多數孩子都有較強的好奇心,面對一件不瞭解的事情,他們總是愛問“為什麼”?這或許是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必經階段。因為兒童還小,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可能還不完善,但卻有其獨到的一面。我們常常會看到好多孩子愛塗鴉,拿支筆在牆上“亂畫”,其實那不是亂畫,那只是一種思想的表達和情感的宣洩。他們對事物是有一定認知的,但可能還不知道怎樣才能合理的表達出來,於是就愛用筆來寫寫畫畫。在我們成人眼裡,可能會感覺他們畫的很幼稚,很難看,其實不然,只是我們沒有看懂而已,或沒有理解他們的想法。在他們眼裡,那就是自己最真實的想法。一般情況下,看了兒童的繪畫作品,我們儘量不要去大力批評,應該鼓勵他們去“發揮”,在習慣於模仿的當今社會,兒童的繪畫作品那真的是一種最真實、最純粹、最難能可貴的原創作品,干擾得多了,往往會扼殺掉孩子的原創動力和創造力,很不利於他們將來的發展。

  • 3 # 妙笑學書法

    兒童的書畫作品。他是有一定的級別的。我們要站在兒童的本身去看。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兒子成才。無論在學業上,道德行為上……

    正如三字經所說。“昔孟母擇鄰處”“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意”這都充分說明了教育的意義。俗話說得好。養子不教父之過。

    作為家長來說。鼓勵和引導。是孩子最好的成長潤滑劑。但我們要知道。學業沒有修為重要。

    小孩的一幅書畫作品。在大人的眼裡。也許稱不上什麼作品。但是要鼓勵孩子,畫的不錯。旁敲側擊。加上引導。讓他發揮藝術想象。

    這樣會提高孩子的興趣和級別。

    總的來說做到合適的因材施教。

    這樣對孩子的未來是有好處的。

    個人拙見,希望大家批評指導。

  • 4 # 創意美術匯匯老師

    兒童繪畫分為塗鴉畫,創意畫,寫實畫。

    當孩子在2~3歲時,孩子處於命名期,她們所畫出的東西我們是看不懂的,孩子會告訴你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3~4歲時,孩子處於塗鴉期;

    4~5歲時,孩子處於圖式期,她們對空間感等是沒有認識的,因此畫出來的東西都是平面,沒有前後關係的;

    6~9歲,孩子處於想象期,她們所畫的東西開始接近現實;

    9~12歲,孩子處於寫實期,她們所畫的東西會更加要求“像”。因此,我們的家長在欣賞兒童畫時。應根據孩子的年齡做一定的劃分,站在孩子的角度欣賞畫做。

    另外,從專業的角度欣賞畫作需要從造型,色彩,構圖等方面評價,但兒童畫我們更多考慮的是孩子對於這幅畫的認識,通常我們會讓孩子自己講述自己畫的是什麼,因此達到與孩子溝通的效果。

  • 5 # 佟飛虎

    首先,家長應該認真對待孩子的繪畫作品。任何一幅繪畫都是孩子們的用心之作,家長不能流露出對作品無所謂態度,或者直接打壓孩子的積極性,禁止孩子繪畫。

    其次,應該理性地評價孩子的繪畫水平,當然不是從成人的角度,而是從兒童的角度,瞭解孩子們繪畫的目的,更注重挖掘孩子們想表達的意思,多過於追求外形的相同。

    當然,對孩子的鼓勵性語言也是必不可少的。家長在鼓勵的同時,如果能夠有高度的對孩子進行一些指導,切實的幫助孩子提高繪畫水平,就是更好的事情了。

    比如我們發現孩子的繪畫當中,以前對於色彩的搭配並不敏感,逐步有一些初步的顏色搭配常識,那麼我們應該鼓勵他,並且引發他去觀察更多色彩的搭配,從而提升孩子的欣賞水平。再比如孩子們一開始就都是以自我為中心,對於物體的大小,形象沒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如果在作品中發現孩子們對於物體的大小有了很準確的表現,那家長應該針對這一點去鼓勵他。也就是說我們對於孩子繪畫作品的鼓勵是要有重點,有目的的,不是去單純的誇她畫的好,畫的漂亮,這樣是很難進行提高的。如果從鼓勵孩子的色彩、構圖入手,孩子首先會知道家長認真看了我的畫,其次也知道下一步應該注意的方向。有高度的進行評價,實際上是對孩子一種非常好的教育。

  • 6 # 郭壹ART

    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家長應給多給孩子提供各種不同的畫具,比如水彩、彩鉛、色粉、蠟筆、油畫顏料等等,最大化的發揮他們的潛能。

    如果要更好的引導孩子,首先自己的審美需要提高,多看一些世界大師的畫,多帶孩子去看一些優秀的展覽,可以讓孩子多欣賞梵高、夏加兒、盧梭、克利、米羅等大師的作品,開啟他們的眼界。

    要注意不能以一張畫畫的像不像來判斷他們作品的好壞。

    不要教那種應試和考級的素描,不用臨摹那些千篇一律的簡筆畫。

    孩子的作品應該更多以創造、實驗性為主,鼓勵他們多創造多想象多用不同的媒介去創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都挺好》中郭京飛扮演的蘇明成,明明這個角色那麼令人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