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石道人評紅樓
-
2 # 感悟人生真諦666
老子提出的無為思想並不是什麼也不做,而是不妄作為,不要強加干涉別人的行為,做任何事要順其自然遵從客觀自然規律,看似無為,實則有為。
-
3 # 墨淡西樓
老子的無為而治,現代多斷章取義。想弄清楚其實質意義,離不開對道德經的全面瞭解,對其中心思想一道法自然的理解。
老子所處的春秋晚期,正處於週中央統治日漸式微,諸候崛起,不尊王室,禮崩樂壞,尚權祟武的混亂時期。再加上社會進步,統治階級開始變本加厲的享樂,對奴隸和平民的壓榨日趨嚴酷。加劇了社會矛盾。同時國與國之間的弱肉強食繁榮了戰爭市場,廣大的人民被捲入戰爭,尚權,功利,私慾滲透到民間,侵蝕了上古時代古樸的民風。老子做為史官的特殊身份,見證了這個歷史過程。
所以,老子提出了無為而治的思想。幻想統治階級還原上古堯舜時代休民養民的政治思想,以德治民,同時提出統治階級不貴奇貨,使民不爭的願望,使民眾恢復上古時代日出落而作息,無慾無求的平靜生活,從而實現天人合一,大道至簡的民生環境。但這與時代的發展是相悖的,與人性更是格格不入。混亂時代,霸權思想,強兵黷武成為主流,人們顧不上以德服人。無為而治沒有政治基礎。不過到了大一統時代,無為才可以展示強大的力量。如漢朝,內用黃老,外示儒術,實現了國富民強的文景之治。
但作為人的自我修行,無為卻有積極作用,不作惡,不害人,提升自身修為,並幫助更多的人提升,實現社會的大同,才是人存在的核心價值,吃喝玩樂,功名財富,通通不是。
-
4 # 馬振廷1
無為,以為補無之需,這個無大有文章,它可代表人民世世代代各類需要。為指領導人,為人民需要大有做為。老子只用(無為)兩個字給千秋萬代的領導人指明瞭做為的方向。人類的一切的行為都是補旡而為,這才是無為而治,人的行為沒一樣不是違背自然,改造自然的。五行生剋早有理論,順自然生,生是生長,適時耕種。逆自然為用。有些人瞪著瞎眼說瞎話,結合實際不好嗎?水認其自然流淌不行吧?築堤順道。地裡不耕種任其雜草樹條自然生長行嗎?人吃什麼?耕種除雜。下雨下雪任其淋著不建房屋行嗎?建房立家業。泥濘路不修高鐵,高速,和村村通交通方便嗎?修橋捕路。冷了不穿棉衣任凍死嗎?冷熱加減衣服。不選種育種吃草籽嗎?育種施肥增高產。任其自然發展有病不治等死嗎?建醫院救死扶傷。為是補無之用,才是知無求用,需為來操作實現的。無不為,無需為補的事多呢,子子孫孫後代永遠也做為不完,多進步麼的思想理念呀。說消極不懂裝懂可笑可恥。讀老子一字多意,連成句沒意思。瀆老子用洋學白話沒招。
-
5 # 詩易人生
十幾年前,出於愛好,曾反反覆覆的詠讀(道德經),並且,根據自己詠讀之後產生的感覺與譯者的白話相比較,總有不如意之處,後來就不愛看白話,只讀原文,顯得原汁原味。
,
記得讀了半年後,寫了一篇關於老子無為主張的後感。最終不知所蹤。老子是“無為而治”“道法自然”的倡導者,也是在文章中明確的提出了對立論述的繼“周易”之後又一位名家大儒。使中國的自然哲學早早的以道的形式流傳於世,啟智於民。“道可道非恆道”,“一陰一陽之謂道!”截止今日,尚無一人一學派突破和超越這一哲學論述的蓋鼎之論,世界始終以這樣的形式存在和發展,相信將來也不會有大的改變,也不會有大的超越。
,
在老子的心中,“無為”有多種含義在裡面。一是“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一是“無為而治”,一是“無為則無不為”。當然,看法因人而異,各有各的看法,求同存異哈。完全正確的意思只有老子自己知道,解鈴還須繫鈴人,現今這個鈴恐怕解不了,參天量地,後人觸得一鱗半爪,他山一石,也已幸事。
,
第一種,無為而治。聖人坐北朝南,垂黃裳而天下治。指的是不刻意不人為,一切順應自然,就像大禹治水,順勢而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各守其位,各安本份,雞犬之聲相聞,老死各不相犯。無為而治有積極的一面,有“有時終是有,無有莫強求”,意思在裡面,安貧樂道,不惹是非。也有消極的一面,當人類日益強大,自相殺伐,不進取不改變的人和國,都已消亡了。
,
第二種,聖人之道,為而不爭。聖人,指有作為有擔當的賢人和首領,或是希望成為有作為有擔當的賢人和領袖,道,簡單理解為處世之道,引申為管理天下的才幹和治理方式。為,是參與其中,不爭,不與民眾爭奪名與利,不與民眾一般見識,處處做表率。夫唯不爭,故莫與之爭!一個領導不在乎名和利,處處做百姓的領路人,下屬還有什麼苛求呢,只有吾日三省吾身了!所以,周毛領袖至今讓人念念難忘!已是聖人之道也,不過,這是老子居高臨下,說與賢人聽,從普通人的價值觀來看,不會只滿足於重在參與,還是希望一分耕耘一份收穫。
,
第三種,無為則無不為。也是老子(道德經)
裡面的重點。無為,顯然不是無所作為,而是為而不爭的簡稱,無不為是指萬民景仰,人人擁戴,聖人所到之處,欲辦之事,無不令行禁止,通暢無阻。為而不爭是處世之道,無不為則是處世的目的,是賢人達到目的的最高境界
。捧著一顆心來,不帶一根絲去,人人如此,則天下是太平安樂,夜不閉戶的理想國了,不可否認,老子的治國理念高攀入雲,了不起。但他忽略了人性的特點,動物性的存在,是原始的,可以遏制,難以根治。加上環境變遷,人性喜新厭舊的特點,老子的這美好願景最終化為虛境。難以實現。
,
但是,老子(道德經)裡的“無為”的治國理念的積極意義依然存在。只有做到了無為,才能實現無不為,實現上下同心的大同世界。進一步理解,無為之意可以化作:有所不為,才能有所為。為官者,愈高位愈要遏制貪念,遏制私慾,無欲則剛,才能幹得久、幹出政績,造福於民。為民者要幹一行愛一行,而不是朝秦暮楚,頻繁跳槽,才能出成績,出效益。古人云:行多不富,就是這個道理。老祖宗這一高深理論,日本人學得了精髓。
,
天下有道,道法自然,自然之道,源於更新也,更新,源於對立也。故,對立是本。
-
6 # 人文習錄
"無為"古時是針對統治者而言,並非指個人。它的意思是戰爭帶給社會和百姓太多傷害。如壯勞力大量死亡、民生凋敝、行業頹廢、發展停滯等。因此統治者應該給全社會修養生息的時間。
"無為″的另一層含義則是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不能人為去幹預。舉個例子!無論對一隻羊有多深感情,可是他的天敵一一狼之類的兇猛食肉動物將其吃了,你不能人為去將狼滅了。因為這是生物鏈。你必須"無為",不能去插手,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無為"在當今社會更普遍。如市場經濟規律。它有自身發展的特點:價格、趨勢、行業、熱點都不能人為干預,否則惡果就來了。"無為"與放任自流是不同的概念。放任如雜草叢生、置之不理一般。如何"適度"考驗智慧!
-
7 # 紫天雲
道家哲學的核心範疇是“道”,“道”又遵循著“自然”的法則,正如《道德經》中所說的那樣:“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自然”最本質的特徵是什麼呢?就是“無為”。
也就是說,“自然”即“無為”,“無為”也即“自然”。因此,“無為”的涵義,實際上並不是完全無所作為,它只是強調要順乎自然的“為”,而不要違反自然地任意的“為”。
比如拔苗助長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故事中的那個“宋人”,擔憂他的禾苗長不高,就把禾苗往上拔,結果,禾苗全都枯死了。
對於禾苗的生長,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順乎自然、循序漸進的讓它生長,這就是“無為”;但是拔苗助長,就是違反自然規律的任意妄為,必然導致失敗。
人們的生產生活需要遵循“無為”的法則,治國理政同樣也要秉持“無為”的法則。
在老子看來,天下大亂,不是因為有許多事情還沒有做,而是因為已經做的事情太多了。對此,《道德經》中說:“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
那麼,該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呢?老子給出的答案就是:無為而治。
《道德經》中說:“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無為,而無不為”。
道,是宇宙執行的總規律,它讓萬事萬物做它自己能做的事。因此,國家的統治者也應該效法“道”,也應該無為,讓人民自己做他們能做的事,而不應該倚仗武力和權勢恣意妄為,這也就是無為而治。
回覆列表
無為並非無所作為,不作為
而是取道法自然,天意難違之意
一切順應自然規律運轉
白話說就是該怎麼怎麼,不違背常理